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任理學部主任:加大國際領軍人才引進力度

2020-12-06 騰訊網

全文1485,預計閱讀3分鐘

正式全職回到母校任教一年半後,這位「四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被委以重任。

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右)為謝曉亮院士頒發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聘書。(本文圖片均來自北京大學新聞網)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受聘擔任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

2019年11月6日,北京大學舉行聘任儀式。校長郝平,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柴真,理學部原主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謝曉亮,以及理學部、理學部各院系、學科建設辦公室等相關負責人出席聘任儀式。

郝平講話

聘任儀式上,郝平代表學校對饒毅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對謝曉亮出任理學部主任表示歡迎,希望他在新的平臺上為學校「雙一流」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郝平表示,此次理學部主任調整,是學校黨委從學科發展需要出發,經過通盤考慮、慎重研究後做出的決定。學校高度重視並全力支持理學部的建設與發展,他希望理學部在三個方面持續發力,做出更大成績

一是要繼續不斷推動改革,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戰略,聚焦重大科學研究,推動重大項目實施;

二是要充分發揮理學部平臺作用,認真收集、研究各學院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做好學校和院系的溝通橋梁,服務和協助學院辦大事;

三是要聚焦「雙一流」建設,做好學科戰略謀劃,明確未來發展目標,通過改革整合好資源,實現重大突破。

謝曉亮發言

謝曉亮表示,北大理學部各學科實力雄厚,是學科交叉的理想之地。他回憶了在北大化學學院本科學習時經常旁聽物理系和數學系的課程,後來又學習生物、醫學的經歷,認為受益匪淺。

他表示一定不辜負學校信任,與理學部各學院密切合作,做好學科布局與規劃,進一步加大國際領軍人才引進力度,推進學科交叉與融合

1975年,謝曉亮與父母和弟弟在新建北大圖書館前

此前,據北京大學新聞網消息,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

1998年,謝曉亮成為改革開放後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

2009年,他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位哈佛冠名講席教授的中國大陸學者

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化學和生物物理界最高獎獲得者,是獲得美國生命醫學大獎——阿爾伯尼生物醫學獎的第一位華人。

謝曉亮撰文表示:「我生於北大,長於北大,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從北大幼兒園、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到北京大學,我在北大度過了大部分的學生時光,與北大一起經歷了中國的歷史變遷,建立了無法割捨的聯繫。每次回到燕園,我總會感覺到一種溫暖的氣息,使我變得沉著和平靜。對我而言,北大不僅僅是一個學校,更是一個家園;她不僅是學術的殿堂,更是我心靈的歸屬地。如今在美國留學工作三十餘載後,我選擇回到北大,與燕園再續前緣——這裡既是我的人生啟蒙之地,也是我的科研回歸之地。」

在北大求學時的謝曉亮

2018年畢業季到來,這是謝曉亮20年來最後一次作為哈佛教授就座畢業典禮的主席臺,他很高興這也是其長子哈佛本科畢業的畢業典禮。

此外,他還參加了兩個女兒的高中畢業典禮,她們也都要上大學了,「很欣慰孩子們已經長大成人,這樣我可以安心回北大繼續我的科學研究事業。」他如此撰文回憶道。

人物簡介

謝曉亮,生物物理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962年生於北京,1984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1990年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獲博士學位,在芝加哥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後到美國太平洋西北實驗室工作。

1998年被哈佛大學聘為化學和化學生物系終身教授,2009-2018年任哈佛Mallinckrodt講席教授。2010年起在北大任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主任,2016年起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2018年7月起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

(本文綜合整理自北京大學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留學33載,擁有四頂院士桂冠,北大校友任母校理學部主任
    郝平為謝曉亮頒發聘書 聘任儀式上,郝平代表學校對饒毅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對謝曉亮出任理學部主任表示歡迎學校高度重視並全力支持理學部的建設與發展,他希望理學部在三個方面持續發力,做出更大成績:一是要繼續不斷推動改革,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戰略,聚焦重大科學研究,推動重大項目實施;二是要充分發揮理學部平臺作用,認真收集、研究各學院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做好學校和院系的溝通橋梁,服務和協助學院辦大事;三是要聚焦「雙一流」建設,做好學科戰略謀劃,明確未來發展目標,通過改革整合好資源,實現重大突破。
  • 「四院院士」新任北大理學部主任,這位頂尖科學家有多牛?
    郝平為謝曉亮頒發聘書 聘任儀式上,郝平代表學校對饒毅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對謝曉亮出任理學部主任表示歡迎,緊密圍繞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雙一流」建設目標,創造性開展工作,在推動相關院系學科建設、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57歲謝曉亮接替饒毅任北大理學部主任,去年正式全職回國
    北京大學校長郝平,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柴真,理學部原主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謝曉亮,以及理學部、理學部各院系、學科建設辦公室等相關負責人出席聘任儀式。北京大學理學部成立於1999年,現由數學科學、物理學、化學與分子工程、生命科學、城市與環境、地球與空間科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建築與景觀設計等8個學院組成。謝曉亮此番接替的是北京大學生物學講席教授、神經生物學家饒毅。
  • 謝曉亮教授受聘擔任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
    郝平為謝曉亮頒發聘書聘任儀式上,郝平代表學校對饒毅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對謝曉亮出任理學部主任表示歡迎,希望他在新的平臺上為學校郝平表示,此次理學部主任調整,是學校黨委從學科發展需要出發,經過通盤考慮、慎重研究後做出的決定。
  • 饒毅卸任北大理學部主任,新主任來歷非凡,擁有「四院院士」頭銜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受聘擔任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校長郝平,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柴真,理學部原主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謝曉亮,以及理學部、理學部各院系、學科建設辦公室等相關負責人出席聘任儀式。
  • 謝曉亮接替饒毅任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
    | 圖片來源:北京大學 11 月 11 日,北京大學新聞網對外發布新聞,宣布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生物物理化學家謝曉亮為理學部主任,任期三年。北京大學生物學講席教授、神經生物學家饒毅不再擔任理學部主任職務。新聞顯示,聘任儀式已於 11 月 6 日舉行。
  • 熱烈祝賀基礎醫學院(深圳)院長郭德銀教授入選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引進第六批領軍人才
    近日,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引進第六批領軍人才評審結果公布,我院院長郭德銀教授成功入選,獲得600萬元資助。
  • ...引導高校加大對教育教學、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改進高校國際...
    【中共中央、國務院:引導高校加大對教育教學、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提出,經過5至10年努力,各級黨委和政府科學履行職責水平明顯提高,各級各類學校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更加完善,引導教師潛心育人的評價制度更加健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辦法更加多元,社會選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學。
  • 科技人才政策信息(2020年第12期)
    要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重點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要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提出要加快國內人才培養,使更多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要完善激勵機制和科技評價機制,落實好攻關任務「揭榜掛帥」等機制。
  • 清華大學數學領軍計劃,每年招生100人
    2020年的最後一天, 清華大學發布了一個全新的招生計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即數學領軍計劃,將面向全球,招收初高中的數學天才少年,旨在培養未來數學及相關領域的領軍人才。丘成桐領銜,清華數學專業強勢崛起雖然目前來看,清華大學數學的整體實力不如隔壁的北大,但在丘成桐院士的帶領下,清華大學的數學專業正在強勢崛起。丘成桐,是世界首位獲得有「數學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的華人得主,被稱為數學界的皇帝,幾乎囊括了維布倫幾何獎、麥克阿瑟獎、沃爾夫數學獎等全球重要大獎。
  • 清華發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無需高考也可直接上...
    央廣網北京1月10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要想在基礎科學中取得突破,就必須加強對於數學的重視,加大力度培養數學領軍人才。近日,清華大學推出的「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引發了關注。
  • 山西靠什麼引進和留住人才
    吳光輝與山西的情緣,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山西人才環境的吸引力。而他參加的此次專家諮詢服務活動,則從另一個角度映射著山西建設人才強省、優化創新生態的堅實步伐。擁抱人才 擁抱創新「在山西各地調研中,深刻感受到無論國企還是民企,轉型意願都非常強烈。」
  • 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引進新型設備提升消殺力度
    21日,記者從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分公司服務質量管理工作委員會(航站區管理部)了解到,這是烏魯木齊國際機場防控疫情、升級消殺工作的又一新舉措。與傳統消毒設備相比,該設備小巧輕便省力的同時有效提高了至少50%的工作效率。
  • 于吉紅院士新任JACS執行主編,遊書力研究員新任JACS副主編
    《JACS》執行主編,中科院上海有機所遊書力研究員新任《JACS》副主編。  于吉紅,吉林大學化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是國際無機合成、納米科學及固態化學領域的傑出學者。
  • 江西出臺政策措施 加大力度治理塑料汙染
    一是禁止、限制目錄中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同時加大禁止「洋垃圾」進口監管和打私力度,確保「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落實到位。二是分領域、分行業推進「禁塑」「限塑」行動,如實施商場、集貿市場等場所禁塑限塑行動,明確具體工作舉措。三是培育企業創建綠色產品供應鏈,優化新業態新模式。四是結合實施垃圾分類,加大塑料廢棄物的分類回收,推進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適時組織開展塑料垃圾專項治理。
  • 三亞已形成人才聚集的「強力磁場」
    據統計,「4·13」以來,三亞新增人才落戶27075人(包含隨遷人員)。目前,三亞市經省人才主管部門認定的高層次人才共1250人,其中傑出人才13名,領軍人才116名,拔尖人才124人,其他高層次997人。
  • 放大「雷尼爾效應」 吸引高端人才聚集
    環北京周邊地區可以通過做優環境,吸引首都高端創新人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固安在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機遇、加快綠色崛起的過程中,需要放大「雷尼爾效應」,把環境建設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建設地綠水美、別具特色的京畿小城。通過提升綜合承載力,集聚北京高端人才,主動承接北京創新資源外溢,打造京冀創新產業鏈。  要做優生態環境。
  • 上海對標國際規則實施「全流程」國民待遇 更高質量引進外資
    來源:澎湃新聞12月28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市商務委主任華源介紹了上海外資工作有關情況。市商務委副主任諸旖、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葛平、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副局長吳水平、臨港新片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武偉、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朱俊偉共同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 昆明市首屆「春城計劃」高層次人才出爐,有你認識的嗎?
    他表示,2020年是昆明市人才工作服務提升年,要緊緊圍繞「服務提質」這個關鍵,著力強化「落實推進」這個核心,推動人才制度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以優質服務強化政治引領和團結吸納,切實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昆明市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中來,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 他是世界一流數學家,留北大五年毅然出走美國:說三句話讓人臉紅
    不可置否,北大是我國數學學科實力最強的一流學府,不知多少數學天才匯聚於此,又從這兒走向了更加輝煌的未來。他們之中幾乎個個都是數學領域的領軍人物,要麼年紀輕輕就在學術研究上大有作為,或是逐漸成為享譽國際的青年數學家。常人聽聞這些「大佬」們的名字總感到遙不可及,往往只有遠望感嘆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