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走在前列」丨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副校長李術才

2020-12-01 哈爾濱新聞網

「哈爾濱地鐵建設管理理念先進,在信息化管理、智慧運營、智慧管理方面都走在了前列。」在15日召開的2020年東北地區「三省四市」軌道交通建設與運營管理協作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副校長李術才對哈爾濱地鐵近年來的建設、發展做出了如是評價。

李術才表示,此次會議對於促進東北地區區域性的地鐵建設的合作,有很好的推動作用,三省四市軌道交通部門可以做到軌道交通資源共享、人才共享、信息共享,共同解決東北地區軌道交通發展的關鍵問題,對地鐵的智能建設、智慧運營都會起到積極作用。

李術才說,智慧地鐵對於推動地鐵高質量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哈爾濱智慧地鐵的建設和發展成效顯著,「十字加環線」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正在加速構建。已運營線路陸續推進地鐵人臉識別進站等智慧地鐵運行方式,在建新線也積極將智慧地鐵融合進建設的始終。在智慧地鐵的建設和創新方面,哈爾濱地鐵做了非常紮實的工作,具有先進性和前瞻性,走在了國內前列。此外,哈爾濱地鐵在調動社會資源,共同建設地鐵方面的建設成效也十分顯著,值得大力提倡。

李術才告訴記者,在會議期間他一定要乘坐一次哈爾濱地鐵,切身體驗一下哈爾濱地鐵的先進、快捷。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節永志

編輯:劉鋮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兩人分別當選中科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山東大學兩人分別當選中科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陳子江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根據公告,2019年中國工程院開展了第14次院士增選和第13次外籍院士增選,共選舉產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山東大學李術才教授上榜。
  • 山東大學一天倆教授當選院士,還有倆校友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2日訊(記者 張偉 高亞楠)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山東大學陳子江、李術才兩位教授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子江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李術才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此外,新增選的兩院院士名單中,還有兩位山東大學校友,山東大學數學77級校友張繼平、化學80級校友馬大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山東大學兩教授同日當選院士!另有3位山大校友入選!
    2019年11月22日對山東大學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當天上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先後公布增選院士名單,山東大學陳子江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術才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另外3名山東大學校友成功當選。陳子江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院士。
  • 李術才院士:把工程現場當作實驗室
    山東大學土建與水利學院院長、教授李術才院士就是一位地下空間的探索者。「我們做工程,最重要的是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難題。」對於此次當選工程院院士,李術才表示「更多是對團隊工作的一種認可」。「上天容易,入地難」。地下空間情況複雜,各種介質的不連續性、不均勻性阻礙著工程進展。
  • 院士李術才:把實驗室建在施工現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副校長李術才就是一位地下空間的探索者。地下工程建設難度大、地質條件複雜、突水突泥等災害頻發,針對這些情況,李術才長期深入一線,把脈地質構成,攻克了重大突湧水災害防控的工程難題,其科研成果廣泛應用於成蘭鐵路、新成昆鐵路、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陝西引漢濟渭、吉林引松供水、烏東德水電站等工程的230餘條隧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工程院院士錢七虎:中國智慧建造必將走在世界前列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速度,中國是全球最快的。我相信,未來智慧建造和智慧工程的發展,我們也會是全球最快的。」說這句話時,中國工程院院士、83歲的錢七虎語氣堅定。本屆服貿會上,本報記者專訪了錢七虎院士。這位為防護工程事業奉獻了整整60年的專家表示,短短四十年,工程建設便完成了從人工向機械化的轉變。
  • 山東大學兩位教授當選院士 兩院院士總數達17人
    原標題:山東大學兩位教授當選院士,兩院院士總數達17人11月22日上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山東大學陳子江、李術才兩位教授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子江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李術才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
  • 山東"硬核軍人":少將軍銜,54歲當選院士,現任國防科技大學副校長!
    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79級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澤金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從一名助教成長為教授、工程院院士,從基層研究室副主任成長為國防科技大學副校長、少將,劉澤金院士始終秉持一顆"科技報國"的初心,為國家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期推送,帶你領略劉澤金院士的風採!
  • 五位山大人當選2019兩院院士
    喜報11月22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公布。我校陳子江副校長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術才副校長當選為工程院院士。此外,我校三位校友同時當選:數學77級張繼平校友、化學80級馬大為校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醫學78級曹義海校友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五位優秀山大人簡介陳子江,女,1979年9月入山東醫學院醫療系學習,獲醫學學士,1989年12月獲醫學博士學位(碩博連讀)。
  • 【科技英才】李術才:破解地下工程「疑難雜症」
    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隧道與地下工程災害防控專家、山東大學副校長李術才解釋:「地下工程地質極為複雜,經常引發突水突泥災害,造成機毀人亡的嚴重後果,很多工程因此長期停工或改線。」2019年,他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戰略與科技需求為學科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我們做研究要『頂天立地』,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要,既要做到理論技術上有創新,又要解決好實際問題。」李術才表示。
  • 北京化工大學副校長陳建峰任中國工程院秘書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4日訊 據中國工程院官網「院領導」頁面更新顯示,陳建峰已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秘書長。據中國經濟網人物庫資料顯示,陳建峰,男,1965年8月出生,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前擔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 特邀報告丨CAAI名譽副理事長、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教授
    10月16日,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重慶市人工智慧學會主辦,重慶郵電大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暨人工智慧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之信息科技前沿論壇」在重慶郵電大學成功召開。CAAI名譽副理事長、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終身教授郭毅可院士作題為「人工智慧的下一步:讓機器做得對」大會特邀報告。
  • 特邀報告丨國務院參事、CAAI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
    10月16日,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重慶市人工智慧學會主辦,重慶郵電大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暨人工智慧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之信息科技前沿論壇」在重慶郵電大學成功召開。國務院參事、CAAI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戴瓊海教授作題為「從失敗做起」大會特邀報告。報告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長江學者、重慶郵電大學副校長王國胤教授主持。
  • 麥康森丨從茂名化州走出去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麥康森,1958年出生,博士,教授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民革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麥康森,1958年10月生,廣東茂名化州人,1985年畢業於山東海洋學院(現中國海洋大學),
  •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逝世
    原標題:深切悼念丨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和教育家寧津生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
  •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德紘獲聘北京交通大學顧問教授
    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孫守光教授出席授聘任儀式,為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高級副總裁兼全球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德紘正式頒發「顧問教授」聘書圖|北京交通大學副書記、副校長孫守光教授為李德紘院士頒發聘書
  • 中國工程院院士嶽清瑞全職加盟北京科技大學
    中國工程院院士嶽清瑞全職加盟北京科技大學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1-27 14:25 來源:澎湃新聞
  • 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堂:大科學裝置是布局未來的創新載體
    (科創上海)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堂:大科學裝置是布局未來的創新載體中新社上海11月2日電 題: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堂:大科學裝置是布局未來的創新載體作者 樊中華 鬱玫大科學裝置一直以來被視為是推動科學進步的「國之利器」。
  • 中國5位科學家當選俄羅斯工程院院士,其中4位還是董事長
    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友王立軍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同時進入俄羅斯工程院官方網站最新公布的外籍院士名單的中國科學家還有龍騰、張丹、莊巍、李永勝。王立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夢幻世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發的大規模3D數字特效技術和產品填補了中國在下一代3D數字影視技術方面的空白;核心技術獲得10多項國家軟體著作版權和專利。產品和服務廣泛應用於3D視覺特效和廣告的設計,製作,渲染和數位化生產。俄羅斯工程院(RIA)院長古塞夫向北京環球英才交流促進會(BGTEA)發來賀信,祝賀五位中國科學家當選。
  • 中國「兩院院士」五成有官員背景 山東籍院士約90位
    據不完全統計,近半數院士除了擁有學者身份,同時還身兼行政及企業高管等職務,曾任或現任中央委員會委員或候補委員、全國政協委員、市長、大學校長等。也有部分在當選為院士後,走向更高級別的領導崗位。2005年,時任南京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的徐南平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隨後幾年,徐南平任職江蘇省省長助理,並於2013年當選為江蘇省政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