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山這位同學憑「小創意」喜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房山這位同學憑「小創意」喜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自《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條例》實施以來房山團區委、區委教育工委廣泛動員學生團員回村、社區報到>方方在房山區綠地花都苑社區看到王薪曄的設計發明已經在社區投入使用「乾濕分離廚餘垃圾桶」在底部
-
寧波這所學校入選典型案例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第一批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名單,全國共100所學校上榜,浙江省共3所學校入圍,其中,象山縣牆頭鎮牆頭學校作為寧波市唯一入圍學校光榮上榜。記者曾經探訪過這所坐落於象山縣牆頭鎮的百年老校,當時第一印象是「這個鄉村學校太美了」。
-
青島中小學要開設藍色海洋教育課程 打造教育特色學校
25日,市教育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見》,提出要開齊開足開好科學課程,普通高中全面開設科技教育選修課。到2020年,全市力爭開發1-2門地方科技教育教材,95%以上的中小學校開設藍色海洋教育課程,建成50所高水平海洋教育特色學校,打造200個精品科技教育社團。
-
社區學校少年宮 讓四點半放學不再是問題
記者了解到,蘭州市城關區自2011年就率先開始在全國探索建設社區學校少年宮,累計投入資金4000餘萬元,建成社區學校少年宮39所,佔全區學校總數的62.9%,參加活動的學生人數5萬餘人,佔全區學生人數的70%以上,預計2018年年底可基本實現城關區域全覆蓋。
-
未升學已「雲探校」 長沙這所學校率先做出嘗試
紅網時刻長沙6月15日訊(通訊員 湯慧 記者 賀衛玲)為滿足家長和學生更好地了解身邊的好學校的需求,6月13日,長沙市雅禮實驗中學舉行2020年「在雲端 遇見你——走近雅實」小升初雲開放日活動,近千名家長、學生通過直播或回看等方式「雲遊」校園,與學校領導、老師進行「雲」交流。
-
【聚焦】HEMTS課程:建設科學特色高中的課程探索
;學校成立了各個年級的家長委員會,家長對學校工作支持、配合,家校溝通渠道十分暢通;社區與學校關係密切,有利於學校發展,社區為學校提供了拓展型、研究型學習指導資源。學校還和高校、科協、科技教育發展基金會、光機所、51所、氣象局等單位進行聯繫溝通,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研究基礎,引進學校教師無法設置開發的課程,培養學生科技素養。 二、學校課程發展空間 1.
-
用數學領域的校本課程為學校增添特色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明確了課程實施環節的責任主體和要求,從課程標準、教材、課程規劃、教學管理,以及評價、資源建設等方面,對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學校分別提出要求。並明確指出:學校應依據國家課程設置要求,結合辦學目標、學生特點和實際條件,制訂滿足學生發展需要的課程實施規劃……充分挖掘課程資源,開發、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
-
實小中通校區因地制宜做特色STEAM
除了考驗孩子們的動手實踐能力,這堂「自動澆水器」拓展課還培養了學生們的成本意識,「怎樣用最低成本、選擇最優方案實現自己的創意,這也是實驗最重要的一部分。」科學老師趙亞婷強調。如何開展STEAM教育,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探索,今年,實驗小學中通校區積極整合課內外、校內外、跨學科的多種力量,先後制定了分年段STEAM課程,開發STEAM課程的場所,開始嘗試建立屬於自己的課程體系。
-
59所本科院校入選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近日,教育部官方網站發布《教育部關於公布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名單的通知》,公布了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名單。此次共有1095所學校入選,其中,本科院校59所。據悉,國防教育特色學校遴選,旨在推進學校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學校國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推動學校創造性地開展國防教育,鼓勵創新發展,探索典型經驗,突出區域特色,發揮特色學校在學校國防教育中的示範作用;加快國防教育與學校教育教學融合,形成豐富多樣的教育形式和教學方法;引導學校加強國防教育,帶動各地全面提升學校國防教育工作水平;對經遴選認定的學校,由教育部命名為「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
優秀傳統文化進英語課堂,打造特色課程實驗校(僅限30所!)
」 項目,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徵集特色學校 30 所,引進優質資源、構建跨文化人才培養模型,將特色學校打造成為中外人文教育交流的重要陣地。 學校課程建設諮詢與診斷 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國際專家、中國外文局國際教育研究專家、國內英語教學知名專家團隊領銜, 提供諮詢與診斷,確保學校特色課程與原有課程、學情等緊密結合。
-
以學校文化帶動科學教育,這所學校有妙招
以學校文化帶動科學教育,這所學校有妙招 | 向科學進軍核心速讀 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的培養呼喚育人方式的改革。在基礎教育階段開展科學教育迫在眉睫。但對於大多數學校來說,購置器材、搭建實驗室,從零開始重新設計科學課程並不切合實際。如何將科學教育融入校園活動,成為學生生活的常態?
-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小學部開設STEAM特色課程 打造開放式學習空間
STEAM特色課程 供圖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年來,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小學部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s、Maths)特色課程致力於打造開放式的學習空間,注重互動式與浸入式教學,讓同學們從興趣出發,在「玩中學」、在「做中學」,人人都是小主人,享受跨界知識學習的快樂。
-
學校管理者匯報:推進學校課程與教學改革的五大策略!
本文字數5427字,閱讀需要12分鐘,交流發言需要30分鐘左右(文末下載本專欄全部12篇教學管理電子文稿)匯報主題:強化課程領導 實現優質教學——學校課程與教學工作匯報正文:這是有所擁有近百年的辦學歷史,經歷二十餘年的科研歷程的知名小學
-
不留退路,這所學校再次加速 | 學習力
自誕生時起,創始人薛文就希望它與眾不同:不做應試教育、不與資本結合、建立教育社區生態模式、大面積紮根灣區鄉鎮……這些戰略的背後,是TPR的「挫折財富」:不太成功的加盟擴張、2003年的非典疫情、與線上教育的競爭等。當TPR找到了 「慢節奏」打法的加持,才穩定下來,成長為30所學校,在校生超2萬人,年收數千萬元的地域龍頭。
-
這裡,再添一所新學校!
通過不懈奮鬥和拼搏,今年9月,曲江新區如期建成投用10所學校、幼兒園,新增學位12540個,轄區義務階段學位保有量達到51351個,教育資源總量實現大幅提升。在一手抓學校建設,保證學位供給的同時,還一手推進教育改革,以改革激發教育發展內生動力,實現由教育「新區」向教育「強區」的轉變。
-
上海「強校工程」遴選128所初中作為實驗校,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
圖片來自原文這幾天,報名參加長寧區虹橋中學本周六「校園開放日」的家長不少。聽說學校去年被列入「強校工程」,校園「自然筆記」課程很好玩,家長想帶著孩子一起參觀體驗家門口的公辦初中。本市公辦初中約有600所。去年以來,上海「強校工程」先後遴選2批共128所亟需提升質量的初中作為實驗校。
-
青島市將在義務教育學校開設海洋教育地方課程
記者日前從青島市教育局獲悉,創建藍色海洋教育特色,打造教育新品牌,從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青島將在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全面開設海洋教育地方課程。開設年級為義務教育學校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二年級。海洋教育地方課程,每學年為18課時。課時從地方與學校課程或綜合實踐活動中安排,可集中使用,也可分散安排。
-
上海師範大學又添6所附屬學校,有你家鄉的嗎?
,將在陳家鎮國際實驗生態社區創辦上海市實驗學校東灘高級中學。11月3日,上海師大與寶山區教育局籤署合作辦學協議,將在上海市寶山區新增兩所附屬學校,分別是附屬寶山實驗學校和附屬寶山潛溪學校。這是上海師大與寶山區繼成功共建附屬羅店中學、附屬經緯實驗學校後的又一次攜手。上海師大始終以打造優質學校為目標,從課程建設、師資培訓、教育科研等方面助力附屬學校發展,為附屬學校提供可示範可實驗可複製的辦學成果,幫助附屬學校形成獨特品牌。
-
常德郡德學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打造特色品牌學校
紅網時刻 通訊員 楊一番 常德報導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品牌建設的根基與靈魂。一所學校的優秀文化是在不斷成長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價值選擇從而積澱而成的。常德郡德學校從長郡校訓「樸實沉毅」逐漸孕育出具有郡德特色的「活力教育」,除開齊國家新課程標準要求的課程外,還開設了50多門拓展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讓「愛生活、善求知、憂天下、有作為」的育人目標在常德落地生根。學校本著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的理念,積極完善文化體系,為學校的內涵發展提供豐腴的土壤。
-
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首次迎來初一新生,未來將創建高中航天特色實驗班
今天,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迎來了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同時也是新校址正式啟用的儀式。這是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自2017年建校以來的一個歷史性時刻。今年該校迎來了首批初一新生。人大附中聯合總校常務副校長、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校長周建華以《初心點亮「人航」》為題致辭。周建華校長分享了人航的初心,即初心點亮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初心點亮同學們的人生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