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的「指數」增長正在改變計算的本質

2020-12-02 百家號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大規模應用正在改變計算的本質。

谷歌軟體工程師Cliff Young於周四早上在Linley Group秋季處理器大會上發表了開幕主題演講。

Young表示,人工智慧的使用達到了一個「指數階段」,同時摩爾定律,幾十年前關於半導體進步的經驗法則已陷入停滯狀態。

谷歌TPU陣列(圖片來源:Google)

Young認為,由於傳統晶片難以實現更高的性能和效率,因此AI研究人員的需求激增。

他發布了一些統計數據:康奈爾大學的關於機器學術論文數量每18個月增加一倍。

而在谷歌專注於人工智慧的內部項目數量也每18個月增加一倍。

執行機器學習神經網絡所需的浮點運算操作的數量每三個半月翻一番。

所有計算需求的增長都加起來就是「超級摩爾定律」。

傳統的神經網絡可能有數十萬個這樣的重量,必須計算,甚至數百萬,谷歌的科學家們說「請給我們一臺重量級的機器」,計算機能夠計算萬億的重量。這是因為「每次你將神經網絡的大小增加一倍,我們的準確度就會提高。」 。

機器學習增長趨勢(圖片來源:Google)

為了解決問題,谷歌一直在開發自己的機器學習晶片系列,即「Tensor Processing Unit」。需要TPU和類似的部件,因為傳統的CPU和圖形晶片(GPU)無法跟上。

TPU在2017年首次亮相時引起了騷動,其性能優於傳統晶片。谷歌目前已進入TPU的第三次迭代,它在內部使用,並通過谷歌雲提供按需計算節點。

此外:Google宣布推出Edge TPU,Cloud IoT Edge軟體

該公司繼續發展越來越大的TPU實例。Young表示,它的「pod」配置將1,024個單獨的TPU連接到一臺新的超級計算機上,而谷歌打算「繼續擴展」該系統。

「我們正在構建這些巨大的多臺計算機,具有數十億的計算能力,」他說。「我們正在不斷向前推進各個方向。」

TPU採用最快的內存晶片,即所謂的高帶寬內存或HBM。他說,在訓練神經網絡時,對內存容量的需求急劇增加。

谷歌也正在調整它如何編程神經網絡以充分利用硬體。「我們在數據和模型並行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包括「Mesh TensorFlow」等項目,這是對該公司TensorFlow編程框架的改編,該框架「將數據和模型並行化結合在一起」。

相關焦點

  • AI正在改變整個計算的本質
    今年2月,Facebook負責人工智慧研究的負責人Yann LeCun在舊金山舉行的國際固態電路會議上發表了演講,該會議是世界上運行時間最長的計算機晶片會議之一。在ISSCC,LeCun明確了計算機技術對人工智慧研究的重要性。
  • 量子計算將永遠改變人工智慧的四種方式
    儘管量子計算將在AI上結合的程度,尚待爭論,但許多專家現在懷疑量子計算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AI。例如,銀行控股公司BBVA的分析師指出,量子計算和AI之間的自然協同作用是量子機器學習最終將勝過經典機器學習的原因。
  • 指數級技術進步改變世界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要快
    指數級的進步便是其中的原因。一些指數級的進步現在是可以預測的,比如計算能力的增長速度,以致於眾多公司會在他們的產品中考慮到預期的進步。無線通信的速度將很快增加至少10倍,在不久的將來,深度學習的能力將繼續呈指數級增長。所有這些都是同步發生的。因此,僅僅依靠這些進步來發展新公司變得越來越困難。當我們將這些指數增長的先進技術結合在一起時,新突破的機會就來了。可稱為「指數技術的碰撞」。這種碰撞會放大能力和可能性。
  • 人工智慧正在如何改變藥物發現 | Nature 2018
    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逐漸受到關注,正在改變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領域。那麼,人工智慧技術對藥物發現領域究竟有多大影響呢?前景如何?為了儘可能完整的看待這一過程,我們做一些回顧。 03 AI應用於藥物發現的條件是否成熟在過去的二十年中,計算機處理能力的持續快速增長,大數據集的可用性以及高級算法的發展推動了機器學習的重大改進。
  • 如何看待人工智慧對人屬性的改變
    一方面,作為工具屬性,人工智慧延伸了人的四肢並逐漸解放大腦。使用遠程監控的千裡眼、遠距離信號傳輸的順風耳、在古人看來無解的複雜計算,這些問題在人工智慧那裡得到了稀鬆平常的解決。另一方面,在某些領域,人工智慧對人類運算、存儲、記憶等能力的替代和超越,孕育了人工智慧全面超越人類的可能,而這種可能性增加了人類被支配、被奴役甚至被消滅的危險。目前來看,越來越多的科學技術正在促使這種危險向人類逼近。
  • 量子計算獲得突破性進展,人工智慧「奇點」提前?
    如今的設備和技術讓大數據的積累呈現爆發式增長,但如何處理海量數據是個大問題,如今生產數據的能力與處理數據的能力已然不能匹配。即使是谷歌引以為傲的AlphaGo,下一盤棋所消耗的能量都比人類多出幾十萬倍,這就是計算能力不足所致。此時量子計算的作用就得以凸顯,它的進展對人工智慧領域或許會產生顛覆性的改變。
  • 請認識指數型組織,它正在顛覆你的企業
    然而,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想要依靠傳統方式獲得組織長遠發展的願望,正在被這個時代快速地衝擊與顛覆。以科達膠捲為例,在數位相機出現之前,人們獲得一張相片的成本一定會包含膠捲費用,然而有了數位相機之後,這項成本則變成了0。僅此一項改變,就導致了整個攝影器材行業的顛覆。這種類型的顛覆不僅僅存在於某一個行業之中。
  • 摩爾定律日薄西山 計算性能如何增長
    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一直被IT行業推崇為「聖經」的摩爾定律,正在無可辯駁地走向沒落。當摩爾定律不再發揮其神奇功效,控制著每臺電腦和手機的半導體行業又將何去何從?   叢京生教授從早期的圖靈機入手,回顧了電子計算輝煌的發展歷史,並著重介紹了摩爾定律及其在計算機上的應用。他指出,摩爾定律預示著,每兩年微處理器電晶體數量都將加倍,這種指數級的增長,促使計算機向更先進、輕便、小巧的方向轉化,然後又孕育出了高速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和智能互聯方面的更多應用。
  • 淺說數學的指數增長
    在數學上,指數增長是指數量隨某一變量增加時的一種特定方式。當數量相對於變量的瞬時變化率 (即導數 )與數量本身成正比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這種增長被描述為一個函數,隨變量指數增長的量是變量的指數函數。指數增長隨變量增加而增長的速率一般都遠超過線性增長或冪增長。如上圖所示,指數增長(綠色)如何超過線性增長(紅色)和冪增長(藍色)。
  • 人工智慧正在如何改變世界:BBC 總結 AI 的 A 到 Z
    雖然今天的人工智慧系統仍未實現這一目標,但他們在某些特定任務中的表現已經做到和人一樣好,甚至比人類更優秀。新技術讓機器能夠運用海量的數據進行學習,使得 AI 已經邁出了長足的一步。AI 逐漸走出研究實驗室,進入現實世界,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毫無疑問,我們正在進入人工智慧時代。
  • 量子計算未必會改變人工智慧:量子的水很渾,需要先沉澱
    量子計算與人工智慧的結合,可能造就更強大的AI是一個美好的願景。但目前不應過分的炒作與追捧:量子的水很渾,需要先沉澱。無論是弱人工智慧還是強人工智慧,採用量子計算都不是什麼好的方案。因為量子疊加的計算方式在人工智慧的解決方案中用處不大。
  • 企業實現指數級的增長,最終要學會聚變和裂變的商業玩法
    同樣公司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和生產要素,也存在稀缺性,這使得公司的成長速度無法突破生產資料擴張的局限,呈現線性的增長,也就是說,每增加一份生產資料,如房地產、設備和勞動力,就會增加一份產品;在工業技術進步的驅動下,每增加一份生產資料,可能會由於效率的提升而增加三倍的產品,但仍然不改變線性增長的本質。
  • Nature:用光子處理器提升人工智慧計算速度
    編輯/文龍當今社會,人工智慧正在改變臨床診斷、自動駕駛、語音翻譯等各個領域。但是,數據量的快速增長給AI中使用的電子計算硬體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計算速度和功耗問題已成為人工智慧的主要瓶頸。這些報告引發了光學計算的復興。隨著人工智慧的興起,傳統的電子計算方式逐漸達到其性能極限,遠遠落後於可處理數據的快速增長。在各種類型的AI中,神經網絡由於其出色的表現而被廣泛用於AI任務中。這些網絡使用多層相互連接的人工神經元執行複雜的數學運算,其中佔用了大多數計算資源的基本運算是矩陣向量乘法。
  • 人工智慧的突破需要顛覆圖靈機嗎?
    作為一位跨領域科學家,Bragi 在美國紐約大學和卡耐基梅隆大學期間為了發現制約人工智慧發展的根本問題,設計了一套重新改造計算機科學基礎的綜合性研究項目。Bragi 和他的聯合創始人Idonae Lovetrue正在帶領一支全球最頂尖的專家團隊測試實現下一代人工智慧的感知計算「圖靈機」。
  • 量子計算+人工智慧?量子智能或將定義人類未來社會的技術圖景
    導語:神經網絡最初被提出來的時候便受到當時學界的一眾嘲笑,而時至今日,這一顛覆性的技術正在改造我們世界的當下和未來。同樣命運的還有量子計算,當一系列需要超級計算能力的科學問題急需解決的時候,量子計算+人工智慧也許將是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是人類未來社會的科技圖景,更是21世紀最具顛覆性的技術成就。
  • 智能創新計算:量子計算潛力巨大、AI落地改變各行各業
    ┃量子計算表現出巨大潛力「機器人正在改變我們的物理世界!」研討會上,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執行院長李世鵬表示,以大數據驅動的深度神經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正蓬勃發展,推動一系列重要應用落地,從而改變我們的生活。
  • 積極的"異化":人工智慧時代的"人的本質力量"
    這也為人工智慧科學哲學和人工智慧生物哲學時代的到來和研究方向奠定了理論基礎。  人工智慧的技術標誌是計算技術,傳感器技術、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藍牙技術、移動互聯技術、應用軟體開發技術、數字音像技術、生物工程技術、光信息通訊技術、新材料技術、離散資料庫集成技術等是人工智慧的基本技術構成。
  • 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為區塊鏈帶來了新曙光
    來自量子計算的衝擊 如今的區塊鏈底層技術和安全問題,毫無疑問正在受到行業外的其他技術挑戰,比如說物理學科領域的量子計算。此次大會中,作為大會的主要合作方,DAS有幸邀請到了史丹福大學Particle Accelerator Lab以及聖芭芭拉大學的量子物理學教授Adolph.Lu進行分享。
  • 從人腦本質看人工智慧:人造突觸創紀錄
    原標題:從人腦本質看人工智慧:人造突觸創紀錄   人工智慧是關於人腦的科學和科技。   事實上,人腦的本質,就是一個由神經元構成的網絡。
  • 加速時代 指數型技術的加速發展
    現在儘管有報導稱,我們正在接近摩爾定律的「熱寂期」(heat death)。但是到2023年,平均價格僅為1 000美元的筆記本電腦,就將擁有與人腦相同的計算能力(大約每秒1016個周期)。再過25年,同樣的筆記本電腦將擁有與目前地球上所有人類大腦相同的計算能力。更加重要的是,不僅僅是集成電路在以這種速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