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氣體的製備作為中考考查的重點,經常在實驗探究題中出現,下面小編將常見氣體製備相關知識匯總給大家,以供參考。
一、製取氣體的方案選擇原則
1. 可行性:所選原料能夠製得需要的氣體;
2. 經濟性:原料一般要廉價易得;
3. 反應條件適宜且易於控制;
4. 反應速率適中,不能太快或太慢,便於實驗和收集;
5. 生成的氣體要儘量純淨;
6. 操作簡單易行,安全可靠,節能環保。
二、常見氣體的製備
1. 常見氣體的發生裝置
選擇依據: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合適的裝置。
製取氣體最佳裝置的選擇
2. 常見氣體的收集裝置
選擇依據:根據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
3.氣體的檢驗和驗滿
4. 多功能瓶(萬能瓶)的使用方法
三、氣體的淨化與乾燥
1. 氣體的淨化
將不純氣體中的雜質氣體除去從而得到較純淨的氣體的過程即氣體的淨化。若選用的試劑是液體,這個過程叫做氣體的洗滌。常見氣體的吸收劑如下表:
2. 氣體的乾燥
用乾燥劑除去氣體中混有的水蒸氣的過程稱為氣體的乾燥。
選用乾燥劑應根據氣體的性質和乾燥劑的性質確定,其原則是乾燥劑只能吸收氣體的水分,而不能與氣體發生反應。常見氣體的乾燥劑的選擇見下表:
註:鹼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和氫氧化鈉。
四、尾氣處理
1.常見裝置
2.常用方法
(1)點燃尾氣:對可燃性汙染氣體,點燃轉化成物汙染氣體(如CO)
(2)溶液吸收:酸性氣體通入鹼性溶液中,鹼性氣體通入酸性溶液中,使氣體與溶液反應生成不具有揮發性的鹽類(如CO2、SO2通入NaOH溶液)
(3)尾氣回收:裝置末端接一個氣球或其他容器,用以集中處理汙染氣體或再利用。
例1 甲、乙兩同學在實驗室製取CO2和O2時,無論選擇什麼藥品,他們都能選用的裝置是( )
【解析】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應選擇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可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收集裝置為C;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或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應選擇固固加熱型發生裝置B,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製取氧氣應選擇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A,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可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收集裝置為C;根據以上內容分析題幹信息,可知都能選用的裝置是C。
例2 通過一年的化學學習,相信你已掌握了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有關知識。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圖中標號a、b儀器的名稱:
a________; b________。
(2)實驗室常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製取氧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填裝置序號,下同),收集裝置是________。
(3)F裝置可用來測量生成的CO2氣體的體積,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的結果_____ (填「有」或「沒有」)明顯影響。
【解析】(1)儀器a、b的名稱分別是試管、集氣瓶。(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製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應選用「固液不加熱型」裝置作為氣體發生裝置,即B裝置,因為氧氣不易溶於水,且其密度比空氣大,因此可以採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選取D(或E)作為氣體收集裝置。(3)因為二氧化碳能溶於水,又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因此,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因為二氧化碳通入F裝置內使其內的壓強增大,水被壓入量筒內,就可以測出水的體積,即二氧化碳的體積,所以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果無明顯影響。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全部內容,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