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繼站,顧名思義是一部負責接收並轉發無線電信號的電臺,在無線電通訊中,設置在發射點與接收點中間的工作站,作用是把接收的信號放大後再發射出去,增強效果。
以禮街道作為服務易地扶貧搬遷群眾而成立的街道辦事處,在縣城安置點以禮片區群眾有序搬遷入住之際,就探索建立了這樣一座「中繼站」,「心貼心」為民服務,引導搬遷群眾儘快適應新環境、融入新生活。
在各個安置小區,組建了「領導包片、幹部包戶」的入戶服務隊伍,挨家挨戶上門走訪服務,詳細了解搬遷群眾家庭人員、就學銜接、就業情況等第一手信息,尤其是群眾家中用水、用電、門鎖等問題,及時反饋至街道綜合服務組,匯總形成問題清單,再將問題信息分類整理後移交至相關部門及時整改清零,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給搬遷群眾一個「家」的溫暖。
居住在西2組團20棟1單元603室的代芬芬激動地說:「以禮街道的工作人員太熱心了,他們來我家第一晚剛好發現衛生間水管漏水,工作人員掏出電話就打給維修人員請他過來處理,過了十多分鐘就有人來修好了。」
為及時掌握入戶工作情況,以禮街道研究製作了《以禮佳苑小區新增入住統計》《房屋、水、電故障收集》2個小程序。入戶工作人員只需點擊小程序,填寫遷出鄉鎮、房屋編號兩項內容,「中繼站」人員就能在小程序後臺收集信息,導出更新便形成最新入住情況統計;填寫戶主姓名、聯繫電話、故障描述、居住地址等信息,「中繼站」人員便能在第一時間收到故障提醒,一個電話就聯繫維修服務隊伍上門服務。
以禮街道工作人員繆發林說:「之前每晚入完戶,都要坐下來編輯信息報告情況,由於年紀大了,手機打字很慢。現在有了這兩個小程序,只需要簡單填寫信息,就能完成當晚入戶情況報告,省時方便多了。」
針對部分群眾反映的就學、就業、創業等相對普遍且不能當面處理的問題,「中繼站」發揮信號放大作用,將接收的「信號」發射至縣教體局、縣人社局、縣道成扶貧開發公司等單位(部)門,由縣級部門適時對接處理。收到部門返回「信號」後,「中繼站」再將信息發送至包戶工作人員,再次入戶時給予群眾明確的回覆,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
據悉,以禮佳苑小區暨會澤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安置點的以禮片區,共有以禮河濱、以禮清水2個安置點,分7個組團建設安置房77棟65萬平方米,安置7264戶31240人。為切實做好搬遷群眾服務工作,以禮街道已於2019年12月15日正式掛牌成立,組建了社區管理、就業創業、衛生健康、政策宣傳、治安巡邏、物業管理、維修保障等7支服務隊伍,實現了「零距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