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簧彈力計算公式,專業從細節開始!

2021-01-14 彈簧經驗

壓力彈簧

壓力彈簧的設計數據,除彈簧尺寸外,更需要計算出最大負荷及變位尺寸的負荷:

 · 彈簧常數:以k表示,當彈簧被壓縮時,每增加1mm距離的負荷(kgf/mm);
 · 彈簧常數公式(單位:kgf/mm):

 G=線材的鋼性模數:琴鋼絲G=8000 ;不鏽鋼絲G=7300,磷青銅線G=4500 ,黃銅線G=3500

 d=線徑

 Do=OD=外徑

 Di=ID=內徑
 Dm=MD=中徑=Do-d
 N=總圈數
 Nc=有效圈數=N-2

彈簧常數計算範例:

線徑=2.0mm , 外徑=22mm , 總圈數=5.5圈 ,鋼絲材質=琴鋼絲

拉力彈簧

拉力彈簧的 k值與壓力彈簧的計算公式相同
     ·拉力彈簧的初張力:初張力等於適足拉開互相緊貼的彈簧並圈所需的力,初張力在彈簧卷製成形後發生。拉力彈簧在製作時,因鋼絲材質、線徑、彈簧指數、靜電、潤滑油脂、熱處理、電鍍等不同,使得每個拉力彈簧初始拉力產生不平均的現象。所以安裝各規格的拉力彈簧時,應預拉至各並圈之間稍為分開一些間距所需的力稱為初張力。
     · 初張力=P-(k×F1)=最大長度)負荷-(彈簧常數×拉伸長度)

扭力彈簧


· 彈簧常數:以 k 表示,當彈簧被扭轉時,每增加1°扭轉角的負荷         (kgf/mm).
· 彈簧常數公式(單位:kgf/mm):

 E=線材之鋼性模數:琴鋼絲E=21000 ,不鏽鋼絲E=19400 ,磷青銅線E=11200         ,黃銅線E=11200
        d=線徑
        Do=OD=外徑
        Di=ID=內徑
        Dm=MD=中徑=Do-d
        N=總圈數
        R=負荷作用的力臂
        p=3.1416

關注微信公眾號彈簧經驗,每天學點彈簧知識!



相關焦點

  • 彈簧勁度係數與彈力、彈簧變形量的關係
    彈簧的勁度係數公式與彈力,彈簧形變量相關。勁度係數是彈簧在單位形變量時所產生彈力的大小。k值大,顯示了形變單位長度需要的力大,大概就是說彈簧「韌」。勁度係數在數值上等於彈簧伸長(或縮短)單位長度時的彈力。
  • 模具彈簧的正確計算方式和推演過程
    模具設計在選用彈簧時,唯一的判斷標準是,彈簧的彈力是否能保證模具順利生產。模具中用得最多、最需要注意的是頂針板復位彈簧和滑塊限位彈簧,當彈簧作為輔助開模時,沒有太多的限制。為保證頂針板能順利復位,復位彈簧在預壓狀態下的彈力應大於頂針板自重的 2.5 倍。
  • 7.2「彈力」知識模型03:彈簧測力計原理
    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首先,從數據中我們看到,在最開始拉力為0N的時候,彈簧的長度已經是8cm,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這8cm是彈簧的原長,它是不會隨著拉力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可以排除「探究原長隨拉力的變化規律」這種可能性了。
  • 彈簧床架+彈簧床墊:雙層彈力,彈走疲勞
    要想品出「拉菲」的溫婉細膩,必須配有專業的「波爾多杯」。同樣,要想擁有優質的睡眠,除了床墊,還要有專業的床架。好馬配好鞍;好酒配好杯;好床墊配好床架!除了核心的床墊外,一個好的床架也相當重要。它的作用就像一個大的震動吸收器,承受了許多摩擦和壓力,並且它對舒適度和承託度都有很大的作用。
  • 彈簧力值計算公式:壓力彈簧、拉力彈簧、扭力彈簧------
    壓力彈簧的設計數據,除彈簧尺寸外,更需要計算出最大負荷及變位尺寸的負荷;彈簧常數:以k表示,當彈簧被壓縮時,每增加1mm距離的負荷(kgf/mm); 彈簧常數公式(單位:kgf/mm):        Dm=MD=中徑=Do-d        N=總圈數        Nc=有效圈數=N-2         彈簧常數計算範例
  • 初二物理:怎麼求物體運動中受到的摩擦力和彈簧彈力?這方法簡單
    求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和彈簧彈力是初二物理的重要題型,也是物理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初三學生的物理學習帶來幫助。(物體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f=μF,其中μ叫做動摩擦因數,F是指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在彈性限度的範圍內,彈簧受到的彈力F=k△x,其中k叫做勁度係數,△x是指彈簧的形變量)解題過程:設物體受到的重力為G1、甲圖
  • 彈簧彈力只能漸變而不能突變嗎
    因為彈簧的長度恢復需要一段時間,所以通常認為彈簧彈力的是漸變的,有沒有什麼時候是突變的呢?例子:質量相等的兩個物體之間用一輕彈簧相連,再用一細線懸掛在天花板上靜止,剪斷細線的瞬間重物 m 2 的加速度為(A)A. 0 B. a = g,方向向下 C. a = 2g,方向向下 D. a = g,方向向上例子:一重物m懸掛在輕彈簧下,再用一細繩把彈簧固定在天花板上.
  • 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係(必修1)|物理知識園地
    >3、驗證胡克定律;二、實驗原理:1、用懸掛法測量彈簧的彈力F;彈簧下端懸掛的鉤碼靜止時,彈力大小與鉤碼的重力相等。2、測出彈簧的伸長量x;3、探究彈力和彈簧籃筐伸長量的關係;建立坐標系,以縱坐標表示彈力大小F,以橫坐標表示彈簧的伸長量x,在坐標系中描出實驗所測得的各組(x,F)對應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根據實驗所得的圖線,可探知彈力大小與伸長量間的關係。
  • 2016高考物理模型 彈簧模型
    輕彈簧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分析問題時不需要考慮彈簧本身的質量和重力.處理彈簧模型時,需要掌握以下知識點:  1.彈簧彈力的計算  彈簧彈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來計算,即彈簧發生形變時,在彈性限度內,彈力的大小與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成正比,數學表達式為,其中是一個比例係數,叫彈簧的勁度係數.彈簧的彈力不是一個恆定的力,而是一個變力,
  • 如何快速破解中考物理常見填空題:彈簧彈力與形變量及勢能比問題
    在中考物理題中,很多同學見到關於彈簧的題目就會害怕,其實那是因為大家沒有掌握合適的解題技巧。我們來看下下面這道題。這道題,第一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學能夠填寫正確,第二空大概百分之七十的同學能夠填寫正確。最後一空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同學直接放棄了。
  • 7.2 彈力
    D.彈簧的彈力總是跟彈簧的長度成正比[解析] C 發生形變的物體由於恢復原狀對與它直接接觸的物體要施加力的作用,這個力就是彈力。彈力產生的條件:①物體直接接觸;②物體發生彈性形變。彈力的大小與物體本身的性質及物體的形變量有關。相互接觸的物體如果不發生形變,物體間不存在彈力作用, A錯。只要兩物體直接接觸且發生彈性形變,兩物體間就會產生彈力作用,彈力的產生並不只局限於彈簧, B錯。只有相互接觸並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間才存在彈力作用, C正確。
  • 經典力學:接觸彈力
    ,由於要恢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作彈力。對於形變不明顯的情況,可假設與研究對象接觸的物體間沒有彈力,判斷研究對象的運動狀態是否發生改變,若運動狀態不變,則此處不存在彈力,若運動狀態改變,則此處存在彈力。c.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判斷。物體的受力必須和物體的運動狀態符合,依據物體的運動狀態,由二力平衡(或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 物理 | 地表最實用「彈力」總結!看懂了考試就是送分題!
    (4)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 彈簧的彈力與形變量成正比,對於胡克定律的考察主要需要注意的是胡可定律中彈簧受到的力是壓力還是拉力來判斷形變量與原長的關係。在解決胡可定律的題目的時候還可以結合圖像的方法來解決彈簧的問題。
  • [名師課件] 力·彈力與胡克定律·教案
    2.能夠正確判斷彈力的有無和彈力的方向,正確畫出物體受到的彈力。  3.掌握利用胡克定律計算彈簧彈力的方法。  二、重點、難點分析  1.彈力是在物體發生形變後產生的,了解彈力產生的原因、方向的判斷和大小的計算是本節教學的重點。
  • 拉簧拉力計算公式
    彈性限度內,拉簧的彈力和彈簧的形變量(伸長或壓縮值)成正比。寫作:F=k·x其中:「F」,表示彈簧的彈力,彈力是彈簧發生形變時對施力物的作用力。「x」,是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注意「x」是以彈簧無形變時的長度為基準,即x=x'-x0或x=x0-x'。
  • 高中物理(第二十一講)彈簧和胡克定律
    跟順哥學物理,今天我們開始學習力的各種形式,首先我們認識彈力。而接觸力按性質分,可以分為彈力和摩擦力,他們在本質上都是由電磁力引起的。今天要研究的是彈力。我們通常看到最明顯的彈力,就是彈簧的彈力。一般說來,用繩子拉物體時,升值的拉力也屬於彈力,而通常情況下,我們把這種彈力叫做張力。我們知道,彈力的大小和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有關。
  • 例58:單擺周期公式和彈簧振子周期公式推導
    >B.g甲<g乙,將擺長放長C.g甲<g乙,將擺長縮短D.g甲>g乙,將擺長放長答案和解析:B【解析】將一個單擺由甲地移到乙地後,發現擺鐘變快了,知周期變短了,通過單擺的周期公式分析原因和增大周期的方法
  • 閔行區氮氣彈簧FP2400不二之選
    氮氣彈簧將高壓氮氣密封在確定的容器內,外力通過柱杆將氮氣壓縮,當外力去除時,靠高壓氮氣膨脹來獲得一定的彈力。氮氣彈簧作為新型彈性功能部件,能夠彌補常規彈性元件的不足,簡化模具設計。A,彈壓力的選擇:根據計算所得的衝壓力來選擇氮氣彈簧的數量、型號、每個氮氣彈簧的彈壓力。一般來說,應根據計算所得的衝壓力,加上15%-20%的增加量來選擇氮氣彈簧的彈壓力,更加符合實際情況。因為***,當模具磨損後,會出現間隙變化。刃口變鈍等工藝參數的變化,模具厚度和模具板材變形抗力的不一致性,會引起工件變形抗力的變化,所以變形抗力在設計時應留有餘地。
  • 高中物理《彈力》說課稿
    【重點】彈力產生的條件及彈力方向的判定,探究彈簧彈力的規律。【難點】接觸的物體是否發生形變及彈力方向的確定。六、說教學過程至此,課程教學前的所有準備就已經就緒了,接下來就是進行整合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我的教學過程具體如下:環節一:導入新課心理學家皮亞傑說:「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我的導入會用活動作為開端,具體會給每個學生小組分發尺子和一些彈簧,讓學生試著把玩這些物件。
  • 高中物理《彈力》教案
    彈力·教案一、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常見的形變,了解物體的彈性;2.知道彈力產生的條件;3.知道壓力、支持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能在力的示意圖中畫出它們的方向。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彈力產生的條件及彈力方向的判定【難點】接觸的物體是否發生形變及彈力方向的確定三、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教學一開始前,給每個學生小組分發彈簧和尺子,讓每個小組試著把玩這些物件,如用力拉或壓彈簧,用力彎動尺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