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認識指數型組織,它正在顛覆你的企業

2021-01-09 經理人分享

「指數型組織」的前世今生「指數型組織」在西方

「指數型組織」概念最早由美國奇點大學提出,它是指在運用了高速發展的技術的新型組織方法的幫助下,讓影響力(或產出)相比同行發生不成比例的大幅增長(至少10倍)的組織。不同於使用人海戰術或大規模實體工廠的傳統組織,指數型組織的建立根基是信息技術,將原本的實體去物質化,轉變成數字世界中的資源。

矽谷風險投資家艾琳·李(Irene Li)在2013年提出了「獨角獸公司」公司的概念,眾多創業公司都渴望估值超過10億美元,從而加入「獨角獸俱樂部」,而打造指數型組織,恰好是這些公司成為「獨角獸」的不二之選。

「指數型組織」在東方

在2016年多場培訓行業盛會之中,有一個新名詞頻繁地出現,那就是「指數型組織」(Exponential Organization,ExO)。在國內,已經有一些企業接觸到了這一先進的理論體系,並嘗試把自己打造成指數型組織。根據美國市場調研公司CB Insights今年發布的「全球獨角獸榜單」,中國國內有33家公司上榜,海爾、小米、滴滴等都位列其中。

在未來,中國將會有更多的公司進入到這個榜單之中。在指數型組織的大趨勢下,海爾CEO張瑞敏認為,「海爾滿足指數型組織11個屬性的7個屬性」。今年,華為大學開始要求高管都要學習《指數型組織》一書,今目標、萬家安康科技等多家企業也安排高管展開了「指數型組織」的內訓。

指數型組織的存在是顛覆

指數型組織不是天才的憑空想像,而是在多種要素的共同作用下進化而來的。在以往的時代,組織的產出往往都是呈線性狀態發展,如果想要增加產出數量,就必須要增加勞動力或生產資料的數量。然而,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想要依靠傳統方式獲得組織長遠發展的願望,正在被這個時代快速地衝擊與顛覆。以科達膠捲為例,在數位相機出現之前,人們獲得一張相片的成本一定會包含膠捲費用,然而有了數位相機之後,這項成本則變成了0。僅此一項改變,就導致了整個攝影器材行業的顛覆。

這種類型的顛覆不僅僅存在於某一個行業之中。在絕大多數行業裡,傳統線性組織都面臨著時代的挑戰,從小企業到規模龐大的海爾,都在積極探索組織長遠發展的新方法。到目前為止,擺脫線性思維並打造指數型組織已經成為眾多企業的共識。

如何成為「指數型組織」

奇點大學的研究發現,當今顛覆行業發展的「獨角獸」公司擁有11個最強屬性,而至少擁有其中4個屬性,便可以稱為指數型組織。

指數型組織的11個屬性包括:

MTP:宏大變革目標

外部屬性:隨需隨聘的員工、社群與大眾、算法、槓桿資產、參與

內部屬性:分別是用戶界面、儀錶盤、實驗、自治、社交技術

5個外部屬性就如同企業對外擴展的助推器,而5個內部屬性就如同企業內部升級發展的調節器。

對於企業來講,打造指數型組織本質上是促使企業轉型升級。如何順應當前信息化時代的潮流,以及如何在這股潮流中脫穎而出,對於企業來講是一件生死攸關的大事。指數時代終將到來,這對企業管理人員也將會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對於CEO等高層管理者更是如此。

首先,在指數時代,企業高層管理者需要時刻關注可以改變未來的突破性技術。當今時代,一些全新的革命性技術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工智慧、大數據、3D列印、納米技術、VR技術等。這些技術不僅能夠改變企業的組織和運營方式,還會加快商業世界的節奏,而這種加速也正是呈指數型遞增的。如果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不能夠對這些動態做出科學有效的決策,那很有可能會讓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處境艱難。

其次,企業管理人員對於培訓的需求將會呈現指數型增長。培訓在指數時代將會顯得尤為重要,企業管理人員需通過不斷地學習獲得新知識。從培訓形式來看,培訓正在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除了以往的面授式培訓、視頻課件學習,當前還衍生出了直播式培訓、微信語音培訓等形式。

從培訓內容來講,企業管理人員所要學習的知識,將呈現多元化、精細化的趨勢。比如企業的CFO,除了財務知識外,也需要學習關於數字支付領域的眾多知識。而培訓內容的精細化,則會通過需求者對於培訓內容落地實施的深度挖掘,最終促成供應者去實現。

最後,眾多企業或許將會設立首席指數官這一高級職位。由於打造指數型組織能夠讓產出有超大幅度(至少10倍)的增長,所以在未來的企業發展中,眾多企業會設立首席指數官這一職位。首席指數官將通過對打造指數型組織技術方法的設計與實施,促使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作者:倪合明 北京課通天下首席指數官
來源:《培訓》雜誌2016年12月刊

相關焦點

  • 悅讀會指數型組織
    他曾是美國ABC電視臺熱播系列電視劇《只此一生》(One Life to Live)的主編劇,他還是《紐約時報·書評周刊》、《新聞日報》、《國家》等雜誌的撰稿人,獲得過歐·亨利獎。 《指數型組織》是一本指數級時代企業行動手冊。作者奇點大學創始執行理事薩利姆·伊斯梅爾歸納了指數型組織的11個強大屬性,並提出了建立指數型組織的12個關鍵步驟。
  • 再讀《指數型組織》
    今天我們聽樊登老師講《指數型組織》這本書,正在或者將來要創業的人一定要看這本書,創業的核心就是要能夠學會打造指數型組織。1920年的時候500強企業平均的壽命是67歲,2015年的500強平均壽命只有12歲,而現在500強當中有一大部分的企業的立時間到現在還不到十年。那為什麼企業會發生這麼大的巨變?
  • 創辦指數型組織,從建立指數思維開始
    第一個重點是,指數型組織與線性組織的區別是什麼?在《奇點臨近》這本書裡提到:當你朝著一個以信息為基礎的環境轉移時,發展的速度就會跳躍到一條指數級增長曲線上,增長速度每年翻番。當然,實體世界並沒有消失,只不過它與我們的關係正在發生變化,我們很多人的記憶不再依靠大腦,而是依靠智慧型手機。
  • 指數型組織的19個特點
    指數型組織是指信息化產業的發展以指數型的方式發展,例如小米的迅速崛起,阿里巴巴的商業帝國迅速擴張。五大外部特徵1、隨需招聘員工,取代傳統崗位的招聘制度:事實上,無論你的員工多麼能幹,其中大多數人很有可能迅速被淘汰,並且失去競爭力,對於當下的公司無疑這樣的員工是成本最高的,所以要不斷的吸取新鮮的人才進來,擁有不斷的生命力。
  • 企業家為何青睞指數型組織?
    」和指數型組織和「獨角獸」之間的聯繫等問題。優客工場選拔、栽培創業界的「網紅」 ,把潛在的「網紅」引進來,對它們做股權投資,包裝它們,把它們從小一步步打造成指數型組織,於是,我們也能實現指數型成長。大型的傳統企業能轉型成為指數型組織嗎?
  • 指數型組織的崛起
    Airbnb, Gustin, Square和Valve都有一個讓人稱羨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非常成功得指數型組織(Exponential Organizations,縮寫為ExO’s)。此外,它們會永遠地改變我們做生意的方式。指數型組織是迫使我們去徹底地重新評估我們運營公司的方式的催化劑。他們使用精益方法和動態組織結構促使公司快速及可持續的成長。
  • 企業組織模式變革——指數型組織到來
    企業組織模式變革——指數型組織到來作者:中天華溥高級諮詢顧問 程龑一、指數型組織的起源數千年以來,多數企業通過出售資產或勞動力的稀缺性來獲取利益,稀缺性銷售已然成為大部分企業的根基。在整個西方世界,大型公司在自身管理方面幾乎清一色採用矩陣組織結構的方法。我們現在正處在時代自我組織方式的根本性轉折點,新的現實並不是銷售稀缺性,而是專注於挖掘「富足性」。
  • 【領軍讀書會】《指數型組織》第一期
    作者奇點大學創始人、執行理事薩利姆·伊斯梅爾歸納了指數型組織的11個強大屬性,並提出了建立指數型組織的12個關鍵步驟。通過作者深入淺出的解讀,我們將理解為什麼蘋果公司、TED能進入「指數型組織世界100強」名單,也將見證可口可樂、谷歌這些知名企業通過「指數化」改造自身的變革過程。
  • 讀書會第四十九期 | 《指數型組織:打造獨角獸公司的11個最強屬性》
    一、指數型組織的11個屬性MTP,指數型組織的最重要屬性1、指數型組織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有一個崇高而熱切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宏大變革目標」(MTP)。二、指數型組織形成的9大驅動因素1、信息讓一切變得越來越快:如果你的產品在發布時不會令你感到難堪,那麼說明你發布的時機太晚了。2、「去貨幣化」勢不可當:供應的邊際成本首次以指數速度降低。
  • 2年突破百萬用戶,看指數型組織是如何裂變的?
    在這個劇烈的變革期,的確需要有人能沉下心來,安靜地梳理和研究一下那些高成長企業的來龍去脈,給我們一個相對清晰明白的路線圖。  最近發現一本書——《指數型組織》,針對上面一些人的困擾,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這些問題,並在對指數型組織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梳理之後,給出了相對清晰的發展框架和路線圖。
  • 你還沒看懂「指數型思維」 它已催生出一大群獨角獸
    一、什麼是指數型思維指數型思維,是未來發展必須要具備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讓我們來做一個比喻,比如你從自己家門口出發,打算走30步,你的每一步的步幅如果是一米的話,那麼邁出去30步就是30米,這就是線性的30步;但如果讓我們來想像一下,我們每邁出一步,都比上一步的步幅要擴大一倍,也就是第一步是一米,第二步是兩米,第三步是四米,第四步是八米。
  • 為什麼說指數型組織的產生是個必然?
    指數型組織 《指數型組織》(薩利姆•伊斯梅爾) 精華解讀 創業的核心就是打造指數型組織,否則根本無法混到獨角獸這個行業當中去,混不進去的話,就會不斷的被獨角獸企業欺負死。
  • 創造了眾多獨角獸公司的指數型思維到底是什麼?
    新商業路上,筆記俠雖不能與你並肩作戰,但可以一起相互守望。指數型組織代表的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一場劃時代的變革,它對商業的影響不僅在於快速盈利和增長,對管理、營銷、產品、品牌等都具有重要的顛覆意義。大家好,我是湛廬文化的創始人韓焱,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指數型組織之路。
  • 指數型組織——打造獨角獸公司的11個最強
    《指數型組織》是一本指數級時代企業行動手冊。作者奇點大學創始執行理事薩利姆·伊斯梅爾歸納了指數型組織的11個強大屬性,並提出了建立指數型組織的12個關鍵步驟。通過自己創建的一套「指數商」測試題,伊斯梅爾還測量出了指數型組織世界100強。 什麼使得ExO如此與眾不同?
  • 指數型組織宏大變革目標
    指數型組織的最重要屬性—宏大變革目標阿里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騰訊:網際網路服務提升人類生活品質谷歌:管理全世界的信息TD演講:值得傳播的思想滴滴:讓出行更美好乍看起來這些聲明似乎都有趕時髦之嫌,因為近些年來把公司的口號改得更加簡短明了和一行廣泛已成為一種趨勢,但細細品味後,你會發現上面的每一句話,同時也透露著壯志豪情
  • 為什麼說指數型組織的產生是個必然? | 獵雲網
    面對被技術浪潮裹挾向前的、加速且非線性的現代生活節奏結構,企業的內部組織方式將如何變化才能適應?如何應對加速變化的世界?線性組織vs指數型組織指數型組織誕生之前,事實上從遠古時代開始,人類一直學會的是「擁有東西」和「使用權的交易」。銷售稀缺性是大部分傳統公司的根基,有時稀缺性甚至是為了提升其價值而人為製造的,例如石油、鑽石或網絡帶寬。
  • 谷歌:用指數型組織與創想重新定義公司
    來源:證券時報原標題:谷歌:用指數型組織與創想重新定義公司熊華喬什麼樣的一家公司,創立之初即罕見地獲得全球頂尖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和凱鵬華盈同時垂青?什麼樣的一家公司,創立之初以整合全球信息、方便人人訪問為目標並從中獲益?什麼樣的一家公司,創立之初即深信自己的工作讓人類生活更富足、推動人類文明更進階?
  • 加速時代 指數型技術的加速發展
    而在今天,它卻導致了金融市場的重塑。這是指數型技術發展過程中欺騙階段的一個經典例子。3.顛覆性:一旦指數型技術開始真正影響我們的世界,就會破壞現有的產品、服務、市場和行業,這就是顛覆性。3D列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單單是這種指數型技術,就對整個10萬億美元的製造業構成了威脅。4.非貨幣化:在產品或服務曾經需要付出成本的那些地方,貨幣卻突然從方程式中消失了。
  • 穆勝博士攜手獨角獸房多多,打造指數級成長的平臺型組織
    2018年3月28日,穆勝企業管理諮詢事務所創始人穆勝博士正式接受網際網路標杆企業房多多創始人段毅及其團隊邀請,出任其薪酬績效委員會委員兼戰略與人力資源顧問,約定與這家時下炙手可熱的獨角獸共同戰鬥,攜手未來。
  • 圖「說」丨一分鐘讀懂指數型組織
    為什麼指數型組織能做到傳統組織做不到的指數型組織與傳統組織不同之處一:指數型組織的MTP三:指數型組織的5大內部屬性(IDEAS)利用開放的數據和API,指數型組織的社群就可以在平臺的基礎上,將公布的數據與自己擁有的重新結合起來,開發出有價值的服務、新的功能和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