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燃料或許還能用兩三百年,所有燃料用完後,人類該怎麼辦呢?

2020-12-04 靚仔講知識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靚仔講知識,關注我,每天都會用心給大家分享有趣事件,感謝您的收看!

人類每天都要從地球上大量消耗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而這些化石燃料是現代文明的重要基礎,因此可以說,現代文明離不開它們。但是問題是,人類使用的這些化石燃料實際上是地球過去數十億年的積累,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重新形成,而且按照人類的消耗速度,遲早有一天會全部耗盡。

所以,這些化石燃料能支撐人類生活多長時間?關於這個問題,目前尚無確切的答案,但是,從目前已知的資料來看,研究者們普遍認為,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大約還能使用兩三百年,這不禁讓人擔心,在不遠的將來,人類會如何?下面我們一起討論一下吧。

科學家們告訴我們,煤、石油和天然氣是由古代生物形成的,這些生物生長所需要的能量來自太陽,也就是說,我們現在使用的化石燃料所含的能量,其實是這些古代生物儲存起來的太陽能。

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在太陽的核心持續進行核聚變反應,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氫原子核不斷地聚合成氦原子核,在這一過程中,由於失去了質量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如果人類能學到太陽的這一技能,那麼將來就不會再為能源問題而煩惱,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氫元素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這個元素在地球上無處不在,例如,每個水分子中,都含有兩個氫原子。

重點在於,核聚變釋放出的能量是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所不能比擬的,據計算,如果氫氣有1千克發生核聚變,將釋放630萬億(6.3 x 10^14)焦耳的能量,約相當於我們燃燒20,000噸標準煤的能量。

正因如此,世界上有許多科學家正致力於「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但由於它需要長時間保持極高的溫度和壓力,因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人類要完全實現「可控核聚變」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因此,在實現「可控核聚變」之前,人類應該考慮其他途徑。資料表明,地球每秒平均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量為1.73 x 10^17瓦特,大約相當於我們燃燒500萬噸標準煤所產生的能量,因此,人類最應該考慮的方式是,直接利用太陽輻射給地球的能量。

實際上,人類很久以前就試圖這樣做了,目前主要有兩種利用太陽能的方法,一種是把太陽能轉化成熱能,另一種是把熱能轉化成電能,比如半導體(或金屬材料)的溫差發電,鹼金屬的熱-電轉換,磁性流體發電等等,當然,我們也可以採用「燒開水」的方法。

一八八七年那時,著名物理學家海因裡希.魯道夫.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即當光照射到金屬上時,金屬內部的電子會逸出,從而產生電流,這一現象被稱為「光電效應」。

現在人們所採用的另一種方法,是利用「光電效應」原理,把不均勻的半導體或半導體與金屬結合體置於陽光下,使它們各部分之間產生電位差,從而形成電壓。

儘管目前人類在這一領域仍然面臨著許多難題,比如更高的成本、更低的能量轉換率、沒有合適的輔助儲存電能的技術以及太陽能板壽命更短等,但是這些問題與「可控核聚變」所面臨的難題並不相提並論,相信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將在不遠的將來一一解決。

可喜的是,在過去的幾年中,人類在太陽能發電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到2004年,人類利用太陽能產生的電力只佔全球總發電量的0.01%,今天,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3%,科學家樂觀地估計,到2040年,這一比例可能會達到20%,而到2050年,這一比例甚至可能超過50%。若真如此,那麼即使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可能還可以使用二三百年,未來人類或許會有其他能源可以替代。

總之,當地球上所有的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都用完了,人類該怎麼辦呢?理論上,只要太陽還沒有熄滅,人類就能一直利用這種「無窮無盡」的能量。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科學界普遍認為,當人類使用化石燃料時,會向地球大氣中釋放大量溫室氣體,而這正是造成當前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對此我們應該儘量減少使用化石燃料。

今天的「靚仔講知識」就到這裡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有趣事件,關注我,讓大家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味,你的點讚、分享、收藏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化石燃料大概還能用兩三百年,全部用完了之後,人類又該怎麼辦?
    每時每刻,人類都在大量地消耗地球上的煤、石油和天然氣,這些化石燃料是現代文明的重要基礎,可以說沒有了它們,也就沒有了現代文明。但問題是,人類所使用的這些化石燃料其實是地球過去幾十億年的累積,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重新形成,而按照人類的消耗速度,遲早有一天會將它們全部用完。
  • 當地球上的煤、石油和天然氣全部用完了之後,人類又該怎麼辦?
    、石油和天然氣,這些化石燃料是現代文明的重要基礎,可以說沒有了它們,也就沒有了現代文明。  那麼這些化石燃料還可以支持人類用多久呢?對於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準確的答案,但根據現在已知的情況來看,研究人員普遍認為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大概還能用兩三百年,這不由得讓人擔心,在不太遙遠的未來裡,當地球上的煤、石油和天然氣全部用完了之後,人類又該怎麼辦?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
  • 全球的化石燃料何時耗盡?
    圖註:世界各地的環保主義者為大幅度減少化石燃料燃燒而大聲疾呼隨著世界各地的環保主義者為大幅度減少化石燃料燃燒而大聲疾呼,世界各地的許多公司為能源生產開發了綠色解決方案,化石燃料的政治和經濟再次成為全球討論的焦點。
  • 飛行了41年,旅行者1號的燃料即將用完,它還能繼續飛嗎?
    我們在地球上正享受著悠閒的周末時光,而在太陽系之外,有一個物體正在急急而奔,即使它如今已經遠離地球220億公裡,在宇宙中奔跑了41年,但它的目標遠不止如此,它還需要為人類奔赴得更遠。說到這裡,你會不會有一些疑問呢?旅行者1號航行了這麼久,真的還在正常運行嗎?它又是如何在220億公裡外與人類保持通訊的呢?它還能飛多久?他的最終目標又會是哪裡?電子設備又能支撐多久?傳一次訊號又需要多久呢?
  • 如果地球的化石燃料耗盡會發生什麼?
    現在,無數龐大的機器正源源不斷地將這些死去動植物的遺存提取出來,為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我們還能這樣堅持多久?遠古時代是否有足夠的植物和動物死亡,來永遠維持我們目前的化石燃料消耗水平?如果本世紀所有可用的化石燃料都燃燒殆盡,將有天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這種在地球上前所未見的情況會產生什麼後果?
  • 如果地球的化石燃料耗盡會發生什麼?
    現在,無數龐大的機器正源源不斷地將這些死去動植物的遺存提取出來,為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我們還能這樣堅持多久?遠古時代是否有足夠的植物和動物死亡,來永遠維持我們目前的化石燃料消耗水平?如果本世紀所有可用的化石燃料都燃燒殆盡,將有天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這種在地球上前所未見的情況會產生什麼後果?
  • 超級計算機催生全新能源形態,人類或將擺脫化石燃料實現零碳循環
    一直以來,人類都依賴著化石燃料驅動文明。然而,在化石燃料儲量日益減少、氣候變暖日益加劇的今天,科學家們一直希望開發出一種新型燃料的生產技術:太陽能燃料。所謂的太陽能燃料,其實是一個腦洞大到類似於「水變油」的想法:利用太陽能,將傳統燃料燃燒後的「廢物」——水或二氧化碳——重新轉換成燃料。
  • 化石燃料燃燒常識
    在燃燒過程中,化石燃料中的碳轉變為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使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大。而二氧化碳作為一種溫室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加重了溫室效應。
  • 燃料枯竭怎麼辦?人造樹葉可以製造燃料
    據外媒10月13日報導,劍橋大學研究能源和可持續性的教授歐文·雷斯納指出,雖然太陽為人類活動提供了足夠多的能量,但我們仍然需要獲取更多的能量。他領導著一個研究小組,試圖獲取更多的自由能源。從長遠來看,或許更有希望的是他的團隊最近開發的一種小型裝置,它能將陽光、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氧氣和甲酸,甲酸是一種能量密度高的液體燃料。該設備包含一個面板,放置在一個裝有水和二氧化碳的浴缸中。在陽光下,電池板釋放電子,這些電子與二氧化碳和水中的質子結合形成甲酸。
  • 潛力巨大的負碳生物燃料,真的能取代化石燃料嗎?
    應用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系統,是替代化石燃料、減少碳排放的方案之一。然而,關於這些系統的溫室氣體淨減排效益,一直存在爭議——土地使用變更造成的碳損失,以及變更之前土地的碳封存效益,都是關注的重點。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8月24日消息稱,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SU)的跨學科團隊預測,使用先進的生物燃料技術將帶來顯著的氣候效益。
  •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石燃料的利用
    1.你家中做飯、洗浴用什麼燃料?2.汽車、輪船等交通工具使用什麼燃料?3.煉鋼廠、熱電廠等使用什麼燃料?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的遺骸經一系列複雜變化而形成的。煤,石油,天然氣稱為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們是不可再生能源。
  • 當我們利用化石燃料時,我們在利用什麼?
    化石燃料是多種複雜成分組合在一起的混合物,如果從化學角度出發其機理當然可以很複雜。但從能量的角度分析,我們用的其實就是從前的太陽能。化石燃料主要有兩個大頭:煤和石油,前者是主要由植物遺體形成,而後者的形成來源更為廣泛。本文主要從石油的角度進行簡單的分析。
  • 詳解氫燃料電池,沒有核汙染的反應堆,未來武器的核心
    在21世紀的今天,人類對化石能源的依賴越來越嚴重。而化石能源,諸如煤炭、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資源,一旦用完也就意味著人類進入能源危機時代。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科學家們紛紛研發可再生能源、諸如太陽能和風能等,然而太陽能和風能產生的能量,都不如氫燃料多,所以氫燃料就成了21世紀下一個10年,幫助人類擺脫能源危機的關鍵。和許多軍用轉民用科技不同,氫燃料目前更多運用於民間。日本車企豐田在2018年就推出氫燃料電池車型,2020年12月又對該款車型氫燃料電池進行升級改造。續航裡程超過850公裡!在汽車界引起極大轟動。
  • 醇基環保燃料替代化石燃料有什麼優勢?醇基燃料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醇基環保燃料是這種政府部門政策扶持的新能源技術,是這種新式的液體新能源燃料,醇基環保燃料是這種新式清潔燃料,關鍵要以化工原材料。醇基燃料可以替代傳統化石燃料,包括家用採暖燃料,飯堂燒火專用型油,家庭裝燒菜燃料,酒店餐廳專用型燃料,醇基環保燃料、小車、加氣站油用。
  • 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的元兇--中國數字科技館
    自工業革命以來,儘管因化石燃料的使用,人類社會的生產力大大提高,但隨之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嚴重問題,也逐漸引起全世界各國的關注。  化石燃料又叫做礦物燃料、礦石燃料。指埋藏地層中的不同地質年代的動植物遺體經歷漫長地質條件的變化,以及溫度、壓力和微生物的作用而形成的一類可燃性礦物。
  • 如不控制化石燃料使用
    科技日報北京4月10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氣候科學研究提出,有增無減的化石燃料使用,可能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本世紀末達到5000萬年以來未見的水平。照此發展下去,數百年後,地球氣候可能會出現至少4億多年來未見的狀態。
  • 化石燃料時代或在十年內終結
    原標題:化石燃料時代或在十年內終結   科技日報北京據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網站報導,該校研究人員調查了全球和多國能源轉型的時間問題,提出全世界靠化石燃料獲取能量的時代可能在10年內結束。   在能源轉型的時間尺度問題上,當前主要學術文獻中的主流觀點認為,下一次能源轉型仍需很長時間,需要幾十年到上百年,但一些實際證據並不都支持這種觀點。
  • 關了核電站改回化石燃料發電,會帶來怎樣的空氣汙染問題?
    電力生產轉移到了燃煤發電廠,而這一轉變大大增加了該地區的空氣汙染。這項研究還發現,在核電站關停後空氣汙染水平上升最多的郡,新生兒平均體重下降了約5%。目前來說,建設良好,運作正常的核電站能夠提供大量比化石燃料發電清潔的能源。然而它並不算是一種可再生能源。高階核廢料(如用完的燃料棒)的放射性可持續成千上萬年,目前的處理方法大多是密封深埋。除此之外,如果核電站遭遇事故、災害或破壞,洩漏的核材料將對周圍相當廣闊的區域造成放射性汙染。
  • 創企研發氫燃料隨時可用技術 讓汽車自行生產零排放燃料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印第安納州初創公司Aluminum Gallium(AlGalCo)正利用氫燃料隨時可用(hydrogen-on-tap)技術改造皮卡和其他類似車型,該技術能夠讓車輛自己生產氫燃料,即當汽車運行時,就開始自行生產零排放燃料。
  • 【評論】2100年終結化石燃料,化工燒什麼?
    近日,七國集團領導人達成一項口頭協議,擬定2100年在全球範圍內終結化石燃料的使用。筆者認為,在這場終結化石燃料的革命中,化工行業要有擔當。  在人類於20世紀中期加速步入工業化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因經濟全球化、地緣政治、局部地區動亂等原因,曾發生過多次化石燃料等能源短缺危機。因此,人類一直在努力減少甚至希望最終擺脫對不可再生化石燃料的依賴,而諸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發展可再生能源是一項關係千秋萬代的偉大事業,也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