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什麼?是一堆可能性,是一團「數字的煙」

2021-01-15 造就

造就第451位講者 光子(王健)

《世界邊緣的秘密》作者創想基因執行董事長人的大腦就像一個黑箱,裡面有著接近1000億個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有機地連接在一起。而它們之間的連接叫突觸,數量大約有100萬億個。

所以,大腦的結構是極其複雜的。但是再複雜的結構,你都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大堆錯綜複雜的導線,這些導線之間有各種神經電現象,你可以把它看成一個整體的系統。

現在有個問題,除了這些導線以外,還有沒有意識這個東西單獨存在?

每個人都在做決定,都在思考,但是我們的意識是獨立存在的嗎?還是這些導線的一部分?意識究竟是什麼?

大腦=意識嗎?

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問同樣一個問題,大腦是不是就等於意識呢?

我希望通過一個故事,來給大家更多的思考。

這個故事發生在多年以前荷蘭的一家醫院裡面,已經過午夜,病房裡面很寧靜。值班的是一個只有26歲的實習醫生,叫諾梅爾(Pim Van Lommel)。寧靜很快就被緊急發生的狀況打破了,因為一個心臟病人的心臟驟停。

心臟如果停了,沒有血液去給大腦供氧,大腦就會死亡。所以整個病房裡面亂作一團。諾梅爾很快給病人實施了兩次電擊,希望讓心臟重新起搏,但是未能成功。大家急得團團轉,亂成了一團麻。

一段時間以後,所有的體徵都消失了。沒有腦電圖,也沒有心電圖,身體也變得冰冷,沒有呼吸,沒有心跳。

這個可憐的26歲的實習生,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一個病人在他眼前死去了。他非常沮喪地記下死亡的時間。有人在屍體上面蓋上了被單。

就在這個時候,病人的喉嚨裡面突然咕嚕了一聲,大家定睛一看,病人又奇蹟般地活了過來。你們可以想像當時那種歡欣鼓舞的氣氛。

但是病人的表情特別奇怪,完全沒有那種死而復生的欣喜,他很迷惑地說:「No,你們為什麼把我給拽回來了?」

大家特別奇怪:「我們沒有動你,你一直躺在那裡。我們怎麼把你拽回來了?」

那個病人說:「我剛才去了一個很美麗的地方。」

原來這個病人有所謂的瀕死體驗「Near death experience」,或者簡稱NDE。

病人說:「我當時沒有死,我發現自己漸漸飄了起來。我可以往下看見我的身體,看見你們在搶救我。我可以說出每個人在幹什麼,我飄到天花板那麼高的時候,看見有一個黑色的隧道。我就沿著隧道往前飄,看見隧道的盡頭有一團光,非常溫暖。我沒有任何病痛,感到無比的和祥,感到無限的愛。那團光跟我有交流,跟我回顧了一生,結果被一下被你們給拉回來了。我當然就很不高興。」

諾梅爾受過很好的醫學訓練,他聽到這個的時候,覺得完全是胡言亂語。因為大腦裡面已經完全沒有神經電現象,身體已經冰涼,心臟已經停止跳動。這個人沒有任何生命體徵,不應該有意識,更不應該有記憶,這完全是一種錯覺或者幻覺。

但是因為這個經歷,導致他以後的十多年都不得安寧。他遇上每個心臟病死而復生的病人,他都會去問:你有沒有這個感受,我曾經遇上一個病人有這樣的感受。最後他實在是忍不住自己的好奇,決定自己掏錢進行研究,一研究就是十年。

他和十家荷蘭醫院籤約,追蹤334名因死而復生的心臟病患者,進行長達八年時間的採訪。他收集到大約18%的病人,也就是62位,全部有瀕死體驗。因為證據如此的震撼確鑿,全世界最頂尖的醫學雜誌之一《柳葉刀》就登了這篇文章,把所有的數據登出來了。今天NDE瀕死體驗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是非常活躍的研究領域。

《柳葉刀》刊登了這篇論文

Pim Van Lommel

很多人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心裡肯定還是有疑惑:也許真的是幻覺呢,也許真的是錯覺呢?所以有非常多的現象值得我們研究。

意識如何反作用大腦?

意識和物質之間的互動是很神奇的。意識如果不存在,它不可能對物質有任何的反作用。我可以至少舉一個例子,說明意識對大腦是有反作用的。

這個例子發生在長期冥想的人身上,冥想就是打坐,各個文化裡面都有冥想這種方式。

今天的科學已經發展到你可以不打開人的大腦,就可以用MRI核磁共振看大腦的結構。有人對長期冥想的人做了研究,發現他們的大腦結構某些方面居然發生了永久的顯著的變化。

如果大腦是一大堆的導線,只是在那邊互相放了一通電就結束了,導線的形狀不會改變。那當然我們可以肯定只有導線,沒有別的東西存在。但是現在導線之間的連接、形狀改變了,我們必須面對這個現實。

所以大腦和意識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等同的關係。大腦也許支撐著意識,但是意識對大腦也有反作用力。

意識到底是什麼?

那麼意識究竟是什麼呢?

整個人類今天都沒法回答你,這是整個人類面對的最前沿的問題,但是我們已經知道它不是什麼。

首先它不是物質,其次它不是能量,我們看到的整個世界都是物質和能量。意識不是物質和能量的話,那它必然是世界以外的我們還不懂得不知道的一個東西。

這個問題為什麼重要?因為這個發現可以顛覆我們人類整個傳統的世界觀。

傳統的世界觀是怎樣的呢?

大腦在觀察著世界。

今天我們發現:意識並不等於大腦,而大腦是世界的一部分,意識在觀察著包括著大腦的世界。那現在有一個更大的問題了,世界究竟是什麼呢?

大家都好像很清楚世界是什麼,我坐在皮沙發上,皮沙發軟綿綿的,我可以摸到它的量度,這就是世界。

但是我要再問皮沙發是怎麼組成的呢?

大家就開始運用中學學的知識解答,皮沙發是原子組成的。

原子是什麼組成的?原子核和電子。

電子是由什麼組成的?基本粒子。

那基本粒子是什麼?

……

到最後,能回答的人很少。

我可以告訴大家,量子物理學家今天是怎樣回答的。量子物理學家的回答是:所有的基本粒子在沒有被觀察的時候,全部是機率波。

什麼是機率波?

機率波不是一個實體,機率波是一堆可能性。

從數學上來說,機率波代表著在空間中間某一點,某一個基本粒子出現的可能性的大小。它本身是一堆數字,你可以想像它是一大團數字的煙。世界是基本粒子組成的,包括你的身體、你的大腦、皮沙發、牆、天、地,全部是基本粒子組成的。

而基本粒子在沒人觀察的時候,全部是機率波,機率波是按一定機率分布於所有的空間的。所以整個世界就成了混沌一團,成了「數字的煙」。

我們通常認為,我們看見的世界是真實的。但是我們看見的世界,是因為意識的觀察而得到的,在沒有觀察的時候,它只是一團「數字的煙」(機率波)。

所以量子物理對今天人類的世界觀有著非常深刻的顛覆性影響。你的身體,我的身體,你的大腦,我的大腦,全都在這一團「數字的煙」裡。

那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如果我們都是互相連接的,而且我和整個世界都是在一大團東西裡面,我為什麼覺得我跟世界是分離的?

我跟那個牆就有距離,我跟那沙發也有距離,這是怎麼回事?

有一些人認為,我們所看到的距離是一種幻想,這些人裡面,就包括哈佛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Jill Taylor。

有一天早晨,她本來是正常地起床去上班,結果突然發現有什麼地方不對。首先是身體不利索了,無法活動;其次說不出話來,失去了語言的能力。但是更加神奇的是,她看所有的文字,只看見形狀,她不能理解那文字的含義。

她是個博士,但是她看一個基本的名片,都無法理解了,所以她沒辦法打電話出去求救,因為她不知道上面的號碼、數字是什麼意思。

後來她被救回以後,人們才發現她的左腦發生了腦溢血,剛才提到的這些功能,包括語言的功能、行動功能、閱讀功能,全部是在左腦的。所以腦溢血一發生,就導致整個左腦暫時喪失了功能,就是右腦在起作用。

但是她被救好了以後呢,給大家說了一個非常奇妙的感覺,她在那一段時間裡面覺得自己的身體沒有邊界了,她覺得自己和整個宇宙是連在一起的。也就是我剛才講的這種感覺,居然在她左腦腦溢血的時候發生了。

她認為,人的左腦和右腦有著不同的功能,右腦本能地就能感受到,我和整個世界是連接在一起的。但是左腦是負責邏輯的,它說,不,你這樣會撞上車的,牆離你有那麼遠,汽車離你有那麼遠,沙發離你有那麼遠。它不斷地在壓抑右腦的感知。

所以有了左腦,才能在現實世界裡生活,但是右腦的感覺對Jill來講是一種更真實的感覺。她認為,我和世界之間有著看不見的聯繫。

我對這個聯繫,對意識是什麼、意識的機理,進行了多年的研究。我發現我們並不是一堆偶然發生的細胞,我們並不是這個世界的匆匆過客,這個世界也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是一個橫平豎直的永恆的一個盒子一樣的地方。我們是在體驗生命的森林,而這個世界是一大團可能性,在我們來之前和走之後,它就是一團機率波,是巨大的可能性。

我們在這幹嘛呢?我們在把這個可能性,變成我們所感知的現實。

造就FUTURE是一場科技、文化、娛樂交融的思想盛宴,是一場藝術與科技交織的美妙盛宴。它是造就最為前沿的思想交流陣地,是一年一度的未來科技探討盛會。

策劃 | 李瑩;編輯 | 李瑩;校對 | Lily

視頻 | Don;版面 | 漫倩

造就:劇院式演講,發現創造力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點擊文末藍字「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入心的句子: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
    ——魏憲《西湖春曉》在還沒有你的時候,這個世界已經存在了很久;在沒有了你的時候,這個世界還要存在很久。——史鐵生《務虛筆記》於浩歌狂熱之際寒,於天上看見深淵,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於無處希望中得救。——魯迅《野草》能來夜話否,池畔欲秋涼。
  • 到底什麼才是好的煙香?先說煙香味兒的兩種來源
    上一個帖子(【試茶猜產地活動】煙香味不等於煙火味,更不能是油煙味)發出來了之後,好多朋友問我,到底什麼才是好的煙香味。我就服了,你自己不去試,相信我寫的文字能將煙香味講清楚?文字,從古到今都不能將一個事物講得任何人看上去都認為已經講透徹的。 還有一個就是:這個世界上還有兩個字,叫做「程度」。同樣的煙香味,稍微過了那個「程度」的界,不管是上限還是下限,就變了味兒了。比如說吧,水浸到你的嘴唇之上,鼻孔之下,你就很舒服。
  • 世界是一堆隨機事件
    那麼,世界只是上帝的意志,而意志是偶發的、多變的、雜亂的。不要執著地探尋規律,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沒準萬象只是上帝的惡作劇,是一次次無釐頭的塗鴉。宇宙中無上帝嗎?那麼,世界既無目的性,也無規定性,它就是一堆隨機事件。它的每一個呈現,就如同你從一個裝滿五顏六色玻璃球的口袋裡摸出一個,摸出哪個原本毫無道理。
  • 識別不出數字的怪病
    我們要做的就是嘗試分析大腦在他的意識之外搞出了什麼動作。」患者(病例研究中匿名記號RFS)被診斷出患有罕見的退化性腦病,也被稱為皮質症候群,由大腦兩個區域(皮層和基底神經節)的嚴重損失引發。大多數患有這種疾病的人都會遭受諸如記憶力衰退、肌肉痙攣和行走困難等症狀的折磨。但是,除了常規症狀外,RFS還失去了感知,描述甚至抄寫大多數阿拉伯數字的能力。
  • 「火」到底是個什麼物質?由什麼構成的?
    你給我說人話,什麼鬼活化我聽不懂!好吧,舉個慄子,多米諾骨牌知道吧,假如多米諾骨牌時正方體,還可以連鎖反應嗎?第一個倒下的能量不足以讓第二個倒下,這種燃料就燒不起來,他就不是可持續燃燒的燃料。微觀角度?所謂燃燒,就是核外電子的能級躍遷釋放光子的過程。又是什麼鬼,我讀書少你少唬我。
  • 人類本身是一堆原子,那麼人的思想到底是什麼?人體本質又是什麼?
    人類本身是一堆原子,那麼人的思想到底是什麼?人體的本質又是什麼?類的思想意識從何而來?生物世界與非生物世界的區別在於生物體中眾多的生物大分子DNA、RNA和蛋白質等等無時無刻進行的一系列化學反應處於動態平衡當中,而原子在所有生物化學反應中是不可分割的。理察·費曼60年代在加州理工學院上物理課是就問過一個問題:如果在一場大災難中,所有的科學知識都被摧毀了,而只有一句話傳遞給下一代的生物,那麼什麼樣的陳述能用最少的語言包含最多的信息呢?
  • 香菸上印的數字編號是什麼意思?今天可算知道了
    香菸上印的數字編號是什麼意思?今天可算知道了小美梅愛吃蜂蜜 第121 期經常抽菸的人就會發現,其實香菸上有編號的,這些編號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很多喜歡抽菸的人,他們就會抽菸,自然而然就會形成那種不好的感覺。
  • 什麼煙抽了身上沒味道,煙味淡的男士煙推薦
    對於抽菸的人來說,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口味,有的人喜歡烈一點的香菸,有的人則是喜歡清淡的香菸,對於大多數菸民而言,清淡的香菸還是非常受歡迎的,那麼什麼煙抽了身上沒味道,現在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煙味淡的男士煙推薦。
  • 「鯊魚煙」又是什麼?
    過去世界各地都有吃魚翅的習慣,而鯊魚肉通常是以煙燻的方式,製作成「鯊魚煙」。但近年來,世界各國已開始意識到,海洋生態的重要性,紛紛提出拒食由鯊魚各部位所料理或加工而成的商品。鯊魚在海洋生態食物鏈中,位居食物鏈頂端,因海洋汙染問題嚴重,而造成鯊魚體內含汞量偏高,因此許多學者專家呼籲別再食用鯊魚,以免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 一團綠色上面有1000裡打一成語是什麼:一碧千裡
    一團綠色上面有1000裡打一成語是什麼:一碧千裡時間:2018-02-23 19:1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團綠色上面有1000裡打一成語是什麼:一碧千裡 一團綠色上面有1000裡打一成語是什麼?
  • 新房煙感報警器能拆嗎 新房煙感報警器原理是什麼
    現在很多的朋友們在居住新房的時候都知道新房一般會安裝煙感報警器,這樣也是為了保證居住的安全性,畢竟萬一出現火災等情況的話是很危險的,如果有煙管報警器的話,也能夠提醒家人儘快的逃離,不安全的區域,那麼新房煙感報警器能拆嗎?新房煙感報警器原理是什麼?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煙支上沒有鋼印,就一定是假煙?真相…
    真煙煙支鋼印字體清晰完整、位置適當,表面光潔飽滿、無皺紋,煙支長短一致、切口平齊;假煙煙支一般鋼印殘缺、高低不一、顏色太淺或太深,煙支表面不潔、切口有毛渣。二、看鋼印排列規則真煙鋼印(鋼印一般由字母或數字組成):字母或數字排列一般是有高有低,高低不平,且每個字母或數字間距不等,特別是字母和數字之間的間距一般會較大,因為真煙鋼印是機器在動態情況下列印,所以鋼印排列是不規則的;假冒煙鋼印一般較整齊一致,間距相等,因為假冒煙一般是手工製作
  • 《我們或許會是一堆數字組成的嘛?——矩陣理論(母體理論)》第132期(附音頻)
    以下中文文本為翻譯軟體操作,僅供參考~《我們或許會是一堆數字組成的嘛?——矩陣理論(母體理論)》您可能直到看見到一些奇怪的事情發生前並不相信矩陣理論。我個人對矩陣理論的看法是,它應該有五成的概率是存在可能性的。儘管如此,我個人仍舊不太相信矩陣理論。
  • 禪雨入秋,風隨青煙
    禪意青煙,被寒風撕碎。不成一注香,不直一條線。菸灰被吹起向天深深淺淺的一簇簇一團團,飄在香爐上空、寺院四周,煙的香襲和著風吹久久的在深山裡環繞,沉沉的印謐在青石大殿。冷秋,從禪寺的門縫裡飄出,落葉著人生的匆匆。寧靜炫麗著歲月的溫潤。一陣輕柔的禪音,緩緩的貼著長落的幔帳落在蒲墊上。冷風從大殿的後堂吹入,環繞著煙香串襲的木架榫落,輝煌迴蕩著和韻的心律。
  • 粗杆煙和細杆煙有什麼不一樣?怕得肺病,抽哪種煙更好?
    說到香菸,那不由會想到以前一個老同學,他從初中的時候就背著父母抽菸,如果已然是一名老菸民了,每天幾乎要抽大概十根煙左右,最近見面的時候發現,他現在在抽細杆煙,朋友說現在香菸廠也很用心,為了降低吸菸的有害性,生產了細杆煙,比以前吸的粗杆煙對身體危害小。
  • 「鳳凰」老煙作為細支煙的「新軍」,靠什麼賣點在市場立足呢?
    記得當年,要是有人抽這煙,那整個走廊的人都會知道有人在抽鳳凰,不管躲在哪個角落,都能定位精準的把他找出來。如今,畫面不改,尺寸變細,但是吸食起來,並不像以前的鳳凰會香到頭暈,如今的鳳凰,抽起來似乎沒那麼香了,醇和度也還不錯,只是燃燒出來的香味依然容易讓人識別,不過香氣似乎也親民很多,濃而不烈,讓我還生出幾分喜歡。「鳳凰」是當時的甲級煙,香氣特別濃。
  • 「雨巷同題」第0102期同題:煙
    >譬如紙、煤、木頭、菸絲你想變成一張紙、一塊煤一根木頭、一支香菸,甚至飄零下來又聚成一堆的枯葉如歌地燃燒小夥伴們便搶做一團,似乎這第二口煙是山珍海味一般,搶到光榮,不搶可恥!那拼搶之激烈程度不亞於中國男足踢世界盃。看到他們已把小明壓倒在地,我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我趕緊大叫一聲「都快起來!都聽大哥的!」這才止住了夥伴們的過激行為,都從小明身上挪了開來,只有小明還趴在哪裡一動也不動,我飛身過去把小明翻過身來,原來小明因為保護煙把煙身全塞進了嘴裡,因為群人壓身,被煙嗆到喘不過氣來,真是好險呢!
  • 目擊者形容一團火球墜海 客機疑被雷電擊中
    目擊者形容一團火球墜海 客機疑被雷電擊中 來源:國際在線 2010年01月26日06:10 該機一共搭載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有目擊者看到一團火球墜入海中。黎軍方稱客機起飛後不久便著火,墜海客機發現生還者的可能性已不大。  貝魯特被暴雨雷電籠罩  黎巴嫩公共事務和交通部長阿里迪說,當天失事的客機從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拉菲克·哈裡裡國際機場起飛,計劃飛往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
  • 「超逸酷玩」悅刻換彈霧化煙開啟健康替煙新體驗
    市面上最開始出現的電子菸產品多是一次性設計,產品內置電池和煙油,電池耗盡或者煙油使用完畢之後產品就可以丟掉了,悅刻換彈霧化煙產品採用充電方案,獨立設計包含煙油的煙彈模塊是可以更換的。把悅刻換彈霧化煙的煙杆從託襯中取出來,藍灰色的外觀給人的感覺非常穩重,因為煙杆採用磨砂金屬材質設計,重量也非常輕便,拿在手中有點涼涼的感覺,中間水滴型是LED燈顯示區域。悅刻換彈霧化煙產品包裝盒裡附送了兩支煙彈,以膠囊方式一次性封裝起來,放置下託襯的左角凹槽內固定,底部為藍色的煙彈標註為勁爽薄荷味、底部為橙色的煙彈標註為經典菸草味。
  • 科學家把一堆細菌帶到太空宇宙輻射下暴曬三年,發現它們還活著!
    這是一種極端微生物,對紫外線、電離輻射、強氧化劑有著驚人的抗性,被金氏世界紀錄稱為「世界上最頑強的細菌」。(耐輻射奇球菌)在對耐輻射奇球菌做了5年的太空模擬試驗後,日本太空探索局批准了他們的實驗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