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證監會釋放積極信號力挺A股 險資權益類投資比重或突破30%
摘要
【證監會釋放積極信號力挺A股 險資權益類投資比重或突破30%】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春節後A股市場正常開市以來,政府部門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不做行政幹預,市場自我調節功能得到了較好的發揮。與境外資本市場相比,我國資本市場展現了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目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總體看外部環境的影響是階段性的,不會改變我國資本市場運行平穩向好的趨勢。(投資快報)
「A股展現了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目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外部環境的影響是階段性的。」「計劃對償付能力強、運營穩健等有條件的保險公司在現有權益類投資比重30%上限外適當提高投資比重。」「不存在長期通脹和長期通縮的基礎。」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3月22日(星期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周亮、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超、國家外匯局副局長宣昌能介紹應對國際疫情影響、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有關情況,釋放出多個重要信號!
證監會稱A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
在上述發布會上,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春節後A股市場正常開市以來,政府部門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不做行政幹預,市場自我調節功能得到了較好的發揮。與境外資本市場相比,我國資本市場展現了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目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總體看外部環境的影響是階段性的,不會改變我國資本市場運行平穩向好的趨勢。
針對近期境外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對我國市場影響的問題,李超回應表示,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對我國金融市場存在影響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這種直接影響主要存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對投資者心理的影響,二是資金流動層面的影響。他表示,從實際情況看,A股市場投資者情緒經歷了短期波動,目前整體平穩、理性;資金流動層面來看,外資流動總量不大,對A股市場的影響也比較有限。總體看,境外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是階段性的、可控的。
李超分析,與境外市場相比,A股市場近期波動較小,展現了較強韌性,主要是因為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從A股市場的內在結構看,市場整體估值較低,目前上證綜指的市盈率不超過12倍,上證50市盈率不到9倍,無論與境外市場橫向比較還是與A股市場的歷史縱向比較都處於較低水平,A股投資價值顯現,流動性充裕,風險相對較低;二是從宏觀經濟環境看,中國的疫情防控與境外市場國家相比處於不同階段,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正在逐步消化,企業逐步復工復產,除上市公司復工率達到98%以外,中小企業的情況也比較樂觀,證監會對中小型上市公司的調研數據顯示,這些公司的員工返崗率超過80%。
李超稱,這兩方面因素都釋放出了積極信號,總體看,宏觀經濟也存在快速恢復的基礎。
市場資金槓桿比高峰時下降了80% 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會受疫情影響
李超說,我國資本市場與境外資本市場相比穩定性更強的局面,得益於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也得益於金融、資本市場提前布局、下了「先手棋」,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風險緩釋措施。他具體介紹了如下三項重要措施及市場數據:資本市場壓降了市場資金槓桿水平,當前槓桿資金總量與2015年高峰時相比下降了80%;對股票質押風險採取了降存量、控增量的措施,主要指標向好,高比例質押上市公司數量比高峰時期下降了三分之一;優化交易監管,增強監管透明性,增強市場對監管的明確預期,同時堅持資本市場改革開放。
李超還在發布會上介紹了市場十分關注的外資流出A股市場情況。他表示,目前外資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不足4%,今年以來外資累計淨流出規模僅為約200億元人民幣,外資在A股市場上的交易佔比也不大,外資變動對A股市場有擾動,但沒有顛覆性、根本性的衝擊。就近期外資流入流出的具體情況,李超介紹表示,債市方面,外資流出不明顯甚至還有小額的淨流入;股市方面,近一個月的外資流出規模相對較大,變動較為明顯,但今年以來外資淨流出累計規模僅在約200億元人民幣,「過去一個時期尤其是2019年,外資進入A股市場較為集中、規模也較大,因此近一個月的流出數據相比可能反差較大」。
此外,李超表示,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工作不會受疫情影響。證監會將按照已經公布的資本市場「深改12條」,大力推進註冊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高中介機構執業水平、保護投資者權益、創造有利於中長期資金入市的環境。堅定不移加大開放力度,重點關注市場、準入兩方面工作。一方面制定市場開放的制度規則,繼續穩妥加大可投資品種的範圍;另一方面,在2019年已經核准了幾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的基礎上,今年4月起外資可申請設立獨資券商基金公司。目前,證監會已經對創業板改革進行了研究論證,並在一定範圍內徵求了意見。創業板改革將重點抓好註冊制改革這一主線,同時在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性制度方面作出改革安排,目前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將進一步放開險資入市限制不存在長期通脹和長期通縮基礎
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保險公司已成為資本市場第二大機構投資者,目前保險公司投資權益類資產的餘額達18.8萬億元,其中投資股票和基金規模達2萬億元。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積極支持保險公司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開展長期穩健的價值投資,在審慎監管情況下,賦予保險公司更多自主權,計劃對償付能力強、運營穩健等有條件的保險公司在現有權益類投資比重30%上限外適當提高投資比重,適當增設理財子公司。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國家外匯局副局長宣昌能表示,近期美元上漲是受美元流動性趨緊影響,是技術性上漲而非經濟基本面驅動。美元指數持續走強的同時,全球非美貨幣普遍下行,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全球貨幣表現相對穩健,儘管出現被動貶值,但貶值幅度小於歐元、英鎊和新興市場貨幣。未來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在7附近繼續雙向波動,當前我國外匯市場運行平穩,匯率預期穩定,不存在大幅貶值基礎。
陳雨露還表示,疫情對供給和通脹的影響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隨著經濟持續向好,復工復產到位,短期生產跟上,物價整體形勢會趨於緩和,二三季度會出現逐季下降的態勢,物價能否穩定取決於經濟基本面,不存在長期通脹和長期通縮的基礎。
中信證券:市場見底信號逐漸明確
中信證券上周末表示,國內政策方面,後續中央政治局會議將重新凝聚政策共識,預計政策力度不會低於預期;同時,政策積極準備和應對下,預計國內金融市場不會出現類似於海外的系統性風險。海外疫情方面,壓制策略已逐漸成為各國共識,主要疫區政府已開始採取有力的防護措施,海外疫情失控概率很小,預計歐美4月中旬將迎來日增確診的峰值。全球流動性方面,美歐央行已採取堅決有效的措施,建立防火牆,防止市場流動性風險演變為金融機構融資流動性風險,「美元荒」導致的美元指數快速上行已近尾聲,未來美元指數回落到100以下將是全球市場短期見底的重要信號。
綜上預計海外疫情、全球流動性、美股波動、國內政策幾個方面的市場見底信號在未來幾周會逐漸明確,A股當前正處於全年的最佳配置窗口。預計海外風險偏好修復、國內基本面回補、產業資本流入三大因素共同驅動下,A股今年的第二輪上漲將在二季度啟動;同時,從外資、產業資本到保險、公募,再到私募和個人投資者,預計A股新一輪資金入場輪動也會在二季度開啟。配置的主線依然是基建和科技。
後市展望:
興業證券王德倫:海外波動讓A股顯長牛韌性
國君策略李少君:A股優質資產具吸引力 進入配置區
楊德龍:金融高層發聲釋放積極信號 提振市場信心
海通策略荀玉根:市場處於蓄勢待變階段 白馬股配置吸引力上升
點擊查看>>>3月A股市場投資指南 王牌機構最新解盤 頂尖高手解盤
(文章來源:投資快報)
(責任編輯:DF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