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3月PMI:反彈是板上釘釘,不代表經濟完全恢復正常

2020-11-27 手機鳳凰網

根據國家統計局3月31日公布的數據,3月中國製造業PMI為52.0%,比上月回升16.3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3%,比上月回升22.7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表示,3月份採購經理指數回升至臨界點以上是2月份大幅下降後的反彈,更多反映的是一半以上的調查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比上月有所改善,並不能代表我國經濟運行已恢復正常水平。

「在2月低基數情況下,3月PMI明顯偏弱。」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本月PMI重回榮枯線以上基本可以說是板上釘釘,不過3月經濟恢復程度依然相對緩慢。

他表示,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完成增長目標難度增加,各類積極政策仍會繼續出臺,貨幣繼續寬鬆,財政有望大幅加碼,但進一步深化改革才能創造經濟可持續的增長點。

反彈是正常現象,企業生產經營壓力仍較大

「PMI的粗略含義是,有百分之多少的企業認為,本月好於上月。考慮3月大部分企業復工,因此3月好於2月的企業百分比應當很大。」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

由於PMI是環比指標,2月經濟活動受到疫情影響幾乎完全停滯的情況下,3月PMI相對2月回升是正常現象。但他認為,在2月PMI歷史最低值的情況下,3月PMI僅為52.0%,難說數據很好。

3月份,除價格指數外,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的各分項指數均有所回升。市場供需有所改善,企業採購環比增加。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4.1%和52.0%,比上月回升26.3和22.7個百分點,生產指數高於新訂單指數2.1個百分點,顯示製造業產能有所恢復。採購量指數為52.7%,比上月回升23.4個百分點,企業採購活動較上月活躍。

本月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企業預期有所回升。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4%,比上月回升12.6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及酒飲料精製茶、醫藥、專用設備、汽車、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等製造業均高於平均水平。

此外,新動能恢復較快,高技術製造業PMI高於總體。從重點領域看,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和消費品行業PMI為55.8%、54.5%和52.0%,其中高技術製造業PMI高於製造業總體3.8個百分點。

從企業規模看,不同規模企業均有回升,大型企業復甦相對較快。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2.6%、51.5%和50.9%,比上月回升16.3、16.0和16.8個百分點。從市場預期看,大、中、小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分別為55.5%、52.5%和54.0%,高於上月11.2、12.5和16.6個百分點。

雖然3月份製造業PMI大幅回升,但調查結果顯示,企業生產經營壓力仍然較大,本月反映資金緊張和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比重分別為41.7%和52.3%,比上月上升2.6和4.1個百分點。

由於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受到嚴重衝擊,給我國經濟帶來新的嚴峻挑戰。3月份我國製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為46.4%和48.4%,雖環比有所回升,但處於較低水平,出口壓力仍較大。

僅憑單月數據反彈不代表經濟完全恢復正常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形成嚴重衝擊,尤其是2月份採購經理指數跌至歷史最低點,製造業PMI為35.7%,甚至低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經濟活動短期內大幅收縮。

如何看待本月PMI升至50.0%以上,這是否代表經濟回暖?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負責人表示,通常情況下,當PMI連續三個月以上同向變化時,才能反映經濟運行的趨勢性變化,僅僅單月數據升至榮枯線上,並不能判斷我國經濟已完全恢復正常水平,實現趨勢性好轉,還需持續觀察變化。

「在2月低基數情況下,3月PMI明顯偏弱。」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隔離導致經濟停擺,造成2月PMI基數創下歷史低位,PMI是環比指標,本月重回榮枯線以上基本可以說是板上釘釘,但52%的結果明顯偏弱,說明3月經濟恢復程度依然相對緩慢。

截至3月25日,全國採購經理調查企業中,大中型企業復工率為96.6%,較2月25日調查結果上升17.7個百分點。李迅雷表示,從高頻數據來看,目前6大電廠發電耗煤佔正常水平的80%左右,完全恢復可能要到4月中旬。

與此同時,儘管國內疫情儘管受到控制,但居民對疫情的恐懼並沒有完全消除,服務業消費、可選商品消費恢復程度依然偏慢。

3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8%,比上月回升21.7個百分點。其中,生活性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2%,低於服務業總體指數1.6個百分點,其中住宿餐飲、旅遊、居民服務、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復工復產進度較服務業總體滯後,商務活動指數繼續位於收縮區間。

此外,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還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世界疫情呈加速擴散蔓延態勢,世界經濟貿易增長遭受衝擊嚴重,我國疫情輸入壓力加大,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鏈恢復面臨新挑戰。

李迅雷表示,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完成增長目標難度增加,各類積極政策仍會繼續出臺,貨幣繼續寬鬆,財政有望大幅加碼,但進一步深化改革才能創造經濟可持續的增長點。

「雖然PMI指數環比回升,但經濟尤其是小企業經營仍面臨較大壓力,穩定實體經濟的措施應當是當前政策的核心。」鄧海清認為,財政支持政策發力已經是勢在必行,央行政策的重心將從貨幣市場的狹義流動性寬鬆,轉向實體經濟的廣義融資條件寬鬆。

相關焦點

  • ...3月製造業PMI大幅回升至52%,但仍不能判斷經濟已完全恢復正常...
    中國3月製造業PMI大幅回升至52%,但仍不能判斷經濟已完全恢復正常水平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31 09:18:31
  • 我國製造業PMI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數據時表示,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PMI位於擴張區間的增加至19個,製造業景氣面有所擴大,主要呈現三個特點:一是產需兩端協同發力,供需循環持續改善;二是進出口景氣度穩步回升,保持逐月回升走勢;三是價格指數升幅較大。
  • 七個步驟,讀懂美國PMI數據 - 政治經濟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不過,採購主管對經濟的直觀感受有時會領先於實際數據的反映。  3、IHS Markit的PMI採用了特定的季節性調整方法,每月調整一次,因而更為平穩。  上述第2、3項區別,導致ISM的PMI對經濟的變化更為靈敏、波動性更大。
  • 曾光解讀疫情反彈:停止春運是因噎廢食
    近日,全國多地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反彈。以河北為例,截至1月6日,河北5天內共報告確診病例90例、無症狀感染者114例。對此,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在接受鳳凰網財經《封面》專訪時解讀了此輪疫情反彈。
  • 鄒市明眼疾病情初步確診:難以完全恢復正常
    資料圖:鄒市明新華社上海12月26日消息,新華社記者26日採訪上海長徵醫院獲悉,前奧運冠軍、著名拳手鄒市明因眼部嚴重不適急診入院,後經診斷,雙側眼眶有多發性骨折、輕度白內障、玻璃體渾濁等症狀,若想完全恢復正常非常困難,並且可能留有後遺症。
  • 汪濤:中央政治局會議解讀,7月宏觀數據前瞻
    7月政治局會議解讀中央政治局會議於7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了當前的經濟形勢,並為下半年整體政策定調。會議表示二季度經濟增長明顯強於預期,整體經濟快速恢復,但同時指出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
  • 工業經濟運行回歸正常軌道
    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5月份、6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9%、4.4%和4.8%。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二季度以來我國工業經濟穩步回升,初步判斷經濟運行已經回歸正常軌道,疫情對我國工業經濟的影響總體可控。
  • ...中的經濟前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完全封鎖,經濟受到重大打擊...
    2020-06-16 22:29:13來源:FX168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疫情中的經濟前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完全封鎖,經濟受到重大打擊;第二階段時經濟反彈,經濟重啟,人們返回工作崗位;第三階段恢復正常。
  • 外媒丨9月!中國國內航空業預計將完全恢復
    8月27日,美國彭博社和英國BBC新聞發文關注中國航空市場「復活」,表示來自中國的好消息給正遭受大規模裁員和虧損的國際航空業帶來希望。彭博社文章表示,7月中國國內航班客運量數據令人樂觀。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這三大航空公司共運送了2200萬名國內乘客,較6月份增長了約25%。
  • 中行報告: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很可能恢復至正常水平以上
    近日,中國銀行研究院發布《2021年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指出,2021年是中國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外部環境仍是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全球疫情存在反覆風險,全球政經格局依然複雜多變。從國內看,逆周期調控政策力度將有所減弱,但中國疫情防控更加科學有效,經濟增長面臨的有利因素較多,經濟增速很可能恢復至正常水平以上。
  • 中疾控流行病學專家曾光解讀疫情反彈:停止春運是因噎廢食
    近日,全國多地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反彈。以河北為例,截至1月6日,河北5天內共報告確診病例90例、無症狀感染者114例。對此,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在接受鳳凰網財經《封面》專訪時解讀了此輪疫情反彈。
  • 全球宏觀經濟與大宗商品市場周報
    來源:方正中期期貨作者: 史家亮 第一部分 國內經濟解讀國內方面,8月外匯儲備連續第5個月上升,外匯流動性保持平穩。總體上看,國內經濟保持穩定復甦的態勢,並且預計下周公布的經濟數據在天氣等負面影響消退之後,將再度加快,房地產方面受到政策收緊影響有一定不確定性。風險事件方面,疫情方面,美國停止對國際旅客篩查病毒。川普繼續淡化病毒嚴重性,紐約宣布9月30日開始恢復餐廳室內用餐。歐洲疫情惡化速度超過美國,尤其是英國、法國、西班牙等西歐國家,對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上升。
  • 2020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分析及下半年展望:改革創新護航持續反彈
    1.美國:經濟面臨不確定風險,聯儲考慮新政策手段2.歐洲:經濟大概率反彈,復甦之路風險重重,貨幣政策延續寬鬆3.日本一是農業生產已基本恢復正常水平。一季度我國農林魚牧業受到疫情的衝擊最小,大部分農產品產量實現增產,二季度疫情對農業的影響進一步下降,僅部分生鮮肉類、魚類在 6 月北京疫情反覆期間受到一定影響,生豬產能持續恢復,降幅較一季度收窄。綜合看,二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由一季度的同比下降 3.2%轉為同比增長 3.3%,已與歷史平均水平相當。
  • 如何解讀9月宏觀數據及對下階段貨幣和財政政策走向的影響︱重陽問答
    Q:請問重陽投資如何解讀9月宏觀數據? 9月社融和信貸延續高增,經濟自發擴張動能和寬財政導向是主因。從數據來看,9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48萬億元,同比多增了9658億,分項中新增人民幣貸款多增1580億元,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未貼現票據三項合計同比多增1151億元,企業債券融資同比少增1009億元。
  •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資本市場進入微觀治理階段
    陶川指出,「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暗示明年上半年加息的概率較低。政策緊縮預期降溫,長端利率短期見頂的概率進一步上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終發布的通稿雖然只有5000字左右,但確是對當年經濟形勢的分析總結,對下年經濟工作的部署。
  • CF40:高善文解析疫情對經濟影響
    市場總體上認為,疫情在中期對全球經濟形成了一個額外的負面衝擊。  從疫情對國內實體經濟的影響來看,最近一段時間整個經濟活動的復工率大概只有往年的一半左右。考慮到現階段疫情防控的一系列嚴厲措施,預計整個3月份全國的復工進度也不會太快,能否在3月底恢復往年水平存在變數,這也預示著2020年一季度的宏觀數據或不樂觀。
  • 國內製造業PMI跌冰點、黃金暴跌 3月是否能夠迎來拐點?
    2、3月之間,消費端存在缺口,如果刺激政策行之有效,新零售方式下車企可以度過「難熬」的3月,若好事成雙,再加上復工順利推,預計行業在5月回歸正常節奏。但一切都會這麼簡單麼?  01三月,是製造業焦慮的開始。 最新數據:2月製造業PMI降到冰點,全國的統計保守是在35.7%左右。
  • 城市擁堵指數恢復折射經濟復甦速度
    城市擁堵指數恢復折射經濟復甦速度王桂霞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等機構發布《2020年Q1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全國交通持續復甦,近七成的城市擁堵已經基本恢復,達到去年同期
  • 濟南海峽整形揭秘:做完點陣雷射多久可以完全恢復?
    下面濟南海峽整形醫師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做完點陣雷射多久可以完全恢復?1、剝脫性點陣雷射完全恢復需2-3個月之所以做剝脫性點陣雷射恢復期這麼長,是因為剝脫的點陣雷射會對表麵皮膚汽化,簡單理解就是會損傷表皮,所以恢復正常膚色的時間要更久一些。二氧化碳CO2點陣雷射和像素雷射,都是屬於剝脫性點陣雷射的範疇,一般都是需要2-3個月才可以完全恢復。
  • 患上這種疾病多久能恢復正常?
    抑鬱症是一種全球常見病,近年來已經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每年因抑鬱症而自殺死亡的人數高達100萬人。因抑鬱症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2020年9月11日,衛健委發布的《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已將抑鬱症篩查納入體檢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