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飲料中的含糖量

2020-12-03 Yice億斯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倡導人均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高於25克;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天50克糖已經是普通人攝入的上限,但1罐可樂就含糖約37克。

近年來,我國含糖飲料的生產和銷售不斷增長,兒童飲用飲料,包括含糖飲料的行為越來越普遍,含糖飲料的飲用量也顯著增加。1998 年,我國城市兒童人均每天飲用飲料 329 毫升,到了 2008 年,兒童每天飲用飲料增長到 715 毫升。總體來看,兒童含糖飲料的消費量在不斷增加。

報告指出:2010年—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表明,我國6—17歲兒童每周至少喝1次飲料的比例為61.9%,城鄉差異不大,均比2002年明顯增加,其中12—17歲兒童飲料人均每天消費量最高,為203毫升。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如果每100ml飲料中含糖≤5 g,則可以稱為低糖飲料;含糖≤0.5 g可稱為無糖飲料。

含糖飲料指在飲料製作過程中人工添加單糖(葡萄糖、果糖)或雙糖(蔗糖、乳糖或麥芽糖)的飲料, 這些含糖飲料包括:含糖碳酸飲料、果汁飲料(不包括100%的純果汁)、運動/能量飲料、加糖冰茶等。

過多飲用含糖飲料會對健康帶來危害。研究顯示,過多飲用含糖飲料會增加患齲齒、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兒童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均衡的營養是兒童智力和體格正常發育乃至一生健康的基礎。每個家庭應該加強對兒童的飲食教育,做到食物多樣,均衡飲食,控制兒童含糖飲料的消費量。

相關焦點

  • 警惕含糖飲料!兒童攝入量十年翻一倍
    羊城晚報訊 記者吳珊報導:近日,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組織專家編寫的《中國兒童含糖飲料消費報告》在北京發布。《報告》指出,過多飲用含糖飲料不僅威脅兒童的身體健康,還會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負擔。  含糖飲料是指在製作飲料過程中人工添加糖且含糖量在5%以上的飲料。
  • ...心血管疾病|含糖飲料|死亡率|白開水|攝入量|糖尿病|糖分|-健康界
    2019年3月,《循環》雜誌(Circulation)發表的一項對超過10萬人所進行的近三十年的觀察研究再次確認了含糖飲料的危害,喝的越多,死亡率越高。相比每月喝的量少於1標準杯的人,每天喝超過2標準杯的人,死亡風險提高了21%。
  • 深圳測評10款功能性飲料:含糖量最高的相當於16塊方糖
    「中國消費者報」微信公眾號消息,運動、熬夜、加班,來瓶功能性飲料?這些飲料的廣告也都以醒腦提神,補充精力為賣點但功能性飲料真的可以提神抗疲勞?裡面會添加違禁物嗎?含有多少咖啡因?糖分含量高嗎?喝了會胖嗎?來看權威的比較試驗功能性飲料是指通過調整飲料中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人體功能的飲料。
  • 很多網紅飲料,含糖量嚇人,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常喝的?
    可樂、雪碧、果汁、奶茶、乳酸菌飲料、冰紅茶、維他命水……這些飲料你愛喝嗎?你知道一瓶可樂有多少糖嗎?1瓶500ml的可樂含糖量:10.6克*5=53克如果每天一瓶,1年要喝掉多少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控制添加糖的攝入成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兒童則建議每天攝入糖不超過35~40克,最好控制在20克以下很明顯,這一瓶可樂就已經超標了!「我不喝可樂喝,別的飲料可以嗎?」來看看你愛喝的飲料,有多少糖?
  • 一天一杯含糖飲料,居然會增加死亡風險!
    研究表明,每天只喝一種含糖飲料會增加死於心臟病,甚至癌症的風險。該研究研究了美國人群含糖和人工甜味飲料的攝入量,在這項研究中,共有36,436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其中7,896人死於癌症,12,380人死於癌症,考慮到飲食和生活方式因素後,食用含糖飲料與因任何原因導致死亡的風險較高相關。
  • 高糖的「隱患」:一瓶可樂含糖量約60克 超人體一天推薦量2倍
    那麼日常生活中,哪些飲品是高糖飲料?長期飲用高糖飲料會對身體帶來哪些危害呢?   採訪中很多市民表示,自己也知道過多飲用高糖飲料可能對身體產生不好的影響,但是因為口感好,所以難以捨棄。而在一些超市裡,記者看到目前含糖飲料種類繁多,主要有可樂、雪碧等碳酸飲料,橙汁等水果類飲料和運動型飲料等。這些飲料含糖量都很高,以可樂為例,營養成分表上顯示,每100毫升可樂的糖含量為11.1克,也就是說,一瓶500毫升規格的可樂含糖量達55克之多。專家表示,正常人每天葡萄糖應攝入在40克到50克之間,最好不要超過25克,一瓶可樂就要五六十克,已嚴重超出了生理需求。
  • 運動飲料能當日常飲料喝嗎?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健身房和籃球場上的人會帶一瓶運動飲料,而隨著運動飲料的選擇越來越多口感越來越好,很多人會將他們作為日常飲料來喝,但是運動飲料真的可以當作日常飲料喝麼?
  • 10萬人,20年隨訪:每天1杯含糖飲料,心血管病風險增加近20%
    對於很多人來說,「快樂肥宅水」、「肥仔快樂茶」等含糖飲料是生活中難以割捨的快樂源泉。不過,從健康的角度來說,長期喝這些含糖飲料對身體的傷害也是巨大的。為了了解含糖飲料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從1995年開始對加利福尼亞州的106,178名無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女性展開了為期20年的隨訪,了解其膳食攝入量、含糖飲料消費量以及身高、體重等信息。
  • 日常食物中的「隱形糖」
    但是如果想大幅降低糖攝入量,還是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常吃的東西或多或少含有糖分,比如米飯、麵條也是含糖的,不過含糖量並不高,下面為大家列舉一些「隱形糖」含量高的食物。  這些食物「隱形糖」含量高  乳製品  很多乳糖不耐受人群會食用一些乳製品來替代牛奶。但許多的乳製品替代品(如豆漿、杏仁露和椰奶)中也含有大量的糖分。
  • 長期喝含糖飲料的人要注意些什麼 我們來科普一下
    都說長期喝含糖飲料不好,有人做了實驗。雖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情況,但至少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一位網絡博主為了探究含糖飲料對於身體的影響,以自己為實例做了一個實驗。在不改變生活習慣、飲食不改變的情況下,這位男性博主每天喝3罐可樂(335ml),堅持15天,看看會怎麼樣?1.
  • 益力多乳酸菌飲料含糖過高堪比可樂 靠酸奶補鈣需節制
    測評報告三:益力多乳酸菌飲料含糖過高堪比可樂 靠酸奶補鈣需要節制  看似健康的酸奶,卻有著不亞於可樂的糖含量。  儘管個別廠商調整了配方,開始生產低糖型的產品,但絕大多數產品均未「低糖化」。  目前市場上在售的眾多產品,哪款含糖量最低?含鈣量最高?
  • 日常生活中如何減少糖分攝入?
    我的觀點是:日常生活中想要減少糖的攝入,首先需要明白哪些食物中含有糖,這裡的糖不僅僅包括常見的白糖,而且還包括一些潛在的糖類;其次,需要明白糖類攝入過多對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方能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最後,需要掌握一些減少糖類攝入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控制糖的攝入,對促進健康起到積極作用。
  • 甜=含糖多?不甜=含糖少?這些水果含糖量大公開
    甜的水果一定含糖量多嗎? 不甜的水果含糖量就一定少嗎? 小心! 別被你的口味騙了...... 甜≠含糖多,不甜≠含糖少
  • 含糖量低的水果有哪些
    一、含糖量低的水果:1、糖量在2%左右的水果蔬菜有:黃瓜l.5%、石榴1.68%、西紅柿2.1%等。2、含糖量4%-8%的水果有:西瓜4.2%、草莓5.9%、甜瓜(香瓜)6.2%、櫻桃7.9%等。3、含糖量8%-13%的水果有:檸檬8.5%、鮮葡萄8.2%、李子8.8%、梨9.0%、菠蘿9.3%、桃子10.7%、鮮柿子10.8%、杏兒11.3%、柚子12.2%、橙子12.2%、蘋果12.3%、甘蔗12.4%、桔子12.8%等。4、含糖量在20%左右的水果有:香蕉19.5%、鮮山楂22.1%、海棠22.4%、鮮棗23.2%等。
  • 越甜的水果含糖量越高是真的嗎?
    越甜的水果含糖量越高是真的嗎?時間:2017-03-23 10:25   來源:真相問答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越甜的水果含糖量越高是真的嗎? 都說吃水果有益健康。但是,很多人擔心水果中含糖量高,會導致血血糖升高,尤其是糖尿病人。
  • 血糖高的人,儘量不要吃這5種食物,雖然不甜但含糖量高
    尤其是在生活中血糖高的人,他們都不能吃含糖量很高的食物,我們也都發現對於血糖高的人,他們在飲食習慣上會格外的注意,但是有些食物雖然吃起來不甜,但它們的含糖量其實是很高的,你們都知道是哪幾種食物嗎?如果你們對這毫不知情的話,那麼就會在無形中攝入大量的高糖食物,從而就會導致人體內的血糖,讓血糖逐漸升高,會很容易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安全隱患。
  • 無糖飲料為什么喝起來還是甜的?被追捧的無糖飲料是一場「騙局」嗎?
    既然有糖就會有甜味,那麼我們初步判斷飲料含糖多少,能不能先嘗一嘗呢?可別被味覺欺騙了,越甜不等於含糖量越高。甜味的來源可以是糖,也可以是甜味劑,它們的甜度各不相同。以蔗糖甜度為基準 1 的話,其它甜度是這樣。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從表格的對比中可以清晰看出,如果飲料裡加了甜度指數很高的甜味劑,只需要一丟丟,就足以讓你的舌頭認為「好甜!」
  • 四類食物是潛在的「含糖大戶」,少讓孩子吃,三重隱患可能在等著
    例如一袋50克的薯片,其含糖量就在4.3克左右。B、番茄醬超市中的番茄醬不同於純番茄醬,會添加糖和油進行煉製,很多菜都會用到番茄醬,這樣糖分也就悄悄進入我們的日常飲食之中了。在配料表中,除了番茄泥,就是糖的含量最高了,在15~25%,有的甚至可達到30%。C、乳酸菌飲料據說能夠促進寶寶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所以一度風靡寶媽圈。
  • 傷身「飲料」大揭秘,這幾種飲料,早戒早受益!
    聚會喝飲料,無聊喝飲料,遊戲喝飲料。飲料已經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飲品。近年,越來越多的奶茶、汽水等飲品上市。這也正反映出人們對飲料的需求有多大。上到老人下至孩子,對飲料都有著特別的喜愛。但是飲料也會傷身,越少喝越好,越早戒越好。
  • 無糖飲料或許比含糖飲料危害更大,信不信由你!|熱點關注
    如今市面上有不少「無糖」飲料出售,既然飲料中的糖不好,那麼是不是選擇無糖飲料就可以呢?其實無糖飲料並非不含糖,這種飲料也是甜的,只是其中不含有白砂糖而已,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口感,這些飲料額外添加了人工甜味劑。雖然人造甜味劑沒有能量或者能量很低,但是過多攝入也會對機體造成不良影響,比如增加代謝紊亂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