怎樣才能將興趣變成職業?就看這四點

2020-12-05 精讀君

【一】

興趣,有沒有可能變成職業?

曾幾何時,我一位朋友F迷上了PS,下班有空就打開電腦自己瞎琢磨,現在,除了簡單的摳圖換背景、難一點的圖片處理對他來說也都不在話下。

於是,朋友們都調侃:「你現在技術這麼成熟,乾脆改行去做美工得了!」F卻一本正經地回答:「雖然我對PS很感興趣,但是我不確定一旦做上了這樣的工作還會喜歡,也不確定我在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上能做得多出色……。」

在職業中,很多人對興趣說三道四。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做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有人說:「興趣永遠不能成為職業,只能是業餘。」還有人說:「我對很多東西都感興趣,我喜歡歷史、心理、攝影、……除了我的工作。」……

那麼,興趣和職業真的只能取其一嗎?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將興趣當職業,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你的潛力和動力。如果說,將興趣當職業會毀了興趣,那只能說明那不是真正的興趣,不過是短暫的迷戀。

如果你喜歡喝酒,你可以認真鑽研,努力變成一名專業的品酒師;如果你喜歡講故事,那就試著往成為一名編劇的道路努力;如果你喜歡壽司,那就發揮匠人精神,成為壽司之神。

說起壽司之神,幾乎人人都知道小野二郎,出生於1925年的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壽司大廚,在日本國內的地位也相當崇高。縱觀他的一生,超過五十六年的時間,他都在做壽司,因此他對壽司所注入的精神,以及其技巧也是世上第一。

小野二郎曾說,"你必須要愛你的工作,你必須要和你的工作墜入愛河……即使到了我這個年紀,工作也還沒有達到完美的程度……我會繼續攀爬,試圖爬到頂峰,但沒人知道頂峰在哪裡",這樣的敬業、嚴格、追求卓越的精神,成就了一代大師。

可見,帶上你的熱情和專業的匠人精神,興趣愛好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二】

為什麼一旦把興趣變成職業,就沒了興趣?

很多人都有把興趣發展成職業的衝動,但又僅僅只是停留在衝動,最後也並沒有做出這樣的選擇,就如我的朋友F。這是為什麼?

作家喵老師總結出了以下四個原因:

①由於達不到勝任要求,所產生的焦慮。

因為大多數人,並不會對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多大的要求,但是成為職業後,人們對於這件事的要求便隨之提高。比如你喜歡主持,就算在映客上直播忘詞也無所謂,而如果一旦成了新聞聯播的主播,就會覺得力不從心、難以勝任,接著便容易焦慮。

②為了達到勝任的要求,提升水平過程中的挫敗感。

焦慮過後,人們便開始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加強專業技能。但是任何領域都一樣,距離頂尖水平越近,所需的努力就越多,反而提升的效果更不明顯,這種邊際效應遞減的趨勢,很容易讓人產生挫敗感和負面情緒。

③提升水平後,付出所得到的回報,達不到預期而產生的失落。

當我們經歷挫敗之後,或許漸入佳境,並因此獲得一定的收入。但人們總是對收益有一個心理預期,帶來的收入如果少於自己的預期,就會認為,自己將興趣愛好作為職業的選擇,付出了很大的機會成本,而其他和自己有著共同愛好的人,並未選擇這個職業,卻賺得比自己多得多。長此以往,就容易退縮。

④不願為了職業素養而失去自我,產生的抑鬱。

一旦將興趣愛好走上了職業化的道路,就會被更多其他的因素支配,從而失去了對這個興趣的自主權。《七龍珠》的作者鳥山明,畫到「打敗大魔王」那一段時,便覺得故事可以到此結束了,可編輯鳥島卻找上門來,說讀者喜歡,不許結束。鳥山明說,孫悟空已經是地球最強,如何再畫?鳥島悠悠地說:讓他成為宇宙最強啊。

最終,很多人都說七龍珠的世界觀前後不一,說沙魯之後的布歐戰是狗尾續貂。可鳥山明自己也很無奈,卻又無能為力。

因此,如果想把興趣變成職業,就一定要克服上面四種情況帶來的負面情緒。

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如何把興趣變成可以謀生的職業。

【三】

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把興趣變成職業,首先要做的當然是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那麼,到底怎樣才算是真正喜歡?

為了減肥,每天跑步健身練瑜伽,這算是真正喜歡的事嗎?不算。因為這些事情有一定功利性——為了瘦,所以堅持起來有一定難度。

而真正喜歡的事應該是那種你忍不住想做,為它花時間、花精力、花錢、花心思也樂在其中的事。《灌籃高手》裡有句話:「打籃球很快樂,但是勝利可以增加一百倍的快樂。」在關注後一句「勝利增加快樂」時候,別忘了看前一句——回到最初,不管有沒有勝利,打籃球本身就能讓你快樂。

當你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就可以朝著這個方向不懈努力,由此培養出能夠支撐自己生存下去的職業必殺技。簡書籤約作者陶瓷兔子說過:

想要培養必殺技,就必須明確自己的天賦和興趣,然後在愛好與特長的交叉點投入大量的時間。並不是所有人都靠同一個方法成功的,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極高的天分,但不可否認的一點卻是,天賦和興趣的結合會讓我們的堅持更容易一些,也更容易得到結果。

那麼,如何才能找到我們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呢?

美國作家史蒂芬在《做出好決定》一書中提出了一個理性決策的五大步驟,我挑選了其中3個較為實用的步驟,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明確自己的天賦和興趣:

①確定唯一的明確目標。比如,你想當一名翻譯,或是教師……選項過多會極大地消耗我們的自制力,並在一次次的猶豫中錯失良機,因此,明確一個目標,能夠防止迷失在選擇的叢林裡。②理解沉沒成本。比如,當和你在一起多年的TA婚前又一次出軌時,你無法放下多年投入的感情和TA分手。這就掉入了沉沒成本悖論的陷阱。類似於這樣的心理容易讓我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將自己既不喜歡又不擅長的東西盲目堅持,事實上,及時止損才是明智之舉。③控制情緒的影響。有時候,我們會因為同伴的壓力而感到焦慮;亦或是由於家人的催促而感到煩躁。這種或正面或負面的情緒,都會對我們的決策質量產生極大的影響。此時你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冷靜下來,將情感和事實區分開來再行分析,回想一下自己那個唯一長期堅持的目標,或許能夠少讓自己做出幾個後悔的決定。

然而,通過這3步明確自己的興趣點之後,你會發現,喜歡和愛好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你不能讓別人為你的喜歡買單。所以,要讓這件事能夠成為職業的下一個步驟就是:你的這個興趣,得給別人提供價值。

【四】

如何讓自己的興趣給別人提供價值?

自媒體人小莉在談及「把興趣變成職業」這一話題中提到,要使我們的興趣能夠給別人提供價值,就不要陶醉在自我的世界裡:我的興趣多美好,我的夢想多偉大,我的情懷多高尚……而應該反過來想想,我到底能為別人做些什麼,這才是興趣變成謀生手段的核心。

比如,你喜歡化妝,你光自己美了,沒人會為你買單,但你把怎麼變美,怎麼化妝的方法教給別人,就有人願意付費了。

換句話說,要把興趣變成工作,就不能只是消費,你要創造,要分享、要傳播,要把你在興趣上投入時間、精力、金錢獲得的心得、技能分享給你的同好,給他們提供價值。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說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是因為我們不願意承認自己興趣。因為有些興趣,未必被被社會文化所認可,比如,看劇、追星、聊八卦、打遊戲……但如果喜歡程度足夠,都有成為工作的可能性。

如果你想把對韓劇的興趣變成工作,就不能只停留在整日看韓劇的層面。比如,有位追劇狂人C小姐,為了表達對劇的在意而開始寫劇評、進而試著寫劇本,最後去了影視公司,製作電視劇。這時候,她便不再只是跟著劇情哭哭笑笑的觀眾,而是成了創造劇情、引導別人情緒起伏的人。

如果你喜歡跟蹤明星八卦,卻只是進行瀏覽、轉發這樣的消遣行為,就永遠不會有所突破,但如果你能開個八卦帳號,收集、整理分享八卦信息,緊跟熱點、考據準確,你就從消費者變成創造者了,而創造是比消費有價值得多的事。

同樣,喜歡遊戲也可以變成工作,如果你只管自己玩得嗨,對別人是沒有任何價值的,但如果你能寫遊戲攻略,教別人怎麼玩得更好,甚至學習開發遊戲,事情就不一樣了。

自媒體人雅君說過一句話:把興趣變成工作的一大關鍵,就是你得不害怕讓別人知道你是誰,真實的你喜歡什麼。

當然,發現真實的自己之後,還能給他人提供價值,就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五】

抓住機遇

在這個時代,想要做成任何一件事,似乎都需要一點點機遇,把興趣變成職業更是如此。

曾經聽過這麼一則故事:

有位對策劃特別有天賦的姑娘,大一競選成了文藝部的副部長,參與策劃了學院的迎新晚會、畢業生晚會等大大小小的活動;大二就開始和大四學長們創業運營策劃公司。雖然這使她成為醫科院校裡的另類,但是她一直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畢業後的她卻少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猛勁,也在見識更多之後變得不那麼自信。一次,某公司正在招聘市場策劃這方面的人才。姑娘左右為難,策劃這個崗位的內容是她喜歡的,可是又害怕被拒絕。猶豫掙扎了一夜,第二天她終於決定去挑戰一下。結果簡歷投出去的當天晚上,總部那邊就給她回了信。對方在電話裡問了她幾個問題,她回答的都很得體。雖然還沒有得到明確的答覆,但是對方有向她拋出橄欖枝的意向。

如果再猶豫,機會便擦身而過。可以說,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猶豫退縮一定不會成功。王安石說過:「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沒有抱著堅定的決心,是看不到想見的風景的。

誠然,機會確實很重要,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機會往往是偶然的,不可掌控。要想抓住機會,我們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比如,打好堅實的功底、做好知識儲備等,而這些恰恰是我們可以掌控的。

愚者錯失機會,智者善抓住機會,成功者創造機會,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那麼,我們該如何做一個有準備的人呢?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增強實力,提升專業技能。

【六】

提升專業技能,從業餘愛好者變成專業人士

想要從業餘變專業,至少應該完成以下4個步驟:

①學會設目標,循序漸進地提升自己。

管理學之父德魯克提出了一個Smart目標管理原則,其中的字母A表示的是Attainable(可實現的),也就是目標的可實現性。比如,銷售這一興趣使你成為保險行業的員工,你的目標是在一年內賺100萬!那你就要算一筆帳:

根據提成比例,100萬的佣金大概要做300萬的業績。那麼一個月就要25萬,一天要8300元。也就是說,完成8300元的業績每天大概要訪問50個人,而平均一個客戶要談上至少20分鐘,50個客戶就要16個多小時,這還不算路途時間。請問你能否做到?

所以,目標不能憑空想像,而需憑藉一個能達成的計劃來設定。換言之,你不能在從0到1的階段,就去想從100到1000的事。

②足夠專注

專注就是要聚集你所有的時間、心智、體力、智慧、思想在一件事情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直堅持下去。這也是專精定律所要告訴我們的:只有專精在一個領域,你才能有所發展。所以無論你做任何的行業,都要以做該行業的最頂尖為目標,只有當你能夠專精的時候,你才會出類拔萃地成長。

日本著名的整理諮詢顧問近藤麻理惠,從幼稚園大班就開始閱讀主婦雜誌,到初中三年級時,便全心投入收納整理技巧的研究之中,19歲時就成立了自己的諮詢公司,為需要整理辦公、居住環境的客戶提供整理方案。2010年,近藤麻理惠將自己整理房間的心得寫成了一本書,一經出版,就被翻譯成多國語言風靡全球。

僅僅因為做家務就受到世界的追捧,正是因為近藤專精在收納這件事上,她把一件普通但又很必須的事情做到了極致,解決了全世界主婦們的難題。

③重複而有成效地努力

都說工作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最終成功的那個,永遠少不了他們背後的努力。就拿演員孫儷來說,她的幾部熱播劇《甄嬛傳》、《辣媽正傳》、《羋月傳》無一不讓她成為觀眾熱議的話題。其關鍵的因素就在於她努力的人生態度:

《甄嬛傳》熱播時,導演鄭曉龍曾說:「在《甄嬛傳》4個多月的拍戲過程中,就沒跟孫儷一起吃過一頓完整的飯,大家一塊兒吃飯,她從來都是吃到一半就走了,回去背臺詞。」

接拍《辣媽正傳》時,孫儷在接受記者採訪曾表示,自己實實在在花了三年時間來研究這部戲的劇本、臺詞以及表演的揣摩。

到了《羋月傳》,她家中成員更是在微博上透露孫儷在拍戲前,在家瘋狂背臺詞以及對戲的消息。

有一個著名的「重複定律」也揭示了這個道理:任何的行為和思維,只要你不斷地重複,它就會不斷地加強,最後進入一個人的潛意識,變成事實,正所謂熟能生巧。去年9月3日的閱兵儀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據說參與演練的部隊早在1月份就展開了每天10小時的訓練,最後才成就了閱兵部隊精彩的表演。

看到這裡,是否該好好檢討一下,自己常常掛在嘴邊的「我已經很努力了」或許僅僅只是蜻蜓點水,還是停留在口頭表達,僅僅只是在內心一閃而過,轉個身卻又拋到九霄雲外了?

【七】

總結概括

很多事情業餘玩一玩,我們會覺得挺有意思,但把它當成職業時,就會覺得做不下去了。因為對於興趣愛好,人們通常只花20%的精力,就能夠獲得60%的成就,很容易獲得滿足感、成就感;但如果把興趣發展成職業,或許就要花費120%的精力,才能在專業水平上做到80%的成就。

因此,把興趣變成職業,我們需要下決心做到以下幾個步驟:

做到這四點,基本上,你就可以把興趣變職業了。

相關焦點

  • 分院帽與職業興趣(上)
    書中提到,霍格沃茲四位創始人巨頭,將他們的收徒思想灌入到帽子中:格蘭芬多認為,最勇敢的人,應該受到最高的獎勵;拉文克勞覺得,頭腦最聰明者,總是最有出息;赫奇帕奇感到,最勤奮努力的,才最有資格進入學院;而渴望權力的斯萊特林,最喜歡那些有野心的少年
  • 玩石頭怎樣才能快速入門?送給玩石頭「小白」四點建議
    玩石頭不像學其它的技術有專門的師傅或教程,學起來目的性很強,但如果一味靠興趣去玩,不知道自己進步沒有,沒有成就感,一段時間以後就會興趣索然。玩石頭怎樣才能快速入門?貳哥在這一篇文章裡重點說一些玩石頭小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給一些指導性的建議。不管幹什麼都有新手期,新手或多或少總會被老手「嫌棄」,這是人的通病,我們大可不必在意。
  • 認清自我,做好職業規劃,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
    但是在這個之前,建議聽一句老話「幹一行、愛一行」,全身心去做一件事情,想辦法愛上自己正在做的這件事,包括它的缺點和優點。有的人說要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把興趣變成工作,而有的人會選擇先就業再擇業,在自己就業的途中,慢慢去探索自己想要的適合自己的工作。
  • 那些把興趣變成職業的年輕人|百家故事
    對於吳楠楠而言,這隻貓就像《小王子》裡的那隻狐狸。馴養意味著建立關係,「如果你馴養我,我們將會彼此需要,對我而言,你將是宇宙唯一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此後的五年,貓成為她的「家庭成員」,安慰她的北漂生活。
  • 為什麼說用職業興趣測試選專業不靠譜
    因此,專業與職業二者非常不同,二者對應關係也非常不確定,以職業興趣或職業性格去推測專業必將發生巨大的誤差。第二常見職業興趣測試均歷史悠久。以當前市面上最常見的MBTI和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為例。MBTI產生於20世紀40年代,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
  • 9月份開學後怎樣才能學好英語,注意這六點就夠了
    9月份開學後怎樣才能學好英語,英語學習對我們大多數中國學生來說是個頭疼的問題,因為我們中國人學的語言是表意文字,而英語是語音語言。英語學習佔據了我們學生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英語培訓課程在中國的城市裡隨處可見,在中國城市形成了獨特的風景。有些人想改變英語,而不是以前主般的地位。
  • 怎樣才能成為數學家
    我這次推薦的四本書就是想讓大家多了解一些數學家,他們有哪些共性和個性,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數學家,有沒有可操作性的方法?首先,我們看看從平常人的角度如何看待數學家們的形象。《數學巨匠:從歐拉到馮·諾伊曼》這本書介紹了60位數學大師,他們出生於1700~1910年這200多年的時間裡,重點介紹他們迥然不同的生平經歷(有些很平淡,有些太刺激),而不是詳細具體的數學成就(反正也看不懂,但入選本書這件事就說明他們肯定是通過思想、教學或工作等方式為數學做出過重大貢獻)。
  • INTP職業規劃、INTP婚戀情感、創業、升職加薪、興趣愛好賺錢2.0
    佔比2-3%的INTP(邏輯學家人格)充滿著無窮的好奇心,這股好奇心進而驅動他們——用完美主義盡情地探索著這個世界,通過第二天賦直覺的洞察力,以及第一天賦理性思維的邏輯性,迅速、不斷地將所感知的外在事物內向構建各種觀點、理論和系統模型。
  • 想要擁有多份職業?看這本書就對了!
    書中提到了斜槓組合的理想狀態供大家參考:賺錢養家的工作/興趣愛好,比如財務分析師/雕刻家。我覺得這樣的組合是標配,我們在選擇自己的斜槓職業時,一般便是從自己的愛好出發。很少有人會選擇一個不感興趣的工作來作為自己的斜槓職業,依舊是一句老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 興趣還是白嫖?冒險島職業推薦建議
    不管任何問題,脫離了場景都是沒有探討的意義,職業選擇也是如此,這直接影響著你未來的發展規劃,選擇短手還是長手,血厚的還是選擇爆發?今天的文章就是來探討這一塊的問題。 目前角色強不強,後期還和聯盟、link有關,因此,角色位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後面的角色提升程度,後面我會單獨寫一篇文章來講講聯盟與link(職業技能連結)。 興趣還是白嫖?
  • 霍蘭德職業興趣和MBTI職業性格並不是唯一衡量職業規劃的測評工具
    為什麼霍蘭德職業興趣和MBTI職業性格並不是唯一衡量職業規劃的測評工具呢?不是因為還有其他好的測評工具,而是因為很多實質性的職業規劃並不依賴測評。測評只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最後也只是顯示數據結果,而不是代替選擇過程。
  • 徐高:把興趣愛好變成工作是一種快樂
    「我個人最大的興趣愛好就是經濟研究。我把興趣變成了自己的工作,因此工作本身就是效用的來源。而工作所帶來的收入增加、職業上升、及知名度擴展對我來說都是額外『賺』的。而且這些附加值帶來的幸福感還遠遠比不上研究這件事情帶來的更強烈。」徐高認為,能否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對一個人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
  • 怎樣提高孩子學英語的興趣?只需要做好這6點,效果超乎你的想像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從小就學好英語,相信很多家長們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自家的小孩看到英語書本就絲毫沒有興趣,甚至厭惡學英語,這樣下去怎麼能夠學提升水平呢?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會促進孩子強烈的求知慾望,變被動為主動。
  • 論怎樣培養兒童學習鋼琴的興趣
    兒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不強且缺乏耐力,所以,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對音樂、對鋼琴產生興趣並能主動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林華先生說:「所謂興趣,那是將給我們終身的追求激起無悔無恨的永恆動力。它使我們的智慧在思考時,迸發光芒,給我們的心靈在寒冷時帶來溫暖。」「無論何種音樂教育,它的起點和終點都應當是啟發孩子們對音樂的真正興趣。」那麼,怎樣使兒童願意彈鋼琴並對鋼琴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呢?
  • 情商越高的人,越不敢跟領導走得太近,看完這3點你就明白了
    情商越高的人,越不敢跟領導走得太近,看完這3點你就明白了在職場生活中,想必大家都會思考到一個問題,就是應不應該和領導們走得太近?因為這背後有許多的套路。看完以下三點內容,你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1.容易「樹大招風」在公司裡面,你與領導之間的關係越緊密,也說明了你的職位是處在於一個比較高的層次上面。而很多事情無論是好還是壞,領導在很可能的情況之下,是會將那些事情交給你去做。
  • 卷尾巴:什麼樣的短視頻內容才能吸引人?看這三點就夠了
    都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這句話放在短視頻領域同樣適用,雖然高顏值的短視頻誰都喜歡,但是看久了難免會膩,有趣的內容就完全不一樣了。而且據卷尾巴的了解現在很多普及類的知識短視頻都已經在挖掘內容的趣味性,更別說其他類短視頻了。
  • 發掘個人潛力制定職業規劃,你需要知道這三點
    克麗絲特爾·潘恩與念書的男友結婚後,又因懷孕這事讓兩人的生活變得拮据,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她想了很多方法去省錢和賺錢。她嘗試過寫博客、教堂做兼職、建立「婚禮資源定製」等兼職工作,這之中有成功也有失敗,但正因為這些經歷,使得克麗絲特爾成功的找到了自己的職業方向,並成為一名作家、演說家,創立了MoneySavingMom.com博客。
  • 對個人進行全面分析,對環境有深入了解後,才能確定職業發展目標
    這也正是人與職可能匹配的前提。撇開枯燥的理論不談,我們不妨將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看作是戀愛中尋找自己的"Mr./Mrs.Right"。然而,如何在茫茫"職海"中尋找與自己真正"登對"的職業?很難吧。你開始皺眉了。
  • 知道這四點,讓寶寶有個好記性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該怎樣做才能得到一個好記性的寶寶的呢?首先我們必須了解記憶的本質和寶寶記憶發育的規律,這樣才能通過有的放矢的培養,更好地提高寶寶的記憶力。首先,我們必須知道在3歲以前,寶寶的記憶主要是通過感官刺激得到的,他們的這種感官記憶大約開始於出生六個月或更早些。因此那時的記憶具有豐富的感情色彩,特別容易記住那些使他們愉快,令他們悲傷,讓他們氣憤的人和事。
  • 如何才能提升英語水平?做到這三點或許就不難了!
    英語作為一門外國語言,是需要我們不斷地積累和運用的,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熟練和有所進步。下面小編為大家總結了三種關於英語的學習方法,做到這三點或許提升英語水平就不難了!1. 英語日記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光記不練那樣的效果是不大的,只有多寫多運用我們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