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學者對批判性思維在語言學習中運用的研究

2020-12-04 希爾斯說英語

批判性思維是現在的學生需要掌握的一種能力,現在主張的教育改革,提倡素質教育,也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英語學習中,也十分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許多教材中也有許多環節,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批判性思維的淵源可追溯到古希臘蘇格拉底倡導的探究性質疑( probing questioning),即 「蘇格拉底方法」或「助產術」。美國教育家杜威被公認為現代批判性思維之父,他提出了「反思」概念。1990 年,來自人文、自然、社會、教育領域的46位美國和加拿大專家發布了《批判性思維:一份專家一致同意的關於教育評估目標和指示的聲明》,把批判性思維認知能力的核心歸納為闡述、分析、評估、推論、解釋和元認知六個方面。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各層次教育都將批判性思維作為教育和教學的基本目標。國外思辨能力研究大致可分為界定思辨能力的分項能力、構建思辨能力量具和探索高等教育中思辨能力培養的途徑及有效性。

國外批判性思維培養與英語教學的整合研究

從 20 世紀 60 年代起,批判性思維在西方先後被引介到寫作教學、閱讀教學等語言教學領域,進而引發了批判性思維發展與語言發展的關係研究,如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之間的相互作用。批判性思維培養與英語教學整合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

(1)語言課堂上培養高層次思維技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2)整合培養批判性思維技能和語言技能有效性的實證研究。

寫作教學與批判性思維培養的結合研究開展得尤其深入。比如,美國大學的寫作課程十分強調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開發和運用,具體表現在固定的「思維模式」訓練、新教師培訓、教學大綱、課程設計以及教學法等各個層面。這些研究從語言和思辨結合的理論與實證探討兩方面,為寫作思辨「一體化」課程改革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

國內批判性思維培養與英語教學的整合研究

國內批判性思維培養與英語教學的整合研究涉及批判性思維與寫作、閱讀及演講等課程的結合,且多集中在寫作領域,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批判性思維技能的量具構建及其信度、效度研究;

(2)某類文體寫作與批判性思維培養的結合研究,如通過議論文寫作、文獻閱讀與評價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

( 3) 寫作課程改革中的批判性思維培養研究,既有宏觀的理論探討,也有具體培養模式構建及評測模式構建等。這些研究對開拓批判性思維培養與寫作整合研究的全新領域具有重要參考借鑑價值。但是,研究的側重各不相同,有的把寫作作為一種測量手段衡量批判性思維的發展水平,有的把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作為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的手段;研究結果也比較零散,還未形成宏觀結論。

通過中外學者對語言教學中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研究,我們可以對批判性思維有了更多的認識。

相關焦點

  • 批判性思維與語言教學相融合
    批判性思維,又稱思辨能力或審辨式思維。有學者認為,批判性思維包括自我調控能力,分析、推理、評價等思辨技能的綜合運用以及好奇、開放、自信、正直、堅毅等人格品質。自20世紀初以來,與批判性思維有關的研究和實踐活動受到了許多教育學家的重視。
  •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批判性思維
    在第三屆全國批判性思維與基礎教育探究式學習研修班上,北京市第十九中學語文教師王天紅分享了自己的實踐體會。此屆研修班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主辦,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哲學博士、《權衡:批判性思維之探究途徑》中文版譯者仲海霞通過問題討論、案例研究的方式,介紹了批判性思維的基本原則、技能與方法。
  • 批判性思維專題|張建軍:批判性思維培育的演繹邏輯之根
    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把所有的觀點(首先是主體自身的觀點)公平地擺在事實與邏輯的理性法庭面前進行評估,這不僅為旨在求真與創新的科學思維之所必需,也構成現代合格公民的基本素養。討論批判性思維與邏輯的關係,首當其衝的是與演繹邏輯的關係。國內外一些主張離開邏輯根基從事批判性思維培育的學者,其所針對的也主要是演繹邏輯。
  • 批判性思維是學習品質的保障
    人文底蘊不是靠背誦知識,而是要在理解中進行判斷性、評價性學習來形成的。學會學習是獲得最優學習方案的過程;責任擔當表面上是人格特徵,但必須基於對責任的理解和理性思考,否則有可能出現盲目的集體主義行為。創新也不是追求不同,而是基於對事物本質的深度研究和對規律的把握。所以,無論是哪種版本的核心素養表述,「思維品質」才是核心之核心。
  • 批判性思維修煉書籍2-《批判性思維工具》
    (第六章)為此,需要要了解優秀的思考者是如何學習的,掌握優化學習的18個策略。(第八章)為此,要在決策的過程中,學習應用批判性思維,做出更好的決策。(第十章)為此,需要人數自身的非理性,管理好自己的自私天性,控制社會中心的傾向。(第十一章)為此,需要學會辨別新聞中的媒體偏見和宣教,成為一個自我思考者。
  • 批判性思維的教學轉化
    事實上,批判性思維代表的是人的理性一面,而經濟學、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是「不完全理性」的,科學發展還表明理性本身也是「不完全」的。理性的局限自然也是批判性思維的局限。誤解帶來誤用,最可怕的誤用是把批判性思維當作自我標新立異又撻伐他人異見的利器。聲稱「獨立思考」,其實只求樹立自己;口言「批判質疑」,其實只為駁倒別人。這是對批判性思維最大的戕害。
  • 新高考時代,批判性思維能力將是高校招生選拔的重要評價指標!
    導讀批判性思維被普遍確立為世界一流高校的教育目標之一,它也是學習和職場當中運用最多的高階能力之一,在人的決策思維,問題解決和邏輯判斷中,批判性思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美國,超過95%的高校領導和92%的企業決策者都認為21世紀的人才必須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力。我國新的高中課程標準也把批判性思維列為重點培養的核心素養之一。
  • 批判性思維教學
    會議第一天,由南京市學科帶頭人、江蘇省特級教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高中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研究》主持人,中華中學教師徐飛老師為學員們作了《普通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 》的課題報告。對於絕大多數高中政治教師而言,對「批判性思維」這一概念並不會覺得陌生,但是對這一概念有如此全面的理解並把它作為學生的一種能力和素養,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時刻有意識的去培養,卻不是每個政治課教師都能夠做得到的。這一講座,讓我受益匪淺。最大的益,便是讓我深刻認識到,學校教育,無論是從個體還是從社會出發,都必須把批判性思維作為重要的培養目標。
  • 批判性思維教學的策略、條件、過程與特質
    以往的學校教學是以系統地教授學科知識為中心的,而所謂「批判性思維教學」旨在將學習者培育成為「良好的思考者」(good thinker)與新時代的公民。第二,批判性思維能夠教授嗎?藉助教授相關的技能,學習者是能夠形成批判性思維的。因此,批判性思維教學是被作為一般學習技能的教學問題來對待的。就是說,批判性思維優異者是擁有多種思維技能的。
  • 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通過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學生能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具體現象,從而能夠梳理、概括信息,建構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係,正確理解各種思想和觀點,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這也是《課標》中思維品質的培養目標。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可行性閱讀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
  • 課堂教學呼喚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理性思維,批判、質疑、比較、創新是它的基本特徵,保持好奇心大膽嘗試、不懈探究,追求真相是實驗室的品質要求。因此,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雖然沒有出現批判性思維這個詞,但批判性思維的本質卻盡在其中。
  • 批判性思維:告訴我們信什麼?做什麼?
    近年來,國內教育領域對「批判性思維」的關注熱情日益提升,特別是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頒布之後,人們注意到在「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之中,對科學精神做了這樣的表述:「科學精神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
  • 李培根院士:我們應該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
    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就是批判性思維,包括當時對資本主義世界,對德國古典哲學的批判,沒有批判性思維實際上不會有馬克思主義。並不信仰馬克思主義的某些西方學者都給予馬克思的批判精神高度評價。 法國學者德希達有一段話:不能沒有馬克思,沒有馬克思,沒有對馬克思的記憶,沒有馬克思的遺產,也就沒有將來,無論如何得有某個馬克思,得有他的才華,至少得有他的某種精神。
  • 批判性思維能力在留學中的重要性
    本期會向大家介紹批判性思維能力在留學中的重要性。其實不僅是外國的留學生,許多本土學生都被要求參與這樣的課程。很多中國學生會不在意這樣的課程,認為自己的英語水平根本無需為這樣的簡單寫作而擔心。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對於留學的順利卻是至關重要。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上)
    生活在信息洪流中的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隨波逐流,做到真正的獨立思考?或許你可以了解一下「CriticalThinking" —— [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以一種合理的、反思的、心靈開放的方式進行思考,從而能夠清晰準確地表達、邏輯嚴謹地推理、合理地論證,以及培養思辨精神。
  • 《批判性思維》5個步驟養成批判性思維,洞察一切問題的真相
    但僅僅知道標準還不夠,我們必須要掌握批判性思維思考的方式,在本篇文章中,我把它整理成5個步驟,讓每個人都可以輕鬆學會。養成批判性思維的5個步驟,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有什麼作用呢?書中是這麼說的:"是幫助我們超越表面化的記憶以深度學習,用思維的知識進行思考,理解內容和思維之間的關係,通過思維理解內容並通過內容進行思考。"
  • 批判性思維是邏輯學的日常應用
    提出「應用假說」關於批判性思維和邏輯學的關係,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觀點。有觀點認為,邏輯學是一個成熟的學科,邏輯學課則是有針對性的專業課,而批判性思維只是一種教育理念。根據這種認識,邏輯學和批判性思維分屬不同範疇,邏輯學課當然不能更名為批判性思維。與之類似,正如愛真理是一種教育理念,大學的各個專業設置大體都要實現這一理念,但不能因此將任何專業課都更名為愛真理。
  • 基於翻轉課堂的批判性思維品質培養策略
    翻轉課堂對於批判性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意義2001年,在《學習、教學和評估的分類學---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一書中,安德森和克拉斯沃爾將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從認知領域將學習者對知識的領悟程度由低級到高級順序分成 6 個層次修訂成「識記、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建」。該目標分類可以分成兩個層級,即淺表學習和深度學習。
  • 錢穎一:批判性思維多是建設性的
    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層次是可訓練的。在國內,講授批判性思維課程教師的學科背景不少是邏輯學。批判性思維的教科書也大多圍繞形式邏輯和非形式邏輯展開,也包括統計學內容。 與此相伴,批判性思維能力還可以測試。比如,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TS)開發的「HEIghten批判性思維測試題目」。
  • 強烈推薦|如何提升批判性思維?
    圖片源自網絡批判性思維幫助你在快速變化的世界裡生存和發展。制定計劃來提升思維能力,保持練習直到批判性思維成為你的第二天性。1思考和改變相信這些年你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世界一直在變化,變得日益複雜和無法預測。批判性思維幫助你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找到那些不變的東西,更好地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