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示腫瘤細胞胺基酸代謝異常新機制
原標題:揭示腫瘤細胞胺基酸代謝異常新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華鳳課題組、高平課題組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宋立兵課題組以及中科院武漢物數所唐慧儒課題組等合作發現,在營養匱乏條件下,癌基因cMyc誘發的絲氨酸生物合成途徑的激活對於癌症的發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細胞研究》。
-
科學家揭示腫瘤細胞遷移分子機制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閻錫蘊課題組與中科院動物所劉峰小組合作發現,細胞黏附分子CD146作為Wnt5a的受體,激活了非經典Wnt通路,從而促進腫瘤細胞的遷移。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研人員揭示腫瘤代謝新機制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研人員揭示腫瘤代謝新機制 2015-04-03 中國新聞網 楊保國 吳蘭 科研人員通過將腫瘤細胞培養過程中的糖或穀氨醯胺這兩種腫瘤細胞生長所必需的重要能源物質去除,讓腫瘤細胞「挨餓」,發現這些營養壓力條件可以激活絲氨酸合成途徑。分子水平研究發現,營養壓力條件下這種代謝的轉換,即絲氨酸合成途徑的激活,是由癌基因cMyc誘發的。
-
研究揭示胰腺癌腫瘤-微環境高度異質性細胞特徵
由中科院院士趙玉沛、周琪擔任科學顧問,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楊運桂團隊、韓大力團隊與北京協和醫院吳文銘團隊在健康科學研究中心支持下,為探究PDAC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以及腫瘤微環境的調控作用,通過合作研究,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系統鑑定並分析了PDAC病人和對照胰腺樣本細胞類型,闡明了胰腺癌腫瘤-微環境高度異質性特徵,揭示了腫瘤亞群細胞與浸潤免疫細胞間相互關係,提出了新的潛在治療靶點
-
【學術前沿】周軍團隊揭示血管新生調控的新機制
【學術前沿】周軍團隊揭示血管新生調控的新機制 2020-11-24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網—揭示腫瘤細胞胺基酸代謝異常新機制
,在營養匱乏條件下,癌基因cMyc誘發的絲氨酸生物合成途徑的激活對於癌症的發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細胞研究》。 癌基因cMyc是一種惡性腫瘤的標誌性蛋白,可以調節人類10%~15%與細胞周期、發育、凋亡、代謝相關的基因。絲氨酸是哺乳動物體內的非必需胺基酸,在神經系統以及免疫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cMyc與其關係以及在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並不十分清楚。
-
上海生科院揭示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6-11-17 今日/總瀏覽:1/2831
-
聚焦分子病理,為腫瘤疾病提供精準診斷
杭州2013年4月22日電 /美通社/ -- 腫瘤是當前威脅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對腫瘤的正確治療源於精準的病理診斷。目前分子病理已經在病理診斷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在鑑別診斷中的作用尤為突出。
-
上海生科院發現泛素信號調節細胞自噬、感應泛素脅迫新機制
該項研究闡述了泛素信號在自噬受體水平調控細胞自噬的新機制,揭示了細胞內起核心作用的自噬受體蛋白p62作為感應泛素脅迫感應器調控細胞選擇性自噬活性,應對藥物、熱激(heat shock)等生理病理相關脅迫的基本的分子機制。
-
【科技前沿】周軍課題組揭示纖毛穩態調控的新機制
葡萄糖進入細胞後,會部分進入氨基己糖生物合成途徑,生成UDP-GlcNAc,進而將糖基連接在蛋白質的絲氨酸或蘇氨酸殘基上,調節蛋白質的生物學功能【1】。,並發現過高O-GlcNAc修飾所導致的纖毛缺陷可能是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一個新機制【2】。
-
南科大學者揭示細胞「物流系統」分子機制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魏志毅課題組與餘聰課題組合作在在Science Advances上以「F-actin disassembly factor MICAL1 binding to Myosin Va mediates cargo unloading during cytokinesis」為題發表研究論文,揭示細胞內廣泛存在的分子馬達蛋白所介導的物質運輸的新機制。
-
科學家揭示線粒體翻譯因子調控腫瘤細胞能量代謝的新機制
6月3日,國際學術期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秦燕課題組與楊福愉課題組的合作研究成果:Human Elongation Factor 4 Regulates Cancer Bioenergetics by Acting as a Mitochondrial Translation Switch,揭示了線粒體翻譯因子調控
-
研究揭示ARID2調控肝癌轉移新機制
該研究揭示了ARID2調控肝癌細胞發生上皮間充質轉化,影響肝癌轉移的作用和機制,為靶向幹預肝癌轉移提供了新思路。肝癌是目前致死率排名第三的腫瘤,很容易發生肝內和肝外轉移,這是肝癌預後差的主要原因。上皮間充質(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轉化增強了腫瘤細胞的運動、侵潤及耐藥能力。因此,鑑定EMT抑制分子並且揭示其作用機制將有助於肝癌的治療。
-
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活化調控新機制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活化調控新機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團隊發現,E3泛素連接酶分子Nrdp1在T細胞抗感染、抗腫瘤功能的活化中起重要調控作用,為研究如何增強機體抗感染、抗腫瘤特異性免疫功能同時抑制自身免疫病發生發展提出了新的分子機制與幹預方法。相關研究論文發表於9月21日的《自然—免疫學》雜誌。
-
中科大發現調控NK細胞抗腫瘤活性關鍵分子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中國科學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田志剛課題組的一篇關於NK細胞的研究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上。該研究發現了調控NK細胞成熟、存活增殖已及效應功能的關鍵分子。
-
【中國廣播網】中科院昆明動物所揭示細胞清除病原體新策略和效應...
【中國廣播網】中科院昆明動物所揭示細胞清除病原體新策略和效應分子 2017-05-05 中國廣播網 李健飛 該研究揭示了脊椎動物防禦和清除細胞內病原體的新策略和效應分子,為深入解析細胞囊泡化形成和調控的基礎細胞生物學問題以及相關的生理病理作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線索,對於研發新的疾病治療策略和藥物也具有實際應用的意義。昆明動物所副研究員李盛安和博士研究生劉龍是文章的第一作者,研究員張雲是文章的通訊作者。
-
醫學院董忠軍課題組揭示自然殺傷細胞活化和耐受調節新機制
醫學院董忠軍課題組揭示自然殺傷細胞活化和耐受調節新機制清華新聞網8月19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免疫學研究所董忠軍課題組與中國科技大學免疫學研究所田志剛課題組合作在《免疫》(「Immunity」)雜誌在線發表題為《自身活化性 SLAM家族受體在NK細胞「教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
最新研究揭示腫瘤微環境中腫瘤細胞與免疫細胞相互調節機制
新華社武漢12月9日電(記者李偉)腫瘤被認為是異常發育的複雜類器官。華中科技大學科研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腫瘤微環境中腫瘤細胞與免疫細胞相互調節機制,國際權威期刊《臨床研究雜誌》近日在線發表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
-
細胞膜負電荷調控細胞黏附分子功能新機制
細胞膜負電荷調控細胞黏附分子功能新機細胞膜富含大量負電荷,其主要來源為磷脂和細胞膜蛋白胞外結構域的糖基化修飾。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陳劍峰團隊在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上,在線發表了題為 Mucin-like domain of Mucosal Addressin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facilitates integrin α4β7-mediated cell adhesion
-
吳哲褒課題組揭示垂體瘤藥物治療耐藥的新機制
該雜誌創刊於1961年,目前影響因子18.17,它在336份臨床神經病學雜誌裡排名第一,在85份細胞分子神經科學雜誌裡排名第一。垂體腺瘤為顱內常見腫瘤,約佔顱內原發性腫瘤的15%,其中泌乳素細胞腺瘤是佔比最高的垂體腺瘤亞型,約佔所有垂體腺瘤的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