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文造假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
最新一起論文造假醜聞來自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領銜的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論文造假已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嚴重損害日本科研信譽。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是日本乃至全世界iPS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研究的重要機構。
-
綜述:論文造假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
最新一起論文造假醜聞來自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領銜的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論文造假已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嚴重損害日本科研信譽。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是日本乃至全世界iPS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研究的重要機構。
-
自損招牌 日本諾貝爾獎得主致歉
> 1月22日,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左)出席記者會向公眾致歉 近年來日本學術界造假事件不斷,最新一起論文造假醜聞來自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領銜的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論文造假已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嚴重損害日本科研信譽。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是日本乃至全世界iPS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研究的重要機構。根據該研究所1月22日公布的調查結果認定,以助教山水康平為第一作者的研究小組於2017年2月發表在美國《幹細胞報告》雜誌網絡版上的一篇論文,存在17處捏造和篡改圖像數據行為。這是這家重要科研機構首次曝出論文造假醜聞。
-
日媒:日本京大承認iPS論文造假 諾獎得主公開道歉
參考消息網1月24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京都大學22日宣布,該校iPS細胞研究所助理教授山水康平去年2月發表在美國科學類期刊上的有關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的研究論文存在造假行為。據日本《讀賣新聞》1月23日報導,文中有11個圖表(包括6個主圖表和5個補充圖表)信息存在編造或篡改問題。
-
京都大學華人教授被曝論文造假 曾到四川地震災區調查
3月26日,日本京都大學召開發布會,公布該校理學研究科教授林愛明存在論文數據造假情況。2016年10月,林教授基於熊本地震監測結果,在美國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論文。2017年8月,該論文被曝存在多處錯誤,京都大學展開調查。
-
山中伸彌就14年前論文問題公開致歉,並否認存在捏造
日本對科研道德問題進行整頓數月以來,科研人員接連公開道歉。昨晚(4月28日),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亦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他人對其於2000年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中實驗數據的質疑。他為其「對實驗記錄的保管不當」向公眾致歉,但他否認存在捏造行為,並表示論文結論可信。
-
首例使用ips細胞的患者將現身日本
一名日本眼病患者將成為第一個用誘導幹細胞(ips)治療疾病的人。
-
探訪再生醫療最前沿——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自從10多年前由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發明以來,不斷展現它在再生醫療等領域的巨大潛力,相關臨床研究也已成功開展。新華社記者1日探訪了再生醫療最前沿的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聽山中伸彌及其團隊聊iPS細胞研究的重要意義。
-
銳參考·現場|探訪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日前沿科研機構如何運轉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以下簡稱iPS研究所)研究員趙明明說。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與專門研究該細胞的iPS研究所,隨著該細胞的發現者山中伸彌2012年獲得諾爾貝生理學或醫學獎而廣為人知。iPS研究所隨之承載起人們對於再生醫療的厚望。這樣一個處在世界最前沿的科研機構究竟擁有怎樣的研究體制,其研究是如何進行的?日前,本報記者探訪該研究所並專訪了該所的中國研究員趙明明。
-
京都大學宣佈教授望月新一解決「ABC猜想」
本文全文轉自日本共同社中文網站《共同網》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共同社4月3日電】京都大學3日宣佈,該校數理解析研究所的教授望月新一望月的論文通過了該研究所編撰的國際專業期刊《PRIMS》的審查並被採用。該研究所評價稱「解決了重要且困難的問題」。刊登在期刊上的是望月新構築的4篇關於「宇宙際Teichmüller理論」的論文,長達600頁,從中得出的結論之一是能證明ABC猜想。據稱還有助於證明關於整數的其他未解問題。
-
武田與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CiRA)達成10年幹細胞合作
2015年4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 --日本製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宣布,與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CiRA所長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將負責指導T-CiRA項目,武田將提供長期資金支持、科研管理建議以及提供位於日本藤澤湘南研究中心的設施。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技術有望對未來的醫學治療帶來突破性的變革,而且它們的應用涵蓋多個領域,包括藥物發現、細胞療法、藥物安全性評估等。在為期10年的合作中,武田和CiRA將在CiRA研究專家的領導下聯合運營項目。
-
原本認為在構建iPS細胞中至關重要的Oct4...
2019年11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自從2006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如今是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與應用中心負責人)發現了一種將完全分化的細胞引導回多能性狀態的方法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使用他的配方來產生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
-
日本ips技術攻克疑難病病理,有望開發藥品!
但即使是這樣,日本研究人員還是沒有放棄這種冷門疾病的治療希望,他們通過ips細胞建立模型還原了CADASIL的致病機制,這對研發治療藥物有非常大的幫助。 CADASIL是什麼? CADASIL為系統性血管疾病,病變常累及外周血管。
-
日研究者利用ips細胞成功再生豬膝關節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8月16日報導,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研究小組15日宣布,通過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在實驗中成功再生了豬的膝關節。該誓言將有助於治療因膝關節軟骨被磨損變薄引起的「變形性膝關節症」。該研究小組今後將攜手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力爭在15年之後實現這一技術的臨床應用。
-
日本京都大學啟動iPS細胞藥物治療ALS的臨床試驗
中新網3月28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前,日本京都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宣布,通過使用iPS細胞,發現有一種藥物或許可以遏制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目前,該研究小組已經開始進行臨床試驗。
-
日科學家發現萬能細胞(ips細胞)源頭
據《日刊工業新聞》2011年5月31日報導,日本東北大學出澤真理教授與京都大學藤吉好則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人體皮膚成纖維細胞中發現了萬能細胞(ips細胞)的源頭,可能推翻之前的ips細胞「細胞初始化」學說。
-
通訊:探索人類起源與進化之路——訪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
新華社東京12月3日電 通訊:探索人類起源與進化之路——訪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 新華社記者華義 作為人類的遠親,黑猩猩等靈長類動物具有極高的智慧,對他們的研究也有助於弄清人類進化的軌跡。記者日前應邀來到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聽專家談談他們的故事並近距離感受黑猩猩的靈性。
-
日本諾獎得主山中伸彌道歉原因
發布日期:2018-01-24 17:46 來源:央視 責任編輯:凌芹莉 視頻信息 日本京都大學官網
-
日本京都大學國際環境管理英文項目詳細介紹!
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日本頂尖學府,本部位於日本京都市左京區,擁有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京都大學生存圈研究所等多個世界頂尖且唯一的科研機構。迄2019年,京都大學已誕生了11名諾貝爾獎(亞洲地區諾貝爾獎得主數量最多的大學)畢業生在科研學術界乃至政界商界普遍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全球都享有極高的聲譽,被譽為「科學家的搖籃」。此外,京都大學也是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超級國際化大學計劃」A類頂尖校和指定國立大學。今天,日本君將為大家介紹的是京都大學國際環境管理英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