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有什麼功績呢 ?在587年,突厥都藍可汗繼位,隋文帝暗中操作,支持都藍可汗的弟弟突利奪權,只是奈何突利比都藍可汗棋錯一著,最終是失敗了,甚至是在蒙古草原連棲身之所都沒有。 隋文帝又一次伸出了友誼的手,對突利很慷慨地道:「來河套吧。」 突利去了河套,休養生息之後,有了再次戰鬥的力量,又一次回到了蒙古草原。而隋文帝也沒有幹看著,反倒是幫忙吶喊吆喝,甚至是在楊素打敗突厥之後,很大方地把繳獲的人口和牛羊直接給了突利。
這樣的結構就是突利日漸壯大,而每年卻朝貢,以此來感激隋文帝的知遇之恩。 只是到了隋文帝的兒子隋煬帝時,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隋煬帝想要照辦隋文帝的那一套,趁著突利去世,他兒子咄吉繼位始畢可汗時,他選擇暗中支持咄吉的弟弟奪權,一下子玩過火了。而李世民是什麼人,會怕了區區20萬人嗎,自然是不懼的,他不但不懼,還跟頡利可汗來了一招虛虛實實,直接派人態度很好的表示,要錢給錢,想進長安,隨君自便,絕對不會阻攔。
頡利可汗卻不敢再往前一步,最後反倒是因為利益驅使,直接拿了好處帶著20萬人馬回到了草原去了。多好的一次機會,卻被李世民輕鬆化解了。 接下來就是李世民的主戰場了,他開始了他的統一戰線,加上頡利可汗的豬隊友——侄子突利可汗,因為突利可汗年輕氣盛,做事不懂得收斂,只想到處要好處,四處亂收錢,把他所在的部落折騰的夠嗆,直接折騰去了唐朝生活。
要知道在古代,人口就是寶貴的資源,頡利可汗知道之後,怎麼會不生氣,直接把他侄子吊打一頓。 突利可汗生氣了,直接給李世民寫信,要投靠李世民。 這等好事,李世民若是推拒的話,那就不是李世民了,他直接很大方的表示,只要來,就封北平郡王。 就這樣,李世民不費一兵一卒,直接拉攏了一個草原的盟友。
然而他的點有點背,頡利可汗正處在泥菩薩過江的無奈局面,夷男一看,這明顯就不是能夠棲身之地,可是不想再亂走了怎麼辦,那就直接把頡利可汗拿下吧。 於是剛剛投靠的夷男直接造反,還別說造反的路還很順利,很多部落都選擇來投靠夷男,不但佔據了漠北,還把突厥弄成了夾心餅乾,直接夾在了薛延陀和大唐的中間。
李世民一看,這是機會來了,直接就給夷男去信一封,表示可以封他為真珠可汗。 夷男正心虛呢,畢竟對於突厥厥來說,他是一個外來戶,是一個闖入者,若是沒有一個合理的身份振威,還真的不好接下來的動作。如今面對李世民遞來的橄欖枝,他高興地收下了,遠在大唐的李世民笑了。偉人都說過了,千古的一帝功大於過!,就是品德有點差,好大喜功,篡改當代史,長諡號,使廟號不值錢,有點像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