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工具SpCas9變體作用機制揭示

2021-01-09 中國日報網

記者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獲悉,該校生命學院教授黃志偉課題組完成的一項課題《高保真SpCas9變體的結構基礎》,日前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期刊《細胞研究》上。該成果不僅首次揭示了高保真的Cas9基因編輯系統的分子機制,而且為改造SpCas9以及其他Cas核酸內切酶,使之成為更高效、更特異的基因編輯工具夯實了關鍵結構基礎,具有指導改造新型基因編輯系統的應用價值,有望治療遺傳性疾病和疑難病。

CRISPR-Cas9系統作為最廣泛使用的基因編輯工具被應用於生物、醫學等領域,可以對基因進行編輯。目前,通過全球基因編輯領域科學家的努力,還在Cas9基礎上產生了高保真的SpCas9突變體,這些突變體都能成為更高效、更便捷的基因編輯工具和系統。但脫靶效應成了這一高效基因編輯工具的最大傷害,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突變,讓人類難以精確調控基因編輯工具在什麼時間、什麼位置進行編輯。

上述研究一方面通過結構生物學手段闡述了SpCas9變體識別底物的高兼容性和高保真性的分子機制;另一方面合理設計了更多的突變體,以進一步提升底物的兼容能力與保真性。(記者 李麗雲)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課題組揭示基因編輯系統Cas9變體的底物兼容性...
    哈工大報訊(生命/文)近日,我校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課題組通過結構生物學和生化研究手段揭示了SpCas9變體(xCas9 3.7)識別底物的兼容性和高保真性的分子機制。該系統通過RNA引導的效應蛋白剪切病毒的DNA或者RNA從而抵抗噬菌體(病毒)的感染,其中來自化膿性鏈球菌(SpCas9)與sgRNA組合具備在細胞或生物體內進行高效、便捷「編輯」目的基因的能力,所以近些年來CRISPR-Cas9系統及其衍生技術被迅速地應用於基因編輯。
  • Nature:從結構上揭示一種新型基因編輯複合物的作用機理
    2019年12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捕捉到一種由對現有的基於CRISPR的工具進行改進而產生的新型基因編輯工具的首批結構圖片。他們在霍亂弧菌中發現一種獨特的「跳躍基因」並且這種跳躍基因可以在基因組中插入較大的基因負荷(genetic payload,即DNA序列)而不引入DNA斷裂,基於此,他們開發出這種稱為INTEGRATE的新型基因編輯工具。
  • 基因編輯大牛揭示鹼基編輯器的作用機制
    2020年7月31日訊/生物谷BIOON/---在短短八年內,CRISPR-Cas9已經成為基礎研究和基因治療的首選基因組編輯器。但CRISPR-Cas9也催生了其他潛在的強大DNA操縱工具,從而可能幫助修復導致遺傳性疾病的基因突變。
  • 廣州大揭示生物鐘基因GmLHY調控大豆乾旱脅迫響應的分子機制
    . | 廣州大學劉寶輝/李美娜團隊揭示生物鐘基因GmLHY調控大豆乾旱脅迫響應的分子機制責編 | 逸雲,發現四個GmLHYs基因功能同時缺失會增強氣孔對乾旱的響應,降低大豆葉片失水速率,進而增強植株的耐旱性,說明它們在大豆耐乾旱脅迫中起負調控作用。
  • Nat Commun:新型CRISPR-Cas9變體可提高基因編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0年12月4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使用一種新的修復DNA的CRISPR-Cas9變體將會改善備受吹捧的CRISPR-Cas9工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Nature:新型基因編輯工具完成」精準「編輯
    2019年6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最近一項研究中,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新發現可以解決當前基因編輯工具(包括CRISPR)的一個主要缺點,並為基因工程和基因治療提供了一種強有力的新方法。他們的新技術稱為INTEGRATE,即利用細菌跳躍基因將任何DNA序列準確地插入基因組而不切割DNA。
  • 「珍藏版」Nat Biotech綜述|CRISPR-Cas系統相關的基因編輯工具
    撰文 | 木蘭之枻責編 | 兮自CRISPR-Cas系統的機制被釐清並被改造用於真核細胞的基因編輯之後,相關基因編輯工具的開發、改造和應用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這也讓終極夢想—「隨心所欲」的精準基因編輯—不再遙不可及。
  • 基因編輯高清細節首次被捕獲,新工具改進CRISPR系統的不足
    (來源:Nature)這種全新的工具有望改進現有的 CRISPR 工具,通過冷凍電子顯微鏡將這種複雜的基因編輯過程凍結起來,揭示了基因編輯過程的高解析度細節。「我們在研究中展示了如何利用 INTEGRATE 技術在細菌細胞中進行靶向 DNA 插入。」
  • 【學術前沿】魏鵬程團隊開發植物廣適性基因編輯工具盒,識別非典型...
    該研究在水稻中利用SpCas9變體NRRH、NRTH和NRCH(R為A/G, H為A/C/T),將SpCas9識別PAM序列擴展至NRNH, 利用SpCas9變體SpG,提供高效穩定的NG PAM識別能力,利用SpCas9變體SpRY,實現幾乎不受PAM限制的植物基因組靶向編輯。
  • Nat Commun:科學家成功利用CRISPR-Cas9突變體該改進基因編輯的...
    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題為「MiCas9 increases large size gene knock-in rates and reduces undesirable on-target and off-target indel edit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密西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利用一種新型突變體修復
  • 基因編輯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在ChyMErA技術的一項應用中,研究人員靶向作用了稱之為旁系同源基因(paralogs)的一對基因,其擁有相似的DNA代碼,但由於研究難度極大,因此研究者對其研究很少;因為旁系同源基因是由祖先基因複製而產生的,所以研究者推測其在很大程度上扮演著相似的角色,但通過當前用於基因篩選的單基因靶向技術並不能揭示該基因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因為其它的旁系同源基因會彌補所缺失的基因
  • 【論文解讀】揭示PTEN基因在蛋白酶體抑制劑抗癌作用機理
    論文通過藥敏試驗、基因篩選、細胞生物學實驗等多種手段,揭示了PTEN基因在蛋白酶體活性方面的生理作用,為蛋白酶體抑制劑的抗癌治療提供了精準用藥的指導。艾吉泰康®承擔了論文中的PTEN基因全長序列的捕獲測序工作。全文較長,小編提煉了主要的研究結果,供大家快速了解這篇文章的研究內容。高通量測序和靶向用藥已經為腫瘤治療提供了顯著的治療水平的提升。
  • 上海科學家研發雙鹼基編輯工具助力基因治療
    6月1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同期發表了全球四個課題組在基因編輯工具研發領域的四個相近研究成果。這四個基因編輯工具雖然名稱各異,但構建方案和功能類似,其中以李大力和劉明耀課題組開發的工具活性最高,編輯窗口更寬泛,具有優勢。
  • 著名致癌基因EGFR的作用機制被揭示!
    請點擊標題下的 解碼醫學,關注我們吧。 最近,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超級計算機研究中心(SDSC)和Moores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首次描述了一個著名的「抗性」基因(稱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引起腫瘤發展的分子機制。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權威腫瘤研究雜誌《Oncotarget》。
  • 中國學者開發新型單鹼基編輯工具,顯著降低基因編輯脫靶效應
    研究團隊根據蛋白結構預測了基因編輯過程中決定脫靶的重要胺基酸,並在不影響催化活性的情況下突變相應的胺基酸,最終得到了顯著減低基因編輯脫靶效應的單鹼基編輯工具。CRISPR/Cas9是廣泛關注的新一代基因編輯工具,自從2012年被發明以來備受外界期待。而單鹼基編輯技術是CRISPR/Cas9的衍生工具,該技術可以在不切斷DNA雙鏈的情況下實現單核苷酸的定向突變,為治療單鹼基突變引起的遺傳性疾病帶來了希望。
  • 【科技前沿】清華時松海/史航揭示中心體調控大腦皮層發育的全新機制
    【科技前沿】清華時松海/史航揭示中心體調控大腦皮層發育的全新機制 2020-03-26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神分裂症風險遺傳基因調控機制初步揭示
    精神分裂症風險遺傳基因調控機制初步揭示 2019-02-21 05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精神分裂症風險遺傳基因調控機制初步揭示  科技日報昆明2月20日電 (記者趙漢斌
  • Nature:時松海/史航團隊揭示中心體調控大腦皮層發育的嶄新機制
    研究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及其調控機制,對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認知,以及診斷治療神經系統相關疾病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放射狀膠質細胞是哺乳動物大腦發育關鍵的神經前體細胞,其分裂產生大腦皮層幾乎所有的神經元和膠質細胞。在大腦發育過程中,放射狀膠質細胞的行為高度有序【1】。中心體作為動物細胞主要的微管組織中心,調控細胞周期進程,對大腦神經系統發育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2】。
  • 我科學家揭示抑癌基因抗病毒機制
    我科學家揭示抑癌基因抗病毒機制 2015-12-28 中國科學報 崔雪芹 魯偉 【字體:  Pten是一種重要的抗腫瘤基因,其突變或功能缺陷與多種腫瘤的發生直接相關,包括乳腺癌、子宮內膜癌、肝癌等,但其在機體抗病毒免疫方面是否能夠發揮作用尚不清楚。  此次研究發現,PTEN蛋白在抗病毒先天免疫中具有關鍵性作用,其通過調控決定I型幹擾素產生的關鍵轉錄因子IRE3發揮抗病毒免疫功能。
  • 《科學》:施一公團隊揭示剪接體的複合結構以及催化機制
    mRNA剪接是基因轉錄以及蛋白質翻譯過程的關鍵一環,其中mRNA前體(pre-mRNA)的剪接是通過剪接體(spliceosome)實現的。剪接體是一種十分活躍的核糖核蛋白 「機器」 ,在每個剪接循環中,剪接體都要經歷四個連續的階段:組裝、活化、催化和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