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股市深調 險資5月帳面或浮虧52億

2020-12-05 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歐陽曉紅 前期的資本市場一直震蕩走低,一貫追求獨善其身的保險資金也難逃下跌厄運。

6月27日,中國保監會新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原保費收入1059.6億元,銀行存款321.3億元;投資為-52.08億元,這較4月份的投資額326.4億元驟減847.19億元。

業界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5月險資總投資縮水52億,受累於股價下跌,可以理解為投資浮虧。因為,在5月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邏輯上,險資減持的可能性不大。通常投資額減少的原因有減持或帳面浮虧兩種情況。

但或許存在少許減持因素。一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人士曾表示,股市逆轉情況下,險資不會「坐以待斃」,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減持,估計縮水的投資額中,也有減持因素所致。

事實上,5月的市場深幅調整。至5月31日,滬深300下跌5.98%。從行業角度來看,除食品飲料行業微漲0.13%外,其他行業全部下跌。而食品飲料業並非險資所推崇的行業。

此前的4月,滬深300指數下跌2.44%,以險資15%的倉位概算,或浮虧200億左右;以此類推,滬深300下跌5.98%,忽略相關變量的情況下,險資權益投資浮虧大致亦在500億左右。

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保險業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為6767.63億元,原保險賠付支出1613.4億元。

截至5月底,我國保險業總資產為5.36萬億元,較4月底微增0.5%;銀行存款餘額為15508.3億元,保險投資餘額34173.6億元。

相關焦點

  • 入市險資連續四個月「縮水」 帳面出現「浮虧」
    入市險資連續四個月「縮水」 帳面出現「浮虧」 2015-09-30 09:17:50  對此,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股市的大跌是險資帳面餘額出現連續數月下滑的主要原因,但是,隨著股市的企穩跡象開始顯現,8月份的帳面餘額下滑的幅度出現了明顯的收窄,並且部分板塊和熱點個股的投資機會已經開始顯現。
  • 帳面浮虧卻堅持留守 生命人壽賭上佳兆業前途未卜
    融創中國宣布入主佳兆業,生命人壽儘管帳面已有浮虧,卻未轉讓其所持有的佳兆業股份,而是選擇留守。2月6日晚間,融創中國與佳兆業集團發布聯合公告,融創中國以45.52億港元的總價收購佳兆業49.25%的股權。而佳兆業的第二大股東生命人壽已經向融創中國提出不可撤銷承諾,生命人壽將不接受本次要約收購,保留佳兆業29.96%的股份。
  • 2016年險資帳本: 至少持有668家上市公司712億股
    因不斷的「買買買」,險資在2016年的A股市場出盡了風頭。根據同花順和上市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險資至少持有668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合計持股數量約712億股。
  • 萬科股權魔方:險資退出險象環生 誰來接盤寶能?
    根據摩根大通的計算,如按平均8%的利率進行測算,寶能系九個資管計劃平均持倉價約為20元/股;另據萬科7月份的舉報信,按平均利率7%以及存續期8個月計算,考慮融資成本後的寶能系資管計劃平均股價約19.83元/股。  截至12月22日收盤,萬科A(000002.SZ)股價報收於20.61元,一個月來已下跌逾30%,接近寶能系資管計劃的成本線。
  • 大悅城:淨利潤跌六成,戰投面臨浮虧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78億,同比下降20.3%;歸母淨利7.6億,同比下降67.7%。 相較今年上半年,大悅城業績略有起色。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營收122億,同減33%;歸母淨利潤5.7億,同減70%。通過對比發現,不管是營收還是歸母淨利潤,今年第三季度雖然仍表現為負增長,但幅度分別收窄12.7個百分點和2.3個百分點。
  • 一季度「雲摸底」289股 解碼險資選股路線圖
    原標題:一季度「雲摸底」289股 解碼險資選股路線圖 摘要 【一季度「雲摸底」289股 解碼險資選股路線圖】在監管層鼓勵入市背景下,險資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
  • 華天酒店定向增發滿一年 機構帳面浮虧過億
    他們一年前投入的3.6億元目前縮水了三分之一,帳面虧損超過1.2億元。  去年3月,華天酒店以每股15.68元的價格實施定向增發,發行對象包括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兩隻基金、一家QFII和兩家券商。此次定向增發股份限售期為12個月,預計上市流通日為2009年3月17日。  但是,昨天並沒有等來上述定向增發股份解禁的消息。華天酒店有關人士表示,公司已向深交所遞交了申請材料,一旦批准即發布公告。而對4家持有定向增發限售股的機構來說,似乎也不會急這一兩天。
  • 金價又跌且"還會繼續跌" 中國大媽帳面已浮虧約14%
    金價又跌了還會繼續跌  相比今年4月,「中國大媽」帳面已浮虧約14%;廣州商場未現買金熱潮,專家建議購金者小量分批買入  21日下午,廣州東山百貨大樓黃金櫃檯客流始終保持在20位左右 羊城晚報記者 艾修煜 攝  金價一夜之間跌破1300美元/盎司,黃金市場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 險資配債窗口來臨,3個月新增債券投資超...
    券商中國記者從多位險資投資人士處了解到,5月以來,隨著債券收益率觸底反彈,債券配置價值逐步提升,險資的債券配置策略經歷了從低配到標配,再到如今大力配置的調整。而任何一個利率向上波動的時段,都是險資機構可以抓住的配置的機會。如今,就是這樣一個利率向上波動的配置機會。今年5月以來,債券收益率觸底後持續上升,為保險資金配置打開了今年以來難得的窗口期。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例。
  • 清新環境Q3業績跌幅擴至57% 四川國資接盤浮虧4成又16億包圓定增
    月10日的最新收盤價5.64元計算,川發環境目前帳面已浮虧近4成,累計浮虧達-37.89%。  儘管帳面浮虧,不過川發環境卻依然看好清新環境,擬掏出15.8億元包圓此次清新環境的定增,如發行完成,川發環境的持股比例也將由目前的25.31%提高到42.47%,帳面持股成本也將從去年的9.08元/股下降到6.82元/股。
  • 險企12月84次調研 2020年高分紅低估值藍籌股為王牌
    在剛過去的12月,41家保險機構陸續進行84次調研,其中,電子計算機行業備受青睞。展望2020年,券商分析師指出,經濟增速階段性企穩概率較大,場外資金大規模入市或是大概率事件,權益市場表現有望延續較好表現,但由於2019年險資投資收益率基數較高,2020年的改善效應將會明顯減弱,若股市下行,險資投資收益率將有所回落。
  • 險資「淡定」排查信用債持倉 還在撿漏「錯殺」品種
    同時,也有險資機構發揮長線資金優勢,對被「錯殺」的信用債,擇優買入。此外,在此次風險事件後,險資對信用類新增投資也提高了資質要求。有保險資管的債券資深人士表示,險資等以持有型為特徵的投資機構,重視、提升信用風險管理能力,乃至重新思考信用債的配置定位,仍任重道遠。
  • 險資投資13項新政尚未出盡 鴿籠式監管初顯
    專家及業內人士紛紛指出,新政有利於保險資產管理行業服務水平的提升,有利於險資投資收益的增加,同時這也是一把雙刃劍,風險控制不容忽視    13項新政尚未出盡    10月22日、23日,中國保監會先後發布了《關於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有關事項的通知》、《關於保險資金投資有關金融產品的通知》、《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管理暫行規定》、《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
  • 保險周報(1月11日)
    富德生命人壽常州中支虛列費用被罰52萬元人保財險銅仁分公司虛列費用被罰27萬元國壽財險煙臺中支業務資料虛假被罰66萬元永安財險連雲港中支虛構保險中介業務套取費用被罰24萬元險資股權社保累計減持人保4億股 尚未完成計劃一半股東卜蜂集團累計減持中國平安H股2.2億股保險資管產品2020最高收益
  • 財經早茶|險資年內21次舉牌創近五年新高;立訊精密回應美國337調查...
    險資年內21次舉牌創近五年新高 密集加碼金融地產股近日,和諧健康舉牌萬達信息,再次受到資本市場關注。記者梳理後發現,截至12月21日,今年以來險資已合計舉牌21次,超越了2016年至2019年曆年舉牌次數。今年被險資舉牌的對象中,金融、地產、公用事業、計算機軟體等行業的公司成為重點。
  • 險資參與定增升溫?太平人壽斥資19億參與中聯重科非公開發行
    財聯社(上海,記者 丁豔)訊,繼平安人壽入局招商蛇口非公開發行計劃後,太平人壽亦斥資19億參與中聯重科定增。7月5日晚間,中聯重科發布《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公告,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6億元(含本數),本次非公開發行的對象為懷瑾基石、太平人壽、海南誠一盛和寧波實拓共4名特定對象,特定發行對象以現金方式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份。
  • 證監會釋放積極信號力挺A股 險資權益類投資比重或突破30%
    原標題:證監會釋放積極信號力挺A股 險資權益類投資比重或突破30% 摘要 【證監會釋放積極信號力挺A股 險資權益類投資比重或突破30%】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
  • 「經歷過50%腰斬的人,一點浮虧算什麼」
    今天,中證君身邊的股友們,講述了他們與股市的故事。「下周清倉銷戶!」今年7月7日,經朋友勸說,蔣先生開設了證券帳戶,開始了和A股的「戀愛之旅」。「7月的時候,股市大漲,感覺全民炒股。在股市投入了6萬多元錢,買了兩隻醫療股,短短半個月時間賺了1萬多元。「就像歌詞說的那樣『愛情來得太快,又走得太急』,我和股市的愛情就是閃電式的。剛嘗到甜頭,還沒叫『小甜甜』幾天,就搖身一變成了『牛夫人』。」因為對股市不夠了解,甚至開戶時連股票的最高漲跌幅都不知道的蔣先生在股市熱度退潮後,開始了漫漫虧錢路。
  • 加大實體經濟股權融資支持力度 險資運用再獲政策鬆綁
    標題:加大實體經濟股權融資支持力度 險資運用再獲政策「鬆綁」   在今年7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後,該政策於近日正式
  • 先聲藥業破發,市值蒸發71億港元,高瓴資本浮虧近千萬美元
    根據先聲藥業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此次共向全球發售2.61億股,每股定價為13.70港元,預計募集資金淨額約33.9億港元。2003年從美股私有化退市,先聲藥業蟄伏六年後再次徵戰港股。不過公司上市首日即大幅破發,開盤價僅報11港元。隨後該公司股價持續走低,一度跌逾26%,截至收盤跌幅19.85%,報10.98港元,市值較發行時蒸發71億港元,目前市值286.1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