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三分鐘 了解汽車空氣動力學及運用

2021-01-09 每日侃車

汽車在行駛時會受到來自空氣的阻力,被稱為風阻。我們經常會聽到廠家介紹新車的風阻係數,似乎風阻係數越低就好。那麼空氣對於行進的汽車有什麼樣的影響?而風阻係數又是怎麼計算出來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汽車在空氣中行駛,空氣對於車輛產生阻力主要來自這三種形式。第一,氣流撞擊車輛正面所產生的阻力。第二是摩擦阻力,空氣划過車身一樣會產生摩擦力,不過由於汽車的速度並不算快,摩擦阻力很小,幾乎可以忽略。第三則是外型阻力,這塊主要產生的原因是汽車後方會產生瞬間真空,而划過車身的空氣會去填補這個真空位置,從而形成向上向後的拉扯力。了解了這些,我們就知道為什麼水滴的風阻是最小的,它的前端光滑而後端很小。

那麼風阻係數怎麼計算出來的呢?是在風洞實驗室中利用風洞去吹測試物體計算出來的。這個計算公式為

風阻係數=正面風阻力×2÷(空氣密度×車頭正面投影面積×車速平方)

從這個公式中可以看到,正面風阻力要減小,可以將車頭的迎風面積縮小,比如將車頭做得更薄或製作更多空隙用來導流。另一方面,車體還要適當做大,這樣才能增加投身投影面積,當然較小的車頭和較大車身之間還要兼顧美學比例。第三,就是減小車後方真空的體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減小車尾的垂直面積,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三廂轎車比兩廂或SUV的風阻要小了。

那麼一般車輛的風阻係數是多少呢?普通SUV的風阻係數在0.3-0.4,而轎車則是0.25-0.35 。再低就很難了,畢竟汽車得考慮外形和實用性,也不能為了風阻係數做成水滴(0.05 )的樣子。我們來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最低風阻的汽車長得什麼樣。

這款車是大眾XL1,風阻係數低到驚人的0.19,當然好不好看另說。從這款車我們能看出追求極致風阻的方法:緩慢收縮、變窄的車尾。

另外,空氣動力優化中的還有一個重要措施,讓空氣儘量貼著物體表面走,因為只要遇到凸凹,就容易產生混亂的渦流。像外後視鏡都省了,換成攝像頭,後輪被後翼子板包裹的設計。還有底盤也是整塊平面。我們可以看到後輪距比前輪距短,印證了從車頭到車尾收窄的設計理念。

那麼空氣阻力對汽車動力的輸出影響有多大呢?大概的比例是:當車輛在80km/h的速度行駛時,就要有60%的動力輸出用來克服空氣阻力,而且隨著車速的增加,這個比例還會直線上升,當車輛速度超過200km/h,就要有超過85%的動力輸出是用於克服空氣阻力。而我們一般在高速公路上駕駛,車速大都在80-120km/,這個過程中風阻對於動力或者說油耗是有決定性影響的。

看過F1比賽夥伴們,相信除了那驚人的速度留給人深刻的印象外,剩下的應該就是那炫酷的車身形狀了。F1賽車上面應用了大量的空氣動力學設計,使得它可以有極小的風阻和巨大的抓地力。日常使用的汽車上,其實也有很多優化空氣動力學方面的套件,我們一起來看看:

1. 尾翼

尾翼比較科學的叫法為「擾流器」「擾流板」或 「擾流翼」。尾翼與飛機機翼所起的作用剛好相反,機翼提供的是升力,而尾翼在汽車高速行駛時產生下壓力。來增強後輪的抓地力,保證車輛高速行駛時的穩定性。而一般在城市道路車速較低時,尾翼所起的作用並不大,並且會帶來一定的阻力,當車速達到120 km/h時尾翼的優勢才會凸顯出來。這也就是一些跑車在速度到一定值時,尾翼會自動彈出,而車速下降後又會自動縮回去。比如保時捷911。

還有就是現在比較流行的鴨尾式尾翼了,雖然看起來很小,但它所起的作用卻很大。低速行駛時不會因為增加阻力提升油耗,高速時又可以提升穩定性。

2.尾部擴散器

尾部擴散器是在車尾增加一個向上翹的導流板,將汽車底部的氣流進行梳理,使氣流可以快速通過汽車底部。讓車輛上部的空氣流速小於下部的流速,從而達到增加汽車的下壓力的目的,提升穩定性。而且相比尾翼,尾部擴散器不會產生額外的阻力。在整個過程中,車底流速最快的部位是擴散器前面的車底部位,而非擴散器。因此真正形成下壓力的是車底,不是擴散器。擴散器只是起一個輔助的作用,幫助汽車產生下壓力。

但底部擴散器的局限性較高,想持續獲得穩定的下壓力。路面必須平整,否則難以形成穩定的低壓。同時山路或坑窪不平的道路,底部擴散器也難以發揮其作用。

3. 側裙

側裙的作用相當於形成一個氣壩,阻擋車體兩側的氣流進入車身底部,有一定的擾流作用,在一定情況下可以降低空氣阻力。安裝合適可以減少行駛時產生的逆向氣流,產生下壓力,提高穩定性。

4. 翼子板

翼子板的通風裝置一般位於前輪拱的後面,主要作用是使車身平整化,並且降低風阻,降低油耗。後輪翼子板出於空氣動力學的考慮,略顯拱形弧線並且向外凸出。

6.前保險槓

前保險槓下面的擾流板一般是為了減少車底氣流的流量以及亂流,讓氣流能夠更快速地向車後流動。車頭前兩邊較窄的通道可以引導氣流穿過前裙板和車輪,從而減少輪中的空氣湍流,降低車輛油耗,減小阻力,並可以給剎車系統進行散熱。

7.引擎蓋開孔

引擎蓋上的開孔,可以幫助進氣和排氣,將空氣引流帶走發動機的部分熱量,同時將通過進氣格柵的氣體儘量往上導流,從而加大汽車的下壓力,這種設計多出現在馬力大,時速高的賽車上。

侃弟點評:

汽車設計之所以是高難度工作,就是因為要兼顧機械布置、車廂空間、設計美學和空氣動力學等諸多因素。在當前車速越來越快的前提下,在降低油耗和排放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廠家開始重視空氣動力學設計,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轎跑式SUV的出現,這種車型雖然會犧牲一些載物空間,卻能有效改善風阻係數。另外就是對於喜愛改裝的朋友而言,外型上增加空氣動力學套件不能只追求視覺效果,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套件才能真正的達到減低風阻的目的。

相關焦點

  • 了解汽車空氣動力學 你就知道為何汽車不是方的
    我們所說的空氣動力學其實嚴格意義上應該稱之為汽車空氣動力學,它是空氣動力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汽車與周圍空氣在相對運動時的相互作用力關係和運動規律,用來解決空氣動力性能、行駛穩定性、操縱性和氣動噪聲等問題。
  • 技術 | 為什麼要研究汽車空氣動力學標準模型?
    顯然,汽車設計需要考慮的目標越多,目標之間的關聯度越大越難求解。但是藉助汽車空氣動力學模型對汽車空氣動力學的認知,可以弄清(6)基本含義,為確定最終的優化指標提供服務。1)理論指導。通過對汽車空氣動力學模型的研究,定性了解車身繞流流體的物理性質、規律,了解車身形狀改變可能對流動特徵的影響,從而了解對氣動力的影響。
  • 了解空氣動力學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見的汽車改裝實例
    了解空氣動力學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見的實例,將有助於我們在汽車改裝時理解汽車的外形設計。車輛行駛在路上的時候會對靜止的空氣造成衝擊,空氣會向車輛的四周流動,一部分經過車體表面、一部分則進入車底,還有一部分會進入車輛的內部,那麼怎樣才能高效的疏導和利用這些氣流為車輛提供充足的下壓力,同時可以迅速地把超跑的發動機、制動系統產生的熱量帶走。不過相比於賽車,增加下壓力並不是超跑等汽車改裝時所追求的一切,因為追求下壓力和減少空氣阻力就像翹翹板的兩端。
  • 兩分鐘了解空氣動力學,明白為何不掉下來
    言歸正傳,空氣動力學是個什麼東西,如何利用才能讓你上天。簡單來說,空氣並不是無形的,你可以將它想像為一塊隱身的充氣墊,如果輕輕撞上去,並不會有什麼感覺,但如果加速跑撞上去,便會被墊裡的氣體彈回來,這就是空氣對你產生的力。
  • 汽車空氣動力學標準模型研究現狀與分析丨AutoAero201922期
    ,促使整個汽車行業開始重視汽車空氣動力學性能的提升。這無疑會影響我國汽車空氣動力學的研究,影響汽車行業的溝通和交流,限制了我國汽車空氣動力學研究和設計水平的提高,影響2020年乘用車百公裡油耗5升以下的目標實現,甚至影響整個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 二、汽車空氣動力學標準模型 迄今為止,國外已經發展了多種汽車空氣動力學模型。
  • 風洞與空氣動力學剪不斷的關係
    關係可是槓槓滴,當物體通過風洞測試後將會得出一系列的實驗數據(光是受力特性就有:升力、阻力、橫向力等等,以及氣體流動的變化情況等等),讓那高逼格的空氣動力學得以實現。來自捷克的斯柯達車廠,運用汽車空氣動力學的技術協助捷克奧運自行車選手Pavel Kelemen奪金。不同於上述的風洞測試,運用的是150臺高解析度相機來建立騎乘時的3D模型,再運用CFD電腦模擬不同騎姿的風阻,這樣一來即可找出最小風阻的騎姿。不僅僅是斯柯達,像是BMW也以自動駕駛的偵測技術協助美國泳隊在本屆奧運奪冠,此前Ferrari也曾協助過英國和義大利運動代表隊。
  • 跑高速發飄之謎 解讀汽車空氣動力學
    ★關注@北汽福田菁英匯,生活更美好。空氣,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無處不在卻又被我們忽略的東西隱藏著什麼?毫無疑問,空氣擁有著巨大的力量,它能輕而易舉摧毀人類的城市,卻又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清爽。空氣對汽車有何影響?今天,教授打算與大家聊聊有關空氣和汽車的那點事,在接下來的文字中,大家將會對空氣動力學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也希望大家在看完文章後,對這股隱形的力量,能有新的認識。
  • 路上能見到的TOP10 最佳空氣動力學轎車
    風的阻力不僅影響汽車行進速度,還會增加油耗。多年來,那些空氣動力學性能最好的汽車,變得越來越「圓滑」。工程師們運用先進的技術,降低汽車空氣阻力,同時獲得更高的速度。工程師們花費大量時間進行風洞實驗,審查汽車的每個細節,使其儘可能的圓滑。最常見的方法來測量汽車空氣動力學是計算阻力係數,或Cd。通過風洞實驗,空氣阻力係數越高的汽車,空氣阻力越大。大部分量產汽車的平均阻力係數在0.30和0.35之間。
  • 汽車上這7個部位都是空氣動力學!你的車上有幾個?
    汽車的流體力學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的學科,是研究行駛的汽車與其周圍空氣之間相互作用及其對汽車性能影響的科學。說到汽車,我們都知道船舶在水中行駛會遇到水的阻力,飛機在天上飛時會遇到空氣阻力,汽車也不例外,即受到空氣的阻力,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 第十八屆中國空氣動力學物理氣體動力學學術交流會
    來源: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中國空氣動力學物理氣體動力學學術會議每兩年舉辦一次,第十八屆中國空氣動力學物理氣體動力學學術交流會擬定於
  • 比亞迪漢榮膺2020年度最佳空氣動力學車型
    9月2日,經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空氣動力學分會層層評選,比亞迪漢憑藉優秀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和0.233Cd的超低風阻係數,榮獲2020年度最佳空氣動力學車型(C-STAA車型)。這是中國汽車空氣動力學領域的最高學術組織對比亞迪研發團隊、空氣動力學研發實力的充分認可。
  • 蘭博基尼Huracán EVO精妙的空氣動力學
    在Huracán EVO 後驅版車身呈現更加精妙的空氣動力學解決方案,亦彰顯蘭博基尼標誌性的設計DNA。強有力的外拓線條讓車身更具視覺張力:前部進氣口更寬,裝備了改進的空氣動力學系統。後部裝備了專門打造的全新後擴散器。標誌性的「Y」字型電子概念車燈與前分流器融合,成為車身空氣動力學設計的組成元素。
  • 【學術報告】「空氣動力學及氣體動力學在工業領域中的一些應用...
    報告人:單希壯 研究員報告題目:空氣動力學及氣體動力學在工業領域中的一些應用報告人1983年本科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空氣動力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師從中國科學院俞鴻儒院士。他先後在中航集團中國航空空氣動力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及同濟大學等單位從事風洞實驗技術、氣體動力學工業應用、高速列車及汽車空氣動力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在跨聲速風洞洞壁幹擾、氣動方法裂解製取乙烯、熱分離器技術、工業廢鹼回收技術、壓電式壓力傳感器技術以及高速列車動模型實驗技術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詣。
  • 提升飛機的性能:論「旋渦」空氣動力學在戰鬥機上的運用!
    經典的層流流動的空氣動力學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的需求。現代戰鬥機一 般採用中等的或大的後掠角或相對厚度很小的機翼 , 而且機頭也很細長。 這使得飛機在不大的迎角時即發生分離 , 並且是比較穩定的氣流分離,通常形成脫體渦。人們發現有效的利用好一些穩定的氣流分離,反而能夠大大提升飛機的飛行性能。脫體渦能對飛機產生很大的渦升力。
  • Enzo Ferrari曾說:「空氣動力學是為無法製造發動機的人準備的」
    但在地球上,一物體在空氣或者其他流體中作相對運動時,當中所產生的「風阻係數、Cd值」是你我他盡知的字眼,也可以高逼格地說上一句「空氣動力學」。來自捷克的斯柯達車廠,運用汽車空氣動力學的技術協助捷克奧運自行車選手Pavel Kelemen奪金。不同於上述的風洞測試,運用的是150臺高解析度相機來建立騎乘時的3D模型,再運用CFD電腦模擬不同騎姿的風阻,這樣一來即可找出最小風阻的騎姿。不僅僅是斯柯達,像是BMW也以自動駕駛的偵測技術協助美國泳隊在本屆奧運奪冠,此前McLaren、Ferrari也曾協助過英國和義大利運動代表隊。
  • 整車油耗貢獻最大的設計因素-空氣動力學
    說到影響汽車設計油耗,先排除動力總成的發動機熱效率的高低,汽車傳動效率高低的影響,再排出底盤,半軸,輪胎的影響,其實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風阻空氣動力學了。下面圖為某車型車輛風阻和汽車輪胎和底盤阻力比較圖,可以看出,隨著車輛速度增大,風阻呈陡增的趨勢。基本在70km/h 時的時候 風產生的阻力就大於汽車原本阻力了。那麼風阻主要與汽車設計哪些因素有關呢?
  • 淺談車輛空氣動力學設計__萬家熱線-安徽門戶網站
    隨著內燃機功率的不斷增大,汽車的行駛速度越來越快,到20世紀30年代,車輛的行駛速度記錄已經突破km/h大關。在如此的速度之中,空氣對車輛行駛能力的影響已經非常大。所以,當代汽車設計必須要包含的一項就是空氣動力學,這是流體力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空氣中的運動物體與空氣之間的關係。當今汽車的最高行駛速度普遍不超過350km/h,這個速度剛達到噴氣式飛機的起飛速度。
  • 通用發布空氣動力學系統新專利,多傳感器支持底盤高度自主調節
    在對汽車未來技術的追求上,通用算得上積極的一個,從其對無人駕駛的布局可見一斑。而這種積極,也體現在了通用對其他汽車智能技術的研發中。雷鋒網新智駕(AI-Drive)消息,日前,外媒從美國專利商標局獲悉,通用發布了一套全新的汽車空氣動力學系統專利,這款專利應用從2016年5月被申請,如今正式發布。據雷鋒網了解,這款複雜的空氣動力學系統專利能夠通過傳感器和控制系統,自主調節汽車尾翼(擾流板)、汽車前定風翼、車底分流器,甚至是底盤高度,以達到最佳的動力性能。
  • 世界先進汽車風洞系列:戴姆勒-奔馳空氣動力
    其中氣動聲學風洞安裝有五帶路面模擬系統、邊界層抽吸系統、汽車專用天平、移動測量系統等先進設備。本期「世界先進汽車風洞」將帶您了解奔馳這座全新的空氣動力學-聲學風洞。早在1974年奔馳便開始使用位於斯圖加特的風洞開展空氣動力學測試,1993年開始使用FKFS的風洞進行氣動測量,到了2002年聲學測量也轉到了FKFS風洞進行。
  • 格爾發K7高端重卡玩轉「空氣動力學」
    風洞是進行空氣動力實驗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通過風洞實驗測得的風阻係數,可以計算出汽車在行駛時的空氣阻力,這與車輛的油耗、高速行駛安全性等息息相關。隨著工業發展,風洞技術也開始應用於一些乘用車的研發。但是對於載重量達到20噸級別的重卡,風洞實驗就不是那麼容易了,至今國內廠家都鮮少涉足。·什麼是汽車空氣動力學?它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