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裡鎮蜜蜂養殖和蜜源植物種植產業鏈,已初具「1 鏈 2 園 15 基地」的規模,佔地面積超過 5000 畝。產業鏈內種植的「三白一黃一紅」(白朮、白芷、24白芍、菊花、玫瑰),既是高檔蜜源、又能藥食同源,既是朝陽產業、又是健康產業。目前產業鏈內的兩園包括省級產業示範基地裕康苑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級示範社蜂友合作社,15 個基地是 15 個村集體合作社種植的「三白一黃一紅」基地。
裕康苑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十八裡鎮「三白一黃一紅」中「一紅」(玫瑰)的產業園。按照產業園「六有」(有產業園發展規劃、有原材料種養基地、有農產品加工基地、有農產品研發平臺、有農產品展銷平臺、有農產品電商平臺)標準,該產業園制定了中長期發展規劃,擁有 1300 畝的種植基地(其中種植玫瑰 400 畝)、產品研發基地,與蜂友產業園共有一個產品加工基地,公司打造了益農社電商平臺,從這裡走出了賈苗、吳鐵信等一批貧困戶中的電商代表(以農副產品為主的日訂單量超過 5 萬單)。在「六有」的基礎上,成立了裕康苑星創天地,達到了「七有」,孵化壯大了佳速農業等 12 家農業市場經營主體。
十八裡鎮把帶動貧困戶增產增收和產業振興作為發展產業的根基。 一產方面有六個帶貧途徑,即土地流轉4000餘畝,帶動貧困戶275戶,戶均年增收 1500 元以上;帶動貧困戶長期務工83人,人均年增收20000 元以上;帶動貧困戶季節性務工人員450 人,人均年務工3000 元以上;產業扶貧資金入15個村集體社,帶動750戶貧困戶產業增收,戶均年分成1624元;利用產業發展資金建設200個大棚,發展果蔬種植及蜜源植物育苗,帶動 455戶貧困戶,年戶均增收1380元;帶動66戶貧困戶託管、代養蜜蜂,戶均年收益800元以上。
二產方面有兩個帶貧途徑,即建設烘乾房等帶動190戶貧困戶,年戶均資產收益1300元;吸納26名貧困人員固定務工,年人均增收15000元。
三產方面有三個帶貧途徑,即兩園 15 基地與河南海成堂中藥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海成堂中藥科技有限公司按每公斤高於市場價格0.05 元——0.10 元進行蜜源植物回收;由海成堂公司主導中草藥的加工和銷售,兩園以場地和機器設備入股,村集體合作社以蜜源植物單品二次入股,加工後的產品由三方共同銷售,所得利潤按4:3:3 分紅,村集體分紅後對貧困戶進行二次分紅,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著力打造「一村一品一網紅」,先後舉辦網紅直播培訓7期,培訓人員650餘人,實現了電商平臺和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電商銷售直接帶動80多戶貧困戶參與務工,年人均增收25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