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這裡是靚仔講知識,關注我,每天都會用心給大家分享有趣事件,感謝您的收看!
人類每天都要從地球上大量消耗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而這些化石燃料是現代文明的重要基礎,因此可以說,現代文明離不開它們。但是問題是,人類使用的這些化石燃料實際上是地球過去數十億年的積累,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重新形成,而且按照人類的消耗速度,遲早有一天會全部耗盡。
所以,這些化石燃料能支撐人類生活多長時間?關於這個問題,目前尚無確切的答案,但是,從目前已知的資料來看,研究者們普遍認為,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大約還能使用兩三百年,這不禁讓人擔心,在不遠的將來,人類會如何?下面我們一起討論一下吧。
科學家們告訴我們,煤、石油和天然氣是由古代生物形成的,這些生物生長所需要的能量來自太陽,也就是說,我們現在使用的化石燃料所含的能量,其實是這些古代生物儲存起來的太陽能。
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在太陽的核心持續進行核聚變反應,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氫原子核不斷地聚合成氦原子核,在這一過程中,由於失去了質量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如果人類能學到太陽的這一技能,那麼將來就不會再為能源問題而煩惱,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氫元素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這個元素在地球上無處不在,例如,每個水分子中,都含有兩個氫原子。
重點在於,核聚變釋放出的能量是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所不能比擬的,據計算,如果氫氣有1千克發生核聚變,將釋放630萬億(6.3 x 10^14)焦耳的能量,約相當於我們燃燒20,000噸標準煤的能量。
正因如此,世界上有許多科學家正致力於「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但由於它需要長時間保持極高的溫度和壓力,因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人類要完全實現「可控核聚變」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因此,在實現「可控核聚變」之前,人類應該考慮其他途徑。資料表明,地球每秒平均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量為1.73 x 10^17瓦特,大約相當於我們燃燒500萬噸標準煤所產生的能量,因此,人類最應該考慮的方式是,直接利用太陽輻射給地球的能量。
實際上,人類很久以前就試圖這樣做了,目前主要有兩種利用太陽能的方法,一種是把太陽能轉化成熱能,另一種是把熱能轉化成電能,比如半導體(或金屬材料)的溫差發電,鹼金屬的熱-電轉換,磁性流體發電等等,當然,我們也可以採用「燒開水」的方法。
一八八七年那時,著名物理學家海因裡希.魯道夫.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即當光照射到金屬上時,金屬內部的電子會逸出,從而產生電流,這一現象被稱為「光電效應」。
現在人們所採用的另一種方法,是利用「光電效應」原理,把不均勻的半導體或半導體與金屬結合體置於陽光下,使它們各部分之間產生電位差,從而形成電壓。
儘管目前人類在這一領域仍然面臨著許多難題,比如更高的成本、更低的能量轉換率、沒有合適的輔助儲存電能的技術以及太陽能板壽命更短等,但是這些問題與「可控核聚變」所面臨的難題並不相提並論,相信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將在不遠的將來一一解決。
可喜的是,在過去的幾年中,人類在太陽能發電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到2004年,人類利用太陽能產生的電力只佔全球總發電量的0.01%,今天,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3%,科學家樂觀地估計,到2040年,這一比例可能會達到20%,而到2050年,這一比例甚至可能超過50%。若真如此,那麼即使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可能還可以使用二三百年,未來人類或許會有其他能源可以替代。
總之,當地球上所有的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都用完了,人類該怎麼辦呢?理論上,只要太陽還沒有熄滅,人類就能一直利用這種「無窮無盡」的能量。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科學界普遍認為,當人類使用化石燃料時,會向地球大氣中釋放大量溫室氣體,而這正是造成當前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對此我們應該儘量減少使用化石燃料。
今天的「靚仔講知識」就到這裡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有趣事件,關注我,讓大家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味,你的點讚、分享、收藏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