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感染新冠病毒,為何有人病重死亡,有人甚至不用住院?

2020-11-17 健康界國際

為什麼同樣40歲的兩個人,一個感染新冠病毒後病情很重,而另一個感染後甚至不需要住院?

在美國醫生梅根·蘭尼(Megan Ranney)接觸過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有些患者年齡、背景和健康狀況相似,而病情卻完全不同。他認為,年齡和基礎疾病只能是這一現象的影響因素之一,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部分患者的免疫系統能產生自身抗體

一項新研究發現,在某些情況下,有些人——尤其是男性——會因為免疫系統受到來自人體自身的攻擊而出現問題。研究人員希望這一發現有助於他們開發針對這些患者的靶向治療方法。

在這項國際研究中,近1000名新冠肺炎患者中有10%的人體內的抗體使一種稱為幹擾素的關鍵免疫系統蛋白失效。這些抗體被稱為自身抗體,因為它們會攻擊人體本身。

「這是自疫情開始以來,我們對免疫系統所了解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聖地牙哥斯克裡普斯研究所負責研究的執行副總裁埃裡克·託波爾( Eric Topol)表示,「這是一個突破性的發現。」

在該研究團隊領導的第二項科學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3.5%的危重患者基因發生了突變,這些基因控制著參與對抗病毒的幹擾素。

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感染與免疫中心副研究員、病毒學家安吉拉·拉斯穆森(Angela Rasmussen)稱,幹擾素是人體抵禦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就像人體內的火警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它會敲響警鐘,激活一大群抗擊病毒的基因。

洛克菲勒大學聖吉爾斯傳染病人類遺傳學實驗室研究員張教授表示,幹擾素對於保護人體抵禦新病毒尤其重要。當感染了新冠病毒時,「人體內隨處都會響起警報,如果不發出警報,病毒可能會在你體內肆虐。」

該抗體研究主要作者、洛克菲勒大學研究員保羅·巴茨( Paul Bastard)想進一步了解抗幹擾素的自身抗體是否也會增加感染其他病毒的風險,比如流感病毒,「有些患者曾經感染過流感病毒,我們正在研究自身抗體是否對流感病毒有影響。」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分子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薩布拉·克萊因(Sabra Klein)表示,科學家早已發現病毒和免疫系統會在人體內進行某種競賽,病毒會進化出逃避免疫系統甚至抑制免疫系統反應的方式。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男女性新冠肺炎患者存在病症差異

另一項研究則發現,在受試患者中,約12.5%的新冠肺炎男性患者有幹擾素自身抗體,而這一比例在女性患者中僅為2.6%。

克萊因表示,這一結果出人意料,因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女性中更為常見。他認為這項研究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

耶魯大學醫學院免疫生物學教授巖崎明子指出,參與免疫系統對病毒反應的幾個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女性有兩個染色體備份,每個基因都有兩個備份,這為女性提供了一個備用方案,以防某個基因的某個備份出現缺陷。然而,男性只有一個X染色體的備份。因此,如果X染色體上有缺陷或有害基因,他們就無法用該基因的其他備份來糾正這個問題。

巴茨指出,在研究中,就有一名體內出現自身抗體的女性,有一個罕見的遺傳條件:她只有一個X染色體。

新冠肺炎在中國出現時,專家們推測,中國男性比女性更愛吸菸,因此他們更容易感染這種病毒。但研究人員很快注意到,西班牙的男性也更容易死於新冠肺炎,然而西班牙男性和女性吸菸率大致相同。

專家猜測,男性在公共場合戴口罩的機率比女性低,且更容易推遲就醫時間,這可能會使男性面臨更高的風險。

但男女之間的行為差異只是部分原因。科學家表示,雌性激素可能會保護女性,而雄性激素可能會使男性處於更大的風險中。最近的研究還發現,肥胖症對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造成的危害遠高於對新冠肺炎女性患者的危害。

也許新冠肺炎女性患者死亡的機率比較小,但她們更有可能出現新冠肺炎後遺症。

研究表明,女性出現新冠肺炎後遺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4倍。這些後遺症狀可持續數周或數月,包括疲勞、虛弱和一種被稱為「腦霧」(brain fog)的精神混亂症狀。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注射幹擾素可能幫助患者戰勝病毒

巴茨表示,對患者進行幹擾素自身抗體篩查,可以幫助預測哪些患者更容易病情加重。巴黎的醫院現在就可以根據醫生的要求對患者進行篩查。

巴茨認為應該對每一個入院的人進行檢測,從而確定誰有患嚴重疾病的風險。

巴茨希望他的發現能帶來拯救生命的新療法。他指出,給這些患者注射一種不會因基因或自身抗體而失效的幹擾素,可能會幫助他們戰勝病毒。

事實上,近日發表在《柳葉刀·呼吸醫學雜誌》上的一項試驗性研究發現,吸入型幹擾素會有幫助。在這項研究中,隨機分配接受幹擾素β-1a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比其他患者恢復到足夠進行正常活動的可能性高出一倍多。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研究員內森·佩弗·斯馬賈(Nathan Peiffer Smadja)說,研究人員需要在一項規模更大的研究中證實這些發現。未來的研究應該檢測患者血液中的基因突變和抗幹擾素的自身抗體,看看他們的反應是否與其他人不同。

佩弗·斯馬賈指出,吸入幹擾素可能比注射形式的藥物效果更好,因為它直接輸送到肺部。不過,注射型幹擾素多年來一直用於治療其他疾病,而吸入型幹擾素仍處於實驗階段,無法在市場上買到。

佩弗·斯馬賈表示,醫生目前對幹擾素應該保持謹慎,因為世界衛生組織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注射幹擾素對新冠肺炎患者沒有益處。事實上,在接受幹擾素治療的患者中,死亡率有上升的趨勢。在病程後期給予幹擾素可能會導致一種破壞性的免疫過度反應,稱為細胞因子風暴,在這種反應中,免疫系統比病毒造成的損害更大。

目前全球已經啟動了100多個幹擾素的臨床試驗。醫療界表示,在更大規模的研究完成之前,巴茨的發現不太可能改變他們治療新冠肺炎的方式。


原文來源:KHN

原文標題:『Breakthrough Finding』 Reveals Why Certain COVID Patients Die

相關焦點

  • 同樣感染新冠,為何有人病重死亡,有人甚至不用住院?
    為什麼同樣40歲的兩個人,一個感染新冠病毒後病情很重,而另一個感染後甚至不需要住院? 在美國醫生梅根·蘭尼(Megan Ranney)接觸過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有些患者年齡、背景和健康狀況相似,而病情卻完全不同。他認為,年齡和基礎疾病只能是這一現象的影響因素之一,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 科學與新冠病毒的競賽:感染人數為何遠超SARS?
    科學家和醫生們開始對這個病毒以及它引起的這場疫情的特點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然而,至今依然不清楚它具體來自哪裡、何時開始感染人類尤其是,也無法判斷這場大暴發將如何收場科學與新冠病毒的競賽「現在,在美國的醫院裡,如果有人出現呼吸系統疾病、肺部感染和發燒,醫生必然會問他們一個問題
  • 鍾南山說新冠病毒溯源尚未完成|新冠病毒溯源|新...
    據報導,詹森接到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檢測與追蹤系統通知,其接觸者中有人感染新冠病毒。「目前,首相狀況良好,沒有出現感染新冠病毒的任何症狀。」12日,詹森與幾名議員進行了會晤,其中包括英格蘭諾丁漢郡西部阿什菲爾德區議員李·安德森。隨後,安德森出現了新冠病毒感染症狀,並在檢測中呈陽性。今年4月,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曾經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在重症監護病房度過了三晚。
  • 同樣感染新冠病毒,有人表現為重症,蝙蝠甚至不發病,原來和它密切相關
    大約85%的新冠病毒感染者表現為輕症或中度症狀,但是15%左右可進展為重症為什麼同樣的病原體感染會有不同結果?「感染了病毒的宿主出現了不同的免疫應答,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5月7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感染病與免疫研究所所長楊東亮,在未來論壇講述了新冠病毒與宿主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
  • 泰國10名偷渡入境者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當局籲民眾勿恐慌
    (抗擊新冠肺炎)泰國10名偷渡入境者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當局籲民眾勿恐慌中新社曼谷12月3日電 (記者 王國安)泰國衛生部3日表示,近日共有10名從泰緬邊境偷渡進入泰國的人員被查出感染新冠病毒,且這些偷渡入境者曾分別前往清邁、清萊、帕堯、披集
  • 疫情下的武漢醫院足球隊:有人一家5口感染仍在前線 最早預警者病重
    同在中心醫院足球隊的胸外科醫生徐迪,雖然平時工作上與胡醫生接觸不多,但通過球場上的接觸,漸漸地和老胡熟悉了起來。「老胡很為大家著想,尤其是家庭觀念很強。每次踢球都提前個10來分鐘回家,陪老婆孩子。他的遭遇真是太讓人痛心疾首了。」 在胡醫生退群之前,群裡很少有人了解這次新冠病毒的嚴重性。在那個時候,疫情還是一個「秘密」。
  • 墨西哥:因感染新冠死亡人數已超過十萬
    目前墨西哥記錄到因得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人,已經超過了十萬人,這是全球第四個死亡超過十萬萬裡程碑的人。同時,就在幾天前墨西哥感染例數超過了一百萬。目前來說只有美國、巴西和印度的死亡人數超過了墨西哥,墨西哥人口約1.25億人,得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數,大約10%,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目前有人指責墨西哥總統奧夫拉多效率太慢了,無法採取措施應對新冠疫情開始時的疫情,並過快地撤銷了這些限制。
  • 瀕危靈長類動物感染新冠風險高
    瀕危靈長類動物感染新冠風險高陳丹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已造成上百萬人死亡。專家呼籲關注瀕危靈長類動物,因為這些人類「近親」同樣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高風險群體。盧因認為,紐約市布朗克斯動物園確診感染新冠的8頭獅子和老虎可能是被飼養員傳染。「假使病毒傳給靈長類動物,結果會大不同,可能是災難性的。」盧因提醒,非洲一些地區的野生動物與人類接觸密切,一旦有人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傳給動物。
  • 新冠感染率突破8%!警告:變異病毒很可能已全美擴散
    截止目前,美國累計確診19623481例,死亡339999例,紐約州累計確診939205例,紐約市累計確診416688例。紐約住院人數達到5月10日以來最高新冠確診「巨浪」正逼近本周,紐約新冠肺炎確診死亡人數將超過3萬人。在假期帶來的病例激增之際,住院治療人數也在攀升。與此同時,針對從英國飛往新澤西的航班的新限制將於周一生效。
  • 新冠病死率在急劇下降:是病毒「改邪歸正」了嗎?
    全球的新冠感染人數雖然仍然在持續攀升,但是有一個突出的變化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那就是感染者尤其是住院病人的病死率,正在出現急劇的下降。這一變化在全球範圍都如此。甚至在高危的年老人群和存在基礎疾病的人群中,也非常明顯。
  • 人類該如何與新冠病毒「共存」?
    風月同天,人心各異。民族情緒與意識形態交織,導致對話與討論失去基礎。不過,經濟學給了我們一個理性的視角,探討大疫之下國家治理的邏輯以及如何與病毒風險共存。一、還有哪些「看不見的」死亡?3月初,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不儘快復工,這個死亡的人數將遠遠高於冠狀病毒。
  • 全球上千萬人感染新冠病毒,它會攻擊人的大腦嗎?
    新冠病毒引起的神經症狀 關於新冠病毒引起的神經症狀,世界各地已有很多報導。一些症狀相對輕微,比如嗅覺和味覺喪失。一項對我國214名住院治療的病毒感染者的研究發現,5.6%的患者暫時喪失了味覺,5.1%的患者暫時喪失了嗅覺。在歐洲,這些症狀似乎更常見。
  • 懷疑自己感染新冠的人
    扁桃體可產生淋巴細胞和抗體,具有抗細菌抗病毒的防禦作用。趙勇一直懷疑,他感染的是新冠病毒。他多次致電海南省衛健委反映情況,他們讓他去醫院檢查。一些患者和典型的新冠肺炎患者不同,肺部無感染或輕度感染,低燒,血常規、血氧飽和度正常,靜態心率90-130次/分,胸痛,胸悶,心率加快,肌肉萎縮,皮膚遊走性跳痛,男性生殖器跳痛,體感麻木,乏力,口乾,頭痛等,病程持續較長。這批患者的症狀,不符合官方定義的新冠肺炎典型特徵,丁虹將這類病症定義為「新冠病毒症候群」、「疑似新冠病毒症候群」。
  • 最新研究:瀕危靈長類動物感染新冠風險高
    新華社11月25日消息,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已造成上百萬人死亡。專家呼籲關注瀕危靈長類動物,因為這些人類「近親」同樣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高風險群體。盧因認為,紐約市布朗克斯動物園確診感染新冠的8頭獅子和老虎可能是被飼養員傳染。「假使病毒傳給靈長類動物,結果會大不同,可能是災難性的。」盧因提醒,非洲一些地區的野生動物與人類接觸密切,一旦有人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傳給動物。
  • 新冠病毒對哪些人更兇險?
    參考消息網6月29日報導德媒稱,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對於為何男性感染後的病情更為嚴重,一直存在各種猜測:是不是因為男性較不注重健康、更常吸菸、飲食習慣較差?或者是某些年長者的生活方式不健康,此外男性就醫的時機通常比較晚?
  • 新冠病毒可能引發心臟損傷
    新冠病毒可能引發心臟損傷科技日報訊 (記者邰舉)韓國一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廣泛存在心臟損傷,患者死亡率同心臟損傷高度相關。韓國啟明大學心臟病學院研究團隊日前發表了這一研究結果。研究分析了今年早些時間38例因新冠肺炎感染住院的患者臨床數據,發現每10名住院新冠肺炎患者中,大約有6人發生了心臟損傷。在本研究中,心肌受損、心力衰竭以及心率異常等臨床症狀被定義為「心臟損傷」。研究發現,38個樣本中有22個發生了一項以上的心臟損傷,佔比達到57.9%,其中老年人、男性和有高血壓病史者更容易發生心臟損傷。發生心臟損傷的患者死亡率遠高於未遭受心臟損傷者。
  •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緊張,為何到印度卻不猖狂了?這2個原因是關鍵
    「新冠」在我國肆虐期間,國家帶領這14億同胞共同抗擊疫情,經過一個多月的奮戰,我國終於迎來了不錯的成績,已經狠狠地扼住了病毒的「喉嚨」,將感染人數控制在零增長。這樣的成績對於全世界的共同抗疫無疑是首戰告捷。
  • 新冠、非典零感染:北京這個地方,為何「病毒不侵」?
    兩次重大疫情,平谷區都實現「零感染」,是如何做到的?有人說,是因為,平谷的人口少,便於防控。2017年的數據顯示,平谷的常住人口44.8萬,高於懷柔、延慶和門頭溝,人口密度排名還要高一些。隋唐醫書古籍,甚至認為桃枝、桃木可以用來治療瘧疾。要知道,中國古人常把有毒、有害的東稱為邪氣,病毒當然也算邪氣的一種。所以有人認為,平谷區被桃木拱衛,祛除病毒,這才「病毒不侵」。02平谷做對了什麼?
  • 新冠輕症患者隨訪:有人出現嗅覺失靈、視力下降等怪異症狀
    他被查出感染了新冠病毒,成為縣裡第一位新冠患者。在醫院裡,他向醫生反映嗅覺和味覺問題,但醫生沒什麼反應,沒人說這是新冠肺炎的表現之一。醫院免費提供一日三餐,早上有牛奶和水果,夥食還不錯,但李亮一天吃不了一份盒飯,連白水都喝不下,感到吃什麼都是一樣的怪味道。
  • 美國出現首例新冠病毒時間提前!或早於中國……
    美國發現新冠時間提前,或早於中國據《SBS》報導,美國疾控中心(CDC)發表的新報告指出,早在2019年12月中旬,美國就有人感染了新冠肺炎,比美國官方通報首宗本土確診病例早了約一個月的時間,甚至比中國正式通報的首例病例早了好幾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