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數型組織的11個屬性
MTP,指數型組織的最重要屬性
1、指數型組織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有一個崇高而熱切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宏大變革目標」(MTP)。
2、MTP不僅是吸引顧客和留住員工的有效手段,而且還對宏觀上的公司生態系統(開發者、創業公司、供應商、合伙人等等)有所裨益。因此,它也能幫組織降低獲取、交易和保留這些利益共同體的成本。
5大外部屬性(SCALE)
1、隨需隨聘的員工(Staff on Demand):隨需隨聘的員工是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實現速度、功能和靈活性的必要特性。
2、社群與大眾(Community & Crowd):如果你建立了一個社群,並公開地做些事情,你就沒必要去尋找合適的人才了,因為他們會找到你。大眾是基於興趣的。
3、算法(Algorithms):將算法用到實處的4個步驟,收集:獲取數據,途徑可以是傳感器、人類或者公共資料庫;組織:分解、轉化和加載;應用:一旦獲得可使用的數據,從中找出關鍵要點,歸納潮流風向,並總結出新的算法;釋放:利用開放數據和API,讓它變成一個開放的平臺。
4、槓桿資產(Leveraged Assets):擁有未來的關鍵之處就是不再擁有,當然,在涉及稀缺資源和資產時就要另當別論了。
5、參與(Engagement):參與的關鍵屬性包括:(1)評價的透明化;(2)自我效能;(3)同伴壓力;(4)升華積極而非消極的情緒,從而促進長期的行為變化;(5)即時反饋;(6)清晰可靠的規則、目標和回報;(7)虛擬貨幣或點數。
5大內部屬性
1、用戶界面:用戶界面是指數型組織連接和管理SCALE外部屬性的過濾和匹配過程。
2、儀錶盤:讓組織內的每一個人都能了解所有關鍵的公司和員工的量化指標。
3、實驗:持續不斷的實驗是如今唯一可行的降低風險的方法。經過適當篩選的、許多自下而上的創意,總是比自上而下的思維方式更為優秀。
4、自治:(1)提高敏捷性;(2)在顧客看來更具責任心;(3)更快的反應速度和更短的學習時間;(4)更高的士氣。
5、社交技術:由7個關鍵元素組成,包括社交對象;活動流;任務管理;文件共享;遠程交流;虛擬世界;情感感應。
二、指數型組織形成的9大驅動因素
1、信息讓一切變得越來越快:如果你的產品在發布時不會令你感到難堪,那麼說明你發布的時機太晚了。
2、「去貨幣化」勢不可當:供應的邊際成本首次以指數速度降低。
3、「顛覆」已成新常態:顛覆式創新的6個固定步驟:1、領域變成信息化的;2、成本以指數速度降低,獲取的難度也因去貨幣化而降低;3、業餘愛好者聚在一起組成開源社群;4、帶來新的技術組合和混合學科;5、推出品質提高、價格降低好幾個數量級的新產品和服務;6、現狀被顛覆(該領域朝信息化發展)。
4、「專家」不再值得信賴。
5、「5年計劃」過時了:未來的變化速度實在太快,以至於今天的5年計劃極有可能帶來錯誤的建議。在指數型組織的世界裡,目標勝於戰略,執行勝於計劃。
6、小公司的優勢更大:小型團隊的一項關鍵優勢在於,它所能承受的風險要比大型團隊高得多。
7、「租賃」取代「擁有」:以低成本獲取技術和工具,是讓世界各地的個人和小型團隊獲得發展動力的一項重要機制。
8、「信賴」勝於「控制」,「開放」勝於「封閉」:一切可預測的東西都已或即將被人工智慧或機器人自動化所取代。開放式的信賴框架是在實現了員工自我管理、儀錶盤或實驗之後所產生的一個重要結果。
9、一切皆可測量和知曉:在現有的數據流上建立新的商業模式,或在舊的範式上添加新的數據流。
三、創建指數型組織的關鍵步驟
第1步:選擇一個MTP
首先問自己,我想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是什麼,找到問題領域,然後構思一個相對應的MTP,保證自己對準備攻克的問題領域有強烈的熱情和激情。
第2步:加入或創建與MTP相關的社群
無論你有志於何方,你都會發現滿腔豪情、為目標拼搏的人所組成的社群,他們為相同的事業而傾力投入。
第3步:建立一支團隊
領導層的交流是團隊動力、透明度、決策力和認知偏差的一支準確的晴雨表。
初創團隊的關鍵就在於每個人都擁有朝MTP奮發的熱情。
第4步:突破性創意
利用社群或大眾來發現突破性創意或新的實現模式。
第5步:建立商業模式藍圖
一旦找到了核心創意或突破性想法,下一步就是詳細計劃該如何讓它走向市場。
第6步:尋找商業模式
若想要實現10倍的增長,就需要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
第7步:建立MVP
MVP就是一種應用性質的實驗,用來確定一個最簡單的產品能否闖入市場,以及能獲得怎樣的用戶反饋。
第8步:驗證市場和銷售
一旦產品得到了目標市場的使用,那麼就需要建立起客戶獲取渠道來促使新的訪問者發現你的產品。戴夫·邁克魯爾的AARRR就是一個很好的模型:
獲取:用戶發現你的速度快嗎?(增長指標)
激活:用戶的第一印象好嗎?(價值指標)
保留:用戶會回來嗎?(價值指標)
收益:你如何賺錢?(價值指標)
推薦:用戶會告訴別人嗎?(增長指標)
第9步:實現SCALE和IDEAS
好的指數型組織並不意味著實現所有11項的SCALE和IDEAS屬性。好的MTP加上三四項其他屬性,通常就足以帶來成功了。
第10步:塑造文化
在高速擴張的組織中,文化、MTP和社交技術就是在指數型組織的量變跳躍中保持團隊凝聚力的膠水。
建立OKR系統,然後讓團隊習慣於透明、責任、執行、高效風格。
第11步:定期回顧關鍵問題
在建立創業公司時,你需要思考8個關鍵性問題,而且要定期回顧這些問題。
1、你的顧客是誰?
2、你解決的顧客問題是什麼?
3、你的解決方案是什麼,至少使現狀改善了10倍嗎?
4、你會如何為產品或服務進行市場營銷?
5、你的產品或服務的銷售情況如何?
6、你如何利用病毒效應和淨推薦值將顧客轉變成宣傳者,從而降低需求的邊際成本?
7、你如何擴大客戶群體?
8、你如何將供應的邊際成本降至零?
第12步:建立和維護平臺
建立一個成功的平臺,需要以下四個步驟:
找出某個消費用例的「痛點」。
找出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任何互動當中的核心價值單元或社交對象。
設計出一個促進這種交互的方法。
決定如何圍繞這一交互建立一個網絡。
四、大型公司向指數型組織靠攏的4大策略
策略1:改變領導層
教育:引入外部資源,基於加速技術更新高級管理層和董事會
董事會管理:為董事會成員普及知識,讓他們能認同執行長的大手筆變革計劃。此外,利用OKR來跟蹤董事會的表現。
實現多樣化:將墨守成規者替換成在經驗和觀念上有著多樣性的個人和團隊。
技能和領導力:定期讓高級領導層參與個人改變計劃。認真審視自己的領導技能。
策略2:結盟、投資或收購
大型公司必須本著觀察、合作、投資和收購的目的找出並跟蹤這些具有顛覆性的指數型組織。
策略3:顛覆
在邊緣激發指數型組織:將企業中比較確定的變革者轉換到組織邊緣,讓他們自由創建指數型組織去顛覆其他市場。
僱用機密任務團隊:建立一家以攻擊母公司為唯一使命的創業公司。任務的一部分要求就是這支團隊必須與外部社群互動,找到公司內部無法看到的機會。
複製谷歌X:建立一間內部的加速技術實驗室,運用核心競爭力,並以不超出預算的價格追求登月級別的創新。
與加速器、孵化器、黑客空間和技術工房合作:找到適合組織的孵化器或加速器,與之合作或者進行投資。如果不存在這樣的孵化器或加速器,那就創造一個!
策略4:打造「精簡版」指數型組織
即便大型公司必須維持現狀,並因而無法轉變成指數型組織,也並不意味著它們就不能培養起一些指數型組織屬性,並以此加速公司的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