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對你意味著什麼?你是否使用它來緩解壓力,緩解焦慮和陪伴入睡?對於許多人來說,音樂的價值無窮無盡,科學家和諾貝爾獎獲得者也不例外。從以新的方式看問題,培養紀律,表達創造力到團隊合作,在工作和生活之中音樂已經幫助了許多諾貝爾獲獎者取得成功。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
百年難得一遇兩位女科學家同時獲得2020諾貝爾化學獎
其中法國的女科學家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從小學習鋼琴與芭蕾舞,這對她的成功也起到促進作用,她說「作為研究人員是要通過反覆的努力和一絲不苟的準確性與毅力,而這些源自是從小學習鋼琴和芭蕾舞的背景。」 而且,她還補充道 「科學家需要培養自己的藝術才能,富有創造力並且有點瘋狂-至少有時是這樣。」 在古典音樂中,藝術創造力與一絲不苟相結合。
「沒有音樂的生活對我來說是不可想像的。」 愛因斯坦
音樂經常幫助諾貝爾獎獲得者以新的方式思考和處理科學信息。物理學獎獲得者愛因斯坦受他母親的影響,他的母親在很小的時候就教他拉小提琴。他特別喜歡莫扎特,巴赫和舒伯特。愛因斯坦經常強調並強調音樂對他的重要性。在他的一生中,他擁有大約十把小提琴,所有的小提琴都被暱稱為「莉娜」。對於愛因斯坦來說,音樂是一種頭腦風暴技術,可以幫助他反思自己的理論並解決遇到的困難。他經常指出,如果他不做科學家,他將成為音樂家。愛因斯坦的科學思想通常首先以圖像和直覺的形式產生,然後轉化為數學,邏輯和詞語。音樂在這個思想過程中幫助了愛因斯坦,並幫助將圖像轉換成邏輯。
愛因斯坦的好友物理學獎獲得者維爾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對音樂也很感興趣,偶爾與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一起演奏。海森堡從小就註定要成為音樂家和音樂會鋼琴家。據說他四歲開始讀樂譜。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科學的熱情超過了對音樂的熱愛,因此他決定成為一名科學家。儘管如此,音樂仍然是他一生的激情。
「我的音樂教育歸功於我對紀律和辛勤工作以及對創造力的雙重讚賞。我認為在學習如何成為音樂家方面嘗試取得一點點成功就教會了我如何成為一名科學家:如果一個人不精通該主題並且對細節沒有過多的關注就沒有創造力。」– ThomasSüdhof
音樂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思考科學上複雜的問題,還可以幫助諾貝爾獎獲得者學習紀律和創造思維的重要性。對於 Thomas Südhof 榮獲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音樂為他提供了重要的投入和想法。與先前提到的獲獎者相似,蘇德霍夫(Südhof)最喜歡古典音樂。蘇德霍夫(Südhof)演奏巴松管,並說古典音樂和他的音樂老師對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古典音樂需要有創造力的思想和嚴謹的紀律。據說這兩個因素影響了Südhof 作為科學家的發展。一遍又一遍地練習同一首交響曲的重複性和紀律性任務逐漸成為Südhof 個性的一部分。重複幫助他獲得了知識,並為他提供了基礎知識。但是,他還意識到,為了使他能夠利用這些知識來創造新事物,他需要一個有創造力的頭腦。在科學上 Südhof 看到了音樂與科學之間的相似之處。
「生活準則就像貝多芬的《交響曲》一樣錯綜複雜與美麗。但是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去描述。」 – Frances Arnold在她的2018年諾貝爾演講中
除了音樂激發創造力和教授科學家學科實踐的能力之外,諾貝爾獎獲得者還可以比較並看到科學與音樂之間的相似之處。化學獎獲得者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Arnold)在諾貝爾獎演講中提到貝多芬的交響曲與她的生活守則之間的相似之處。他們倆都是美麗而錯綜複雜的,但是,如果我們想寫出與貝多芬創作的交響曲一樣美麗而錯綜複雜的生活守則,似乎仍然需要練習。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Arnold)十幾歲時曾彈鋼琴和吉他,但她仍然非常喜歡音樂。
「當一支優秀的科學團隊在工作時,這就像一支優秀的樂隊」 –詹姆斯·艾裡森在接受諾貝爾獎時接受採訪
此外,可以將樂隊成員之間的動態與研究小組中的團隊努力進行比較。醫學獲獎者詹姆斯·艾裡森(James Allison)指出了音樂與科學之間的明顯相似之處。根據Allison的說法,有必要在兩個領域中建立一個團隊,每個人都對整體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但是,重要的是成員之間的溝通必須順暢地進行,以使每個人也都知道要實現突破需要做什麼。每個成員都在做他們應該做的事情。正如詹姆士·艾裡森(James Allison)所說的那樣,「我的實驗室每時每刻都經過精心調音-感覺就像是一支非常出色的樂隊」-偉大的團隊合作理念帶來了巨大的成功,這一概念可以應用於科學和音樂領域。
事實證明,音樂上優秀的孩子可能在未來科學領域上也具有能力取得成功!
由此可見音樂特長孩子大都具備科學家的潛質,可惜的是,現實中這些孩子卻因某種原因讓他們在科學領域的競爭力慢慢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