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解讀】揭示PTEN基因在蛋白酶體抑制劑抗癌作用機理

2021-01-15 艾吉泰康iGeneTech

作為國產基因捕獲技術的耕耘者,艾吉泰康®在過去幾年一直為用戶提供極致性價比的捕獲產品。目前,已有很多科研工作者使用艾吉泰康®的產品發表了高水平論文。最近,艾吉泰康®的TargetSeq®技術助力用戶論文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ene》(IF 16.304)上。論文通過藥敏試驗、基因篩選、細胞生物學實驗等多種手段,揭示了PTEN基因在蛋白酶體活性方面的生理作用,為蛋白酶體抑制劑的抗癌治療提供了精準用藥的指導。艾吉泰康®承擔了論文中的PTEN基因全長序列的捕獲測序工作。全文較長,小編提煉了主要的研究結果,供大家快速了解這篇文章的研究內容。

高通量測序和靶向用藥已經為腫瘤治療提供了顯著的治療水平的提升。然而,只依靠測序和靶向藥,仍然無法精確預測藥物的治療效果。來源於患者的腫瘤異體移植模型(PDX),和PDX來源的腫瘤細胞(PDC)可以為個體患者的藥效檢測提供理想的檢測平臺。膽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一種上皮細胞惡性增生的腫瘤,具有較顯著的異質性,臨床上採用的綜合性化療方案效果通常較差。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案是臨床上緊迫的需求。

作者首先構建了34個CCA的PDX模型。切片染色和細胞培養結果證實PDX模型和原腫瘤組織高度一致。隨後,作者使用10個模型的細胞對69種FDA批准的抗癌藥物進行了測試,發現bortezomib(硼替佐米)和carfilzomib(卡非佐米)具有顯著的抑制效果(圖一)。為了確定其他蛋白酶體抑制劑是否有同樣的效果,作者又檢測了其他45種,發現只有針對核心20S蛋白酶體的抑制劑有類似的效果。使用其他細胞進行檢測,發現bortezomib,carfilzomib和epoxomicin(環氧酶素)對HuCCT1有顯著作用,而epoxomicin和bortezomib對HCCC-9810細胞效果明顯。所有對bortezomib敏感的細胞均有蛋白降解活性上升和蛋白酶體相關基因表達上升的現象。

圖一 藥物測試結果通過檢測HCCC-9810和RBE兩個有代表性的細胞系樣本的表達情況,作者發現PI3K-AKT和泛素介導的蛋白降解兩個通路在bortezomib敏感的HCCC-9810細胞中顯著上調。全基因組測序數據顯示HCCC-9810細胞在10號染色體上存在缺失,而PTEN基因恰好落在缺失的位置。通過對CCA樣本和細胞系的檢測,發現了PTEN基因的多種形式的變異(圖二)。根據基因檢測結果,可以將CCA分為三種類型:野生型(PTEN表達、功能正常),半合子型(表達、功能減弱)和缺失型(表達、功能缺失)。PTEN基因專一地出現在bortezomib敏感型細胞系中,這些細胞系也同時有蛋白酶體活性上升和蛋白質合成速度加快的特點。

圖二 40個CCA相關樣本中PTEN基因的突變情況既然PTEN基因功能不完整的細胞系都存在對蛋白酶體抑制劑敏感的現象,那如果在細胞中過表達PTEN基因,效果如何呢?作者在HCCC-9810和RBE細胞中進行了腺病毒介導的PTEN基因超表達。和預期一致,PTEN基因有缺陷的HCCC-9810細胞表現出了細胞增殖速度降低進而凋亡的現象,而PTEN基因功能完整的RBE細胞的變化比較輕微。在活體腫瘤中超表達PTEN,PTEN本身有功能缺陷的腫瘤表現出了生長減緩,而PTEN完整的腫瘤沒有這個現象。這表明PTEN基因的功能缺失導致了腫瘤細胞的快速增殖。轉錄組數據表明HCCC-9810的蛋白酶體和泛素介導的蛋白降解途徑受到了影響。這個結論也得到了qPCR和蛋白質印記實驗的支撐。對PTEN基因野生型細胞、功能缺失細胞做PTEN基因過表達,發現蛋白酶體活性和蛋白質降解水平降低了。對PTEN野生型細胞做PTEN基因的敲除,可以看到蛋白酶體活性上升。這表明PTEN基因是抑制蛋白酶體活性和蛋白降解的。而野生型細胞中PTEN表達降低後,對bortezomib變得敏感了,這和PTEN缺陷型細胞對bortezomib的敏感是一致的。這些數據表明PTEN的功能和蛋白酶體活性/bortezomib敏感型是負相關的。小鼠活體模型和病人的臨床用藥監測也顯示了良好的抗腫瘤效果。

圖三 bortezomib對PTEN功能正常和缺陷的腫瘤細胞的抑制效果PTEN影響藥物效果的機制是怎樣的呢?已知NRF1和NRF2是蛋白酶體相關基因的調節因子,過表達這兩個調節因子,促進了ARE報告子的表達和蛋白酶體的活性加強。而改變PTEN的表達後,NRF1和NRF2所受影響很小。這說明PTEN的功能和NRF1和NRF2彼此之間沒有影響。既然PTEN不影響已知的兩個蛋白酶體相關調控因子,那就需要尋找相關的基因。作者敲低了ARE相關的轉錄因子,發現BACH1和MAFF兩個基因相關。BACH1和MAFF的表達趨勢和PTEN的表達趨勢是一致的。BACH1是一個泛素因子,但缺乏典型的轉錄激活域。MAFF和CNC家族轉錄因子形成異源二聚體時,起轉錄激活的作用;MAFF的同源二聚體則起轉錄抑制作用。過表達PTEN可以促進BACH1和MAFF的表達升高。對BACH1和MAFF的啟動子進行單獨研究,發現PTEN的過表達可以提高BACH1和MAFF的啟動子的活性。這種提升是通過抑制AKT1的活性實現的。通過對細胞添加PI3K-AKT抑制物(MK2206),發現BACH1和MAFF的表達產物、蛋白質積累都有上升。ChIP實驗確認BACH1和MAFF可以結合到蛋白酶體相關基因的ARE序列,而ARE序列恰好在蛋白酶體相關基因的啟動子區。BACH1和MAFF對ARE介導的蛋白酶體相關基因表達是負調控的。

圖四 ARE對BACH1、MAFF表達的影響BACH1和MAFF的表達變化情況是否會影響腫瘤細胞對bortezomib的敏感度呢?通過過表達和敲低實驗,證實BACH1和MAFF的表達水平和細胞對bortezomib的敏感度呈負相關,這和PTEN的表達水平和藥物敏感度是一致的。總體而言,PTEN水平降低,蛋白酶體活性升高,ARE轉錄活性升高,BACH1和MAFF水平降低。反之亦然。既然提高PTEN基因的表達和抑制PI3K-AKT都會引發BACH1和MAFF的轉錄增強,那麼是否有其他的調控因子存在呢?作者通過JASPAR資料庫,發現FOXO蛋白家族可以結合在BACH1和MAFF的啟動子區域,恰好AKT可以抑制FOXO。利用ChIP實驗,確認FOXO1可以和BACH1和MAFF的啟動子區域結合。敲低FOXO1和FOXO3均可以降低BACH1和MAFF的表達,但只有FOXO1可以逆轉PTEN過表達的影響。PTEN可以促進FOXO1在BACH1和MAFF啟動子上的結合,進而促進表達。

圖五 FOXO蛋白家族在BACH1和MAFF基因啟動子的結合motif 結合之前的研究,作者構建了PTEN的作用模型:PTEN可以促進FOXO1在BACH1和MAFF啟動子上的結合,進而促進BACH1和MAFF表達。BACH1和MAFF可以抑制蛋白酶體的活性,減少蛋白的降解速率。突變的PTEN引發了BACH1和MAFF功能減弱,從而使蛋白酶體降解蛋白的活性增強。Bortezomib等抑制劑通過降低蛋白酶體的活性,引發細胞內待降解蛋白的沉積,產生蛋白毒性,進而導致細胞死亡。解析PTEN基因的作用機理後,作者最後檢查了蛋白酶體抑制劑在別的癌種的臨床效果。在血液和泌尿系統的腫瘤中,PTEN基因的功能狀態對腫瘤的影響不大,而在卵巢癌、前列腺癌中效果明顯。這意味著PTEN基因在多個癌種中是可以調節腫瘤細胞對蛋白酶體抑制劑的敏感度的。

圖六 攜帶不同PTEN基因變異的細胞系對botrezomib的敏感差異好啦,以上就是論文的簡單梳理。全文很長,各種圖表也很多,老師們真的是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才發表了這篇文章。艾吉泰康®會持續為科研工作者提供精準優質的捕獲服務~艾吉泰康 ( iGeneTech ) 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坐落於北京市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注於基因檢測上遊的目標區域基因捕獲技術研發與創新。艾吉泰康依託液相探針雜交( TargetSeq® )和多重PCR擴增( MultipSeq® )兩套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捕獲技術,形成了包含基因捕獲試劑與試劑盒、捕獲服務解決方案、合成生物學的多元化產品體系,致力於不斷推進靶向捕獲技術在精準醫學、科研、大健康、農業、公衛和法醫等多場景中的轉化與應用。

歡迎訪問艾吉泰康®

www.igenetech.com

微信:iGeneTech

電話:010-89146623

相關焦點

  • 院士論壇 | 王紅陽院士:基於抑癌基因pten的膽管癌治療新策略
    ,國際抗癌聯盟、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協辦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院士論壇上,王紅陽院士針對此問題,向我們展示了基於抑癌基因pten的膽管癌治療新策略。pten抑癌基因的表達缺失與膽管癌患者預後的不良生存有密切聯繫膽管癌惡性程度高,進展快,臨床就診時患者多屬於晚期,且已復發轉移,可手術率低。而目前以吉西他濱為基礎的聯合化療方案,對患者的療效並不理想,亟待發現療效更好的藥物。
  • Science:從結構上揭示多種抑制劑阻斷人蛋白酶體機制
    這就使得癌細胞本能地更加依賴細胞內最為重要的垃圾處理廠---蛋白酶體---來將這些存在缺陷的蛋白從血液循環中清除掉。對多發性骨髓瘤等癌症的治療就利用了這種依賴性。一些用於癌症患者的抑制劑選擇性地阻斷蛋白酶體,導致癌細胞內的垃圾堆積,從而殺死它們。
  • 植物抵禦害蟲的蛋白酶抑制劑基因調控研究獲進展
    昆蟲的啃食會快速激活植物體內的茉莉酸信號系統,且目前大多分離到的蛋白酶抑制劑基因均受到茉莉酸的調控,因此,目前普遍的觀點是茉莉酸信號是調控蛋白酶抑制劑合成的主要的信號分子。然而,植物體內是否存在別的信號調控的蛋白酶抑制劑仍然未知。
  • 科學家揭示免疫蛋白酶體的晶體結構
    近日,一個由德國和瑞士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小組首次揭示了免疫蛋白酶體(immunoproteasome)的晶體結構,給出了針對糖尿病、類風溼性關節炎或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的藥物研發的關鍵線索,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月17日的《細胞》雜誌上。
  • 瑞金新知速遞 第130期|劉晗研究員發現蛋白酶體抑制劑耐藥分子機制並提出蛋白酶體和HDAC抑制劑聯合能防止MLL耐藥細胞出現
    【中文摘要】MLL基因發生染色體易位產生的融合蛋白能夠導致極為兇險的混合譜系白血病,預後很差。除了在白血病發生中的作用外,MLL融合蛋白還具有內在的腫瘤抑制活性,而蛋白酶體抑制劑可以激活MLL融合蛋白的內在腫瘤抑制程序特異性殺死MLL白血病細胞,因此可以作為有效的癌症治療策略。
  • 尹玉新團隊發現抗癌基因 PTEN 家族新成員 PTENβ
    3305 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系統生物醫學研究所尹玉新教授課題組最近取得研究突破,首次鑑定出抗癌基因 PTEN 家族的新亞型蛋白 PTENβ。該研究成果於 2017 年 3 月 23 日在線發表於 Nature Communications,論文題目為「PTENβ is an alternatively translated isoform of PTEN that regulates rDNA transcription」。北京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所優博培育計劃梁會博士與基礎醫學院陳西博士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 醫學部基礎醫學院尹玉新團隊發現抗癌基因PTEN家族新成員PTENβ
    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系統生物醫學研究所尹玉新教授課題組最近取得研究突破,首次鑑定出抗癌基因PTEN家族的新亞型蛋白PTENβ。PTENβ定位於核仁,參與調控rDNA轉錄和核糖體生成,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生長。
  • 研究揭示冠狀病毒主蛋白酶催化機制—新聞—科學網
    近日,南開大學藥學院副教授尚魯慶課題組在《美國化學學會催化》發表論文,揭示了冠狀病毒主蛋白酶的催化機制,並討論了冠狀病毒MERS-CoV與SARS-CoV
  • 研究揭示蛋白酶體在泛素鏈誘導下的變構及底物識別機制
    該研究解析了一系列蛋白酶體在K48-Ub4泛素鏈存在下的近原子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首次捕捉到蛋白酶體與K48-Ub4泛素鏈結合的三維結構,揭示了泛素鏈在調節蛋白酶體識別泛素化底物進而引發底物降解的分子機制,為最終闡明生理條件下蛋白酶體降解泛素化底物機制提供了關鍵結構基礎
  • 南開團隊揭示MERS-CoV、SARS-CoV主蛋白酶催化機制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吳軍輝)近日,經過持續科研攻關,南開大學藥學院、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尚魯慶副教授課題組揭示了冠狀病毒主蛋白酶的催化機制,討論了冠狀病毒MERS-CoV與SARS-CoV主蛋白酶在催化過程中的區別,進而優化了主蛋白酶抑制劑的生物活性。
  • 諾華泛胱天蛋白酶抑制劑NASH二期臨床失敗
    因為業界對發病機理了解尚存大量空白,多數NASH在研產品主要還集中在早期沒有惡化到肝硬化程度的NASH,生物機理也以抗代謝紊亂藥物為主、逆轉纖維化甚至肝硬化還是個長期目標。但今年NASH最領先的ICPT宣布其在研產品、FXR激動劑obeticholic acid將開始一個叫做REVERSE的三期臨床,招募的是代償性肝硬化患者。
  • 特定蛋白與抑制劑作用能讓基因「沉默」
    特定蛋白與抑制劑作用能讓基因「沉默」 2015-07-28 科技日報 聶翠蓉 【字體:大 中 小】 該發現為研究人類和動物體內的同類基因沉默機制提供了通用模型,因為人體中也存在與TOPLESS類似的蛋白,這些蛋白與某些腫瘤形成有關,並能控制早期胚胎發育和神經元發育。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TOPLESS蛋白是一種輔助抑制劑,能和含有乙烯的抑制因子(即EAR轉錄抑制子)相互作用,在植物發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 交大團隊揭示核PTEN發揮腫瘤抑制作用新機制:調控RNA剪接影響...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細胞分化和凋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報告存在於細胞核內的PTEN蛋白通過與mRNA剪接體相互作用,調控前體mRNA(pre-mRNA)的可變剪接,進而幹預高爾基體的伸展和分泌,發揮其腫瘤抑制作用。PTEN是最重要的腫瘤抑制基因之一。
  • 王紅陽院士團隊揭示膽管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該論文揭示:近40%的膽管細胞癌存在重要的抑癌基因PTEN的缺失,該突變使蛋白酶體活性明顯升高,直接影響腫瘤細胞的惡性行為。經系列篩選和臨床研究發現:應用多發性骨髓瘤治療藥物Bortezomib可顯著抑制這類膽管癌細胞的生長;有PTEN缺失突變的膽管癌病人經Bortezomib治療後肝臟原發腫瘤和肺轉移灶顯著減小,甚至消失,並伴隨腫瘤標誌物CA19-9趨向正常。
  • 武漢病毒所等揭示黃病毒科NS3蛋白酶-解旋酶協同作用新機制
    武漢病毒所等揭示黃病毒科NS3蛋白酶-解旋酶協同作用新機制 2017-08-28 武漢病毒研究所 因此包含一個以上功能域的蛋白在這類病毒中較為常見,黃病毒科NS3蛋白即為絲氨酸蛋白酶和超家族二解旋酶的天然融合體,在病毒多聚蛋白酶解和基因組複製這兩個重要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其兩個功能域之間的協同作用機制尚不清晰。
  • 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的研究進展
    Tersariol等發現,牙本質中存在另一個重要的酶家族—半胱氨酸組織蛋白酶。研究發現,齲壞牙本質中的組織蛋白酶含量明顯高於正常牙本質,提示組織蛋白酶可能也參與了牙本質膠原的降解。使用酶抑制劑抑制膠原降解,維持膠原結構的完整性,是提高混合層穩定性的關鍵。目前,使用酶抑制劑來保護混合層的完整性是研究的熱點,本文對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 科學網—揭示核PTEN發揮腫瘤抑制作用新機制
    本報訊(記者黃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陳國強課題組發現存在於細胞核內的PTEN蛋白通過與mRNA剪接體相互作用,調控前體
  • Science:揭示蛋白酶體控制古生菌細胞分裂機制
    20S蛋白酶體是一個例外,它在古生菌和真核生物之間是保守的,它通過降解周期蛋白來調節真核生物的細胞周期。為了探究20S蛋白酶體在嗜酸熱硫化葉菌中的功能,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劍橋大學、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蘭卡斯特大學和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通過晶體學方法解析出它的三維結構,並且在體外在它受到抑制和沒有受到抑制時,對它的活性進行了生化分析。
  • ACS Catalysis|基於兩種冠狀病毒主蛋白酶3CL的催化機制提出藥物...
    在冠狀病毒的生命活動中,其主蛋白酶(3CLPro)能夠有效地剪切病毒的蛋白前體,進而產生病毒的功能性蛋白,這對冠狀病毒的複製等生命活動極為重要。因此,主蛋白酶是抗冠狀病毒藥物研究的重要靶點。此外,由保守的水分子介導的遠程相互作用證明,由Arg-Tyr-Asp形成的部分負電荷簇(PNCC)對於催化至關重要。從SARS和MERS的蛋白酶之間的區別探討了其催化效率。此外,進行了突變研究以提高酶活性(8倍),MERS-CoV 3CL Pro的抑制劑通過在抑制劑和MERS-CoV 3CLPro的關鍵Q195之間引入強大的氫鍵相互作用,確定了潛在的變構抑制位點。
  • 藥物機理最新研究盤點
    許多作用是在藥物研製過程中發現的,醫護人員有醫藥知識可減少相互作用危害的發生。不考慮藥物特點用藥會增加其危險性。醫護人員指導用藥,如發生不良相互作用是由於醫護人員對藥物了解不夠。鑑於很多藥物的作用機理比較複雜,哪怕是明星藥和重磅炸彈藥,它們的作用機理也並未得到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