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釋放積極信號力挺A股 險資權益類投資比重或突破30%

2020-11-2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證監會釋放積極信號力挺A股 險資權益類投資比重或突破30%

摘要

【證監會釋放積極信號力挺A股 險資權益類投資比重或突破30%】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春節後A股市場正常開市以來,政府部門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不做行政幹預,市場自我調節功能得到了較好的發揮。與境外資本市場相比,我國資本市場展現了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目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總體看外部環境的影響是階段性的,不會改變我國資本市場運行平穩向好的趨勢。(投資快報)

  「A股展現了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目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外部環境的影響是階段性的。」「計劃對償付能力強、運營穩健等有條件的保險公司在現有權益類投資比重30%上限外適當提高投資比重。」「不存在長期通脹和長期通縮的基礎。」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3月22日(星期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周亮、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超、國家外匯局副局長宣昌能介紹應對國際疫情影響、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有關情況,釋放出多個重要信號!

  證監會稱A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

  在上述發布會上,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春節後A股市場正常開市以來,政府部門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不做行政幹預,市場自我調節功能得到了較好的發揮。與境外資本市場相比,我國資本市場展現了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目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總體看外部環境的影響是階段性的,不會改變我國資本市場運行平穩向好的趨勢。

  針對近期境外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對我國市場影響的問題,李超回應表示,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對我國金融市場存在影響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這種直接影響主要存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對投資者心理的影響,二是資金流動層面的影響。他表示,從實際情況看,A股市場投資者情緒經歷了短期波動,目前整體平穩、理性;資金流動層面來看,外資流動總量不大,對A股市場的影響也比較有限。總體看,境外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是階段性的、可控的。

  李超分析,與境外市場相比,A股市場近期波動較小,展現了較強韌性,主要是因為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從A股市場的內在結構看,市場整體估值較低,目前上證綜指的市盈率不超過12倍,上證50市盈率不到9倍,無論與境外市場橫向比較還是與A股市場的歷史縱向比較都處於較低水平,A股投資價值顯現,流動性充裕,風險相對較低;二是從宏觀經濟環境看,中國的疫情防控與境外市場國家相比處於不同階段,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正在逐步消化,企業逐步復工復產,除上市公司復工率達到98%以外,中小企業的情況也比較樂觀,證監會對中小型上市公司的調研數據顯示,這些公司的員工返崗率超過80%。

  李超稱,這兩方面因素都釋放出了積極信號,總體看,宏觀經濟也存在快速恢復的基礎。

  市場資金槓桿比高峰時下降了80% 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會受疫情影響

  李超說,我國資本市場與境外資本市場相比穩定性更強的局面,得益於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也得益於金融、資本市場提前布局、下了「先手棋」,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風險緩釋措施。他具體介紹了如下三項重要措施及市場數據:資本市場壓降了市場資金槓桿水平,當前槓桿資金總量與2015年高峰時相比下降了80%;對股票質押風險採取了降存量、控增量的措施,主要指標向好,高比例質押上市公司數量比高峰時期下降了三分之一;優化交易監管,增強監管透明性,增強市場對監管的明確預期,同時堅持資本市場改革開放。

  李超還在發布會上介紹了市場十分關注的外資流出A股市場情況。他表示,目前外資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不足4%,今年以來外資累計淨流出規模僅為約200億元人民幣,外資在A股市場上的交易佔比也不大,外資變動對A股市場有擾動,但沒有顛覆性、根本性的衝擊。就近期外資流入流出的具體情況,李超介紹表示,債市方面,外資流出不明顯甚至還有小額的淨流入;股市方面,近一個月的外資流出規模相對較大,變動較為明顯,但今年以來外資淨流出累計規模僅在約200億元人民幣,「過去一個時期尤其是2019年,外資進入A股市場較為集中、規模也較大,因此近一個月的流出數據相比可能反差較大」。

  此外,李超表示,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工作不會受疫情影響。證監會將按照已經公布的資本市場「深改12條」,大力推進註冊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高中介機構執業水平、保護投資者權益、創造有利於中長期資金入市的環境。堅定不移加大開放力度,重點關注市場、準入兩方面工作。一方面制定市場開放的制度規則,繼續穩妥加大可投資品種的範圍;另一方面,在2019年已經核准了幾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的基礎上,今年4月起外資可申請設立獨資券商基金公司。目前,證監會已經對創業板改革進行了研究論證,並在一定範圍內徵求了意見。創業板改革將重點抓好註冊制改革這一主線,同時在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性制度方面作出改革安排,目前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將進一步放開險資入市限制不存在長期通脹和長期通縮基礎

  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保險公司已成為資本市場第二大機構投資者,目前保險公司投資權益類資產的餘額達18.8萬億元,其中投資股票和基金規模達2萬億元。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積極支持保險公司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開展長期穩健的價值投資,在審慎監管情況下,賦予保險公司更多自主權,計劃對償付能力強、運營穩健等有條件的保險公司在現有權益類投資比重30%上限外適當提高投資比重,適當增設理財子公司。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國家外匯局副局長宣昌能表示,近期美元上漲是受美元流動性趨緊影響,是技術性上漲而非經濟基本面驅動。美元指數持續走強的同時,全球非美貨幣普遍下行,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全球貨幣表現相對穩健,儘管出現被動貶值,但貶值幅度小於歐元、英鎊和新興市場貨幣。未來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在7附近繼續雙向波動,當前我國外匯市場運行平穩,匯率預期穩定,不存在大幅貶值基礎。

  陳雨露還表示,疫情對供給和通脹的影響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隨著經濟持續向好,復工復產到位,短期生產跟上,物價整體形勢會趨於緩和,二三季度會出現逐季下降的態勢,物價能否穩定取決於經濟基本面,不存在長期通脹和長期通縮的基礎。

  中信證券:市場見底信號逐漸明確

  中信證券上周末表示,國內政策方面,後續中央政治局會議將重新凝聚政策共識,預計政策力度不會低於預期;同時,政策積極準備和應對下,預計國內金融市場不會出現類似於海外的系統性風險。海外疫情方面,壓制策略已逐漸成為各國共識,主要疫區政府已開始採取有力的防護措施,海外疫情失控概率很小,預計歐美4月中旬將迎來日增確診的峰值。全球流動性方面,美歐央行已採取堅決有效的措施,建立防火牆,防止市場流動性風險演變為金融機構融資流動性風險,「美元荒」導致的美元指數快速上行已近尾聲,未來美元指數回落到100以下將是全球市場短期見底的重要信號。

  綜上預計海外疫情、全球流動性、美股波動、國內政策幾個方面的市場見底信號在未來幾周會逐漸明確,A股當前正處於全年的最佳配置窗口。預計海外風險偏好修復、國內基本面回補、產業資本流入三大因素共同驅動下,A股今年的第二輪上漲將在二季度啟動;同時,從外資、產業資本到保險、公募,再到私募和個人投資者,預計A股新一輪資金入場輪動也會在二季度開啟。配置的主線依然是基建和科技。

  後市展望:

  興業證券王德倫:海外波動讓A股顯長牛韌性

  國君策略李少君:A股優質資產具吸引力 進入配置區

  楊德龍:金融高層發聲釋放積極信號 提振市場信心

  海通策略荀玉根:市場處於蓄勢待變階段 白馬股配置吸引力上升

  點擊查看>>>3月A股市場投資指南 王牌機構最新解盤 頂尖高手解盤

(文章來源:投資快報)

(責任編輯:DF387)

相關焦點

  • 一行兩會高層喊話:嚴格財富管理市場準入 鼓勵資管業增加權益類投資!
    摘要 【一行兩會高層喊話:嚴格財富管理市場準入 鼓勵資管業增加權益類投資!】
  • 一季度「雲摸底」289股 解碼險資選股路線圖
    險資一季度「雲摸底」289股  近日,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下一步將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保險公司適度提高權益類資產投資比重,可以超過30%上限。「接下來,銀保監會仍將鼓勵支持理財資金和保險資金在合規前提下,增加價值投資。」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前不久表示,我國的金融資產估值總體處於較低水平。
  • 2016年險資帳本: 至少持有668家上市公司712億股
    「寶能系」對萬科A「買買買」也正式拉開險資加注投資A股的大幕。隨後,安邦、恆大、陽光、國華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爭先恐後地在資本市場布局。2016年11月的一周時間內,安邦資產一口氣兩次舉牌中國建築(持有30億股),按照安邦資產舉牌期間中國建築的均價計算,兩次舉牌耗資超過200億元。
  • ...持倉金額等多項權益類投資指標均已超過去年全年。銀保監會數據...
    【政策多路開閘,險資加速布局資本市場】日前,取消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優化權益投資上限等多項險資運用支持政策相繼推出,逾22萬億元險資「鬆綁」信號強烈。今年以來,險資在資本市場布局的步伐持續加快,保險機構調研A股上市公司次數、持倉金額等多項權益類投資指標均已超過去年全年。銀保監會數據顯示,當前保險資金投資A股達總市值的3.44%。
  • 入市險資連續四個月「縮水」 帳面出現「浮虧」
    入市險資連續四個月「縮水」 帳面出現「浮虧」 2015-09-30 09:17:50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保監會2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保險資金權益類投資達13317.45億元,佔比13.07%,較7月末下降471.98億元,連續四個月下滑,但是下滑的幅度已經有所收窄
  • 工銀安盛資管吳茜:權益類資產佔比鬆綁正面影響A股市場
    在吳茜看來,相較其他資管業態,保險資管主要有三點優勢:第一,保險資管從長期管理經驗中總結出了系統的投資體系和方法論,在大類資產配置、組合投資和另類投資方面具備絕對優勢。第二,保險資管對負債約束下的保險資金投資有比較深刻的理解,積累了較為豐富和成熟的大體量長期資金管理能力,這在保險資管競爭年金、養老資金業務時體現出明顯優勢。
  • 險資配債窗口來臨,3個月新增債券投資超...
    券商中國記者從多位險資投資人士處了解到,5月以來,隨著債券收益率觸底反彈,債券配置價值逐步提升,險資的債券配置策略經歷了從低配到標配,再到如今大力配置的調整。,債券仍然是「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在險資投資的各類資產中佔比最高。
  • 萬科股權魔方:險資退出險象環生 誰來接盤寶能?
    隨著監管部門對險資監管的加強,漫長的萬科股權之爭正在迎來新的變化,險資或其一致行動人可能會部分退出,但退出過程依然充滿懸念,多方的博弈結果走向何方仍值得關注。  導讀  「寶能及其一致行動人收購萬科是否違規,鉅盛華和前海人壽是否應該合併計算股權,保監會、證監會應該聯合監管,給一個明確說法。」
  • ...一行兩會高層喊話:嚴格財富管理市場準入 鼓勵資管業增加權益類...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孫璐璐當中國居民財富潛在需求的持續釋放,遇上中國經濟新動能發展對股權投資的依賴,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將在連接資金供給和需求兩端的有效適配中發揮更大作用,而這離不開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推動。
  • 央行、證監會、銀保監會發聲力挺A股,三大股指集體翻紅
    盤前,央行行長易綱、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證監會主席劉士餘接連發聲,提振市場信心。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總體看,當前股市估值已處於歷史較低水平,與我國穩中向好的經濟基本面形成反差。人民銀行也正研究繼續出臺有針對性的措施,緩解企業融資困難問題。
  • 險資投資13項新政尚未出盡 鴿籠式監管初顯
    專家及業內人士紛紛指出,新政有利於保險資產管理行業服務水平的提升,有利於險資投資收益的增加,同時這也是一把雙刃劍,風險控制不容忽視    13項新政尚未出盡    10月22日、23日,中國保監會先後發布了《關於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有關事項的通知》、《關於保險資金投資有關金融產品的通知》、《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管理暫行規定》、《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
  • A股!正在演化到一個新趨勢!
    鑑於,股市快速暴漲,引發監管層的一系列降溫舉措,就在所難免,這也是近期中國證監會、中國社保基金、中國銀保監會都出來表態。周末的時候,可能是擔憂降溫過快,又有一波維穩利好消息,釋放出來。7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
  • 「緊平衡」幾成常態 貨幣政策正常化信號明顯;多家信託接窗口指導...
    政策多路開閘險資加速布局資本市場   日前,取消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優化權益投資上限等多項險資運用支持政策相繼推出,逾22萬億元險資「鬆綁」信號強烈。今年以來,險資在資本市場布局的步伐持續加快,保險機構調研A股上市公司次數、持倉金額等多項權益類投資指標均已超過去年全年。
  • ...配置計劃多數將向權益類傾斜!看好金融、地產等低估值順周期...
    財聯社記者多方採訪了解,鑑於低利率的情況仍將持續,險資今年配置將向權益類資產傾斜。整體看,險資認為港股市場的預期收益率及配置價值相對A股更高,同時看好金融、地產等低估值順周期板塊的重估機會,此外,認為科技、消費和醫藥板塊回調之後的長期配置機會也值得關注。
  • 早知道:國際油價大漲 美聯儲宣布保持利率不變|a股|美股|qfii|險資...
    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展汽車消費信貸等金融業務,通過適當下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延長還款期限等方式,加大對汽車個人消費信貸支持力度,持續釋放汽車消費潛力。北京:低風險地區返京不再隔離14天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蓓表示,對國內低風險地區進京出差、返京人員,不再要求居家隔離觀察14天。正在居家集中觀察的,可以解除觀察。
  • 險企12月84次調研 2020年高分紅低估值藍籌股為王牌
    展望2020年,券商分析師指出,經濟增速階段性企穩概率較大,場外資金大規模入市或是大概率事件,權益市場表現有望延續較好表現,但由於2019年險資投資收益率基數較高,2020年的改善效應將會明顯減弱,若股市下行,險資投資收益率將有所回落。
  • 受累股市深調 險資5月帳面或浮虧52億
    6月27日,中國保監會新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原保費收入1059.6億元,銀行存款321.3億元;投資為-52.08億元,這較4月份的投資額326.4億元驟減847.19億元。業界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5月險資總投資縮水52億,受累於股價下跌,可以理解為投資浮虧。因為,在5月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邏輯上,險資減持的可能性不大。
  • 險資「淡定」排查信用債持倉 還在撿漏「錯殺」品種
    同時,也有險資機構發揮長線資金優勢,對被「錯殺」的信用債,擇優買入。此外,在此次風險事件後,險資對信用類新增投資也提高了資質要求。有保險資管的債券資深人士表示,險資等以持有型為特徵的投資機構,重視、提升信用風險管理能力,乃至重新思考信用債的配置定位,仍任重道遠。
  • 機構三大理由力挺A股!關注兩大方向四條主線
    2、據中國證券報稱,近期,一份由保險業資產管理協會進行的投資者信心調查顯示,受疫情影響,參與調研的半數險資高管預計公司將調整今年的資產配置計劃,股票和另類投資成為多數選項。未來一個季度,權益類資產成為受訪者最集中看好的資產類別,其中,29%受訪者看好A股,19%看好港股。
  • 加大實體經濟股權融資支持力度 險資運用再獲政策鬆綁
    標題:加大實體經濟股權融資支持力度 險資運用再獲政策「鬆綁」   在今年7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後,該政策於近日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