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揭示核PTEN發揮腫瘤抑制作用新機制

2021-01-10 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陳國強課題組發現存在於細胞核內的PTEN蛋白通過與mRNA剪接體相互作用,調控前體mRNA的可變剪接,進而幹預高爾基體的伸展和分泌,發揮其腫瘤抑制作用。相關論文日前發表於《自然—通訊》。

PTEN是最重要的腫瘤抑制基因之一,但目前關於核PTEN的抗腫瘤作用的分子機制知之甚少。研究人員鑑定到136個與核PTEN相互作用的蛋白質,其中38個屬於剪接體的組成成分。研究人員發現並證實PTEN能夠和剪接體蛋白U2AF2直接相互作用,影響其被剪接體招募的過程。

該課題組發現,核PTEN可以從整體層面調控前體mRNA的可變剪接,並鑑定了一批受PTEN調控的可變剪接事件。他們通過分析腫瘤樣本中這些可變剪接事件的發生頻率、與PTEN的相關性以及與病人生存期的關係,發現相當一部分PTEN調控的可變剪接事件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發現分泌抑制劑BFA和GCA能夠選擇性地殺死PTEN缺失的腫瘤細胞。

論文相關信息:Nature Communications, volume 9, Article number: 2392 (2018)

《中國科學報》 (2018-07-25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交大團隊揭示核PTEN發揮腫瘤抑制作用新機制:調控RNA剪接影響...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細胞分化和凋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報告存在於細胞核內的PTEN蛋白通過與mRNA剪接體相互作用,調控前體mRNA(pre-mRNA)的可變剪接,進而幹預高爾基體的伸展和分泌,發揮其腫瘤抑制作用。PTEN是最重要的腫瘤抑制基因之一。
  • BBAMCR:張雲等揭示腫瘤細胞分子病理新機制
    蛋白酶激活受體1 (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1, PAR1) 屬於G蛋白偶聯受體家族,是凝血酶、金屬蛋白酶等的受體,在血液循環系統、免疫系統中發揮重要的生理作用,並參與多種人類疾病的病理發生。
  • Nature子刊:上海交大發現,著名抑癌基因PTEN,有促進腫瘤作用
    PTEN蛋白具有磷酸酯酶的活性,可通過拮抗酪氨酸激酶等磷酸化酶的活性,抑制腫瘤的發生發展。後來的研究顯示,PTEN蛋白可以通過多個機制進入細胞核內。核PTEN可以與多種蛋白質相互作用,影響基因組穩定性等,發揮腫瘤抑制作用。
  • 揭示腫瘤細胞胺基酸代謝異常新機制
    原標題:揭示腫瘤細胞胺基酸代謝異常新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華鳳課題組、高平課題組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宋立兵課題組以及中科院武漢物數所唐慧儒課題組等合作發現,在營養匱乏條件下,癌基因cMyc誘發的絲氨酸生物合成途徑的激活對於癌症的發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細胞研究》。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研人員揭示腫瘤代謝新機制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研人員揭示腫瘤代謝新機制 2015-04-03 中國新聞網 楊保國 吳蘭 絲氨酸是哺乳動物體內的非必須胺基酸,在神經系統以及免疫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cMyc與其關係以及在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並不十分清楚。  科研人員通過將腫瘤細胞培養過程中的糖或穀氨醯胺這兩種腫瘤細胞生長所必需的重要能源物質去除,讓腫瘤細胞「挨餓」,發現這些營養壓力條件可以激活絲氨酸合成途徑。
  • 尹玉新團隊發現抗癌基因 PTEN 家族新成員 PTENβ
    PTENβ定位於核仁, 參與調控 rDNA 轉錄和核糖體生成,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該研究成果於 2017 年 3 月 23 日在線發表於 Nature Communications,論文題目為「PTENβ is an alternatively translated isoform of PTEN that regulates rDNA transcription」。
  • 醫學部基礎醫學院尹玉新團隊發現抗癌基因PTEN家族新成員PTENβ
    PTENβ定位於核仁,參與調控rDNA轉錄和核糖體生成,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該研究成果於2017年3月23日在線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論文題目為「PTENβ is an alternatively translated isoform of PTEN that regulates rDNA transcription」。
  • 科學家發現腎癌腫瘤血管生成新機制
    腫瘤血管生成在腫瘤的形成和轉移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抑制腫瘤血管的生成是現代治療腫瘤的一個重要策略。
  • 科學家揭示線粒體自我功能修復新機制—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劉興國課題組與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廣州醫科大學等多個研究組合作揭示線粒體自我功能修復的全新機制。
  • 武漢病毒所揭示人腸道病毒抑制NF-kB信號通路新機制
    武漢病毒所揭示人腸道病毒抑制NF-kB信號通路新機制 2016-03-22 武漢病毒研究所   天然免疫信號通路,是清除入侵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NF-kB信號通路作為一種經典天然免疫信號通路在此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科學網—科學家破譯「組蛋白密碼」識別新機制
    本報訊(記者黃辛)記者日前從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獲悉,清華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系和結構生物學中心李海濤課題組利用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體學線站,從結構生物學角度解析組蛋白甲基化修飾識別新機制 據了解,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不僅依賴於特定的DNA序列元件,還受到特定組蛋白翻譯後修飾的精密調節。組蛋白變體和組蛋白修飾賦予組蛋白巨大的信息荷載能力,參與構成一層超越DNA序列的表觀遺傳信息,在染色質結構調節及基因表達調控等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
  • 發現調控腦皮層中間神經元環路發育的新機制—新聞—科學網
  • 【科技前沿】張宏團隊揭示自噬調控新機制:IPMK通過抑制轉錄因子...
    敲減TFEB能夠抑制IPMK敲除細胞中異常增強的自噬活性和增多的溶酶體。TFEB是調控自噬-溶酶體通路相關基因轉錄的關鍵轉錄因子。目前已知的多種信號通路通過影響TFEB的磷酸化水平和入核轉運來調控其轉錄活性。但該研究發現敲除IPMK並不影響TFEB的磷酸化水平及其在胞質與核之間的運輸(圖2)。那麼IPMK如何影響TFEB的功能呢?
  • 植保所科學家揭示病毒抑制RNA沉默新機制
    他們利用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技術手段,以系統翔實的實驗證據揭示了雙生病毒編碼的一個致病因子通過調控植物內源基因沉默抑制子抵禦寄主防衛反應的新機制。基因沉默(RNA沉默)是植物抵禦病毒侵染的重要防衛機制。目前已知植物病毒均編碼一個或多個RNA沉默抑制子,以抵抗寄主植物RNA沉默介導的防衛反應,但國際科學界對這些抑制子的作用機制了解甚少。
  • 同濟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王平課題組揭示腫瘤幹細胞調控新機制
    同濟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王平課題組揭示腫瘤幹細胞調控新機制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19-01-02  瀏覽:
  • 科學網—揭示腫瘤細胞胺基酸代謝異常新機制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華鳳課題組、高平課題組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宋立兵課題組以及中科院武漢物數所唐慧儒課題組等合作發現
  • 甲胎蛋白具有抑制PTEN生物學功能
    北京大學博士李孟森課題組成員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連續資助下,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逐步揭示了AFP所隱藏的生物學功能。該課題組研究發現AFP與腫瘤細胞的惡性生長、轉移和侵襲密切相關,並且認為AFP是肝癌細胞耐藥的關鍵性細胞因子,研究結果顯示AFP具有潛在的抗凋亡誘導作用的生物學性質。
  • Nature子刊:揭示PD-L1在腫瘤焦亡中的新機制
    作為關鍵的免疫檢查點,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通過與其受體-細胞膜上的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相互作用來抑制抗腫瘤免疫。阻斷PD-L1/PD-1相互作用可顯著增強抗腫瘤免疫應答,是癌症治療的重大突破。但核PD-L1(nPD-L1)的功能和易位機制目前尚不明確。
  • 北京基因組所揭示去泛素化酶USP33調控線粒體自噬新機制
    北京基因組所揭示去泛素化酶USP33調控線粒體自噬新機制 2019-08-30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語音播報   PINK1-Parkin介導的線粒體自噬在線粒體質量控制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 【盤點】腫瘤抑制因子p53亮點研究一覽
    p53是一種腫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在所有惡性腫瘤中,50%以上會出現該基因的突變。p53介導的細胞周期暫停,細胞衰老和凋亡對於抑制腫瘤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有研究表明p53對細胞代謝活性的調節也是其發揮抗腫瘤作用的一項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