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讀書會|略說我的三位國學老師:王元化、饒宗頤、賴高翔

2021-01-16 澎湃新聞
現代主義、無偶像論與宗教

時間:

1月15-17日18:30-22:00

地點:

ZOOM會議

主講人:

達瑞奧·岡博尼(瑞士日內瓦大學藝術史教授)

我們的時代充斥著偶像破壞運動。或使用宗教論點,或採取政治論點,他們無一都強調圖像破壞以及敵友之間的明確對立。這種分裂行為可與德國埃及學家揚·阿斯曼(Jan Assmann)的「摩西區分」(Mosaic distinction)概念,即真神與偽神、真宗教與偽迷信之間的對立作比。OCAT的岡博尼年度講座,邀請日內瓦大學藝術史教授達瑞奧·岡博尼主講「現代主義、無偶像論與宗教」,並分別與顏海英、沈語冰、鄭巖等學者對談。

唯物史觀現代視域下的世界和世界歷史——對「大歷史觀」是唯物史觀新的理論增長點的思考

時間:

1月15日(周五)19:00

地點:

騰訊會議(ID:314432558)

主講人:

於沛(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東師問史」系列講座,2021年首講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於沛主講「唯物史觀現代視域下的世界和世界歷史」。

《金瓶梅》與中晚明世情——領讀《軟紅塵》

時間:

1月15日(周五)20:00

地點:

鄴架軒微信讀者群

主講人:

卜鍵(文史學者、專欄作家)

1月15日晚,同光行動邀請國家清史辦原主任卜鍵研究員,以「《金瓶梅》與中晚明世情——領讀《軟紅塵》」為主題進行在線分享。

革命+戀愛,再+機甲和喪屍——網絡類型小說研究方法論初探

時間:

1月15日(周五)20:30

地點:

騰訊會議(ID:945751934)

主講人:

倪湛舸(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宗教與文化系副教授)

北山講堂第35講,邀請對網絡文學頗有研究的倪湛舸老師,為大家主講網絡類型小說的研究方法,並與毛尖老師對談。

西域經營與漢代國家戰略

時間:

1月16日(周六)9:30-12:30

地點:

騰訊會議(ID:159942315)

主講人:

王子今(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

本期西域論壇,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王子今主講「西域經營與漢代國家戰略」。王子今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秦漢史,著有《秦漢區域文化研究》《秦漢交通史稿》《權力的黑光:中國封建政治迷信批判》等。

個人社會的誕生及其困境:思考法國大革命

時間:

1月16日(周六)15:00

地點:

華視直播·文瀾講壇

主講人:

樂啟良(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

文瀾講壇本期邀請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樂啟良,帶領大家再思考法國大革命。

內卷、打工人,這屆年輕人的未來如何安放?——《我的二本學生》噹噹直播見面會

時間:

1月17日(周日)14:00-15:30

地點:

噹噹直播

嘉賓:

李敬澤(評論家、作家)、黃燈(學者、非虛構作家)

黃燈在一所二本院校從教,長期的課堂教學以及課後的師生交流,使她成為這群學生成長變化的見證者。《我的二本學生》相當於她的教學札記,這裡面有她15年一線教學經驗的分享,對4500個學生的長期觀察和長達10年的跟蹤走訪,也有兩屆班主任工作的總結思考,更有近100名學生的現身說法,是黃燈向讀者描摹一群年輕人生活剪影的嘗試。周日下午,黃燈將與著名文學評論家、作家李敬澤對談,聊聊年輕人的未來。

附:線下活動預告上海|走近紫羅蘭 品味俄羅斯——丘特切夫詩歌漫談

時間:

1月15日(周五)19:00-20:30

地點:

黃浦區皋蘭路16號思南書局·詩歌店

嘉賓:

朱憲生(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鄭體武(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木葉(詩人、文學評論家)

《丘特切夫詩全集》完整收錄丘特切夫一生創作的300多首詩歌,全面反映了他的藝術成就。他的詩作得到了普希金、屠格涅夫、託爾斯泰等大家的肯定,在俄羅斯文學史上有著重要地位。1月15日,本書譯者朱憲生、翻譯家鄭體武、詩人木葉,將來到思南書局·詩歌店,與讀者們一起誦讀丘特切夫的詩歌,走近俄羅斯詩歌中的「紫羅蘭」。

上海|不平等的童年?農村留守兒童所處的時空格局

時間:

1月15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浦東區浦城路150號3樓上海浦東圖書館·融書房

嘉賓:

楊帆(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沈洋(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山區、貧困、輟學、自卑、缺愛……社會在留守兒童身上刻上了一個又一個沉重的標籤,卻淡化了這些標籤背後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事實上,留守兒童是一個複雜的群體。他們中既有因為缺乏父母關愛導致性格孤僻敏感的孩子,也有懂事獨立、堅強樂觀的孩子。周五,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衛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楊帆和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家庭社會學專委會理事沈洋將做客陸家嘴讀書會,楊帆老師將帶來他去雲南地區與留守兒童親密接觸的一手經驗和大家一起探討留守兒童發展中的可能性與優勢,並與沈洋老師一起分析這些對城市中產階級育兒的啟示。

上海|今天,戲劇還有介入和改變社會的力量嗎?——阿瑟·米勒作品分享會

時間:

1月15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徐匯區長樂路398號朵雲書院·戲劇店

嘉賓:

孫孟晉(文藝評論家、詩人)、郭晨子(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副教授)、張怡微(作家、復旦大學中文系創意寫作碩士導師)

《推銷員之死》、《薩勒姆的女巫》……阿瑟·米勒筆下的故事,在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國度,都可能重新出現新的戰慄。1月15日晚,文藝評論家孫孟晉、劇作家郭晨子、青年作家張怡微三位嘉賓將來到朵雲書院·戲劇店,與阿瑟·米勒作品系列策劃編輯、主持人陳飛雪一起,通過解讀阿瑟·米勒的作品談談「今天,戲劇是否還有介入和改變社會的力量」。

上海|記憶上海,致敬年代——《陳丹燕的上海》系列7本回望

時間:

1月1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浦東新區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52樓朵雲書院·海上文藪

嘉賓:

陳丹燕(作家)、毛尖(作家、學者、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嚴鋒(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倪文尖(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陳丹燕的上海》,以非虛構的筆法,分別講述了搬家與父母的八個箱子的故事、洋涇浜英語與上海買辦的故事……這些上海百年巨變中的日常生活、民間記憶與個人歷史,是一個考據嚴謹、書寫獨特的作家眼中的上海的前世今生。1月16日下午,作家陳丹燕、作家毛尖、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倪文尖將在朵雲書院旗艦店,撥開歷史的塵煙,帶讀者穿梭於上海的無數過去。

上海|上海,值得用一生來體驗的城市

時間:

1月1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

黃石(畫家、寫作人)、陳村(作家)、吳亮(文學批評家)

對上海的書寫,如陳村所言,上海這座偉大的城市,應該有一萬部作品來表述,它永遠有未被發現的精彩,未被記錄的傳奇。每一個作者都有理由從自己的角度描繪上海,那種模式化的,非黑即白的上海,正在當代書寫者的作品裡消失。讀者可以更深刻地觸摸上海城市的肌理,就像金宇澄的《繁花》、吳亮的《朝霞》,還有黃石的《上海百樂之門》,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上海的歷史截面。

上海|蔣立波詩歌朗讀交流會

時間:

1月16日(周六)14:30-16:30

地點:

靜安區汶水路210號靜安新業坊3號樓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主講人:

蔣立波(詩人)

「詩歌來到美術館」本期邀請的詩人蔣立波,自1980年代末期以來,始終以一種遠離中心和圈子的寫作狀態進行著詩歌寫作。他的作品延續了1980年代以來的先鋒主義詩歌傳統,詩歌常「從日常存在的微小事件落筆,但不囿於經驗的簡單複述,而是以智性的目光和機敏的想像力為流動的情緒賦形,在克制的敘述中,對詞與物、自我與經驗、個人與歷史之間的複雜性進行迂迴觀照」,呈現出金屬的質感和詭奇華美的獨特風格。對於蔣立波來說,詩歌不是表達個人沉痛歷史的手段,而是精神的舞蹈藝術。詩歌讓其和生活之間的緊張得到一種奇妙的緩和,也讓我們在無處不在的虛無和沃格林所說的「次等實在」中得到解放,從而抵達一種真正的「實在」。

上海|沒規則,有原則——成就2000億美元市值的管理法則

時間:

1月16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一層建投書局4層傳記圖書館

主講人:

範珂(諮詢顧問及講師)

《不拘一格:網飛的自由與責任工作法》一書由網飛創始人兼CEO裡德·哈斯廷斯聯合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艾琳·邁耶共同完成。書中開創性地利用內外部交叉視角,揭示了人才重於流程、創新高於效率、自由多於管控的文化內核,讓讀者從網飛的實際經驗中獲得高價值的思維啟發。1月16日下午,建投書局聯合中信出版社特邀管理專家範珂老師作客建投書局·上海浦江店,與讀者共同解讀裡德·哈斯廷斯所倡導的「打造精英團隊的自由與責任工作法」。

上海|略說我的三位國學老師——王元化、饒宗頤、賴高翔

時間:

1月17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黃浦區福州路401號上海古籍書店

主講人:

胡曉明(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1月17日,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圖書館館長、王元化學館館長胡曉明,將在上海古籍書店舉辦海上博雅講壇第215期「略說我的三位國學老師——王元化、饒宗頤、賴高翔」主題講座,活動中,胡教授將圍繞三位恩師的治學歷程和不凡建樹,講述他們在學術思想、人格涵養上的巨大魅力。

上海|不斷開墾外國短篇小說的疆土——「短經典精選」重版出來

時間:

1月17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浦東新區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52樓朵雲書院

嘉賓:

btr(作家、譯者)、馬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書評人)、沈宇(圖書編輯)

「短經典」系列是上海九久讀書人出版的大型外國短篇小說選集叢書,自2011年起,已陸續出版了90多個品種,譯介了包括科塔薩爾、卡佛、託賓、特雷弗等大批經典外國作家和作品。在「短經典」出版十周年之際,我們邀請btr、馬凌、沈宇三位讀書圈兒的重量級嘉賓,在上海中心52層的朵雲書院,來跟大家聊一聊短經典,聊一聊短篇小說。

南京|用清醒的目光注視世界——《米蘭·昆德拉:一種作家人生》新書發布暨分享會

時間:

1月15日(周五)19:00

地點:

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

許鈞(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翻譯家)、畢飛宇(作家、南京大學教授)、王理行(學者、編審)、劉雲虹(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翻譯家)

傳記作家布裡埃將昆德拉個人的藝術、文學、政治與精神歷程置於大寫的歷史中加以考察,同時藉助與昆德拉有著直接交往的作家、翻譯家、評論家提供的一些公開的和迄今尚未發表的資料與談話內容,深入探尋昆德拉的寫作人生,傾力寫就了這部裡程碑式的傳記《米蘭·昆德拉:一種作家人生》。1月15日,翻譯家許鈞、作家畢飛宇、資深學者王理行與翻譯家劉雲虹將來到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一起暢聊米蘭·昆德拉的作家人生,深入體會昆德拉以清醒、覺悟的目光注視世界的精神追求。

南京|生活在別處,詩從未變換居所——《傍晚降雨:呂德安四十年詩選1979-2019》新書首發暨分享會 

時間:

1月16日(周六)15:00

地點:

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

呂德安(詩人、畫家)、韓東(詩人、作家)、毛焰(畫家、詩人)、劉立杆(詩人、小說家)

在中國當代詩壇有一位不可忽視的詩人,他深居簡出,如一位隱士,卻備受眾多著名詩人推崇,多年來還被同道譽為「中國的弗羅斯特」。他的詩淳樸自然,始終親近土地。寫詩之外,他還畫畫、在家鄉山裡築居,過著隱逸的古人般的日子。他是呂德安。1月16日下午,詩人呂德安將和詩人韓東、畫家毛焰、詩人劉立杆做客先鋒書店,與大家一起暢聊他的詩、畫以及他作為詩人的一生。

南京|從張謇到盧作孚:中國企業家的本土傳統與淑世精神

時間:

1月17日(周日)10:00

地點:

玄武區長江路101號南京文化藝術中心二樓十竹齋人文空間

主講人:

傅國湧(歷史學者)

2020年,讀庫全新再版了著名歷史學者傅國湧的《大商人》系列。為了寫「大商人」系列,傅國湧讀史兩年,揭開歷史激蕩下的企業浮沉;尋訪一年,走遍大江南北,探訪企業家們在中國土地上留下的真實痕跡,更走入他們的生活與悲喜。1月17日,群學書院邀請傅國湧先生在新春人文雅集上發表講演,打開厚重的近代商業文明檔案,追尋中國企業家的百年本土傳統,言說他們的家國情懷與淑世精神。

武漢|自然.自愛.自由:論盧梭教育哲學

時間:

1月16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武昌區公正路25號湖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人:

林季杉(華中科技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愛彌兒》是盧梭自認為最重要、最傑出的著作,它雖然是一部哲學經典著作,但主題十分豐富,內容包括教育學、政治學、倫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文藝學等諸方面。在《愛彌兒》中,盧梭將孩子的成長劃分為四個階段,概括了各階段孩子的身心特徵,根據這些特徵指明了各階段的教育重點。盧梭的教育是自然與自愛的教育,盧梭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幸福。幸福是心靈的微妙感受,要培養和守護心靈的感受力,而心靈的感受力與心靈的自由密不可分。

成都|權力與愛情的互嵌:古蜀王朝的西樓與武擔山空間

時間:

1月16日(周六)14:30-16:30

地點:

武侯區彩虹街8號一葦書坊

主講人:

蔣藍(詩人、散文家)

「權力與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數千年前古蜀王朝的西樓與武擔山峭拔而起,氤氳四散,矗立起巍然的中土相思建築學的逶迤空間。1月16日,詩人、散文家、思想隨筆作家、田野考察者蔣藍來到一葦書坊,他將與麓山美術館藝術總監田萌一起,開啟「權力與愛情的互嵌:古蜀王朝的西樓與武擔山空間」對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與饒宗頤先生的兩代交誼
    我父親早就對年輕多才的饒宗頤多有讚賞。現今韓山師範學院圖書館大廳的牆上,掛有我父親和饒公的肖像。家父跟饒公關係密切,比我父親小十五歲的饒公,常常被人誤以為是我父親的學生。饒公進入韓山師範給學生講課,的確是我父親推薦的。當時,我父親因為生病,需要休養一段時間,校長要他找位代課教師,我父親就推薦了這位二十歲左右的潮州才子。
  • 王元化學術研討會:古典資源的再發現與現代重建
    在這個背景下,紀念王元化教授的百歲冥誕,特別有意義。憶及王元化先生生前,多次談及對20世紀一味追求新變與過度發展的現代性的憂思,多次談及19世紀文學的人道主義情懷,「我喜歡十九世紀的文學處處滲透著人的感情、對人的命運的關心、對人的精神生活的注重,對人的美好情感的肯定……我在精神上是十九世紀之子,是喝著十九世紀作家的奶成長的」。
  • 科學、國學、西方哲學史的三位代表人物 ——周有光、姚奠中...
    《往事舊友欲說還休》,採訪的是古希臘哲學史學家汪子嵩先生。與我之前採訪的周有光、姚奠中先生相比,汪先生年齡小一些,不到一百歲。而他的學問與閱歷呈現出另一種光芒,代表著另一個方向,亦足以使我學習、體悟到很多。我不由地將他們三位的學問與人生進行著比較,發現他們的相同與不同處。
  • 線上讀書會|中國人為什麼熱衷德國哲學?
    我們的青春往事——金雁作品《雁過留聲》線上讀書會時間:5月15日(周五)19:00-21:00地點:騰訊會議(ID:898629677)嘉賓:金雁(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秦暉(周五)19:00-21:00地點:騰訊會議(ID:708767593)、嗶哩嗶哩直播(ID:22229481)主講人:趙敦華(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在疫情漸趨平緩之際,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教研室特推出「哲學與現代世界」系列線上講座
  • 《新世界》 線上讀書會第三十九期
    我們愈接近此刻進化階段的終點,小我就會愈加功能失調,就像一個毛毛蟲要轉化為蝴蝶之前,會功能失調一樣。但是,隨著舊意識的瓦解,新意識已經在揚升了。我們現在面臨的是人類意識進化的重大事件,但是今晚的電視新聞不會報導這些。在我們的地球上--也許在銀河系或更遠之處很多地方都在同步發生--意識正從形相之夢中逐漸甦醒。
  • 葉蘭老師擔任舜緣文化國學周易老師!
    2019年12月,著名易學風水名家葉蘭老師加入舜緣文化,擔任首席國學易學老師!舜緣文化是迄今為止國內為數不多的傳統文化整合平臺。在籤約葉蘭老師之前已經陸續籤約了數十位國學易學老師,像炳森國學講堂的王炳森老師、民間風水堪輿名家劉鶴霖老師、詩苓說主講張詩苓老師等等...
  • 臺灣國學教授傅佩榮稱讀莊子的人不會得憂鬱症
    於丹的價值在於推廣  提起近年興起的「國學熱」,傅佩榮認為這是好事,但大陸對儒家有兩個極端:「一個是繼續排斥否定,認為儒家造就中國古代的僵化體制;一個是捧上天,太理想主義。要注意,理想主義旁邊就住著虛無主義。」  「大陸的國學有個斷層。很多學者的討論很可惜,因為他們把孔孟當文學來看,也沒有念完原典。
  • 銀行怎樣做好讀書會?
    「全民閱讀」熱度不減,讀書會早已不是一個 新鮮的概念了,之前給大家分享過適合銀行業用來做讀書會的書單以及銀行讀書會的活動策劃方案,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想要提升銀行讀書會的活動效果該注意的問題有哪些。太長不看系列1、書籍挑選原則:略有難度且耐讀的好書。
  • 讀書會報名踴躍「曬」書單
    讀書會報名踴躍「曬」書單 華西都市報2016-10-05 01:56:20.0娛頭條/體育龍門陣 本屆書香之家評選的對象就包括10個「讀書沙龍」(可以是讀書會組織或讀書分享微信群)。  消息發出後,各種形式的讀書會組織,也給華西都市報記者發來他們的讀書活動情況,報名參加本屆書香之家評選活動。樊登讀書會四川分會執行會長賀揚女士,對華西都市報記者說,樊登讀書會四川分會「非常願意報名參加此次書香之家評選活動,並及時發來詳細的報名資料。
  • 靈機文化好內容造國學生態
    網際網路內容創業再次火熱,目前國內知名傳統文化整合傳播平臺靈機文化,也將優質內容的產出提高到了戰略級別,率先成立了第一家線下門店-靈機文化館。該館結合目前靈機文化在網際網路的內容布局,擴展線下的市場空間,形成線上和線下的聯動,打造生態形成O2O閉環,完成內容變現,持續創造優質的國學內容。
  • 拆解3000萬用戶毛利90%的樊登讀書會
    樊登讀書會是內容領域第一個做收費會員制、並且發展出龐大的線下代理體系的企業,也是輕內容和深度服務的一種結合體。曾經有這麼一段描述,我覺得講得非常貼切——「我們讀一本書是50分鐘,是一節課的時間。我們相當於一所學校,是幾千萬人一起上的、中國最大的夜校。」
  • 「活動回顧」感恩有你,株洲書房第二場經典誦讀讀書會
    冬天的寒氣驅散不了小朋友對經典誦讀的熱情,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提高孩子們的道德文化素養,株洲書房12月6日下午迎來了第二場經典誦讀讀書會活動。此次讀書會以「感恩」為主線,節目蘊含感恩中國、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等內容,節目的形式有朗誦、講故事、歌曲、詩詞朗誦及家長分享等節目,表演者中年紀最小的僅三歲半。
  • 被一些人奉為中國大陸的「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
    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與饒宗頤並稱為「南饒北季」。早年留學國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文、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布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
  • 樊登讀書會:慢熱型知識服務類產品分析
    第三個高峰:2018年5月6~12日,搜索指數2814樊登在《奇葩大會第二季》中露面收穫《奇葩說》觀眾的關注,也是在這個時期,樊登讀書會推出了免費體驗2個月會員活動,我的身邊出現樊登讀書會的內容頻次比以往高了不少。
  • 樊登讀書會:浸在咖啡中的閱讀室
    走進咖啡街區樊登讀書會,感受不一樣的咖啡、不一樣的圖書。,魏娜書童興奮的告訴記者"9月29日晚十二點,這是咖啡街區開街的第一天,在這時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光臨了樊登讀書會,在參觀了樊登讀書會後,永康書記向店員詢問了開店時間、樊登老師的具體情況等。
  • 北京大學教授白化文:「我贊成適當普及國學」
    自小浸淫國學,一生致力於研究佛學、敦煌遺書目錄和敦煌變文的問題及文學目錄和宗教目錄,與季羨林先生淵源頗深的白化文,卻謙虛地稱自己只是大師「門生」。他反對國學過熱,也不贊成中國文化傳統斷裂的說法,堅持要老老實實讀國學,並聲明自己「稱不上國學家」。「中國圖書館學特別是目錄學的工作者、佛教和敦煌學的學習者」,是白化文給自己的定位,「拿這尺子量我才比較合適」。
  • 湖南省第三屆國學教育觀摩研討會在平江舉行
    會上,有一支來自湖南理工學院的隊伍受到關注:全國首個大型援教公益春暉學院的創始人、知足國學讀書會的發起人、湖南理工學院新聞學院研究生導師、教授李統興,該院教育科學學院教師王煒及部分教育管理研究生代表等參加。  研討會在由平江桂花學校和城北學校分別帶來的國學節目《千字文》和《三字經》中拉開序幕。平江縣教育局副局長鄧煥發、鳳凰報刊傳媒中南採編中心副主任劉茜等領導和專家為研討會致辭。
  • 線上讀書會|馬克斯·韋伯逝世100周年:雲上思韋伯
    本期陸家嘴讀書會,我們邀請到教育部長江青年學者,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徐英瑾,為哲學門外漢們帶來哲學入門的路徑。疫情期間,陶老師也藉助社交媒體結識並幫助了許多生活在湖北的朋友,儘管彼此素未謀面,但他們的許多故事都令他印象深刻。陶老師也將在直播間與大家分享這段難忘的經歷。屏幕上的生活:人類是如何一步步將生活困在屏幕上的?
  • 樊登讀書會創始人樊登:讀書點亮生活
    「我錄書一般會畫一個腦圖」,樊登說如何分享圖書正如自己在《認知天性》中讀到的感悟一樣,首先要通過畫腦圖去理解一本書的使命,再去尋找書的「坡道」,即書與讀者的關聯性,最後拆解書的核心內容樊登還特地舉了中信出版社一領導誇讚通過「樊登讀書會」的分享,書籍銷量增加的例子,向記者展示了「樊登讀書會」在讀者中的影響力。誠然,正如樊登所言,「樊登讀書會」不同於其他類型的物理式拆解拼湊的讀書分享,它是帶有化學反應式的分享,能用樊登式的語言去啟發讀者。 談到圖書選擇的基本原則,樊登說自己堅決不會選擇心靈雞湯類的書籍。何為「心靈雞湯」?
  • 費用數千到上萬 這些國學培訓班到底學些啥?
    上述國學館的老師告訴記者,他們有100多名學員,年齡最小的僅3歲,最大的孩子已經上小學;在上述童學館,記者也得到相似的答案——學生年齡最小的僅3周歲,最大的7周歲。除了學齡前兒童,還有一些是小學生,他們都是利用課餘時間來學習國學。「我們會參加一些主題課程,冬令營之類的。」三年級學生家長劉女士告訴記者,今年寒假她就給孩子報了一個「冬灸」的國學冬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