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Letters:中山大學學者發現治療肝細胞癌的潛在靶點

2021-01-14 轉化醫學

本文亮點:

低氧環境抑制肝細胞癌(HCC)細胞內YTHDF2表達

YTHDF2抑制HCC細胞增殖,生長並誘導細胞凋亡

YTHDF2抑制HCC細胞的ERK/MEK信號途徑

YTHDF2能夠識別EGFR mRNA 3『UTR的m6A修飾作為m6A結合蛋白發揮作用

YTHDF2能夠降低EGFR mRNA穩定性在HCC細胞中作為腫瘤抑制因子發揮作用


在真核細胞內,m6A是mRNA的最常見修飾之一,m6A甲基轉移酶和去甲基酶在多種癌症類型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m6A結合蛋白在癌症中的作用仍然不是特別清楚。最近來自中山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Letters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一種mRNA m6A修飾結合蛋白能夠對HCC細胞的增殖、生長等行為產生抑制作用。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在肝細胞癌細胞中低氧能夠特異性下調YTHDF2的表達,而過表達YTHDF2則會抑制癌細胞的增殖、腫瘤生長並激活HCC細胞內的MEK/ERK信號途徑。

從機制上來說,研究人員發現YTHDF2能夠直接結合EGFR mRNA 3『UTR的m6A修飾促進HCC細胞內EGFR mRNA的降解。

總得來說,這項研究首次證明YTHDF2可能作為腫瘤抑制因子通過降低EGFR mRNA的穩定性抑制HCC細胞增殖和生長,為肝細胞癌治療提供了一個新的潛在靶點。



原始出處:

LiZhong, et al. YTHDF2 suppress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growth via destabilizing the EGFR mRNA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ancer letters, DOI:https://doi.org/10.1016/j.canlet.2018.11.006




轉化醫學:生物谷旗下轉化醫學專業平臺

長按識別二維碼,輕鬆關注


相關焦點

  • Cancer Letters:中山大學學者發現治療肝細胞癌的潛在靶點
    最近來自中山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Letters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一種mRNA m6A修飾結合蛋白能夠對HCC細胞的增殖、生長等行為產生抑制作用。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在肝細胞癌細胞中低氧能夠特異性下調YTHDF2的表達,而過表達YTHDF2則會抑制癌細胞的增殖、腫瘤生長並激活HCC細胞內的MEK/ERK信號途徑。
  • Cancer Letters:靶向SRC-3為胰腺癌治療提供新靶點
    胰腺導管腺癌(PDAC)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致命疾病,目前罹患這種疾病以後病人的治療選擇寥寥無幾。因此找到具有治療作用的新靶點對於治療PDAC有重要意義。SRC-3參與多個生長信號途徑,是治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的治療靶點。最近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SRC-3可能也是治療PDAC的潛在靶點,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Letters上。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SRC-3在PDAC中存在過表達並且與病人生存率呈負相關關係。
  • Nature:中國科學家發現肝癌精準治療新靶點!
    雖然手術治療在早期可能是有效的,但5年總生存率只有50-70%。針對這群預後較差的早期肝癌患者,目前仍缺少有效的靶向治療手段。因此,基於中國國情,尋找肝癌精準治療的新靶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該研究根據101例早期肝細胞癌患者癌症組織及配對癌旁組織樣本的蛋白質組數據,將目前臨床上認為的早期肝癌患者,分成三種蛋白質組亞型(S-I, S-II, S-III),而不同亞型的患者具有不同的預後特徵,術後應採取不同的治療策略。
  • Nat Commun:研究發現PTEN突變前列腺癌的潛在治療靶點
    這些發現由喬治華盛頓大學(GW)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這一發現為攜帶常見PTEN突變的前列腺癌提供了一個潛在的治療靶點。我們想找到更多關於PTEN的信息,以及它可能依賴的其他基因,為PTEN突變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GW醫學與健康科學學院生物化學和分子醫學副教授Wu Ray-Chang博士說。"我們發現PTEN與ARID4B基因有重要聯繫,這為治療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靶點。"
  • 蛋白質組分析揭示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潛在靶點
    蛋白質組分析揭示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潛在靶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4 21:58:19 在小細胞肺癌幹細胞中,無偏倚的蛋白質組學分析揭示了可靶向的GNAS / PKA / PP2A軸,這一成果由美國史丹福大學
  • Nat Commun:新研究發現一個治療KRAS突變腫瘤的潛在靶點
    2017年2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西班牙納瓦拉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個重要基因FOSL1會參與肺癌和胰腺癌的發育。大約25%的肺癌病人和90%的胰腺癌病人存在KRAS基因的突變,KRAS是癌症中最常見的突變癌基因,目前還沒有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能夠治療這些病人。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生物信息學方法分析了不同癌症類型的病人樣本,發現了8個受KRAS癌基因調控的基因。
  • RECQL1與WRN蛋白是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的潛在治療靶點
    RECQL1與WRN蛋白是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的潛在治療靶點
  • FDA加速批准納武利尤單抗聯合伊匹木單抗治療經治肝細胞癌患者
    「肝細胞癌是一種高度惡性的疾病,患者亟需多元化的治療手段[4],[5],[6]。」 CheckMate -040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經過至少28個月[1]的隨訪,納武利尤單抗聯合伊匹木單抗在既往接受過索拉非尼治療的肝細胞癌患者隊列中的治療客觀緩解率達33%(16/49; 95% CI: 20-48),其中8%患者(4/49)獲得完全緩解(CR
  • Nature:TIPRL,肺癌又一潛在有效靶點,與自噬相關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TIPRL(TOR signalingpathway regulator-like)的上調增強了自噬活性。TIPRL與eIF2α(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α)的相互作用導致eIF2α磷酸化並激活eIF2α-ATF4途徑,從而誘導自噬。
  • 康方生物PD-1/CTLA-4雙抗治療肝細胞癌的適應症獲批臨床
    內容來源:醫藥魔方Info1月7日,CDE臨床試驗公示平臺顯示康方生物PD-1/CTLA-4雙抗治療肝細胞癌的適應症已默認批臨床。AK104 是康方生物利用康方獨特的Tetrabody雙抗平臺自主研發的新型、潛在下一代首創PD-1/CTLA-4 雙特異性腫瘤免疫治療藥物,旨在實現與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而不是正常外周組織淋巴細胞的優先結合。
  • 為乳腺癌提出潛在診斷標誌物和治療靶點,科學家發現這個基因過表達...
    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胡國宏研究組發現,SH3RF3基因的過表達增強了乳腺癌細胞的惡性程度,提出了新的潛在診斷標誌物和治療靶點。這一研究成果5月19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乳腺癌腫瘤細胞具有高異質性,通俗地說,腫瘤裡的細胞很不一樣,不同病人的腫瘤細胞也很不一樣。」
  • 美研究發現脂肪酸合成酶是治療肥胖症的潛在靶點
    美國研究人員2日在美國期刊《細胞-代謝》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在動物實驗中發現,一種名為脂肪酸合成酶的物質是治療肥胖症的潛在靶點。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實驗鼠攝入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後生成脂肪時,脂肪酸合成酶會發揮重要作用。
  • 劉強團隊發現可逆轉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藥的新靶點
    機制研究發現,DILA1可直接抑制Cyclin D1的Thr286磷酸化,從而阻止Cyclin D1的泛素化降解,導致他莫昔芬耐藥乳腺癌細胞中Cyclin D1蛋白的過表達。對於接受他莫昔芬治療的雌激素受體陽性(ER+)的乳腺癌患者,DILA1高表達組與低表達組相比,Cyclin D1的表達水平顯著較高,無復發生存期顯著縮短,表明DILA1與ER+乳腺癌患者的預後密切相關。
  • ...卞修武院士課題組與盛諾基合作揭示新型雌激素受體ER-α36靶點...
    卞修武院士課題組研究通過對5個中心的1677例臨床乳腺癌樣本的轉化研究,首次發現腫瘤組織中的ER-α36表達與乳腺癌的轉移和預後差相關。並且一定程度上,Tamoxifen 誘發了ER-α36陽性乳腺癌的轉移。進一步分子機制研究發現這種誘發是通過上調ALDH1A1的表達而增強乳腺癌細胞的乾性和轉移。所產生的乾性和抗性可被ER-α36特異性抗體或ALDH1抑制劑所減弱。
  • 專家論壇|樊嘉:精準醫學時代肝細胞癌的系統治療
    肝癌的靶向治療提供了潛在的分子靶標。靶向治療藥物具備靶向性、安全性、方便性等優點。它被命名為程序性死亡受體1,因為研究人員發現它時正在尋找誘導T淋巴細胞凋亡的分子,後來發現它是一種負性調節免疫反應的受體。PD-1配體PD-L1和PD-L2也在2000年被發現[25-26]。
  • Cancer Cell:線粒體中發現新的癌症治療靶點,有望治療血癌
    2019年5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項研究確定了癌細胞的一個新的治療靶點,並解釋了名為imipridones的新型抗癌藥物是如何通過誘導血癌(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套細胞淋巴瘤)中的癌細胞死亡而發揮作用的。
  • 尋覓三十年 消滅HIV潛在治療靶點終找到
    科技日報華盛頓9月24日電 (記者劉海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研究人員在24日的《mBio》期刊網絡版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找到了消滅患者體內隱匿的愛滋病病毒(HIV)的潛在治療靶點目前預防和治療HIV感染的主流療法——抗逆轉錄病毒療法雖能夠讓患者長期健康地生活,卻不能治癒他們,HIV會在患者體內「潛伏」下來,如果患者停止治療,病毒會重新醒來並迅速繁殖。長久以來,找到徹底消滅患者體內所有HIV的方法一直是科學家們努力的方向。在該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對愛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的單核細胞衍生巨噬細胞中的lncRNA進行了全基因組表達分析。
  • 【患者招募】比較ADI-PEG20與安慰劑治療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療效
    本試驗的適應症是晚期肝細胞癌患者。試驗目的本試驗是針對既往系統治療失敗的晚期肝細胞癌受試者,驗證ADI-PEG20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試驗前至少曾有1次系統化藥治療,且有記錄顯示系統性治療後腫瘤進展,或出現與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而中止用藥.3.肝硬化Child-Pugh等級為A和B7.4.預期生存期至少3個月.5.血液和血生化檢查指標良好,肝和腎功能良好.
  • 樊嘉:精準醫學時代肝細胞癌的系統治療 | 專家視角
    3肝癌靶向治療的進展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使學者們對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的分子機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肝癌的靶向治療提供了潛在的分子靶標。靶向治療藥物具備靶向性、安全性、方便性等優點。它被命名為程序性死亡受體1,因為研究人員發現它時正在尋找誘導T淋巴細胞凋亡的分子,後來發現它是一種負性調節免疫反應的受體。PD-1配體PD-L1和PD-L2也在2000年被發現[25-26]。
  • Cancer Cell: 激酶組+磷酸化蛋白組揭示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潛在靶點
    SCLC腫瘤的DNA和RNA測序鑑定出的可治療的靶標很少,因此尋找SCLC治療靶點變得尤為重要。26.6)上發表了題為"Unbiased Proteomic Profiling Uncovers a Targetable GNAS/PKA/PP2A Axis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tem Cells"的研究論文,利用激酶組、RNA-seq、互作組、磷酸化蛋白質組等方法確定蛋白激酶A(PKA)和PKA信號通路中的分子是小細胞肺癌起始和進展的關鍵調節劑,可作為SCLC潛在治療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