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實驗小學開設3D列印實踐課;學生用3D印表機製作魯班鎖
新京報訊 (記者沙璐)一把把精緻的魯班鎖,玩起來不僅有趣,還能鍛鍊大腦思維。近日,朝陽區實驗小學學生們製作的魯班鎖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外觀設計專利證書。通過實行多元的可選擇課程,該校已經獲得了10項國家級獎勵,柔性夾具、環保捕鼠筒等學生製作的多個項目獲得專利。
2014年,朝陽區實驗小學引進了3D印表機,並開設了3D列印綜合實踐課,供學生們選擇。學生們自發組成小組,對3D列印益智玩具展開研究。
「魯班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體現團結和包容。魯班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張蕾老師介紹,讓學生們研究製作魯班鎖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理解魯班鎖的卯榫結構,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也可以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該校的畢業生楊家林、邱禾佳、程可欣在小學四年級時完成了一項課堂學習作品——3D列印魯班鎖,日前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外觀設計專利證書。
與市場上的魯班鎖相比,三人製作的魯班鎖更加簡化。「學生們設計出的魯班鎖,整合魯班鎖內部榫卯結構,這種簡化能讓年齡小的孩子更易上手。」張蕾說。
■ 看點
今年9月開展教師走校教學
在朝陽區實驗小學黨總支書記胡愛國看來,小學生們製作的魯班鎖獲得國家專利,體現了學校課程改革的成果。
據他介紹,學校自2010年開始啟動課程改革,2013年正式實行選科走班,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幸福教育」為理念的課程體系,除語、數、英學科之外的其他課程,學生可以從一年級就開始參與自主選擇課程及任課老師,如體育學科開設了籃球、足球、遊泳、武術等課程;音樂學科開設了唱遊歡樂谷、太鼓達人、電子管風琴等;美術學科開設了服裝達人、衍紙花語、藝版藝眼等;科學學科開設了炫酷的小馬達、奔跑的小車、美妙的八音盒等;綜合實踐學科開設了趣味3D列印、傳統手工藝、廚藝小當家等。
昨天上午,六年級2班的米子萱正在老師的指導下剪紙,這個學期她選擇了剪紙、京劇、廚藝小當家等多門課程。「我從四年級就開始選京劇,剛開始只是聽,現在會唱幾段了。」
為了讓不同校區都可以享受到優質的師資,今年9月,朝陽區實驗小學在幸福校區、潤澤校區、羅馬嘉園校區全面開展教師走校教學,3個校區40名綜合學科、科學學科、音樂學科、美術學科教師按天走進各校區上課,3個校區累計可以選修的科目近400門。
胡愛國表示,學校開設豐富的課程,就是為了給學生提供多元的發展機會,為學生搭建更加豐富的成長平臺。「通過這幾年的選班走課,讓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學習技能和個性特長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和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在2013年至2017年,學校獲得了10項國家級獎勵、35項市級獎勵;學生則獲得了482項國家級獎勵、664項市級獎勵。除魯班鎖專利外,學校學生還曾獲得的專利項目有:柔性夾具、環保捕鼠筒、自動澆花器和自動澆花架、密封裝置、冷暖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