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課件] 力·彈力與胡克定律·教案

2020-11-26 搜狐網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形變的概念,了解彈力是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

  2.能夠正確判斷彈力的有無和彈力的方向,正確畫出物體受到的彈力。

  3.掌握利用胡克定律計算彈簧彈力的方法。

  二、重點、難點分析

  1.彈力是在物體發生形變後產生的,了解彈力產生的原因、方向的判斷和大小的計算是本節教學的重點。

  2.彈力的有無和彈力方向的判斷是教學中學生較難掌握的知識,在教學中應加以注意。

  三、教具

  1.演示形變用的橡皮泥、棉線、泡沫塑料、木板、彈簧、木塊、雷射器、平面鏡等。

  2.演示胡克定律用的帶長度刻度的木板,彈簧、鉤碼等。

  四、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前邊我們研究了重力的特點,這一節課我們一起研究力學中的第二種力——彈力。

  (二)教學過程設計

  1.彈力

  先來看幾個小實驗。用手捏橡皮泥、用力拉壓彈簧、用力壓木板,它們的形狀都發生了變化。

  (1)形變:物體的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形變的原因是物體受到了外力。

  一塊橡皮泥用手可以捏成各種形狀,捏後它將保持這種形狀。棉線彎曲後的形狀也不再復原。把一塊木板壓彎後,放手木板又恢復原形。把彈簧拉長後也能恢復原形。

  能夠恢復原來形狀的形變,叫做彈性形變。彈簧、木板、泡沫塑料等發生的形變屬於這一種。

  不能夠恢復的形變,叫做塑性形變。棉線,橡皮泥等發生的形變屬於這一種。以後重點研究彈性形變,不加說明就指這種彈性形變。

  實驗:用鐵絲彎成一根彈簧,跟用鋼絲彎成的彈簧對比。在下面掛較少的鉤碼時,去掉鉤碼,兩彈簧都能恢復原長。當下面掛的鉤碼較多時,鐵絲製作的彈簧不能恢復原長,而鋼絲彎成的彈簧可以恢復原長。可以看出,彈性形變是在一定範圍內成立的。

  讓學生舉幾個彈性形變的例子。

  以上討論的都是明顯的彈性形變,其實有時的彈性形變是用眼看不出但又確實存在的。

  實驗:桌面上放雷射器、兩個平面鏡,雷射通過兩個平面鏡反射後照到牆上。當用手壓桌子時,牆上的光點發生移動,這說明桌面發生了形變。

  棉線在拉長時也發生了形變,而這種形變也是不易觀察到的。

  物體受力後發生形變,形變後的物體對跟它接觸的物體又有什麼作用呢?

  實驗:木塊壓在泡沫塑料上,泡沫塑料形變後對木塊產生向上的支持力。

  彈簧拉木塊時,彈簧伸長後產生對木塊的彈力。

  (2)彈力:發生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

 


(責任編輯:汪春)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形變",共找到 7,610 個相關網頁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彈力》教案
    彈力·教案一、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常見的形變,了解物體的彈性;2.知道彈力產生的條件;3.知道壓力、支持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能在力的示意圖中畫出它們的方向。由此引入物體的形態發生了變化是源於物體都受到了力的作用,這種力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彈力。環節二:新課講授(一)彈性形變和彈力概念: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提問:剛才舉的那些例子都很容易觀察到,如果一本書放在桌面上,書和桌面發生形變了沒有?
  • 《彈力》說課稿
    這個時期的學生有足夠的能力分析設計簡單的實驗,並且他們也樂於在課堂上親自操作,動手實驗,所以本節中我將胡克定律作為探究實驗來進行,更好地讓學生們融入課堂,主動學習。三、說教學目標(過渡句: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學會、會學和樂學三個維度,所以我確定了如下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彈性形變與彈力;知道彈力的產生條件;能夠判斷常見幾種彈力的方向;掌握胡克定律。【過程與方法】在實驗探究胡克定律的過程中,學會客觀、科學地分析問題,加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 2016高考物理一輪複習胡克定律知識點
    2016高考物理一輪複習胡克定律知識點 2015-11-12 13:23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高中物理八大性質力—彈力
    一、彈性形變和彈力1、概念:發生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彈力產生的條件:接觸 形變彈性形變:塑性形變:剛性物體的微小形變:2、彈力的判定:利用彈力的條件進行判定微小形變的彈力可以用假設法判定:假設與它接觸的物體不存在,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會發生改變假設與它接觸的物體不存在,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會發生改變
  • 高中物理(第二十一講)彈簧和胡克定律
    我們通常所說的拉力、壓力、支持力等都是接觸力。而接觸力按性質分,可以分為彈力和摩擦力,他們在本質上都是由電磁力引起的。今天要研究的是彈力。我們通常看到最明顯的彈力,就是彈簧的彈力。發生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對與他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放在桌子上的書本,由於受重力的影響,他們之間有彈力,桌子受到書本的壓力,桌子產生形變,當然這種形變十分微小,以至於我們人眼無法辨別。
  • 經典力學:接觸彈力
    當物體受到垂直於軸線的力的作用時,其軸線由直線變成曲線,這種變形叫作彎曲形變。,由於要恢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作彈力。對於形變不明顯的情況,可假設與研究對象接觸的物體間沒有彈力,判斷研究對象的運動狀態是否發生改變,若運動狀態不變,則此處不存在彈力,若運動狀態改變,則此處存在彈力。c.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判斷。物體的受力必須和物體的運動狀態符合,依據物體的運動狀態,由二力平衡(或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 高中物理——3.1重力與彈力
    本節內容主要包括重力和彈力兩部分,這兩部分內容的主線是一致的,都是首先講述力的產生原因或者條件,然後研究力的方向和大小01學習目標要知道重力產生的原因,大小和方向會畫力的示意圖和力的圖示。通過實驗觀察抽象概括彈力產生的條件。知道壓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彈力。通過實驗探究彈簧力和形變量之間的關係,了解胡克定律。02學習重點、難點本節學習的重點是通過實驗探究彈簧彈力和性變量的關係,學習難點是理解重心的概念。
  • 高中物理《彈力》說課稿
    三、說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本著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常見的形變,知道彈力產生的條件。2.知道壓力、支持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能畫出它們的方向。3.理解胡克定律。
  • 物理 | 地表最實用「彈力」總結!看懂了考試就是送分題!
    (4)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 彈簧的彈力與形變量成正比,對於胡克定律的考察主要需要注意的是胡可定律中彈簧受到的力是壓力還是拉力來判斷形變量與原長的關係。胡克定律的應用難度係數:★★★對於胡克定律的應用除了基本的套用公式之外,以及分析壓力與拉力的基本判斷之外,還需要注意彈簧的一些特性,比如說彈簧彈力的兩邊相等,以及結合題目給你一些平衡條件來判斷彈力的大小。
  • 初中物理小練習--運動和力--彈力和重力(1、2)
    2、彈力產生成因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想要恢復原狀對引起形變的物體產生的力。彈力表示符號:「T、N」.非彈形變(塑性形變)過程中,彈力仍然是存在的。3、三要素:A.大小:對於給定彈性體,其彈力大小與其彈性形變量成正比,比例係數稱為彈性係數(勁度係數或倔強係數),只由彈性體自身決定,數學表達式F=k•ΔL,k即彈性係數,單位為N/m.該定律稱為胡克定律.B.方向:與彈性形變方向相反,對於彈簧、橡皮筋等彈性體沿軸線方向.
  • 高中教案:《力》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高一物理《力》教案模板 教學目標基本知識目標1、知道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在具體問題中能夠區分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決具體問題時能夠畫出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
  • 高中物理——胡克定律實驗練習
    胡克定律是研究彈簧在彈性限度內,伸長量或壓縮量和產生的彈力之間的比例關係的,通過實驗驗證,證明這個關係的存在。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關於「探究彈力和彈簧形變量的關係」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一個實驗小組在「探究彈力與彈簧形變量的關係」的實驗中,使用兩條不同的輕質彈簧a和b,得到彈力
  • 物理基礎要點:直線運動、力和物體的平衡、牛頓運動定律
    (4)彈力的大小:一般情況下應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利用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來求解.彈簧彈力可由胡克定律來求解. ★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的大小和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即F=kx.k為彈簧的勁度係數,它只與彈簧本身因素有關,單位是N/m.
  • 滬教版高二年級物理教案:動量定理
    能從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推導出動量表達式。3。會用動量定理解釋有關物理現象,並能掌握一維情況下的計算問題。二、教學重點:   一、教學目的:  1。理解動量定理的確切含義和表達式,知道動量定理適用於變力。  2。能從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推導出動量表達式。  3。
  • 高三物理教案:《牛頓第二定律教案》教學設計
    若F為物體受的合外力,那麼a表示物體的實際加速度;若F為物體受的某一個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那麼a表示物體在該方向上的分加速度;若F為物體受的若干力中的某一個力,那麼a僅表示該力產生的加速度,不是物體的實際加速度。。學生已經學過力和加速度,本節課的內容牛頓第二定律就是在此基礎上的發展。
  • 被蘋果砸出來的萬有引力定律?胡克才是牛頓的真命天子!
    力與運動的關係 其實,在牛頓之前,人們並不是很了解力與運動的關係。比如知名的「洗澡學家」亞里斯多德,就堅持認為「力是促使物體運動的原因」,也就是說沒有力物體就不能運動了。牛頓跟其他幾個物理界大牛天天膩歪在一塊討論力與運動的關係。有一天就提出這麼一個觀點:如果一個物體做圓周運動,那麼該物體並不是不受力的,它會受到一個「向心力F」。這個向心力F到底有多大呢?牛頓說,這個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與物體運動圓周的半徑成反比。
  • 《越獄》粉絲利用胡克定律驗證劇情真實性(圖)
    ▲《越獄》男主角身上的魔鬼紋身隱藏著「胡克定律」的秘密。  胡克定律:材料力學和彈性力學的基本規律之一。胡克定律的內容為:在材料的線彈性範圍內,固體的單向拉伸變形與所受的外力成正比。實驗目的在於,計算出牆的關鍵受力點,然後在關鍵位置鑽孔,牆的承重強度就會降低,最終推倒牆體。
  • 《越獄》粉絲利用胡克定律砸牆 驗證劇情真實性
    ▲《越獄》男主角身上的魔鬼紋身隱藏著「胡克定律」的秘密。胡克定律:材料力學和彈性力學的基本規律之一。胡克定律的內容為:在材料的線彈性範圍內,固體的單向拉伸變形與所受的外力成正比。實驗目的在於,計算出牆的關鍵受力點,然後在關鍵位置鑽孔,牆的承重強度就會降低,最終推倒牆體。
  • 《越獄》粉絲情節實驗 鑿牆體驗「胡克定律」
    昨天下午,回龍觀一處廢棄的圍牆讓喜歡美國電視劇《越獄》的「獄絲」們回味經典劇情,並成功驗證在「胡克定律」的幫助下,牆面確實可以打通。組織者表示,在距離第三季開播的20天中,他們還將推出真人實驗,邀請網友模仿劇中情節。  如果不是有人接應,隱蔽在回龍觀某小區附近的一處待拆的牆體確實讓人很難找到,這也首先給實驗活動披上一層神秘外衣。
  • 1.2庫侖定律
    1.2庫侖定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