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喝含糖飲料的人要注意些什麼 我們來科普一下

2020-12-06 瀟湘晨報

都說長期喝含糖飲料不好,有人做了實驗。雖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情況,但至少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一位網絡博主為了探究含糖飲料對於身體的影響,以自己為實例做了一個實驗。

在不改變生活習慣、飲食不改變的情況下,這位男性博主每天喝3罐可樂(335ml),堅持15天,看看會怎麼樣?

1. 第8天,開始長痘痘了

在每天3罐可樂,連續喝了8天共24罐可樂後,由於過多的糖分攝入,他臉上開始長痘痘。

2. 第12天,經常打瞌睡

到第12天,已經喝了36罐可樂後,他開始精神狀態變差。在沒有改變任何作息和飲食的情況下,經常會出現上班打瞌睡。同事也說他的臉色明顯沒有以前好了。

3. 第15天,腰圍變粗了

第1天測量的腰圍是70cm,第15天時腰圍已經變粗到74.5cm了。不知不覺,15天腰圍變粗4.5cm。

4. 第15天,體重也增加了

從他的第15天和第1天身體測量數據對比也能看出,體重、體脂率、身體脂肪總量、BMI身體質量指數,都處於上漲的狀態。

這位實驗者僅僅只喝了15天含糖飲料,而那些長期拿含糖飲料當水喝的人們要注意些什麼呢?

為什麼含糖飲料有危害?

1. 飲料中最大的危險來自於「糖」

每瓶飲料的含糖量都會在30~60克。即使標有無糖或低糖的綠茶飲料,每瓶也有一定含糖量。

2012年2月,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刊物《Nature》雜誌的一篇題為《公共衛生:糖的毒性真相》(Public health: The toxic truth about sugar)的文章指出:糖就像菸草和酒精一樣,而且糖的危害遠在脂肪和卡路裡之上。

此外,研究人員還通過動物實驗證明了,糖癮是雙重作用。

一方面,糖分影響體內荷爾蒙,使大腦無法發出飽腹的訊號,越吃越多吃上癮,肚子飽了都還想繼續吃;另一方面,糖對體內激素的影響,還表現在會使大腦不間斷髮出要攝入糖分的訊號,就像菸癮一樣,吃糖的人會越來越愛吃糖。

2019年,國際頂級醫學期刊《Circulation》發布的一項針對11.8萬美國人的34年隨訪研究顯示,飲用含糖飲料越多,早死的風險就越大。

2. 很多飲料中添加的是果葡糖漿

很多人乍一聽到 「果葡糖漿」這個名字,會將它與健康、天然劃上等號。然而,這都是假象,你被它騙了!

事實上,果葡糖漿中既沒有果,也沒有葡,它是一種通過酶解法從玉米澱粉中獲得的甜味劑,之所以取名為果葡糖漿,是因為它既有葡萄糖,也有果糖。

果糖對健康的危害更大。

一是因為果糖不具有上大腦產生飽的信號的能力,也就是會吃得更多;二是果糖在體內的代謝速度,要比葡萄糖和蔗糖慢,果糖的代謝雖然不依賴胰島素,但研究發現,果糖進入體內,比葡萄糖更加容易轉化成甘油三酯,最終產生更多的脂肪,並在內臟囤積。不僅如此,長期攝入大量果糖,還會導致胰島素抗性的增加。

甚至有人稱「果葡糖漿」成為繼氫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之後,食品工業界危害人類的第二個「偉大發明」。

最健康的還是喝白開水

很多人喝過各種高檔飲品,然而到最後才發現:原來最健康的還是那杯白開水。此前,一位心血管醫生曾講述自己一個朋友的真實故事:

朋友事業做得頗有起色,應酬不斷,經常跟他講述喝過的各種高檔酒和飲品,平時連口水也不喝,飲料、咖啡不離嘴,待客應酬全用昂貴的酒水、飲料,只要聽說了什麼養生、什麼名貴,都想著嘗一口,認為這樣才與自己的身份匹配。最後因腦血管病躺在病床上,問起醫生該喝些什麼,醫生告訴他:涼白開就可以!那時候他才悔悟:喝了那麼多好酒、昂貴飲品,原來最好的「飲料」還是白開水。

王元卓 洪陽

【來源:寧波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日常飲料中的含糖量
    近年來,我國含糖飲料的生產和銷售不斷增長,兒童飲用飲料,包括含糖飲料的行為越來越普遍,含糖飲料的飲用量也顯著增加。1998 年,我國城市兒童人均每天飲用飲料 329 毫升,到了 2008 年,兒童每天飲用飲料增長到 715 毫升。總體來看,兒童含糖飲料的消費量在不斷增加。
  • 夏天長跑後喝什麼?我們對比了6款運動功能飲料後,得出了答案
    什麼是運動飲料?NA姐問了身邊的幾位朋友,她們竟然說不認識什麼是運動飲料,真有必要科普一下了。運動飲料是通過調整飲料中各種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人體的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飲料。
  • 很多網紅飲料,含糖量嚇人,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常喝的?
    要說這幾年什麼吃喝最火,除了火鍋,奶茶這一飲品也應佔得前三。隔三差五就能因為廣大愛喝者的熱情,衝上熱搜,還有不少年輕人語出驚人「靠奶茶續命」。這話雖顯得誇張,但是卻很明確的表達出當代社畜對於奶茶的喜愛。甚至有很多年輕人因為喝奶茶頻率過高,喝進醫院。研究表明:「糖會讓人上癮,就像菸癮一樣,吃糖的人會越來越愛吃糖。」
  • ...心血管疾病|含糖飲料|死亡率|白開水|攝入量|糖尿病|糖分|-健康界
    2019年3月,《循環》雜誌(Circulation)發表的一項對超過10萬人所進行的近三十年的觀察研究再次確認了含糖飲料的危害,喝的越多,死亡率越高。相比每月喝的量少於1標準杯的人,每天喝超過2標準杯的人,死亡風險提高了21%。
  • 一天一杯含糖飲料,居然會增加死亡風險!
    研究表明,每天只喝一種含糖飲料會增加死於心臟病,甚至癌症的風險。該研究研究了美國人群含糖和人工甜味飲料的攝入量,在這項研究中,共有36,436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其中7,896人死於癌症,12,380人死於癌症,考慮到飲食和生活方式因素後,食用含糖飲料與因任何原因導致死亡的風險較高相關。
  • 警惕含糖飲料!兒童攝入量十年翻一倍
    羊城晚報訊 記者吳珊報導:近日,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組織專家編寫的《中國兒童含糖飲料消費報告》在北京發布。《報告》指出,過多飲用含糖飲料不僅威脅兒童的身體健康,還會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負擔。  含糖飲料是指在製作飲料過程中人工添加糖且含糖量在5%以上的飲料。
  • 研究發現常喝果汁奶茶的人,血脂異常水平將增加
    這些研究人員還在大約12年的隨訪期間研究長期喝含糖飲料時觀察到了相似的結果。 膽固醇和甘油三酸酯是稱為完整膽固醇測試的一部分。血脂異常指的是這種測試中的某些指標存在異常,大約一半的美國成年人出現血脂異常。較高水平的LDL膽固醇(LDL-C, 壞膽固醇)和甘油三酸酯,以及較低水平的好膽固醇,都表明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高。
  • 這5種食物吃起來不甜,但是含糖量高,「三高」的人要儘量注意
    導語:三高患者對於平常的飲食都是非常注意的,但往往有些隱藏的食物,通過偽裝,致使你選擇並食用,這時也要注意一下。血糖血脂較高的患者,可能本身就明白不應攝入過多高糖食物,所以對於自己的飲食習慣會格外注意。
  • 10種含糖量比你想像的要高的食物
    多糖對健康有害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我不是在說我們吃水果和蜂蜜時所含的天然糖——與我們吃的那些看起來無糖的產品相比,天然糖的含量是非常少的。你不必每天都嚼餅乾和巧克力棒來吃糖——有很多產品含有大量的糖,甚至不甜!是的,即使是你從超市買的西紅柿湯也含有你每天所需的糖量。如果你想認真減少糖的攝入量,你需要知道一些技巧。
  • 深圳測評10款功能性飲料:含糖量最高的相當於16塊方糖
    「中國消費者報」微信公眾號消息,運動、熬夜、加班,來瓶功能性飲料?這些飲料的廣告也都以醒腦提神,補充精力為賣點但功能性飲料真的可以提神抗疲勞?裡面會添加違禁物嗎?含有多少咖啡因?糖分含量高嗎?喝了會胖嗎?來看權威的比較試驗功能性飲料是指通過調整飲料中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人體功能的飲料。
  • 益力多乳酸菌飲料含糖過高堪比可樂 靠酸奶補鈣需節制
    「我們腸道中有超過100萬億的細菌,如果進入人體腸道的有益菌數量很少的話,那麼基本上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但是到底需要多少有益菌進入人體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效果,目前並沒有一個科學的研究定論。」國家一級營養師劉璐認為。  有多少活菌才能夠起到什麼是一回事,而這些活菌進入人體之後又有多少能被「吸收」,則是另一回事。
  • 10萬人,20年隨訪:每天1杯含糖飲料,心血管病風險增加近20%
    對於很多人來說,「快樂肥宅水」、「肥仔快樂茶」等含糖飲料是生活中難以割捨的快樂源泉。不過,從健康的角度來說,長期喝這些含糖飲料對身體的傷害也是巨大的。為了了解含糖飲料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從1995年開始對加利福尼亞州的106,178名無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女性展開了為期20年的隨訪,了解其膳食攝入量、含糖飲料消費量以及身高、體重等信息。
  • 傷身「飲料」大揭秘,這幾種飲料,早戒早受益!
    聚會喝飲料,無聊喝飲料,遊戲喝飲料。飲料已經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飲品。近年,越來越多的奶茶、汽水等飲品上市。這也正反映出人們對飲料的需求有多大。上到老人下至孩子,對飲料都有著特別的喜愛。但是飲料也會傷身,越少喝越好,越早戒越好。
  • 含糖飲料在青少年社交媒體交流佔主導地位
    研究發現,「絕大多數」青少年都在吃快餐(54%)、不健康的零食(45%)、糖果(46%)和含糖飲料(50%)。主導青少年社交媒體參與活動的品牌包括多力多滋、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好時、士力架和麥當勞。超過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示他們喜歡、分享或關注快餐品牌、含糖飲料品牌、糖果品牌或零食品牌。
  • 那些長期喝飲料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做好心理準備再看…
    都說長期喝飲料不好,到底怎麼不好,好像也沒人能說得出?那麼,如果長期喝含糖飲料,最後都怎麼樣了?在網絡上,一位來美國男士想證明一下飲料到底有什麼危害,所以就堅持喝了一個月的可樂。這裡不得不承認這位男士是很強大,他一個月內,每天都要喝上10瓶的可樂,一個月大約喝了300瓶。
  • 為什么喝飲料能使人快樂?解密「快樂肥仔水」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這水就單指水,指的就是喝起來寡淡無味的水,不是你們手裡一天一瓶的含糖飲料!喝飲料一時爽,一直喝一直爽。但一直爽就可以長期喝飲料嗎?小微反手就甩出幾個真實案例給大家瞧瞧,長期喝飲料除了能帶來快樂還給我們帶來什麼。
  • 注意:對身體有害的「飲料」已發現,尤其是第4種,你還在喝嗎?
    功能性飲料,在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比如許多男人喜歡喝的紅牛、還有一些無糖的碳酸飲料等都屬於功能性飲料。通常人們在喝完這些飲料後,精神方面都會得到一個非常有效的提升。比如在長跑前喝上幾瓶功能飲料,就會使人精力充沛。但常喝功能性飲料,也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
  • 立夏養生小常識 立夏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
    立夏養生小常識 立夏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時間:2020-05-05 10: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養生小常識 立夏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 從立夏節氣開始就是標誌著夏天的起點,在炎熱的夏天來臨後我們要做好養身準備,而關於立夏養生小常識有哪些呢?
  • 無糖飲料為什么喝起來還是甜的?被追捧的無糖飲料是一場「騙局」嗎?
    暑氣逼人,一瓶冰鎮的小甜水自然是解暑佳品。顧忌含糖飲料的人,把手伸向了一種叫做無糖飲料的東西。但不少人對此提出質疑:無糖飲料喝起來還是甜的,真的沒有偷偷加糖嗎?所謂無糖怕不是一場商家的騙局???要來解答這個疑惑,得先來說說啥是無糖食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規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於 0.5 g / 100 g (固體)或 100 mL (液體) *,即可標註為「無糖食品」。
  • 這5種食物吃起來不甜,但是含糖量高,「三高」的人要儘量管住嘴
    導語:仔細觀察一下,會發現,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的人,生活中都不怎麼敢吃太甜的食物。這是因為太甜的食物,會影響我們的血糖含量,讓我們的病情不穩定或是惡化。但是,生活中也有一些食物,本身並不甜,但是含糖量卻很高,病友們,你們知道是哪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