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大氣汙染有害成分來源首次確定 顆粒物主要來自車輛及居民生活...

2020-12-04 身邊24小時

英國《自然》雜誌18日發表的一項歐洲空氣品質分析首次向人們指出,降低顆粒物濃度的緩解策略不一定能降低這類汙染物的氧化潛勢,這種氧化潛勢被認為會對健康造成危害。研究表明,歐洲的顆粒物質量來源和氧化潛勢的來源並不相同。

顆粒物是空氣汙染的一個組成部分,與高水平的顆粒物相關的空氣品質差,被認為是全球五大健康風險之一,而空氣中的顆粒物也被發現與全球數百萬起早死相關。

目前,預估這些顆粒物對健康造成的風險一般基於它們的濃度,但顆粒大小和構成也被認為發揮了作用。其中,大氣顆粒物的氧化潛勢就被用於表徵顆粒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顆粒物的氧化潛勢是指它們增加細胞內分子氧化的能力,其可能導致細胞損傷——因為氧化潛勢是顆粒物影響健康的眾多方式之一。但是,研究人員一直無法確定可以控制氧化活性的顆粒物的來源。

此次,瑞士保羅·謝爾研究所科學家卡斯帕爾·德倫布徹及其同事,在瑞士多地進行了空氣汙染採樣,並評估了它們的氧化潛勢。隨後,研究團隊將測量結果與空氣品質模型相結合,量化了整個歐洲的顆粒物和氧化潛勢的來源。

研究團隊發現,顆粒物質量濃度主要受到礦塵、植被排放間接產生的二次有機氣溶膠,以及人為排放間接產生的二次無機氣溶膠(如銨鹽、硝酸鹽、硫酸鹽)的控制。

而相比之下,氧化潛勢的主要來源是人為排放,包括車輛非尾氣管排放(如剎車導致的排放)產生的金屬和主要來自居民生物質(如木頭)燃燒的二次有機氣溶膠。

【來源:中國科學院科技產業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歐洲大氣汙染有害成分來源首次確定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18日發表的一項歐洲空氣品質分析首次向人們指出,降低顆粒物濃度的緩解策略不一定能降低這類汙染物的氧化潛勢,這種氧化潛勢被認為會對健康造成危害。研究表明,歐洲的顆粒物質量來源和氧化潛勢的來源並不相同。
  • 歐洲大氣汙染有害成分來源首次確定!
    英國《自然》雜誌18日發表的一項歐洲空氣品質分析首次向人們指出,降低顆粒物濃度的緩解策略不一定能降低這類汙染物的氧化潛勢,這種氧化潛勢被認為會對健康造成危害。研究表明,歐洲的顆粒物質量來源和氧化潛勢的來源並不相同。
  • 《自然》論文:大氣顆粒物汙染的有害成分來源確定
    中新網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的一項歐洲空氣品質分析顯示,降低顆粒物濃度的緩解策略不一定能降低這類汙染物的氧化潛勢(oxidative potential),而這種氧化潛勢被認為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 《自然》論文:大氣顆粒物汙染的有害成分來源確定
    中新網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的一項歐洲空氣品質分析顯示,降低顆粒物濃度的緩解策略不一定能降低這類汙染物的氧化潛勢(oxidative potential),而這種氧化潛勢被認為會對健康造成危害。這項環境研究的成果論文稱,歐洲的顆粒物質量來源和氧化潛勢的來源並不相同。
  • 歐洲大氣汙染來源確定:人類自討苦吃,當地人的健康已面臨威脅
    大氣汙染問題,如今早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話題,前段時間,歐洲的科學家團隊,第一次找到了歐洲大氣汙染有害成分的主要來源,對人類健康構成危害的顆粒物,與汽車尾氣排放、居民生活物質燃燒等有關,這個發現也意味著,人類普及新能源勢在必行。
  • 歐洲大氣汙染來源確定:人類自討苦吃,當地人的健康已面臨威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大氣汙染問題,如今早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話題,前段時間,歐洲的科學家團隊,第一次找到了歐洲大氣汙染有害成分的主要來源,對人類健康構成危害的顆粒物,與汽車尾氣排放、居民生活物質燃燒等有關,這個發現也意味著,人類普及新能源勢在必行。
  • 成都空氣汙染主要來源5大方面 其中移動源對PM2.5貢獻最大
    進入冬季,包括成都在內的全國很多城市的空氣品質狀況都不容樂觀,對於大氣汙染的關注更是成為熱點。成都大氣環境汙染的原因是什麼?大氣汙染物主要來源又有哪些?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日前採訪了環保領域專家。
  • 崔明明:汽車依然是機動車最主要汙染來源
    首先介紹一下機動車汙染排放的現狀以及近十年來一些減排的情況。  環保部在去年11月發布了機動車汙染防治年報,這也是我國首次公開機動車汙染排放的情況,首先給大家通告一下年報得到的主要結論,年報的時間結點是2009年,這一年對於汽車行業來說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個結點。
  • 李克強治理大氣汙染 大氣汙染對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大氣汙染對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我們所說的大氣汙染是指進入大氣中的汙染物質超過了大氣環境的容許量,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類生活、生產和身體健康等方面產生不良影響的現象。  除火山爆發、煤田、油田放出的有害氣體及腐爛的動植物等自然因素造成大氣汙染外,工業生產、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居民日常生活活動等均可造成大氣汙染。
  • 歐洲上空監測到放射性碘-131粒子 來源不確定
    科技日報北京2月22日電 (記者房琳琳)今年1月,挪威首次記錄到碘-131的痕跡,隨後波蘭、捷克、德國、法國和西班牙也發現了其「蹤跡」。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挪威輻射保護局(NRPA)近日表示,根據汙染顆粒物的運動模式,它們可能來源於東歐,但並不確定具體來源。因碘的同位素半衰期僅8天,大氣中檢測到它的存在,表明必然是最近發生了某個相關事件。NRPA應急準備部門負責人阿斯特麗德·李蘭迪告訴挪威媒體,很難確定該放射性物質的具體來源,但這種顆粒有可能來自與核反應堆相關的事件。
  • 北京大氣汙染溯源 聯防聯控迫在眉睫
    2008年對於北京大氣汙染的治理是一個轉折點。這不僅指大氣能見度,也包括大氣汙染物中的有害化學成分。王躍思解釋說,顆粒物幹沉降主要測定的是粗粒子,即PM100,指空氣動力學等效直徑在100微米以下粒子的總稱。人們關注的PM2.5則是指直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
  • 圍剿大氣汙染·向生活之城幸福之城挺進
    從各方面的監測數據來看,顆粒物無疑是西寧空氣品質的頭號「殺手」,可是什麼原因導致顆粒物偏高?記者從一份《西寧市顆粒物源解析項目》課題研究報告中看到,西寧市PM10的主要汙染源為城市揚塵、煤煙塵、土壤風沙塵、機動車尾氣、建築水泥塵、電解鋁和鋼鐵塵,汙染貢獻率分別為30.9%、25.5%、11.9%、11.1%、6.1%、2.4%和2.2%。
  • 什麼是大氣汙染
    你知道什麼是大氣汙染嗎?大氣汙染是指大氣中一些物質的含量達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大氣汙染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災、火山爆發等)和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生活燃煤、汽車尾氣等)兩種。其中以人為因素造成的汙染為主要因素,尤其是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所造成的大氣汙染。
  • 河北省《生活垃圾焚燒大氣汙染控制標準》(附解讀)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河北省發布《生活垃圾焚燒大氣汙染控制標準》。標準汙染物控制項目為10項,分別為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氫,一氧化碳,汞及其化合物,鎘、鉈及其化合物,銻、砷、鉛、鉻、鈷、銅、錳、鎳及其化合物,二噁英類和氨。標準一是細化了惡臭氣體無組織控制措施。二是增加了氨氣洩漏檢測相關要求。三是增加了廠內顆粒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措施。
  • 幹潔大氣的主要成分
    幹空氣的成分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定常成分,主要有氮、氧、氬、氖、氦、氪和氙,其中又以氮、氧、氬為主,約佔大氣總體積的99.96%。
  • 今日科技話題:量子計算和模擬、遙感技術、「木乃伊」、甘氨酸、大氣汙染、乳腺癌
    藻類大量死亡會導致水體散發惡臭味道,一些水藻(藍綠藻)還會產生毒素,造成嚴重汙染。——《科技日報》5歐洲大氣汙染有害成分來源首次確定英國《自然》雜誌11月18日發表的一項歐洲空氣品質分析首次向人們指出研究表明,歐洲的顆粒物質量來源和氧化潛勢的來源並不相同。
  • 闡述ELEMAP大氣顆粒物元素解析儀
    一、研究背景   為了有效降低大氣顆粒物濃度和提高大氣環境 質量,科研的首要任務是大氣顆粒物的源解析,識別其來源,並計算各類汙染源對大氣顆粒物的貢獻值,進而確定汙染治理重點,指導環境管理和科學決定,達到有效控制環境汙染的目的。
  • 水體汙染的主要來源
    工業廢水中所含主要汙染物的化學性質分類,含無機汙染物為主的為無機廢水,含有機汙染物為主的為有機廢水。其來源主要有農田徑流、飼養場汙水、農產品加工汙水。固體廢物是指人類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產生的,在一定時間和地點無法利用而被丟棄的汙染環境的固體、半固體廢棄物質。
  • 中國城市細顆粒物汙染嚴重 長期危害甚於核輻射
    大氣汙染最嚴重國家之一  我國現行的空氣品質標準編制於1982年,後又分別在1996年和2000年進行了修訂。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PM2.5濃度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第一階段的排放標準。  按照我國《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的規定,每天監測和發布的主要有三項空氣汙染物指標: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
  • 北京市大氣汙染溯源 聯防聯控迫在眉睫
    在他看來,北京PM2.5汙染的三分之一來自本地排放,三分之一來自區域輸送,三分之一來源於汙染氣體的轉化。因此,「北京若想徹底解決PM2.5汙染,在加強自身汙染源治理的同時,要聯合周邊省市協同調控,最後要注意天氣過程導致PM2.5對區域灰霾形成的臨界影響條件。」比如2011年歲末北京驚人的霧霾汙染事件,就與不利於汙染物擴散的天氣過程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