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類執著探測火星?西瓜視頻帶你看火星有何特別之處

2020-10-08 察古

地球這顆蔚藍色的星球至少已經存在46億年了,換句話說,地球的壽命已經達到了46億歲,芒芒宇宙,人類恰恰選擇了在地球上繁衍生息。

試想如果有一天地球不復存在,我們又將去哪裡生存呢?這一疑問促使了人類對其他星球的探索。

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金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和地球也相似。而火星,則離太陽系較遠,表面環境也較為惡劣,砂礫遍布,乍看研究價值不比金星。

然而,比起金星這顆地球的「姐妹星」,人類卻更執著於對火星的研究。

每過26個月,就會有一段奔向火星的最佳窗口期。西瓜視頻創作人捕月說在本期視頻裡,將帶領我們對火星這顆星球做個更為客觀詳盡的了解,看火星有何特別,知曉人類為何對火星情有獨鍾。

對火星的探測歷史

1960年,蘇聯首先展開了對火星探測的歷史,當年10月,歷史上首個火星探測器由蘇聯發射。

近年來,很多國家也陸續開啟了探火的旅程,比如印度,其PSLV火箭在2013年11月5日發射了探測器Mangalyaan。

2019年11月14日,中國河北的地外天體著陸試驗場,火星探測任務第一次亮相。「天問一號」7月23日在河北省文昌發射,開啟了我國對火星的探測旅程。不久之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了第二次修正。

火星為何有研究意義?

火星上有四季變化。天文學家赫歇爾曾經在1781年利用火星上的標記,他根據這些標記跟著火星自轉也發生移動這一特點,得出火星也春夏秋冬,四季變化。火星的自轉軸也是斜的,自轉軸角度也和我們身處的地球的傾斜角度差不多。

火星的大氣層組成成分和地球有相似處。火星大氣層成分有二氧化碳、氮、氬、氧與水,其中二氧化碳佔大部分,而火星大氣層都有氮這一特點和地球相同。

然而,在金星的大氣中,超過90%的成分都是二氧化碳,導致金星的大氣壓足足有地球的92倍之高,溫室效應也非常嚴重。西瓜視頻中也有所提及。

火星並不缺水。根據美國地質學網站的消息,研究人員在火星某處地下發現了由沙塵與冰的混合物,而其中冰的含量超過九成,這是巨大的含量。

火星有生物體存在的「有力證據」。美國宇航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重新分析了1.3萬年前撞擊南極洲的一枚隕星,發現了可能證明火星曾存在生命體——細菌的證據。

火星的生態環境並不樂觀,而火星上的細菌不只是參加光合作用,更可藉助化學能等多種豐富形式的能量轉換等進行生存。

總結

金星在人類歷史上曾被賦予很多美好的想像,然而金星的表面溫度非常之高,不利於物種生存,反倒是是曾長期被看低的火星,在科學認知的深入後,人們漸漸發現它與地球有太多相似之處。

因此,火星比起金星,不論是尋找生命的痕跡,還是人類可以移民的地方,都是更好的候選地方。上西瓜視頻搜索:捕月說。了解更多科技知識可以來西瓜視頻。

相關焦點

  • 火星探測難嗎?打開西瓜視頻,這裡有關於火星的一切
    -火星探測有啥用呢?-火星探測難嗎?-中國跟美國誰能成為第一個把人送上火星的國家?這麼多問題,先深吸一口氣,打開西瓜視頻,你要的奇妙知識在這裡都有人給你答案。關鍵是知識講解得特別深入淺出。大家要是正好裝了西瓜視頻,可以搜索這個博主,除了講解火星探索的視頻,還有很多好玩的。比如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物,火星怪臉是什麼東西?
  • 火星為何被稱為「探測器墳場」?探測就等於豪賭,西瓜視頻聊科技
    但探索未知從來不是一件能一帆風順的事情,探索無垠宇宙同樣也是如此,人類對火星的未知探索不僅帶來了收穫新數據的喜悅,同時帶來的還有無數次失敗後無人處的悲痛和壓力,當然,最終這些情緒都化為走向新一步的動力。
  • 含氧量僅次於地球,科學推測火星生命一直存在!西瓜視頻帶你探索
    不幸的是2013,NASA 通過好奇號在探測完火星返回數據的時候,火星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幾乎接近無的狀態,對於火星是否有生命的猜測還未得到證明就有可能要夭折了。 火星表面有很多水流衝刷的痕跡,因此很多天文學家表示:在遠古時候的火星存在著類似今天地球的生態系統,當時火星上面有可能存在著大量的植物來製造氧氣,而現如今火星大氣中的氧氣,很可能就是那個時候遺留下來了。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火星探測為何這麼難?「西瓜視頻」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總共實施了46次火星探測項目,但成功率只有43%左右。「天問一號」計劃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項任務,難度可想而知,這在人類火星探測歷史上也是罕見的。1962年,人類邁出火星探測的第一步。這一年,蘇聯發射「火星1A號」探測器,但在飛往火星的途中與地面失去聯繫,最終失敗。此後,蘇聯的「火星1號」與美國的「水手3號」等火星探測器探測任務也宣告失敗。
  • 火星為什麼是最適合移民的星球?西瓜視頻帶你走進星辰大海
    那麼為什麼火星會被認為是將來人類最有可能移居的星球呢?西瓜視頻創作人捕月說為我們做出詳細說明,下面我也從幾個角度來簡單闡述一下為什麼&34;的火星會是人類最有可能的下一個家園。,火星和地球一樣擁有多樣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峽谷,也有媲美珠穆朗瑪峰的奧林匹斯火山。
  • 【雙語視頻】人類為何想要踏足火星?
    中國天問包含軌道器、著陸器、火星車,預計將對火星表面進行詳細調查並研究其宜居性的演變過程,為人類揭示更多太空奧秘。人類為何想要踏足火星?這顆紅色星球有何特別之處?免費雙語視頻《人類為何想要踏足火星?》火星自古以來就承載著人類的想像,古人用戰神的名字(Mars)為它命名。甚至在人類踏足月球之前,它就被認為是下一個要登陸的星球。與地球的相似之處是人們一直希望探索火星的原因之一:它的一天有24個小時,一年有四季。雖然空氣稀薄、地表寒冷,但對太空人來說,火星還是要比其他星球友好得多。至今火星上還可能存在著液態水——這正是帶來生命可能性的關鍵。
  • 探測火星 人類移居火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24日電(記者 上官雲)「出發,去火星!」7月23日,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星,這顆人們熟悉的類地行星,有何神秘之處?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
  • 探測火星!人類移居火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出發,去火星!」7月23日,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星,這顆人們熟悉的類地行星,有何神秘之處?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資料圖: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探測火星!人類移居火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24日電(記者 上官雲)「出發,去火星!」7月23日,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星,這顆人們熟悉的類地行星,有何神秘之處?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
  • 希望號升空,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探測火星生命的秘密「西瓜視頻」
    借西瓜視頻創作人宇宙V空間的視頻我們來了解一下「天問一號」。從外表看,火星是紅色的,讓人誤以為火星溫度很高,但是其實不是,火星的顏色只是因為土壤含有豐富的氧化鐵,再加上風雨的衝洗,所以變成了紅色。「探火」測試進行了44次,成功率還不到一半的概率,1960年蘇聯就發射過兩個火星探測器「火星1A」號和「火星1B」號,但是卻以失敗告終;我們國家也曾在發射過「螢火一號」向火星探測,也以失敗告終;第一次火星探測成功的是美國的「火星4號」,這標誌著人類對火星探測的新篇章。
  • 探測火星!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
    「出發,去火星!」7月23日,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星,這顆人們熟悉的類地行星,有何神秘之處?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人類為何對火星「情有獨鍾」?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中國為何會選火星探測?三大優勢無法拒絕
    人類迫切地想要探索除了地球以外的其他有生命星球。2020年7月23日,我國成功發射火星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自此開啟了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而且火星也不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星球,相比火星,金星反而更近一些,為什麼科學家們不去選擇金星反而看上了距離更遠的火星呢?帶著這些問題,我搜索了西瓜視頻創作人【媽咪說MommyTalk】的作品【中國為什麼會選擇火星作為首個探測行星?火星有什麼特別之處?】,在這則視頻中,我們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到人類為什麼會選擇火星成為行星探測的首個星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西瓜視頻搜索觀看。
  • 火星為什麼是太陽系最適合移民的星球?西瓜視頻揭秘其中原理
    火星真的能替代地球接納移民嗎?西瓜視頻創作人捕月說就針對火星移民製作了一期視頻,對我們上述疑問都有解答,下面就讓我們與捕月說一起探索一下火星的奧秘吧。中國人對火星的發現與研究要比我們想像中的更早。除了中國以外,國外人同樣將火星視為不吉利的象徵,將火星命名為"馬爾斯(Mars)"。要知道,在古羅馬神話中,代表了戰爭與不幸的神明正是馬爾斯。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將火星定為移民的目標星球。從西瓜視頻可以知道論大小,火星的直徑僅為地球的53%。論質量,火星的質量僅為地球的11%。且火星公轉一周的時間是地球的兩倍,換句話說,火星一年相當於地球兩年。
  • 人類為何對火星如此執著?告訴你關於火星的冷知識
    2016年1月11日,我國正式批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並將在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除了探測,也有人夢想能讓人類踏上火星。Mars One公司創始人巴斯·蘭多普(Bas Lansdorp)就一直致力於將人類送往火星,據稱這個單程項目將於2031年起飛,太空人將不太可能返回地球。很多年以來,人類一直對火星興趣濃厚。早在1960年,前蘇聯就發射了火星1號探測器,它是人類探測火星的開端。我們為什麼對火星如此執著?小編總結了其中幾個可能的原因。
  • 看西瓜視頻了解人類首席運輸官馬斯克,能否在火星建設第一座城市
    說馬斯克是人類首席運輸官再合適不過了,他所做的幾件事無不與運輸有關。PayPal,打通了全球貨幣通道;特斯拉,新能源地面運輸;SpaceX,地球到火星的運輸;星鏈,利用衛星運輸數字信息;無聊科技,地下運輸;腦機接口,人類與機器的信息交互通道。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有點意思了,馬斯克所做的一切都與運輸和交互有關係。那麼他旗下的SpaceX能不能幫人類在火星上建設第一座城市呢?
  • 火星基地如何建設,中國5000年前就有辦法,西瓜視頻說出其中奧秘
    距離我們約5500萬至4億公裡的地方,有一顆「紅色星球」—火星,它有著和地球一樣的大氣層,也有著南極和北極,並且還被證實到在地底下還含有地下水,被科學家認為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從1960年蘇聯想要發射「火星1A號」探測以來(發射失敗了),人類對火星的探測活動一直沒有減少,比如最近7月份我國發射的天問一號和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除此之外,美國的民用航空巨頭SpaceX還計劃在2050
  • 「天問一號」探測火星有多難?西瓜視頻揭秘決定成敗的七分鐘
    天問一號是我國計劃在今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執行的火星探測任務的名稱,今後我國其他行星探測任務都將用天問系列來命名,長徵五號,也就是新一代運載火箭,將帶著火星探測器升空,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今天我就來說說到火星探測到底有多難,難在哪裡。
  • 西瓜視頻帶你看看
    八大行星中火星,聽名字有種「人間地獄」的模樣,但真實的火星到底是什麼樣呢?讓我們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Linvo說宇宙」看一看。它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整個表面積相當於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之和;它的質量約為地球的九分之一;體積大概也只有地球的七分之一,因此火星的表面重力只有地球上的百分之三十八。
  • 天問一號VS火星詛咒,西瓜視頻帶你共走4億公裡「長徵路」
    屈原不僅給後人留下了好吃的粽子、三天小長假,還給中國航天的行星探測事業貢獻了一個大氣的名字。未來,我國其他行星探測任務,都將用「天問」系列來命名。傷亡慘重借鑑西瓜視頻創作人大象真白的說法:如果把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寫成一本書,那麼這本書上一定寫滿了失敗。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就沒有中斷過。
  • 人類為什麼依舊執著於探測火星?
    火星究竟有什麼「寶藏」,使它成為各國太空探測活動的「兵家必爭之地」?去過火星的太空旅者們都發現了什麼?火星還有哪些可能的驚喜亟待人類發掘?漫漫探火路人類的火星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到今年6月底,全球共實施了44次探火活動,其中美國21次,蘇俄19次,日本1次,歐洲2次,印度1次。完全成功或部分成功23次,成功率約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