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親繁殖致10%畸形率 想讓朱䴉後代更健康就讓它們自由戀愛

2020-12-05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2月8日訊(記者 施雯 通訊員 謝力 文/攝)朱䴉是世界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來有東方寶石的美譽。雖然得到了搶救性的保護,但尷尬的是,由於近親繁殖等原因,在全國朱䴉人工繁育的平均畸形率超過10%。

  近日,記者從浙江省林業廳獲悉,浙大方盛國教授團隊成功攻克了朱䴉生育畸形難題。在浙江,朱䴉夫婦生活得更幸福,生育的後代也更健康。朱䴉異地保護暨浙江種群重建項目負責人方盛國希望將自己10年來的科研成果總結成規範,在全國乃至全球推廣。

  浙江朱䴉滅跡

  10年前從陝西引種

  浙江是我國朱䴉的歷史分布區,是朱䴉的故鄉。至上世紀50年代末,環境的惡化和棲息地的破壞,造成浙江朱䴉滅跡。

  上世紀60年代,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劉蔭增團隊數年間輾轉多個省份的山區搜尋朱䴉的蹤跡,直至1981年才在陝西洋縣發現了7隻野生朱䴉。後來,這一區域成立了中國第一個朱䴉群體保護站。

  2008年4月16日,從陝西省樓觀臺引進5對10隻朱䴉運抵浙江省德清縣下渚湖,由此拉開浙江朱䴉人工遷地保護暨野生種群重建工程的序幕。

  近親繁衍的尷尬

  生出畸形鳥

  方盛國告訴記者:「1981年在陝西發現的7隻野生朱䴉,只有4隻是成鳥。此後,中國各地都是從陝西引種的。也就是說,現在所有的朱䴉都是這4隻鳥的後代。這一物種雖然得到了搶救性的保護,但是朱䴉近親繁殖帶來的後遺症問題,卻越來越突出。」

  引種朱䴉在浙江落戶後繁衍,雖然是近親繁殖,但它們的產蛋率還行。

  不過,方盛國發現,朱䴉蛋的受精率不高,在孵化過程中胚胎死亡的情況也不少,即使是成功孵化出的幼鳥,它們長得也不可愛。

  「正常的小鳥都是毛茸茸的,人工繁衍的小鳥羽毛稀疏,感覺就像『落湯雞』」,方盛國說。

  還有一個令專家焦慮的問題,人工繁衍的朱䴉出現了畸形,它們有的一隻翅膀會反著長,那樣就無法飛翔;有的一個爪子永遠蜷縮著,不能正常站立,也無法抓握樹枝。

  根據全國朱䴉引種地區的統計數據顯示,朱䴉人工繁育的平均畸形率超過10%。

  讓朱䴉自由戀愛

  後代更健康

  為什麼蛋的受精率、孵化率低,孵化的朱䴉後代不健康,甚至出現畸形?

  方盛國努力尋找答案。

  「剛開始,我們把朱䴉關在籠子裡交配,在它們無法自行選擇配偶的情況下,繁衍後代成了這對朱䴉最重要的任務。後來我們發現,這樣人工幹預交配繁衍的朱䴉後代容易出現畸形。」

  方盛國說:「在自然界,動物選擇配偶會通過嗅覺、聽覺、視覺等途徑來判斷,雌性和雄性的選擇是相互的。即使是在近親繁殖的情況下,動物的這種擇偶天性也不會喪失,它們擇偶的一大重要標誌是繁衍健康甚至比自己更強的後代。所以,即使是近親繁殖的朱䴉,出現正常後代的概率依然存在。」

  方盛國嘗試將關著朱䴉的籠子打開,讓朱䴉們自由選擇配偶,情況果然有所好轉。

  經過長期的觀察和基因研究,團隊發現朱䴉在進化過程中,已經可以通過氣味辨別彼此之間的血緣親疏,從而找到合適的配偶。

  為了提高受精率和繁殖後代存活率,浙江首次利用自行開發的遺傳基因型信息平臺,將能夠匹配的個體散放在一個較大的籠網中,讓朱䴉自主選擇配偶繁殖,從而使朱䴉受精率和出殼幼鳥存活率都得到大幅提升,遙遙領先於國內外其他朱䴉種群。

  現在德清的朱䴉總量已經增長到286隻,僅有2隻是畸形的。

  野外放飛

  三年多33隻僅1隻死亡

  幾年前,方盛國在它們中建立了一個核心種源,一共有70多隻朱䴉入選,種源是動態滾動的。後來,核心種源繁衍的後代中,有33隻於2014年放生。

  在朱䴉野外放飛前,專家團隊會通過自行研發的野外生存力遺傳基因評估系統,挑選適合在野外生存的個體,從而大大提高了野外放飛的存活率。

  核心種源繁衍的後代,沒有再出現畸形,但它們放生後是否能適應野外生存,這需要時間來考驗。

  「令人欣喜的是,根據監測,33隻放生朱䴉中,只有1隻死亡。我們經過屍體解剖發現,這隻朱䴉生前腿部發生了骨折,推測死亡可能和受到老鷹等天敵攻擊有關。」

  方盛國團隊正在準備發表論文,通過系統研究,團隊相繼闡明了產生「困擾問題」的分子機制、制定的科學繁育計劃,已從根本上解決了導致部分畸形的問題。

  方盛國相信,浙江第二期朱䴉放生的時機已經成熟。

相關焦點

  • 近親繁殖或致早期人類畸形
    目前尚不清楚這種畸形為何如此普遍,但科學家認為有一種可能性很大,那就是在小型狩獵採集者群體中泛濫的近親繁殖現象。  「這篇論文代表了一個有價值的彙編。」並未參與此項研究的義大利比薩大學人類學家Vincenzo Formicola說,「名單上報告的很多病例對我來說都是未知的,我想,對很多從事這一領域研究的人而言也是如此。」
  • 近親繁殖或致早期人類畸形—新聞—科學網
    目前尚不清楚這種畸形為何如此普遍,但科學家認為有一種可能性很大,那就是在小型狩獵採集者群體中泛濫的近親繁殖現象。 【《科學》報導】 「這篇論文代表了一個有價值的彙編。」並未參與此項研究的義大利比薩大學人類學家Vincenzo Formicola說,「名單上報告的很多病例對我來說都是未知的,我想,對很多從事這一領域研究的人而言也是如此。」
  • 「罕見」白虎背負了人類的偏愛、貪婪,和近親繁殖的痛苦
    白虎Kenny是近親繁殖的後代,面部呈現明顯畸形,10歲時死於黑色素瘤 | Turpentine Creek WildlifeI Refuge白虎金虎銀虎,從何而來?人類為了保存下這些罕見的特點,對白虎進行了喪心病狂的近親繁殖。換句話說,現在已知的白虎都是近親繁殖的畸形產物,它們的祖先是一頭名叫莫罕(Mohan)的白虎。
  • 鴿子存在近親繁殖的問題嗎?
    在有性繁殖的生物個體中,都含有一定的隱性致病基因,由於是隱性,在個體性狀表達上是表現不出來的,這些隱性基因來源於它們的祖先,通過遺傳將基因逐代進行傳遞,當後代的兩個不同性別的個體具有一定的親緣關係時,那麼來自於同一祖先的隱性致病基因,就會在他們結合時,有一定概率在下一代個體中形成隱性致病基因的純合子,那麼就會導致對應的疾病展現出來,從而嚴重影響子代的身體健康
  • 牛可以近親繁殖嗎?牛近親繁殖對後代有影響嗎?
    並且牛還能套車,這樣也能幫助拉一些東西,農民也能更輕鬆一些。所以當時在農村養牛的比較多,其中有些是公牛,有些是母牛,而無論公牛、母牛都是會發情的,然後就需要配種。那牛可不可以近親繁殖呢?牛近親繁殖對後代有影響嗎?
  • 科學家證實,哈布斯堡王朝面部畸形與近親繁殖有關
    根據《人類生物學年鑑》上發表的最新結果,「哈布斯堡王朝下頜」是西班牙和奧地利國王及其妻子的哈布斯堡王朝的面部狀況,可歸因於近親繁殖。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研究證實這種稱為「哈布斯堡下巴」的下巴是否是近親繁殖的結果。「哈布斯堡王朝是歐洲最有影響力的王朝之一,但因近親繁殖而聞名,這是它的最終失敗。我們首次證明近親繁殖與哈布斯堡王朝的外表之間有著明顯的正相關關係。」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學研究員Roman Vilas教授。
  • 獅與虎的生存智慧:避免近親繁殖老虎靠自覺,獅子靠「拳腳」
    獅與虎的生存智慧:避免近親繁殖老虎靠自覺,獅子靠「拳腳」以前古代人總喜歡親上加親,所以經常會出現娶了表妹,或者嫁給表哥這類的情況,但是隨著教育和醫療水平的提升,人們發現了近親繁殖會帶來很多危害,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後代有很大的概率會畸形,以及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
  • 千萬不要讓貓咪「近親繁殖」,對貓咪來說是一種傷害
    但是,對於如今的寵物貓狗來說,卻生生地被人打亂了它們生存的節奏和選擇。大自然讓每一隻貓狗,適應了環境,篩選了健康且頑強的活下來;但是人們的自私與逐利,為了培育出純種的寵物貓狗,讓寵物貓狗「近親繁殖」,殊不知這種行為,讓貓狗的疾病增多,大大改變了貓狗健康的體質。
  • 為何日本皇室只允許近親結婚,卻沒有出現畸形後代?到底是何原因
    在中國古代,近親繁殖非常普遍,甚至很多人認為這有利於保持血統的純潔性。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近親之間有太多相似的遺傳因素,這也加劇了隱性遺傳基因在後代中廣泛發病的可能性。其實,不僅在中國,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曾有過近親結婚的習俗。為什麼日本皇室只允許近親結婚,卻沒有畸形後代?究竟是什麼原因?
  • 人類為什麼讓動物的父母和後代繁衍後代,沒有倫理道德嗎?
    在人類的世界觀裡,近親繁殖這種行為是要被嚴厲批評的,因為從基因角度來說,近親繁殖出現基因變異的可能性非常大,在生物學中也被稱為純合(對後代生存不利的有害基因相遇與集體)。也就是說近親繁殖會加重有害基因對子代的危害,不管怎樣後代的健康程度也相對於其他正常交配的人差,像這樣的後代是很難生存下去的,所以儘量避免近親繁殖是生物的本能,特別是那些後代數量稀少,主張優生優育的動物。
  • 它們存在近親繁殖的問題嗎?
    一種是人為的在一個種群中找到基因最好的兩隻異性動物,而這兩隻動物大都是血緣關係較遠的,然後將它們在發情期放在一起,這樣它們的後代就是純種的,而且這樣大概率能夠產生基因更加優良的後代。比如藏獒,最貴的純種藏獒一定是一個藏獒群中,最厲害的雄性與雌性結合的後代。
  • 狗狗要不要近親繁殖?為了它能更健康,建議不要這麼做哦
    和美麗的身材,其實它們大部分都是近親繁殖的。狗狗要不要近親繁殖?它們中的部分培養方式是,父女交配和母子交配的方式。作為狗,為了讓它們的基因變得更好,而不受到太多的改變。所以大多數選擇近親交配。這將使它看起來更純淨,並保留更多的優勢。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外觀。下一代也可以繼承這種狗的優點。
  • 科學網—近親繁殖或致早期人類畸形
    目前尚不清楚這種畸形為何如此普遍,但科學家認為有一種可能性很大,那就是在小型狩獵採集者群體中泛濫的近親繁殖現象。 「這篇論文代表了一個有價值的彙編。」並未參與此項研究的義大利比薩大學人類學家Vincenzo Formicola說,「名單上報告的很多病例對我來說都是未知的,我想,對很多從事這一領域研究的人而言也是如此。」
  • 動物真的可以近親繁殖嗎?為什麼?
    其中鴿子的育種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比如在賽鴿的育種中,人們會選取兩隻非常善於飛行,而且對路線的記憶強的鴿子進行繁殖,而在它們繁殖的後代中,選取兩隻最優的後代再進行近親繁殖,這樣產生優質賽鴿的機率就會大幅度提高,而且近親繁殖的後代也被稱為純種鴿子。除了鴿子外,近親繁殖的育種方式也被應用於其他家養的動物身上,比如兔子、馬、貓、狗等等。
  • 動物是如何避免近親繁殖的?
    眾所周知,近親繁殖會帶來很多的危害,很多的疾病都是由近親繁殖所造成的,例如人類的胎兒畸形,或者一些先天性疾病等。另外近親繁殖也會使得很多的疾病犯病風險提高。
  • 把5對成年健康東北虎放到非洲大草原上,它們能夠繁衍?為什麼?
    那麼,如果說把5對健康的成年東北虎放到非洲大草原上它們能不能繁衍生息呢?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要從三個方面來考量一下:第一,東北虎能否適應非洲的環境?第二,東北虎去到非洲要面對什麼樣的生存挑戰?第三,10頭東北虎是否滿足種群延續的臨界值?基於這個三個方面,我們分別來探討一下。東北虎能否適應非洲的環境?
  • 近親繁殖有什麼影響?現存所有華南虎、亞洲獅和白虎的祖先共20隻
    近親繁殖有什麼影響?現存所有華南虎、亞洲獅和白虎的祖先共20隻親緣關係較近的動物個體交配繁殖的現象,叫做近親繁殖。近親繁殖會給後代帶來不良的影響,這是因為雌雄個體會從祖先那裡遺傳很多的相同基因,包括一些隱性遺傳病的致病基因,如果它們產下後代,後代表現出遺傳病的概率就會成倍增加。
  • 鴿子為什麼不存在近親繁殖的問題?
    養鴿人為了確保鴿子的血統純正,所以鴿子中的「母子配」和「婦女配」的情況也並不罕見,而這種具有血統和情緣關係的不同個體進行的交配行為,在生物學上就被稱為近親繁殖。當人為進行鴿子配對的時候,當然也會繁育一些問題鴿子,而它們的命運就是直接被淘汰。
  • 家裡的公貓和母貓是兄妹,它們生下來的貓會有什麼缺陷嗎?
    家裡的公貓和母貓是兄妹,會近親繁殖嗎?生下來的貓會是傻的嗎?近親當然不能繁殖。家裡的貓是有血緣關係的,那就不要讓它們繁殖了,更沒有必要去觀察它們會不會交配,動物界一公一母到了發情期自然就會交配,哪裡還管什麼親不親情的。
  • 近親的後代會有哪些壞處?基因可能已經被改變了!
    我們在生活當中經常會出現近親繁殖的現象,我這裡說的可不是人哦,是指那些小動物,比如說貓狗什麼的,但是我們都清楚的是近期繁殖會有一大堆的問題,一般近親生下來的後代都會有一些遺傳病,哪怕父母本身並沒有這些問題。什麼是近親結合?近親指的是三代或者三代以內有共同的祖先,他們之間進行通婚即被稱為近親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