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維度解讀文學IP的精細化運營|幕後學院

2020-12-06 烹小鮮娛樂7132

優質IP內容作為影視行業的剛需和核心,一直都備受重視。縱觀2020年已播作品的討論度和播出效果,可以明顯察覺:文學IP改編劇表現搶眼,處處開花。

不過,前幾年一路高升的「IP熱潮」,卻也滋生出不少行業亂象。跟風入市,IP價格水漲船高;囤積版權,項目開發卻遭遇難產;同類型題材作品扎堆,觀眾對此也失了信心。

當下,如何推動文學IP影視化步入下一個階段,成為從業者需要冷靜思考的問題。因此,烹小鮮(pengxx01)聯合幕後學院,於4月26日推出主題為「不驕不躁——文學IP影視化的精細運營」的線上座談會,邀請著名編劇、製片人梁振華,北京一未文化創始人、IP女王吳鳳未以及北京金影科技、上海諸神聯盟影業聯席總裁王晶進行線上對談。

他們都是IP產業鏈重要的參與者和掌舵者,梁振華作為製片人、編劇,原創改編兩手抓,既有《澳門人家》《暴風眼》《怪你過分美麗》等原創作品,也有改編或取材於IP的作品《三生三世枕上書》《熱血同行》;吳鳳未作為中國第一批IP職業操盤手,成功運作了中國商業頭部IP《鬼吹燈》作者天下霸唱多個項目,並先後將兩部茅獎作品——梁曉聲的《人世間》和王蒙的《這邊風景》收入麾下;而江湖人稱「錦文姐」的王晶,則背靠金影科技平臺,同時孵化、參與IP交易近百部。

此次「不驕不躁——文學IP影視化的精細運營」的線上座談會,我們主要從「觀市場」「聊改編」「驗 IP 」「論運營」等維度與嘉賓對談,希望通過兩個多小時的分享與建議,給IP從業者一些啟迪和收穫。

經過了野蠻生長和低谷調整時期,這兩年IP劇集發展更加成熟,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佔絕對優勢。

2019年,IP劇集作品表現十分亮眼,數據顯示臺網聯動劇集TOP10中,IP改編劇集佔比雖然僅有40%,但TOP5中,佔據4席;在純網劇中,IP改編劇集佔據絕對優勢,排名TOP10中,IP劇集佔比高達90%。

標紅為IP改編作品

2020 Q1網絡劇TOP10中,IP劇也佔到了80%以上。在網臺聯動作品中,IP作品成績名列前矛,TOP10作品中,排名前兩位的《安家》《冰糖燉雪梨》都是IP作品。

標紅為IP改編作品

那麼當下轉化率高且市場需求較大的文學類型是什麼呢?什麼類型的作品更能大放異彩呢?

針對這個問題,吳鳳未表示都市情感、青春甜寵以及職業劇一直是市場剛需,在政策方面也更寬鬆,一季度《安家》的熱播也說明了這一點。

王晶則認為這兩年「現實主義」題材作品表現突出,無論是電影《少年的你》還是劇集《大江大河》《都挺好》,都以觸及現實問題引起巨大反響。同時,從市場需求來看,都市言情、校園愛情以及古裝、仙俠等類型也並未減少。

的確,隨著觀眾的迭代和市場需求的不同,每個階段重點布局和大放異彩的IP類型會有所不同。這兩年 「甜寵」和「現實主義」IP作品異軍突起,表現亮眼。

對於「甜寵劇」崛起,王晶認為, 市場在不斷變化,對於IP運營方來說,需要深挖並抓住用戶需求和體驗,在內容上實現迭代和創新,「甜寵劇」就是這樣一個充分考慮用戶體驗和需求的類型作品。

針對甜寵作品一窩蜂湧現的現象,梁振華則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和質疑:「存在即合理,但合理的未必合適。當下年輕人壓力大,希望能夠在影視作品裡輕鬆『磕糖』,造就了龐大的『甜寵』市場。但如果平臺和製作方趨之若鶩,那就會造成同質化嚴重的現象,大量同質、複製會帶來創意和審美趣味上的枯竭。尤其很多甜寵劇在一定意義上是『降智』,把現實豐富的生活變得尤為單調,這非常不可取。」

吳鳳未也認同梁振華的觀點,她認為作為內容人,最好不要盲目跟風,要有自己的思考,多一些對行業正能量的引導。

這也是她後來堅定回歸主流文學的原因,吳鳳未2018籤約中國文學大師-梁曉聲《人世間》,後獲得了茅盾文學獎中國第一名,證明了其超強的內容市場預判能力。2019年正式獲得共和國作家、文化部原部長王蒙先生《這邊風景》的多項授權。

一未文化與王蒙先生《這邊風景》作品的授權儀式

吳鳳未表示:「主流文學作品是真正的經典,不僅承載著一個時代人們的共同記憶,同時也為社會帶來了極大的能量,形成了非常強的大眾情感投射。」

由此可見,當下消費人群圈層化更加明顯,市場也需要多樣化的內容,良性的內容市場是百花齊放、各取所需,而不是某一類型的壟斷髮展。

一個好的文學IP,轉化成一個成功的影視作品,需要經過很多環節,包括改編、拍攝、後期等,也需要專業團隊的運作。

這一切的前提是找到或者孵化一個好的IP作品,那麼什麼樣IP更適合影視化呢?

王晶在多年的IP孵化和運營經驗中,總結出一個爆款公式,也即「爆款=廣譜情緒+超級人設+經典敘事+迭代審美」。所謂經典敘事模型也即流暢的講故事的方式,迭代審美也就是需要符合當下主流人群的審美喜好。

吳鳳未表示:「好故事難尋,需要做多方考量。最起碼先避免踩坑,先知道哪些IP可能不適合改編。」她認為過於個人化、情緒化、藝術化的文學IP都不太好改編。

在改編過程中,不同的文本和類型,改編方式也有所區別。針對當下表現突出的現實主義作品的改編,三位嘉賓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梁振華認為,要先破除一個誤區,那就是現實題材從來不等於現實主義,現實主義應該具備三要素:對現實保持有距離的審思、「質樸」美學、典型環境與典型人物。

他認為,剛剛收官的熱播劇集《我是餘歡水》就是一部比較典型的現實主義作品,聚焦「中年」這個群體面臨的婚姻、工作困境,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吳鳳未在與文學大家梁曉聲、王蒙合作過程中,對於現實主義也有了自己的認知:「所謂現實主義,不但要寫人在現實中是怎樣,為什麼是那樣的?還要寫人在現實中應該是怎樣的。」

並且相對來說,與市場上其他常規類型不同,現實主義開發和改編並不容易,難度也更高。既要傳承主流文學經典的精髓,又要適應當下觀眾的需求,文學性和市場性如何兼容,這仿佛是個永遠都在思辨的哲學問題,也是制約主流文學改編的重要原因。

這對影視開發的後續的環節和製作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晶對此深有感觸,她認為好的IP需要一個能產生化學反應的團隊,就像談戀愛一樣,愛它就能看到更多優點,也能讓它變得更好。她回憶了《少年的你》找到了曾國祥導演的過程,肯定了這部IP與整個團隊的契合度,成就了這部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

吳鳳未也認同這個觀點,她認為製作團隊首先要「走心」,懂這個IP作品。其次,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兒,有一定的經驗和成功作品的團隊,對好的IP作品是個保護。

從內容本位出發,原創和IP不是絕對對立的關係。但是在IP改編議題中,平衡原著與影視化創新部分一直都是個難題。

吳鳳未認為對於製片人來說,忠於原著是最基本的改編法則,但忠於原著的什麼呢?情節、故事還是價值觀,這是值得製作團隊思考的問題。並且製片追求的不應該只是還原原著,而是通過影視化為IP加分,爭取超越原著。

梁振華IP改編作品《三生三世枕上書》和取材於漫畫IP的《熱血同行》在今年上半年都表現良好。

他表示,從文字到影像的距離,超過我們的想像。改編是戴著鐐銬跳舞,有時候難度甚至超過原創。

尊重原著,也不能忽視文學語言和影像語言的不同。梁振華介紹,在改編《三生三世枕上書》過程中,為了使劇情更順暢,尤其讓更多沒有看過原著的人能儘快融入劇情,需要對構架進行適當調整,也會對細節進行適當填充。

此外,《熱血同行》取材於漫畫《豔勢番》,破次元的改編,給予團隊更多發揮空間。《豔勢番》相當於一個起點,在這個基礎上,《熱血同行》才能走的更遠。

由此可見,原著IP本體與影視改編作品之間,並不是簡單的內容形態的轉化。一個成功的IP作品,是原著作者、編劇、製片人、後期等每個環節加權的結果。

我們一直認為,IP是一個源頭,IP的價值在於「從0到1,從1到N」的系列化開發和商業價值的實現。

以《魔道祖師》IP為例,不僅推出了動漫、影視劇作品,在影視劇《陳情令》火了之後,也衍生出了演唱會、周邊產品等。

這需要行業通過運營建立一個IP價值評估體系和良性的運轉模式。針對於此,王晶介紹了自己背靠平臺所做的努力。據她介紹,目前公司有兩個賽道,一個是文學平臺,通過個平臺孵化、推出優秀的IP作品,會從最開始的大綱和人設進行介入,在此基礎上推動影視漫畫、有聲書、廣播劇等轉化。第二個賽道:諸神聯盟世界,通過故事獵手,在成千上萬的作品中篩選潛力作品,再進行打磨開發,在這個過程中與有潛力的作者一起成長。

在對內容的運營上,吳鳳未創立的一未文化與其理念相似。一未文化的定位是故事的經營者,吳鳳未認為網際網路時代,要思考內容如何產品化,產品如何內容化。

她一直希望能夠幫助行業的製作公司和團隊,為他們篩選出好的內容。因此,對內容的生產與打磨環節投入非常巨大。

可以說一未文化承擔的是「內容醫生」的角色,據她介紹,籤約作家在創作環節,會經過多重討論交流,在商業化的系統邏輯下,和作者一起調整作品的內容和方向,幫助作品更加適合市場化、更適合影視改編。

一未文化在獨家籤約著名作家圓太極創作6年之久的《最後的御廚》作品定稿之前,團隊就與作者有持續一年之久的多份郵件往來討論內容,最終修改了20萬字以上才推出市場。該作品現在電視劇已經和趙薇公司析微影業開發製作中,同時正式在上海投入開發沉浸式娛樂實現IP的線下互動。「對於內容生產來說,慢就是快」。

此外,一未文化在圍繞IP進行全版權和商業開發方面,力爭為文娛共生開創特色之路。

我們了解到,北京一未文化在獲得內容版權之後,不僅重類型化創作,更注重主流文學在文娛方向的擴展,從有聲、影視、遊戲、漫畫、舞臺劇及衍生品等全版權領域全面釋放內容價值,為內容全方位賦能。

梁曉聲作品《人世間》除了和騰訊正式合作影視劇布局,也已經在進行話劇、衍生品開發,精耕細作不斷拓寬IP的更多可能性。2019年繼續獲得共和國作家、文化部原部長王蒙先生的茅盾文學獎作品《這邊風景》電影、電視劇、舞臺劇、主題公園等多項授權,一未文化針對這個重量級IP的多維度全方位開發也已經提上日程。

但IP產業鏈的建立和價值的持續發揮,都將建立在「好內容」的基礎上,不能讓IP產業構想成為空中閣樓。

在論壇的最後,對於未來具有發展潛力IP作品,大家也進行了預測。

梁振華覺得接下來動漫IP發展的空間很大,尤其「國潮」 崛起的當下,國風動漫或在未來迎來繁榮。

同時,行業不斷創新迭代,是行業第一性的生產力。他認為,創新價值,是產業與創作二者達成共識的最堅固的橋梁。在此基礎上,一定會出現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吳鳳未堅信「現實主義」的力量,也相信會能夠和大眾形成產生共鳴、實現情感共振的作品一定會在未來佔有一席之地。

王晶則強調「在常規類型下做迭代升級很重要」,她強調每一代人都有獨特的生長環境和審美標準,重要的是能把握這個變化,生產當下人們喜歡的作品。

可以看出,創新、情感共鳴、迭代升級將成為未來潛力IP的關鍵詞。

相關焦點

  • 進化吧大白:運營的精細化思維與精細化運營的不同?
    什麼是運營的精細化思維?運營的精細化思維,具體是指對一個運營手段(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用戶運營)的精細化分解執行。正如運營大咖(黃有璨)說過:一個特別特別靠譜的運營在著手解決問題開展工作的時候,會盡力讓70%以上的事情變得對自己可知可控的,只留下30%的不確定。而一個靠譜成長還沒有那麼高的運營,則有可能正好相反,他會把70%的事情付諸於不確定。
  • 咪咕閱讀全IP運營促使網絡文學升級 內容產業走向成熟
    近年來,網絡文學IP視頻化、遊戲化發展趨勢日益明顯,可以說,其全IP運作模式已經得到了網絡文學內容產業的一致認同。12月6日,一直紮根於網絡文學IP開發及運營的咪咕閱讀,又迎來一部重量級作品——《燃魂傳》的全IP發布,其作者管平潮也親自出席活動現場,為此次聯手合作站臺。
  • 深度解讀|如何構建用戶分級體系實現精細化運營?附案例實操
    本文內容較長,代碼全部已展示在文中用戶精細化分類也可以稱做用戶畫像,是目前很常見的一種運營手段,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不同性質的客戶,提高每個環節的轉化率,最大程度挖掘客戶價值,創造利潤。那麼如何構建用戶畫像,或者說構建精細化的運營體系,這個過程的數據工作其實就是:畫像相關數據的整理和集中找到同業務場景強相關數據對數據進行分類和標籤化(定量to定性)依據業務需求引入外部數據按照業務需求進行篩選客戶(DMP的作用)本次案例就來分享如何通過數據挖掘的手段對用戶進行精細化分類,以保險行業為例。
  • 以酷狗為例,拆解在線音樂平臺精細化運營方法論
    本文將以擁有4億+月活的酷狗音樂為案例,分析國內用戶量最大的在線音樂平臺如何藉助精細化運營,最大化用戶價值,希望以此探究在線音樂行業的競爭邏輯變遷。「內容+產品」雙輪驅動,分群精細化運營方法論翻看在線音樂的發展歷程,大概經歷了起步期-用戶習慣培養的免費午餐時代、重塑整合期-靠內容跑馬圈地的版權時代,以及現在的新藍海期-需要深耕與精細化運營的後版權時代。
  • 網約車運力平臺精細化運營下的數據價值思考
    不少平臺更是制定了精細化運營的策略,本文作者就對其數據價值進行了思考。1. 前言本文建立在網約車聚合業務下,運力平臺的精細化運營階段的基礎上,思考數據支撐/數據產品的價值和可落地的切入點。2. 精細化業務方向拆解基於啟動階段的業務經驗,業務在早期可以通過快速開城擴張,得到體量的快速增長,但當達到一定量級後,體驗和安全會成為制約增長的重要因素。
  • 推薦| 精細化運營必備的11款高效率工具!
    精細化運營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作為活動運營人員,每天的工作異常繁雜各種活動合作接踵而至,如何在固定的時間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是運營人員成長的關鍵,掌握一些專業的活動運營工具和知識是非常必要的。今天,小編推薦11大活動運營工具,都是提高活動運營工作效率的神器,助你成為活動運營大神,希望對剛入行的運營人員以及想快速提升運營能力的小夥伴有所幫助。
  • ...維度監測、精細化治理,山東各地因地制宜解好基層治理「方程式」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5日訊(記者 楊廣科 盧偉霞 孫小茹 胡高彤) 人居環境提升、多維度監測、精細化治理……近年來山東各地在基層治理中因地制宜、一切從實際出發,在創造性落實、創新性轉化的過程中,解好基層治理「方程式」,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
  • 《地產智慧化運營榜單及研究報告》案例徵集
    存量時代的開發商需要轉變思維模式,由依託土地開發的「產銷模式」轉向精細化運營的「資管模式」。在地產開發商努力向運營服務商轉變的同時,出現了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項目的高度同質化,相同的服務、相似的策略、雷同的消費體驗…….同質化降低了地產項目的競爭壁壘,地理位置似乎成為了項目能否成功的唯一因素。究竟該如何破局?
  • 突破終端切片落地三座大山,如何打造精細化的5G網絡?
    打開APP 突破終端切片落地三座大山,如何打造精細化的5G網絡?切片將提供給運營商更加精細化運營的手段,既能為運營商提供更多的收入來源,也能降低消費者的成本。正是因為5G業務中消費者在為同樣的資源買單,所以套餐資費也很高,但通過5G切片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後,消費者可以自行定製自己的網絡選擇。
  • 論書|《旅行中的文學課》:文學旅行的史學維度
    跟上述作品往往側重於歷史文化維度的寫作取向相比,廣西師大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學者盧楨老師的《旅行中的文學課》一書,則以文學史層面的問題意識貫穿始終,其獨特的寫作路徑與相對差異化的出版定位,值得旅行遊記類書籍的讀者和關注人士探究。
  • 重模式+精細化運營 猩便利打造「便利·蜂窩」模式
    這個模式說起來簡單,但真正運營的時候,卻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要考慮無數彼此相關的細節。猩便利在過去的半年之中,一直在不斷推進這一探索。而除了門店選址、運營之外,還有便利架怎麼布點、上面要賣哪些品種的商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運營管理……最終的目的,都是要把「店+架」這張「網」織得更加緊密高效。  這件工作事實上就是即時便利行業下半場所比拼的關鍵——精細化運營。
  • 36氪首發從故事類短視頻切入,海豚映畫想孵化電影級IP短視頻
    海豚映畫背靠專業製作團隊,輻射北京電影學院創作團隊資源,聯合了一批新晉導演及編劇團隊。在IP篩選能力、拍攝製作能力及IP綜合運用能力等方面佔據優勢。商業模式上,海豚映畫主要分為三塊業務,短視頻孵化、藝人經紀業務和影視劇製作,三者間相輔相成。以短視頻打頭陣,作為影視劇的前置營銷,充分利用公司影視資源培養旗下藝人,一方面降低劇製成本,另一方面最大化藝人經紀效益。
  • 塔讀文學IP星球主題展位亮相第四屆網絡文學+大會
    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將於9月4日——6日在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舉辦。集原創文學籤約、分發、版權衍生為一體的網絡文學平臺——塔讀文學已經連續四屆亮相中國「網絡文學+」大會。
  • 專家熱議「社會治理精細化」:社會管理創新的升華和進步
    人民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盛卉 陳孟)12月12日上午,由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和社會組織與社會發展研究基地共同舉辦的「社會治理精細化一一五中全會學習討論會」在國家行政學院舉行。 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簡稱《建議》)。
  • SEM乾貨篇-百度推廣精細化調整
    今天我們來講一下百度推廣優化之精細化調整,敲黑板,這個屬於通用手段,學會了再也不怕老闆拍桌子了。什麼叫精細化調整?顧名思義就是細化對帳戶進行正向的操作優化,那當我們拿到的時候應該怎樣操作?來,今天把這個無價的優化方式交給你。
  • 馬化騰:電子政務讓公共服務顆粒度越來越精細
    7月21日,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在廣州表示,在「數字中國」這張藍圖上,廣東「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正在通過「系統化著眼」、「精細化著手」和「生態化著力」,實現「大平臺、小前端、富生態」。2019年(第十四屆)中國電子政務論壇暨首屆「數字政府」高峰論壇7月21日在廣州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推動政府數位化轉型 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世界文學維度下,青年作家寫什麼
    7月6日,第三屆上海—南京雙城文學工作坊「世界文學和青年寫作」在復旦大學舉行。主辦方供圖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上海和南京兩座城市有著密切的「文學雙城」傳統。7月6日,由復旦大學中文系、上海市作家協會主辦的第三屆上海—南京雙城文學工作坊「世界文學和青年寫作」在復旦大學舉行。
  • 責任規劃師「集結」施力亦莊新城精細化治理
    原標題:責任規劃師「集結」施力亦莊新城精細化治理   為落實《北京市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全力推進城市管理科學化智能化精細化(成都市)
    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城管委主任王宏斌在接受專訪時表示,近年來,市城管委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戰略部署和工作要求,聚焦「安全、清潔、有序、便民」的目標,樹牢「管理」和「服務」「兩個理念」,實施「城市管理+產業發展」「城市管理+社區治理」「城市管理+現代科技」「三大戰略」,提升社會動員、智能管理、服務專業、美學運用四種能力,紮實推進城市科學化智能化精細化管理,「美麗蓉城」城市名片不斷刷新,成都城管品牌能級持續提升
  • 《2020·第一財經中國上市房企價值榜》——盈利能力維度榜單解讀
    為了在新的市場環境中,對投資者提供策略參考作用,由第一財經發起,攜手同策研究院聯合呈現的《2020第一財經中國上市房企價值榜》,從房企盈利能力、資本市場表現、融資能力、企業規模、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等維度進行分析解讀,詳細展現中國上市房企的現狀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