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水系超電的結構、原理、及電壓窗口拓展

2021-01-20 環材有料

改性電極材料

在水系電化學儲能器件中,由於水分子的分解反應通常發生在電極與電解質的界面。因此,優化電極對於提升水系器件的電壓窗口至關重要。目前,從電極方面提高水系超級電容器電壓窗口主要有3種策略:(1)鹼金屬陽離子摻雜;(2)調節電極的質量比;(3)優化電極表面電荷密度。

根據不同的儲能機理,電極主要分為贗電容電極和雙電層電容電極。其中,MnO2作為典型的贗電容電極,常作為水系超級電容器的正極。據報導,在MnO2晶格中引入鹼金屬陽離子(如Na+),使得鹼金屬陽離子在MnO2晶格中的脫嵌與電極表面發生的析氧反應(OER)形成競爭關係,從而降低MnO2電極上發生OER的活性,提升水系溶劑的穩定性。如圖1(c)所示, 組裝成的Na0.5MnO2//Fe3O4@C非對稱超級電容器電壓窗口可達2.6 V。此外,對於作為水系超級電容器負極的典型雙電層電容材料—碳材料,熱處理常用來提高碳材料其導電性,但熱處理過程通常會在其表面引入雜原子(N或O),形成的缺陷會促進其表面H+的吸附,進而提高碳電極上析氫反應(HER)的活性。而根據報導,碳材料表面吸附鹼金屬陽離子的過程是熱力學有利的,吸附的Na+可以形成阻礙H+吸附的物理屏障,從而抑制碳材料的HER活性。如圖1(e)所示, 利用該方法所製備ERPC電極的電壓窗口可拓寬為-1.4~0 V (vs. SCE)。

圖1. 鹼金屬陽離子摻雜電極提升超級電容器電壓窗口。

當兩電極組裝成完整的超級電容器後,器件的工作電壓窗口為正極電勢的上限(PU)與負極電勢的下限(PL)的差值。當器件輸出電壓為0 V, 將1/2(PU-PL)處記為零電壓點P0V,此時電極所處的電位即為開路電位。因此,當器件充電時,正極從開路電位升至PU,即正極電勢範圍為P0V~PU。類似地,負極電勢範圍為PL~P0V。如圖2(a)所示,在兩電極的比容量確定的前提下,若兩電極的質量比不恰當,造成有一側電極先達到電勢極限(PU),而另一極則未達到電勢極限(< PL),這會導致器件的輸出電壓窗口小於PU—PL。因此,調節水系超級電容器的電極質量比可以有效拓寬其電壓窗口。例如,構建MnO2//AC非對稱的水系超級電容器時,調節電極質量比為2.5,器件的電壓窗口可達2 V,如圖2(c)和(d)。

1.3 優化電極表面電荷密度

除了電極質量比外,表面電荷密度也是影響電極電勢範圍的重要因素。如圖3(a),若器件輸出電壓為0 V時P0V偏高,即正極所處的開路電位過高,則正極可達的電勢範圍偏小,造成正極電荷存儲滿時,負極還未達到電勢下限PL,進而導致整個器件的輸出電壓偏小。因此,通過電化學電荷注入技術,優化電極表面的電荷密度,可以有效調節電極的開路電位,使得P0V位置移動到合適的位置。例如,將圖3(b)所製備的多級碳電極作為負極,在小於其開路電位的恆電壓(-0.5 V)下進行預充電,其開路電位下降(3(c)),P0V的位置隨之下移,進而使得組裝的對稱水系超級電容器輸出電壓從1.4 V擴寬到1.8 V(圖3(d))。

II 優化電解液性質

除了電極材料外,電解質溶液也是水系超級電容器不可或缺的部分。水系超級電容器的工作電壓窗口主要受制於水溶劑較窄的穩定電壓範圍(1.23 V)。有鑑於此,優化水系電解液是最直接和有效地提升器件電壓窗口的策略。目前,優化電解液以提升水系超級電容器的電壓窗口的策略主要有三種:(1)調節適當的pH值;(2)引入氧化還原介質;(3)構建「鹽包水」電解液。

2.1 調節適當pH值

根據不同的pH值,水系電解質可以分為酸性、鹼性和中性。電解液的pH值反映了電解液中H+、OH-的濃度,過高或過低的濃度都會促進水分解反應(OER或HER)的發生。因此,調節合適的pH值可以有效阻礙水分解反應,從而拓寬器件的電壓窗口。例如,將圖6(a)所製備的NiCo2O4/CC電極分別置於鹼性和中性溶液中。在三電極測試體系中,電極在鹼性溶液的電勢範圍為0-0.5 V(圖4(b)),而在中性溶液中電勢範圍為0-1.2 V(圖4(c))。

2.2 引入氧化還原介質

根據不同的反應機理,氧化還原電解質主要分為氧化還原添加劑電解質和氧化還原活性電解質兩類。其中,前者是在電解液中加入額外的氧化還原介質,改善電極—電解質界面的電子傳遞動力學。而後者則是將具有快速反應動力學的氧化還原介質直接作為電解質。由於每種電解質伴隨著水溶液中氧化還原反應的進行會呈現出特定的氧化還原電勢,因此,選擇氧化還原電勢接近OER或HER發生電勢的氧化還原電位介質,通過其快速的反應動力學抑制水分解的電荷轉移過程,可以有效提高器件的工作電壓窗口。例如,在水系碳基超級電容器中的1 M Na2SO4電解液中引入鐵氰酸鉀氧化還原添加劑,可以使整個器件的電壓窗口達到2 V(圖5(a)和(b))。

所謂的非對稱超級電容器如圖7(a)所示,主要是通過選擇具有較高HER過電位的雙電層電容電極作為負極,以及具有較高OER過電位的贗電容電極作為正極,充分提高兩個電極電勢範圍的利用率,以促使器件的輸出電壓窗口最大化。同時,這一策略還能增加正負極的容量,進而提高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例如,將如圖7(b)所製備的CSN-PB/MnO2作為正極,活性炭作為負極,所組裝的非對稱超級電容器電壓窗口可達2.4 V(圖7(c))。


圖7. 構建不對稱超級電容器提升電壓窗口。

IV 結論與展望

綜上所述,通過電極材料改性電解液優化以及構建不對稱超級電容器可以有效提升水系超級電容器的電壓窗口。儘管如此,這一領域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總結如下:

(1) 摻雜粒子的多樣性。除鹼金屬離子外,在電極中引入其他種類的粒子(如鹼土金屬離子、滷化物離子、酸根離子等)也是未來值得探索的方向;

(2) 簡化改性手段的工作流程。以調節電極的質量比為例,由於缺乏明確的理論分析方法,通過實驗梯度設計獲得最優的電極質量比是非常耗時且複雜的;

(3) 消除自放電行為的不利影響。優化電極表面電荷和引入氧化還原介質中通常會產生自放電行為的影響,從而導致較差的電化學性能。因此,如何抑制自放電行為在後續過程中仍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研究課題;

(4) 優化「鹽包水」電解液的特性。雖然構建「鹽包水」電解液是一種高效和直接的途徑拓寬超級電容器的電壓窗口,但其本質的缺點(例如傳統LiTFSI的低電導率、高粘度、價格昂貴等)阻礙了其進一步商業應用。因此,有必要對傳統的「鹽包水」電解液進行優化,尋找廉價的替代品;

(5) 將電極優化和電解液優化結合起來。通常,從電極或電解液方面採取單一的策略不能滿足設計高壓水系超級電容器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同時優化電極和電解液,以期獲得具備更優性能的水系超級電容器。

(6) 提高電極材料的循環穩定性。對於大多數水系不對稱超級電容器而言,電極在循環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穩定性問題,從而影響其使用壽命。因此,後續工作中可以考慮從設計納米結構電極和引入碳基包覆材料入手,提高水系超級電容器的循環性能。


相關焦點

  • "鹽包水」電解液:2.8 V寬電壓窗口超穩定水系鋰離子電容器
    水系鋰離子電容器因其潛在的低成本、高安全性和環境友好的特點吸引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然而,常規的水系鋰離子電容器受限於窄的電壓窗口和不穩定的電池型材料,其比容量較低、循環壽命不佳,限制了水系鋰離子電容器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拓寬水系電解液的電壓窗口、開發高穩定的電池型材料是發展高性能水系鋰離子電容器的關鍵。
  • 水系超級電容器工作電壓影響因素分析
    據公式E=0.5CV2,提高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E)可以從提升器件電容(C)和/或提升器件輸出電壓(V)兩個方面實現。先前的研究基本將重點放在利用電極結構設計、材料複合、改性修飾等手段提升電極的比容量上,許多綜述也對此進行了總結。然而對於調節超級電容器輸出電壓的研究和認識尚為缺乏。超級電容器的輸出電壓同所使用的電解質息息相關。
  • 進展| 水系鉀離子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然而由於很多電極材料在水中存在溶解現象,傳統水系電解液電壓窗口較窄(小於2 V)等問題,大大限制了電極材料在水系電池中的選擇。因此探索高性能的鉀基正極、負極以及寬電壓窗口的電解液成為水系鉀離子電池領域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
  • 水系電解液鋰離子電池全面解讀
    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主要採用有機電解液,這主要是因為傳統LCO/石墨體系鋰離子電池電壓較高,超過了水溶液電解質的穩定電壓窗口,因此只能採用有機溶液電解質。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動力電池安全性、環保性要求的提高,水溶液電解質又開始得到人們的重視。
  • Mater:「分子擁擠」型水系電解質助力...
    使用不易燃的水系電解質代替易燃的非水電解質是緩解LIBs安全隱患和減少材料和製造成本的主要途徑。但問題在於水系LIBs的電壓窗口受到水的電化學穩定性的限制,從而制約了LIBs的能量密度。開發具有寬電壓窗口的低成本和環保水系電解質對於實現安全、高能和可持續的鋰離子電池(LIBs)至關重要。最近,提出了「鹽包水」(WIS)電解質作為使用高濃度鹽以此擴展水系LIBs電壓窗口。
  • 天高能量密度水系電池的核心組件——鹽包水電解質
    由於使用水系電解液能使電池系統完全避免這些風險,水系電解液是提高安全性的可行策略。因此,研究人員試圖找到一種水系電解液來解決傳統鋰離子電池中的安全問題。然而,水的理論電化學穩定性窗口 (ESW,約1.23 V) 嚴重限制了水系鋰離子電池 (ALIB) 的組裝和性能。因此,ALIBs的開發和應用受到了嚴重的阻礙。
  • AEnM:水系鋰、鈉離子電池SEI膜的原位構建
    因此,安全性高、無汙染的綠色水系金屬離子二次電池非常適用於儲能系統。然而,水系電解液電化學穩定窗口窄(1.23V),限制了電極材料的選擇以及電池工作電壓,導致水系離子電池能量密度較低。Wang 等人報導了一種雙三氟亞胺鋰超高濃度水溶液作為電解液(21mol/kg),雙三氟亞胺陰離子基團參與形成鋰溶劑化層在電極材料表面發生電化學還原反應生成SEI膜將電解液電化學穩定窗口拓寬至3.0 V以上。
  • 《德國應用化學》封面文章:北大設計出高工作電壓及倍率性能的水系K-Na混合離子電池
    但受限於電解液電壓窗口較窄、電極材料溶解性等問題,已報導的可用於水體系的電極材料數量依然有限,因此,在開發高性能電池體系的同時,如何擴大電極材料的適用性以滿足實際應用需求是目前研究的一個重大挑戰。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03 May 2018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潘鋒教授牽頭的清潔能源中心的李銳課題組最近設計了一種具有高工作電壓及倍率性能的水系
  • 【中國科學報】高功率長壽命水系鉀離子全電池問世
    水系鹼金屬離子電池由於其固有的安全性,成為電網儲能的新興候選體系之一。然而由於很多電極材料在水中存在溶解現象、傳統水系電解液電壓窗口較窄等,大大限制了電極材料在水系電池中的選擇。  對於正極,富錳鉀基普魯士藍材料由於對水穩定且兼具高電壓和高容量的優點,成為水系鉀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首選,但是,其在低鹽濃度電解液中循環時存在嚴重的溶解問題。
  • 電壓調整模塊(VRM)拓撲綜述
    本文對近幾年提出的VRM拓撲作一綜述,對每一種拓撲的結構、原理和主要特點進行簡要介紹,同時介紹了交錯並聯和內置輸入濾波器等新的概念和技術。 2非隔離型VRM的主要拓撲 2?15V輸入的VRM拓撲 非隔離型VRM的拓撲基本上是在傳統的Buck電路基礎上變化或改進得到。圖2所示為低壓VRM中廣泛採用的同步整流Buck電路。
  • 典型窗口比較器電路圖大全(六款典型窗口比較器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典型窗口比較器電路圖大全(六款典型窗口比較器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佚名 發表於 2018-02-27 08:42:39 窗口比較器,又稱為雙限比較器,具有兩個門限電平
  • 進展|水系鈉離子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水系鈉離子電池兼具鈉資源儲量豐富和水系電解液本質安全的雙重優勢被視為一種理想的大規模靜態儲能技術。此前,我們針對這水系鈉離子電池體系做了一些探索(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5, 6, 6401;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15, 5, 1501005;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17, 7, 1701189)。
  • 香港利用護膚霜成分制電解質 製成不易燃且安全的水系鋰離子電池
    此種電解質通常用於護膚霜,價格便宜、不易燃、毒性小、對環境友好,還能產生穩定電壓,供日常使用。(圖片來源:香港中文大學)手機、筆記本電腦,甚至電動汽車等電子設備和電子產品在很多方面改善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而它們都使用了鋰離子電池。由於鋰離子電池可以充電且能穩定地輸出能量,因而成為了此類產品的核心。
  • 【能源】ACS AMI┃雙陽離子電解液助力高性能水系Zn/MnO2電池
    水系鋅離子電池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環境友好等優點,在大規模儲能領域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水系鋅離子電池相對於鋰離子電池,面臨最大的挑戰是能量密度低。水系Zn/MnO2電池是當前研究較多體系,其工作電壓大多在1.4 V,如何提高電電壓成為提高Zn/MnO2電池能量密度的關鍵。
  • 電壓比較器原理
    導讀:電壓比較器是集成運放非線性應用電路,它常用於各種電子設備中,那麼什麼是電壓比較器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電壓比較器以及電壓比較器的原理。
  • 王春生&許康:高達63m超濃縮水系電解質助力鋰離子電池
    近年來,水系電池採用更溫和的水作為溶劑大大增加了電池器件加工便利性,安全性,然而,受限於H2O電解過程,導致典型水系電解液電化學穩定窗口較窄(+溶劑化鞘層中以及在整體電解液中的電化學活性。 最近,通過在水中溶解大量的鋰鹽,開發了一種新的具有高鹽濃度的水電解液,即「鹽包水電解液」(WiSE),促使鹽/水摩爾比從0.018(相當於典型的1.0 m(mol kgsolvent-1))稀釋電解液)提升到0.37~0.50(相當於21 m WiSE或28 m WiBS),可以大幅度提升水系電解液的電化學窗口(~3.0V),從而實現了更高能量密度的水系鋰離子電池
  • 材料學院在水系鋅基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材料科學與與工程學院胡文彬教授團隊聚焦鋅基電池存在的關鍵科學和技術問題,從電極材料可控制備、新型電解質開發和電池設計等方面開展了創新性研究,在新型水系鋅基電池、柔性可穿戴電池器件的研究與開發取得了重要進展。
  • 水系鋰電池獲關鍵突破,能量密度超 300Wh/kg,或成電池發展未來
    在性能表現上,水系鋰離子電池的電導率比有機體系高 1-2 個數量級,因此功率更好;此外,水系鋰離子電池的成本更低、汙染更小。但與此同時,水系鋰離子電池的問題也非常突出,在此前研究中,由於純水本身的分解電壓低(1.23V),所以此前的水系鋰離子電池穩定工作電壓甚至難以突破 2V,但我們日常使用的電池工作電壓通常在 3-4V。
  • 張其春教授:有機電極材料在水系單價電池中的應用
    ,包括有機小分子和聚合物材料在水系單價電池(陽離子,比如Li+, Na+,K+, H+, H3O+,NH4+ 和各種陰離子)中的應用。而且,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可以通過結構的改性、摻雜以及引入不同的具有氧化還原活性的官能團來調節。更為重要的是,具有良好性能的水系有機電池對於研發未來安全,環保的儲能器件和設備至關重要。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本論文圍繞著以下幾個關鍵問題而展開探索: 1.如何設計更高儲鋰能力的有機電極材料,進而提高有機材料的理論儲鋰容量。
  • 中科院理化所發表綜述文章:第一性原理探索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
    為了加速提升非線性光學性能以滿足高功率雷射需求的步伐,拓展理論方法去闡明不同應用波段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結構-性能關係成為滿足更寬波段應用必須要面對的核心關鍵問題。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人工晶體中心林哲帥課題組發表綜述文章,系統總結了其在深紫外及中紅外波段非線性光學晶體領域所作的原創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