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工大十大新聞

2020-12-06 哈爾濱工業大學新聞網

1.中央第五巡視組對我校進行巡視

根據中央統一部署,2017年3月5日至4月30日,中央第五巡視組對我校進行了巡視。6月8日,中央巡視組向學校黨委反饋了巡視意見。根據中央巡視組和中央巡視辦整改要求,學校黨委制定了全面整改工作方案和整改臺帳,以一往無前的決心、一絲不苟的作風、一抓到底的毅力,全面落實巡視反饋意見。截至目前,學校黨委推動137項整改任務中134項任務已辦結,剩餘3項任務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巡視反饋會現場


2.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我校2人當選十九大代表

10月18日至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勝利召開。我校黨委書記王樹權、威海校區教授於長軍當選十九大代表。

王樹權書記接受專訪

於長軍教授作報告


3.學校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

學校召開3次專題會議推進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實施了《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方案》,制定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教師崗位準聘制度實施辦法(暫行)》《青年教師擔任班主任實施辦法》等一系列制度,設立了「立德樹人」獎,開展了由黨委常委帶隊的全覆蓋督查,湧現出了「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團支部)」「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等一大批優秀集體和個人。

榜樣的力量先進事跡報告會


4.我校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 黑龍江省重點支持我校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2017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我校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12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支持哈爾濱工業大學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意見》,統籌安排各類項目、資金20億元支持學校教育教學、人才引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重大項目實施和科技平臺建設、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學條件改善等各方面建設。

哈工大主樓


5.鄧宗全教授 譚久彬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1月27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7年新當選的67位院士名單。我校鄧宗全教授、譚久彬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至此,我校院士增至38人(含共享)。

鄧宗全院士

譚久彬院士


6.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工建設

8月29日,由我校聯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等單位承擔的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我校有史以來承擔的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國家科技工程類項目,也是東北地區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15.45億元,建築面積28766平方米,建設周期5年。


大科學工程施工現場


7.一批團隊和教師獲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等表彰

學校持續強化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工作,一批教師獲表彰:特種環境複合材料技術創新團隊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牌」,任南琪、曹喜濱、劉宏、王飛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同時,我校高層次人才和青年人才獎入選人數位居全國高校前列:2人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3人獲國家優秀青年基金資助;3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5人入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個團隊獲評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人獲2017年度何梁何利獎。

獲獎團隊和個人


8.「高軌同步軌道衛星星地雙向高速雷射通信」項目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4項成果獲國家科技獎

譚立英教授負責的「高軌同步軌道衛星星地雙向高速雷射通信」項目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這是我校連續6年第7個項目入選。我校4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技獎,其中牽頭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

譚立英教授(右)在工作中


9.我校入選全國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 學子獲國內外獎勵近千項

2017年,我校學子在國際級、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各類獎勵近千項,學生微納衛星團隊自主研發的第二顆衛星「紫丁香一號」發射成功,威海校區HRT車隊獲評「小平科技創新團隊」 ,學校入選全國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

   HRT車隊

10.全國學科評估結果公布 我校17個學科排名位列A類

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我校共有17個學科位列A類,其中,環境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3個學科位列A+檔(前2%);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5個學科位列A檔(2%~5%);儀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光學工程、軟體工程、城鄉規劃學、化學工程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數學9個學科位列A-檔(5%~10%)。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等12個學科位列B檔,食品科學與工程等7個學科位列C檔。學科優秀率(A類學科佔授權學科的比例)在全國高校排名第6位,A類學科的數量在全國高校排名第8位。

哈工大正門



相關焦點

  • 兩院院士評選2017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兩院院士評選2017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8-01-02 08:32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記者1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出2017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量子通信、國產大飛機、「天使粒子」、引力波等榜上有名。
  • 2017 中國自貿試驗區十大新聞、十大創新案例揭榜
    每經記者 梁宏亮 每經編輯 陳星1月28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中國自貿試驗區報導主辦的「開放的大門·2017中國自貿試驗區十大新聞」評選活動,經過了自貿區自薦、社會推薦、初評、網絡投票、專家組打分等多輪環節的評審後
  • 《2017重慶十大地理新聞地圖》新鮮出爐,新穎方式帶你走進2017
    2017年剛剛過去哪些重要事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 2017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 「合肥元素」佔一半
    原標題:合肥智慧閃耀中國科技 2017年12月31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7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令人驚喜的是,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其中有五個發生在合肥,或者和合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合肥智慧閃耀中國科技。
  • 央視發布2017年度十大國際新聞
    央視發布2017年度十大國際新聞 原標題: 1、中共十九大召開 中國道路舉世矚目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引發全球高度關注。
  • 2017年平涼市法院十大案件發布
    每日甘肅網平涼訊(記者 蘭天)2月9日,平涼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7年度全市法院十大案件」。據了解,本次發布的十大案件是從平涼市全市法院2017年審執結的26691件案件中推選,涉及刑事、民事、行政、執行等各類案件類型,其中刑事類5個案件,民事類1個案件,行政類2個案件,執行類2個案件。
  • 2017十大網絡流行語第一名竟然是……
    近日,由人民日報發起,近3萬網友參與並票選出的十大網絡流行語新鮮出爐。位於榜首的是出自吳亦凡的「你有freestyle嗎」,來看看你最常用的有沒有上榜?盤點請戳Freestyle之前蹭熱君已經寫過一篇,戳這兒回顧>> [今年你聽過最多的話,估計是它]關鍵詞解讀:1.流行語2017年十大網絡流行語頒獎典禮年度新晉流行詞『佛系』是個什麼鬼?你最喜歡/最討厭的的網絡流行語是哪些?
  • 2017年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
    新華網副總編輯周紅軍揭曉2017年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新華網 郭小天攝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王志豔 劉佳佳)15日下午,由新華網、亞馬遜中國、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官網聯合發起的「2017年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票選活動揭曉結果,在18項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的文化閱讀事件中,經網友票選和專家評議,《朗讀者》引發讀經典文學風潮、新華書店成立80周年等十大事件入選。
  • 「典贊·2017科普中國」2017年十大科普自媒體公布
    今天下午,由中國科協、人民日報社主辦,人民網承辦的「典贊·2017科普中國」活動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活動現場公布了「2017年十大科普自媒體」。        與歷年相比,「典贊·2017科普中國」活動首次評選出了十大科普自媒體,新浪微博@果殼網、好奇博士微信公眾號、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微信公眾號、中國好營養微信公眾號、象爸象媽微信公眾號、星球研究所微信公眾號、百科名醫自媒體、新浪微博@Ent_evo、科學大院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河森堡等上榜。
  • 量子隱身衣入選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
    昨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本次發布的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是在百度搜索數據量的基礎上,從2017年發布的94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均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發布:左右腦測年齡居首
    1月6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在北京發布,中國科學院院士、量子信息學家郭光燦,中國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慧眼」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等大咖學者現場逐一詳解,擊破流言,向公眾還原事實真相。
  •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1月6日,智止流言,傳播真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紫菜粉絲大米都可以用塑料製作?」「『量子隱身衣』已經由浙江大學研發成功?」「坐月子絕不能吹風?」等流言被一一戳穿。  由市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這份榜單,是按照百度搜索數據量排名,從2017年流傳的94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均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 2017年度十大流行語:你願做一個油膩的中年男嗎
    近日,《咬文嚼字》評出了2017年度十大流行語,在這個榜單中,既有「不忘初心」和「砥礪奮進」,也有網友幾乎每天都在使用的「打call」;既有網際網路經濟的兩大關鍵詞「共享」和「流量」,也有引發網絡車禍的一個詞——油膩。關於這十個年度流行語,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 「2017年度燃氣十大新聞」評選投票已經開始!
    博燃風雲榜「2017年度燃氣十大新聞」投票開始了!,此次評選活動由博燃網主辦,今年首次邀請關注燃氣發展的廣大企業與網友直接參與徵集。 日程安排   評選日期:2017年12月29日-2018年1月8日    以下為本次參選的新聞,新聞以時間順序進行排列!
  • 「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獲2017 年度十大人物
    今天上午(12月19日),記者從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自然》)官網了解到,「2017年度十大人物」新鮮出爐。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量子通信科學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上榜。圖:「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獲《Nature》2017年度人物據悉,「2017年度十大人物」是指在2017一年裡對科學產生重大影響的十人。
  • 2017十大網絡流行語口頭禪大全 2017很火網絡熱詞彙總
    2017網絡流行語大全。2017還有半個月就要完結了,2017發生了什麼事你可能不會想要了解,但是這2017年的十大網絡流行用語你總該了解一下吧!一起來看看吧!  2017年即將結束,人民日報微博發起小調查,近3萬網友參與,票選出心中的十大網絡流行語。
  • 蘭大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美國《科學新聞》雜誌年度十大新聞
    繼榮登美國《考古學》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後由蘭州大學雙聘院士陳發虎領銜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成員張東菊副教授共同通訊的夏河人化石研究成果與本年度其他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一起再次入選美國《科學新聞》(《Science News》)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十大新聞(Top 10
  • ...蘭大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美國《科學新聞》雜誌年度十大新聞
    白石崖溶洞內景 蘭州大學供圖【本報訊】(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耿睿)12月18日,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繼榮登美國《考古學》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後,由蘭州大學雙聘院士陳發虎領銜、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成員張東菊副教授共同通訊的夏河人化石研究成果,與本年度其他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一起
  • 北大3項成果入選2017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編者按:2018年2月27日,2017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結果發布,北京大學共有3個項目入選,分別是:藥學院周德敏教授和張禮和院士研究組的「將病毒直接轉化為活疫苗及治療性藥物」,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馬丁研究員團隊與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和大連理工大學合作完成的「實現氫氣的低溫製備和存儲」,分子醫學研究所和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等單位聯合組成的程和平院士研究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