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藍色大海有無窮奧秘!以學校文化帶動科學教育,這所學校有妙招 | 向科學進軍
核心速讀
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的培養呼喚育人方式的改革。在基礎教育階段開展科學教育迫在眉睫。但對於大多數學校來說,購置器材、搭建實驗室,從零開始重新設計科學課程並不切合實際。如何將科學教育融入校園活動,成為學生生活的常態?浙江省金華市湖海塘小學以學校的海洋文化特色為起點,與國家海洋博物館展開館校共建,在「海洋」主題中生發出了科學教育資源……一起來看他們的做法吧!
近日,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對中小學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教育教學提出明確指導意見。2020年10月19日,新華社發布《讓「課堂」與「殿堂」緊密攜手——教育部、國家文物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解讀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特別強調推動博物館教育資源與學校教育需求的有機銜接,更加明確責任分工和具體要求,更加突出博物館教育課程開發與教育目標、教學內容的互補和有機融合。
中小學階段,青少年對周圍世界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更是提升青少年科學核心素養的最佳階段。博物館與學校教育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僅僅依靠學校教育是無法實現的。博物館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和延伸,在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拓展青少年科學視野,提高青少年科學素養等方面作用巨大。
基於以上思考,我校在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後,攜手與國家海洋博物館館校共建,共同為青少年的全面發展,特別是科學素養的發展做出努力。
金華市湖海塘小學創辦於2015年,是金華市政府建設湖海塘區塊的重大配套工程。學校發展以「朝著大海的方向」為核心,秉持「莊嚴正氣 安靜溫暖」的辦學理念,培養「追尋夢想的人」。
作為浙江省唯一一所國家海洋博物館的共建聯盟學校,我們的館校課程開發主要基於博物館中的適合中小學生參觀教學利用,且配合義務教育課程的內容。活動形式不受地域限制,可以線上、線下多種途徑進行。與國家海洋博物館確定館校共建聯盟關係之後,雙方已經合作組織了多項館校共建活動,也正在開展相應課程。
學科無邊界:跨學科育人,培養全球公民意識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保護這顆我們賴以生存的美麗星球,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應是全體人類的共識,也是金華市湖海塘小學一直以來所倡導的教育理念。
世界地球日當天,金華市湖海塘小學的四、五年級的孩子在教室通過網絡直播,參與學習了國家海洋博物館與央視新聞聯合推出的「關注地球,守護自然」專題直播活動,了解中國海洋科技事業的發展,培養珍愛全球意識,學會科學與自然和諧共生。
此次館校共建科普雲直播活動,圍繞「瀕危海洋生物」、「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極地——南北極生物、生態環境」三個部分展開,平日裡難以親自去到現場參觀的珍貴展品,通過網絡直播清晰呈現在同學們眼前,孩子們對這種新穎直觀的學習方式大呼過癮;負責講解的專家和老師們將一件件珍貴的海洋生物呈現在鏡頭面前,鯨鯊、中華鱘、玳瑁等這些神奇而美麗的海洋生物讓同學們驚嘆連連,它們瀕臨滅絕的生存現狀,也引發了孩子們對海洋環境保護的深思。
圖為正在收看直播的同學
造紙是中華民族有名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業也是影響海洋和全球環境的關鍵產業。2019年9月,我們學校開展了以「出發吧!赴一場環保之旅」為主題的科學環保活動。學校以「一張紙的旅行」為主軸開展系列活動。活動分年級進行,最終成果以「遇見」、「蛻變」「綻放」三個章節,在學校操場進行作品展出。
圖為學生自製的創意紙房子
活動中,學生們有的上前參觀學習,有的體驗「入住」,玩得不亦樂乎。此次課程中,學生經歷了「收集廢紙材料——科學課:搭一搭建築的框架——數學課:學一學材料的測量及匡算材料用量的方法——美術課:設計自己的創意房子圖紙」,從多個學科來學習,全班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作品。成果也充分體現了學生們的奇思妙想和實踐能力,很多作品呈現了創意、牢固、美觀、實用、結構合理等優點,完成度超出了預期。
圖為學生的設計圖紙照片和搭建框架時的場景
學期伊始,我校開始策劃實施「一張紙的旅行」活動。兩個多月實踐下來,孩子們在科學實驗中、美術創作中、學科知識運用中探究著垃圾分類。9月,各中隊囤賣廢紙主題活動,垃圾分類管理員將在本次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10月,科學組的老師帶領孩子們從科學的角度來研究如何製作一張再生紙;11月,美術組老師帶領孩子們從環保的角度對紙進行一次美的再創造;12月舉辦了主題為「一張紙的旅行」系列作品展示活動。實現了「一月一活動」,每個活動都各有特色,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看得見的是作品,看不見的是成長。孩子們說,他們的動手能力提高了、科學素養提升了、環保意識也更強了。
學校無邊界:搭建非正式學習空間,培養深度學習能力
生命源於海洋,海洋是認識生物多樣性發展規律的一面鏡子。居家戰「疫」期間,為了讓大家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海博館發起了「守護藍色家園」的繪畫作品集結令和科學實驗挑戰賽。孩子們以「尊重生命,愛護海洋」作為精神理念,發揮想像,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湖小三年級的小魚們用電腦查找資料,親手用彩筆繪製出了一幅幅美麗的海洋星球。繪畫,剪貼,電腦製作,各種方法齊上陣,呈現他們眼中的集知識、美麗於一身的地球。
此圖為湖小三年級學生的作品
同時,中國科技館也發起了「全國科技館博物館聯合戰疫——科學實驗挑戰賽」,這是面向全國青少年的大型線上科普實踐活動。活動自1月31日開展至今,全國共357家科技館、博物館鼎力加入,湖小的學子也毫不遜色。湖小一共有16人參與科學實驗挑戰賽,就有11人入圍決賽,其中張子祺同學的作品榮獲「十佳科學DIY實驗」稱號。
圖為湖小學生的家庭實驗室
家庭實驗室作為一種與學校平行並聯繫的項目式學習方式,在全國各地得到蓬勃推廣。我校就是全國家庭實驗室聯盟學校之一。家庭科學實驗是我們湖小學子的特長,有的孩子甚至每周都會抽空在家庭實驗室內完成一項小實驗或小發明。
家庭實驗室項目不局限於課堂教學,彌補了常規科學課堂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不足,實現了人人參與、人人發展、人人都能享受成功的教育價值。由於強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動態生成,也大大改善了各個年級段科學課堂教學的效果,使學生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了發展。此外它還促使學生從生活中尋找資源、尋找素材,體現了生活中科學的特色,得到了廣大家長和學生的歡迎。
隨著我校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近一年來我校學生設計的創意機器人作品獲金華市一等獎;小發明作品1人獲浙江省二等獎,1人或金華市一等獎,1人獲金華市三等獎,2人獲開發區一等獎,3人獲區二等獎;撰寫的科技小論文5人在市、區級比賽中獲獎。
2020年9月21日,金華市湖海塘小學學校代表參加了由國家海洋博物館舉辦的館校共建聯盟成立儀式。參加聯盟成立儀式的除了國家海洋博物館館方,還有來自北京、天津、浙江、湖北、河北、山東、四川等全國各地的78所大、中、小學共建學校的師生代表。成立儀式上,湖海塘小學的「小魚們」表演了精心準備的科普劇——《尋找海洋之心》。該科普劇劇本由國家海洋博物館原創,經金華市湖海塘小學小魚劇社改編並演出,展示了館校共建的初步成果,現場觀眾反響熱烈。
圖為國家海洋博物館館校籤約儀式演出照片
在2019年12月的國家海洋博物館館校共建懇談會上,金華市湖海塘小學介紹了學校特色的遠航課程,亦對館校共建合作提出了諸多期待:如開設貫穿每個年級、適應不同年齡階段的海洋教育、海洋意識宣傳課程;館校教師深度合作,試行「館校雙師」制教育模式;成立館校共建聯盟,相互借鑑,共同開發線上線下共享課程;將海洋知識的廣度普及與深度培養有機結合等。此外,金華市湖海塘小學校內的海博館活動中心也即將落成。
我們學校期望通過在營造出金華市湖海塘小學海洋博物館的濃縮海洋,把海洋帶到孩子身邊,拉近孩子與海洋之間的距離,以此為契機,讓全校師生一起走上「認識自然、適應自然、保護自然」之路,為孩子打開一扇與海洋相關的科學教育之窗。(作者 吳志堅 朱曉婧 單位系金華市湖海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