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指數型組織的產生是個必然?

2021-01-09 騰訊網

沒事少迷茫,有空多聽書。

指數型組織

《指數型組織》(薩利姆•伊斯梅爾)

精華解讀

創業的核心就是打造指數型組織,否則根本無法混到獨角獸這個行業當中去,混不進去的話,就會不斷的被獨角獸企業欺負死。

開篇:理察·斯特教授——世界500強企業1920年平均壽命57歲,2015年平均壽命只有12歲。目前世界500強大部分企業還不到10歲,老牌的大企業(柯達、摩託羅拉、諾基亞)都被淘汰。

核心的就是兩個思想的決戰,一個是指數型思維,一個叫線性思維。

摩託羅拉完蛋的原因——耗資50億美元的銥星計劃,發射77顆衛星涵蓋整個地球。銥星計劃就是典型的線性的想法,即乘法方法。被一個指數型的想像打敗了。——即在地面建基站的成本在以指數型的速度下降。

摩託羅拉發射衛星時建一個地面基站要花10萬美元,再加後期的維護,花費更大,發射衛星更加划算。問題是沒有考慮到,所有科技類的產品,成本都在以指數級的速度下降。之後地面基站變得越來越便宜,甚至體積也變得越來越小。根本不需要花多少錢就把整個世界覆蓋了,摩託羅拉花了大量的錢做了無用功,然後整個公司完蛋。

諾基亞完蛋的原因——智慧型手機,蘋果手機登場,諾基亞考慮先布局。諾基亞認為,未來智慧型手機的決戰戰場一定是在地圖領域。所以收購了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最有名的地圖公司——NAVTEQ,NAVTEQ是線性方法,即在地下埋傳感器,在街道埋大量的傳感器。在諾基亞收購時,埋了13個國家,35個城市,40萬公裡的道路。

諾基亞花了81億美元,買下了NAVTEQ,諾基亞認為以後在地圖領域無可與之爭鋒。這時谷歌花了11億美元買下了一個公司——WAZE。

WAZE沒有任何硬體,但他有5000萬用戶,利用智慧型手機作為傳感器獲得信息,而智慧型手機用戶指數級的增漲,之後沒有人再用NAVTEQ。後來諾基亞被賣掉了,賣了72億美元。

溫馨提示:收聽到哪一本了,就將本書分享到朋友圈,方便下次繼續收聽

|如果覺得這本書還不錯,優價拿下!|

youkongFM1314∣讀書點亮生活

愛我,就請給我一點點在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指數型組織的產生是個必然? | 獵雲網
    諾基亞最初的產品是輪胎,三星原本是個貿易公司,英特爾一開始是做內存晶片的……這已經和我們後來印象中相去甚遠,而如今,它們甚至又已在遭遇新一輪進化的危與機。世界變化得太快,革新幾乎就是企業存在的意義。從Salim Ismail的《指數型組織》延伸開去,文章試圖弄清什麼樣的組織結構最能適應這個每分每秒都在自我進化的世界。
  • 圖「說」丨一分鐘讀懂指數型組織
    為什麼指數型組織能做到傳統組織做不到的指數型組織與傳統組織不同之處三:指數型組織的5大內部屬性(IDEAS)在實現平臺時,指數型組織要遵循數據和API的4個步驟:利用開放的數據和API,指數型組織的社群就可以在平臺的基礎上,將公布的數據與自己擁有的重新結合起來,開發出有價值的服務、新的功能和創意。
  • 企業家為何青睞指數型組織?
    「指數型組織(Exponential Organizations,簡稱ExO)」這個術語是在2014年由奇點大學創始執行理事薩利姆·伊斯梅爾(Salim Ismail)在他的書《指數型組織:打造獨角獸公司的11個最強屬性》中提出的。
  • 創辦指數型組織,從建立指數思維開始
    本周為你解讀的是《指數型組織》,我會用三天時間為您講述書中的三個重點:
  • 【領軍讀書會】《指數型組織》第一期
    作者奇點大學創始人、執行理事薩利姆·伊斯梅爾歸納了指數型組織的11個強大屬性,並提出了建立指數型組織的12個關鍵步驟。通過作者深入淺出的解讀,我們將理解為什麼蘋果公司、TED能進入「指數型組織世界100強」名單,也將見證可口可樂、谷歌這些知名企業通過「指數化」改造自身的變革過程。
  • 再讀《指數型組織》
    今天我們聽樊登老師講《指數型組織》這本書,正在或者將來要創業的人一定要看這本書,創業的核心就是要能夠學會打造指數型組織。1920年的時候500強企業平均的壽命是67歲,2015年的500強平均壽命只有12歲,而現在500強當中有一大部分的企業的立時間到現在還不到十年。那為什麼企業會發生這麼大的巨變?
  • 悅讀會指數型組織
    他曾是美國ABC電視臺熱播系列電視劇《只此一生》(One Life to Live)的主編劇,他還是《紐約時報·書評周刊》、《新聞日報》、《國家》等雜誌的撰稿人,獲得過歐·亨利獎。 《指數型組織》是一本指數級時代企業行動手冊。作者奇點大學創始執行理事薩利姆·伊斯梅爾歸納了指數型組織的11個強大屬性,並提出了建立指數型組織的12個關鍵步驟。
  • 指數型組織的崛起
    Airbnb, Gustin, Square和Valve都有一個讓人稱羨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非常成功得指數型組織(Exponential Organizations,縮寫為ExO’s)。此外,它們會永遠地改變我們做生意的方式。指數型組織是迫使我們去徹底地重新評估我們運營公司的方式的催化劑。他們使用精益方法和動態組織結構促使公司快速及可持續的成長。
  • 指數型組織的19個特點
    指數型組織是指信息化產業的發展以指數型的方式發展,例如小米的迅速崛起,阿里巴巴的商業帝國迅速擴張。2、社群與大眾,把大量充滿熱情的擁有專業技能的愛好者組織在一起:對於某些事情的熱情往往能夠讓人淡忘金錢的激勵,更全面的對產品提出意見3、獲取海量的數據利用海量的數據可以看出歸納潮流方向,釋放數據可以成為一個平臺。
  • 指數型組織宏大變革目標
    指數型組織的最重要屬性—宏大變革目標阿里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騰訊:網際網路服務提升人類生活品質谷歌:管理全世界的信息TD演講:值得傳播的思想滴滴:讓出行更美好乍看起來這些聲明似乎都有趕時髦之嫌,因為近些年來把公司的口號改得更加簡短明了和一行廣泛已成為一種趨勢,但細細品味後,你會發現上面的每一句話,同時也透露著壯志豪情
  • 指數型組織——打造獨角獸公司的11個最強
    未來幾期創新Lab將圍繞《指數型組織:打造獨角獸公司的11個最強屬性》,與您分享這些大大縮短從成立到成長為10億美元級別市值時間的公司。火石在線:firestone-link洞悉全球醫健創新創業實踐《指數型組織》是一本指數級時代企業行動手冊。作者奇點大學創始執行理事薩利姆·伊斯梅爾歸納了指數型組織的11個強大屬性,並提出了建立指數型組織的12個關鍵步驟。通過自己創建的一套「指數商」測試題,伊斯梅爾還測量出了指數型組織世界100強。 什麼使得ExO如此與眾不同?
  • 讀書會第四十九期 | 《指數型組織:打造獨角獸公司的11個最強屬性》
    一、指數型組織的11個屬性MTP,指數型組織的最重要屬性1、指數型組織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有一個崇高而熱切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宏大變革目標」(MTP)。5、社交技術:由7個關鍵元素組成,包括社交對象;活動流;任務管理;文件共享;遠程交流;虛擬世界;情感感應。二、指數型組織形成的9大驅動因素1、信息讓一切變得越來越快:如果你的產品在發布時不會令你感到難堪,那麼說明你發布的時機太晚了。
  • 企業組織模式變革——指數型組織到來
    企業組織模式變革——指數型組織到來作者:中天華溥高級諮詢顧問 程龑一、指數型組織的起源數千年以來,多數企業通過出售資產或勞動力的稀缺性來獲取利益,稀缺性銷售已然成為大部分企業的根基。在整個西方世界,大型公司在自身管理方面幾乎清一色採用矩陣組織結構的方法。我們現在正處在時代自我組織方式的根本性轉折點,新的現實並不是銷售稀缺性,而是專注於挖掘「富足性」。
  • 請認識指數型組織,它正在顛覆你的企業
    「指數型組織」的前世今生「指數型組織」在西方「指數型組織」概念最早由美國奇點大學提出,它是指在運用了高速發展的技術的新型組織方法的幫助下,讓影響力(或產出)相比同行發生不成比例的大幅增長(至少10倍)的組織。
  • 2年突破百萬用戶,看指數型組織是如何裂變的?
    最近發現一本書——《指數型組織》,針對上面一些人的困擾,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這些問題,並在對指數型組織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梳理之後,給出了相對清晰的發展框架和路線圖。並且指出新型的組織不僅比原有的組織形式更好更快、成本更便宜,這些效果幾乎是所有企業家和投資人的最期待的吧  網際網路思維和指數型組織有什麼關係?
  • 創造了眾多獨角獸公司的指數型思維到底是什麼?
    大家好,我是湛廬文化的創始人韓焱,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指數型組織之路。一、什麼是指數型思維指數型思維是未來發展必須要具備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那我們就來說一說到底什麼是指數型思維。二、打造獨角獸公司的11個最強屬性1.MTP《指數型組織》這本書的作者薩利姆·伊斯梅爾給出了打造指數型組織和獨角獸公司的11個最強屬性,這是奇點大學的一個研究成果。
  • 為什麼說地球文明指數是0.73,怎樣才能達到I型文明的標準?
    大家常聽到我們地球的文明指數為0.73,那麼這個「0.73」是怎麼來的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文明指數,即卡爾達肖夫指數,這個概念是1964年,由前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Nicolai Kardashev)提出來的,他根據一個文明平均功耗的量級,將文明劃分為三個等級,如下所示。
  • 谷歌:用指數型組織與創想重新定義公司
    來源:證券時報原標題:谷歌:用指數型組織與創想重新定義公司熊華喬什麼樣的一家公司,創立之初即罕見地獲得全球頂尖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和凱鵬華盈同時垂青?什麼樣的一家公司,創立之初以整合全球信息、方便人人訪問為目標並從中獲益?什麼樣的一家公司,創立之初即深信自己的工作讓人類生活更富足、推動人類文明更進階?
  • 穆勝博士攜手獨角獸房多多,打造指數級成長的平臺型組織
    成立6年來,房多多的新房、二手房業務範圍覆蓋全國68個城市,並且仍在迅速擴張中。作為迅速崛起的行業新生力量,以其創新模式與平臺思維贏得業界高度認可,目前估值已經進入「獨角獸」級別。穆勝博士與房多多結緣於2017年。彼時,房多多大跨步推進「商戶成長戰略」,在行業裡逆勢成長。
  • 加速時代 指數型技術的加速發展
    而新聞是,以前獨立的指數型加速技術浪潮,已經開始與其他獨立的指數型加速技術浪潮融合起來了!例如,藥物開發的速度之所以正在不斷加快,不僅是因為生物技術正在以指數級的速度發展,還因為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和其他幾個指數級加速發展的技術也在向這個領域靠攏。再比如飛行汽車的例子。原來為什麼沒有飛行汽車,是跑道太不方便了,所謂飛行汽車,肯定得是某種垂直起降的東西,說白了也就是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