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中國第一個人腦庫:解密人類「腦部密碼」

2020-12-06 瀟湘名醫

科研人員根據不同腦區將腦組織裝在小瓶中保存。 韓蘇原 攝

中新網合肥7月2日電 (韓蘇原)在安徽醫科大學校內一座三層老式建築裡,中國第一個「中國人腦庫」——國家腦庫安醫大分庫坐落於此。2日,記者走進中國第一個「中國人腦庫」——國家腦庫安醫大分庫,探訪科研人員如何解密人類的「腦部密碼」。

科研人員將處理後的腦組織用石蠟固定,製成一個個石蠟塊,包裹腦組織進行保存。 韓蘇原 攝

走進國家人腦庫安醫大分庫,科研人員正在核對分割後的腦組織,這裡大部分人腦都放存在超低溫的環境裡。據悉,該人腦庫目前儲存著22例人腦,都是通過遺體捐贈方式獲得。

科研人員將腦組織樣本染色後,進行相關研究。 韓蘇原 攝

大腦是人體最神秘的器官,目前人們對腦的了解非常有限,人類腦部的疾病很多,常見的有帕金森氏病、腦梗、精神疾病等。人腦庫在對人類大腦記憶、思考等方面的研究也是不可缺少的。據了解,建立人腦庫的主要目的是為治療人腦疾病的研究提供標本。

科研人員展示腦組織切片樣本,每一片的厚度只有6微米。 韓蘇原 攝

國家腦庫安醫大分庫科研人員吳雪豔告訴記者,「從一例大腦入庫,到製成切片樣本,需要兩人至少花費兩個月的時間。首先經過福馬林浸泡後的腦組織需分離成20-30個腦區,這些分離腦區再經過20天浸泡後,還要細分約100個更小的組織塊,最後經過處理,用石蠟固定儲存。經過石蠟固定腦組織,可以使其儲存數十年時間,當研究需要時,將石蠟塊切成一片片6微米的樣本。一塊一立方釐米大小的石蠟塊,就可以分割出1000多片樣本。」

科研人員展示在顯微鏡下呈現的腦組織細胞。 韓蘇原 攝

「如果有科研機構提出申請,他們會申請自己研究的腦區,我們提供相應的腦組織切片,而不是整個大腦。」吳雪豔說。

國家人腦庫安醫大分庫副主任徐勝春教授介紹,2000年安徽醫科大學成立了「中國人腦庫」,是中國第一個「中國人腦庫」。但受制於經費支持、人才支撐,以及大眾對於大腦捐獻缺乏認識等因素,發展的很慢。直到2016年,國內十家醫學院所共同成立中國人腦組織庫協作聯盟,安徽醫科大學也加入其中,「人腦庫」得以快速發展。並在去年成功入選國家級資源共享平臺「國家健康和疾病人腦織資源庫」,正式更名為國家腦庫安醫大分庫。

科研人員正在核對分割後腦組織。 韓蘇原 攝

談到發展「人腦庫」最大的困難,還是在於獲取人腦。徐勝春說,「由於民眾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對建立人腦庫的價值更是一無所知,因此獲得人腦十分困難。所以要加大科普宣傳,其實捐獻大腦和捐獻器官一樣,現在隨著科學普及、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器官捐獻的觀念已經轉變,捐獻者也逐漸增多,只有我們認識腦,才能更好地保護腦,開發腦,我相信未來人們對捐獻大腦的觀念也會更加接受的。」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探訪中國第一個人腦庫:解密人類「腦部密碼」
    韓蘇原 攝中新網合肥7月2日電 (韓蘇原)在安徽醫科大學校內一座三層老式建築裡,中國第一個「中國人腦庫」——國家腦庫安醫大分庫坐落於此。2日,記者走進中國第一個「中國人腦庫」——國家腦庫安醫大分庫,探訪科研人員如何解密人類的「腦部密碼」。
  • 德軍總部:新秩序英格瑪密碼謎題解密效果一覽
    導 讀 德軍總部:新秩序有個很有趣的設計,遊戲界面上有個EXTRAS選項,選項裡的第一個ENIGMA CODES
  • 探訪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內的「合肥光源」
    探訪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內的「合肥光源」 2015-01-21 18:48:21中新社合肥1月21日電 題:探訪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內的「合肥光源」  中新社記者 吳蘭  在安徽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校區的校園內,有一個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系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
  • 「乾貨」思科交換機路由器怎麼配置密碼?
    今天帶大家看看如何在思科的交換機路由器當中配置安全特性,也就是密碼的配置方式。在學習配置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密碼相關知識。密碼學是研究信息系統安全保密的科學。人類有記載的通信密碼始於公元前400年,古希臘人是置換密碼學的發明者。密碼學可以說是在加密和破譯的鬥爭實踐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研究的目的是在不安全的信息通道中傳輸安全信息。
  • ctf古典密碼從0到1
    Id=778仿射密碼:數學加密公式:仿射密碼中解密需要用到求逆元直接給出python解密腳本:import primefacdef affine_decode(c,a,b,origin="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r=""n=len(origin)
  • 【中國科學報】量子密碼:無條件安全的希望
    用量子態做密碼的安全性就在於此。」日前,中科院院士、全國量子光學專業委員會主任郭光燦談到量子技術的應用時說,「量子密碼是量子學中第一個可用的技術。」  「未來的100年人類會進入量子調控新紀元,會有一批新的技術叫量子技術。影響最大的是量子計算機,大概還有10~20年以後才能實現;但是量子密碼,現在已經到了實用階段。」郭光燦說。
  • 科學家破譯基因密碼 解密古人類性愛(圖)
    原標題:科學家破譯基因密碼 解密古人類性愛(圖)   遺傳的歷史就書寫在現代非洲人的DNA中,但還需要一些調查工作來對其進行注釋。在即將出現在8月3號《細胞》(Cell)雜誌封面上的一篇報導中,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遺傳學家們和他們的同事對分屬三個不同狩獵者(hunter-gatherer)群體的15個非洲人的完全測序基因組進行了分析,並破解了一些必定涉及人類多樣性和進化的遺傳密碼的信息。
  • 密碼——智慧長河裡的明珠
    密碼在當今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保護我們的帳號和信息安全,並作為一門實用的學科,留給世人無盡的可能去探索。 時光永是流失,日月依舊穿梭,密碼作為一種人類文明智慧的象徵,從來不會因為什麼變革而失去光澤。接下來我們便以歷史長河為線,以密碼經典為珠,縱覽密碼發展的沿革,對其大概的內容框架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 世紀密碼你能解出嗎?線索在文章末尾
    今天,我設置了一組簡單的密碼,想請大家解密出來。讓我們先來了解下世界上使用較多的10種加密方法: 1、RSA算法密碼 RSA算法是bai第一個能同時用於加密和數字du籤名的算法,也zhi易於理解和操作。
  • 中央電視臺《地理中國》欄目組探訪來鳳之謎
    來鳳新聞網訊(通訊員莫北釗)11月29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欄目組走進來鳳,對江南第一古佛——仙佛寺、土家民俗文化、酉水河喀斯特地貌溶洞群進行探訪揭秘為進一步傳播土家文化,深入解密酉水溶洞群奇觀、佛教文化傳播之謎,中央電視臺攝製組一行將歷時半個月從當地民俗、文物專家,國內著名地質學者等多角度進行採訪,深入峽谷秘境進行探訪、科考拍攝。據了解,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欄目是我國唯一一檔以揭示地質、地理、地貌形成現象及演變奧秘的電視欄目。
  • 現代密碼之父預言:更遠的未來就不需要加密了!現代密碼之父是誰?
    當然,對於更遠的未來,惠特菲爾德·迪菲認為,「不需要加密了,因為加密是人們需要一定程度的獨立性,如果人類自主性不斷下降的話,可能不到100年,人類就沒有足夠的充足性或者獨立性來支持加密。」惠特菲爾德·迪菲,2015年圖靈獎獲得者,現任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
  • 解密| 紅樹林的「生態密碼」
    製作:大白熊工作室本文專家支持: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陳光程 博士紅樹林保育聯盟(CMCN) 劉 毅 博士·END·原標題:《解密 | 紅樹林的「生態密碼」》閱讀原文
  • 破解美國最安全的密碼,這個中國奇女子火了
    回顧去年該獎的獲獎者,有一人十分引人注目,她是第一位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的女性,解開了美國認為最安全的密碼,那可是要用大型計算機解密一百萬年,才可能破解!也從這時開始,她潛藏的「解密天賦」,日漸顯露。可就在2004年美國密碼大會上,(國際最重要的密碼學會議),中國女性王小雲走上講臺,宣布自己和團隊發現MD5、HAVAL-128、 MD4和RIPEMD,四大國際著名密碼算法的漏洞。
  • 日本使用量子密碼通信技術傳送人類基因組實驗成功
    據日本《共同社》獲悉,日本東芝公司和日本東北大學東北Medical Megabank機構(仙臺市)近日宣布,成功開展了利用可防止信息被偷窺的新一代技術「量子密碼通信」傳送人類遺傳信息(基因組)完整數據的實證試驗。
  • 復旦人類表型組:破解人群生命健康密碼的探索者
    2001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之後,國際科學界發現要完全破解人類生命健康密碼,還需要對人類表型組做全面的了解,精確測量、精密解析「基因-環境-表型」之間的多層次關聯及整體性關係。人類表型組被科學家認為將在醫療健康領域將發揮「點石成金」的作用。
  • 《人類一敗塗地》神牢奇遇圖文攻略 神牢奇遇怎麼解密?
    人類一敗塗地神牢奇遇怎麼解密?有些關卡的解密有一定難度,有的還是比較容易過關的,這裡給大家帶來了玩家「老萌新」總結的人類一敗塗地神牢奇遇圖文攻略,一起來看下吧。:一敗塗地 > 正文 《人類一敗塗地》神牢奇遇圖文攻略 神牢奇遇怎麼解密?
  • 微信專屬摩斯密碼,在線密文聊天,再也不怕別人查手機了
    今天小雷的朋友突然給我發了一串不知道是什麼的符號,小雷我在線一臉懵逼,問了之後才知道原來是摩斯密碼,但小雷我還是表示看不懂啊!本著巨大的求知慾,小雷纏著我的朋友問了好久,他終於告訴我如何把想要發出去的微信弄成摩斯密碼了
  • 麥家談《解密》英文版出版:上帝給了我一塊餅
    新華網杭州3月21日專電題:麥家談《解密》英文版出版:上帝給了我一塊餅新華社記者馮源當地時間18日,麥家經典密碼小說《解密》英文版在英、美等21個英語國家同步上市。
  • 安全上網密碼靠素數 人類發現第50個梅森素數是什麼
    它也是人類發現的第50個梅森素數。這是1月初網際網路梅森素數大搜索(GIMPS)項目宣布的。­  網購刷卡,先準備兩個大素數­  「大素數的應用,主要是網絡密碼。」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院研究員賈朝華說,上網都要用大素數為基礎的RSA等密碼算法。
  • 德軍總部:新秩序英格瑪密碼破解_怎麼破解英格瑪密碼
    導 讀 德軍總部:新秩序的英格瑪密碼是個非常有趣的小遊戲,破解的結果不同還會給遊戲帶來不同的效果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