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汽車廠家在發布新車的時候往往會有一個指標,那就是「風阻係數」。關於車的發動機,排量,底盤,內飾等等大多數汽車愛好者都可如數家珍,娓娓道來。但真要說起風阻係數,恐怕很多人就只知道什麼水滴狀風阻最小啦,什么子彈頭風阻啦,流線型啦,非常籠統的形狀描述並不能解釋清楚汽車的風阻到底是什麼意思。

風阻係數是工程學上的一個專業術語。簡單的講就是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空氣對汽車產生的阻力。有句話叫「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其實在空氣中也一樣,只不過由於空氣的密度比水小非常多,一般人感覺不到,但空氣阻力其實無處不在。目前已知的是雨滴的形狀是風阻係數最小的,大概只有0.05。這是一個什麼概念,2011款的奧迪A6,風阻0.26,奔馳S級風阻0.24,而最新排名第一的大眾XL1,沒錯,就是那個看不到後輪的大眾車,風阻0.19。大眾XL1當初開發的定位就是超節能車,百公裡油耗僅為0,91升。因此,普通轎車的風阻基本上在0.2到0.3之間,SUV的風阻大多比同類型的轎車要大,這是由其體積大,受風面積大所決定的。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想,要是有一款車能將風阻降到跟水滴差不多,那不是超級省油,一年去一次加油站,去加一次油可以開一年的節奏。但是很遺憾,這種情況僅僅存在於理論中而已,現實中要實現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超低風阻除了制約汽車的外形設計以外,還面臨著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車速快的時候會產生升力,汽車變成飛車而無法控制。所以很多跑車採用安裝前擾流板和後尾翼的辦法來增加下壓力,抵消汽車產生的升力,提高汽車的行駛平穩性和操控性。所以,實用性成為了降低汽車風阻的很關鍵的一個問題。

總的來說,目前大多數汽車的風阻係數都差不多,因此在選購汽車時風阻係數並非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還是結合預算,口碑,動力,品牌,內飾等其他方面來進行選擇會靠譜得多。如果將來,汽油車的風阻係數降得非常低,油耗也非常低,那麼可否與電動汽車一戰呢?歡迎廣大讀者留言討論!
【以上資料採集自網際網路,由銳動科技收集整理,如有侵權,歡迎聯繫我們進行處理,關注銳動科技,了解最新科技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