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爸爸為讓孩子讀名校狠砸700多萬 結果扎心了

2020-12-05 網易新聞

(原標題:為讓孩子讀名校,杭州爸爸狠砸700多萬!結果扎心了……)

錢江晚報公號22日消息 昨天,錢報君感覺整個朋友圈都沉浸在「終於把孩子送走了」的喜悅中,即使堵車堵到懷疑人生,大家的臉上也還是洋溢著笑容……

然而,也有例外,部分面臨孩子幼升小的家長們,進入新學期後愈發焦慮了。

焦慮的原因無外乎兩個:一是今年在杭州實行公辦民辦小學同步招生的背景下,到底報公辦還是民辦?二是鐵了心報讀民辦,幫孩子做準備做得心力交瘁,仍然沒譜,到底能不能被錄取。

截至目前,錢報君碰到的最抓狂的父親,是家住江幹區的張有光(化名)。為讓孩子讀名牌小學,他前後花了700多萬元,眼看孩子入學在即,心裡卻更沒譜了。

提前四年買學區房

到底報民辦還是公辦

都說「父母愛子女,必為之計深遠」,家住江幹區的張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好爸爸。孩子還沒上幼兒園,他就花700多萬入手了一套學區房。但計劃沒有變化快,這套學區房對口的熱門公辦小學,去年一表生爆表。

「不知道今年會如何,我們的落戶年限夠不夠,會不會被調劑到其他學校。」所以,張先生做了個決定,讓孩子先報讀民辦小學,多個選擇多個出路。

報讀民辦小學,幼小銜接準備是免不了的。送孩子去參加各類相關的培訓班,張先生又花了5萬元。「這不算多,我身邊還有些朋友花了近10萬元培訓費。」他說。

前後折騰了大半年,這位爸爸本來已經信心滿滿了,孩子無論在身體素質方面,還是在學科知識方面,都達到了網傳的民辦小學錄取標準。「現在給他做民辦小學往年面談題,基本沒問題。」張先生說。可不久前杭州市教育局發布的?《杭州市教育局關於做好公辦民辦小學同步招生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又讓張先生對民辦學校望而卻步。

徵求意見稿指出,今年報名會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每名兒童在公辦小學或民辦小學中選報一類,選擇民辦小學的應填報一所學校,網上報名時間結束後,報名結果不得更改。」也就是說,在第一階段報名時孩子要麼報公辦,要麼報民辦,選擇民辦也只能填報一所學校。

在第二階段錄取中,「按照』住、戶一致』優先原則對第一階段未錄取的兒童進行分類排序,其中報名民辦小學的兒童,按照『同類排序靠後』的原則,排在同類別報名公辦小學的兒童之後。」也就是說,一個一表生孩子,如果報考了民辦學校卻沒有被錄取,那麼在第二階段報名時排名就要在學區所有一表生孩子的後面。假如是熱門公辦小學的一表生,第一階段報名民辦未被錄取,就意味著很可能進不了對口的公辦。

因此,對張先生這樣的家長來說,考民辦相當於放棄對口公辦的入學資格,學區房白買了,而且風險很大,許多熱門民辦小學錄取率不到10%。「往年報民辦可以一口氣報三四所學校,雖然報名當天趕來趕去累了點,但是錄取概率會高些。今年只能報一所,風險更大。」這位爸爸分析。

那如果放棄民辦,報公辦呢?仍會存在被調劑的風險。「估計很多熱門小學的一表生今年都不敢報名民辦了。這樣一來,爆表的可能性更大。」張先生說。

這樣的博弈,今年讓像張先生這樣的熱門公辦小學一表生家長,左右為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加了好幾個家長群

整天忙碌於各種面談題

另一撥抓狂的家長,倒是想定了讓娃報名民辦小學,可是如何才能增加錄取概率,也是操碎了心。

家住餘杭的沈文麗(化名),原來在上海工作,一年前定居杭州,因為暫時沒有購房,做不了公辦小學的一表生,要讀名校只有一條路——報民辦。

一年前,她經朋友介紹,加入了多個幼小銜接家長群,了解報讀民辦的基本信息,開始陪孩子做準備。

這些群裡面,不少家長從孩子讀小班就開始做報讀民辦小學的準備了。他們告訴沈文麗,杭城民辦小學面談大致分為體育和文化課兩部分。體育方面,通常考察跳繩、拍皮球、坐位體前屈、50米跑等;文化課則需要準備數學邏輯、古詩文、識字、英語等等。

所以,沈女士先給孩子報了一個幼小銜接班,每周上一節課,訓練孩子的七大能力。同時又報了圍棋、英語等課程,並制定了訓練計劃在家裡同步執行。

比方說,不少民辦小學面談都有跳繩環節。「所有的運動項目都是靠練出來的。」沈女士說,「一開始孩子不會跳,我每天晚上自己教,花一個多月他才學會的。但是遠遠不夠的,群裡家長說,要想被民辦選中,孩子一分鐘跳繩至少要100個。」她每天晚上監督兒子跳200個,又花了2個月左右,終於達標了。

沈女士加入的一個幼小銜接群中

家長每天都在討論孩子的訓練進度

目前最讓她煩惱的是坐位體前屈。「通常小學一年級男生的滿分線是16.1釐米,但兒子現在的成績還是負數。我想讓他練練,但是不知道怎麼練,害怕練不好會拉壞孩子的身體。」沈女士說。最近,她在淘寶上買了坐位體前屈的測試工具,準備讓孩子每天拉拉筋骨。

除了體育,文化課也非常重要,聽群裡家長說,考民辦的孩子識字量要500個打底、必背古詩100餘首並能理解後,沈女士每天教兒子一首古詩,然後定期複習,把古詩按照春、夏、秋、冬等等的方式歸類,睡前給他聽故事的音頻。大概花了半年的時間,兒子總算掌握了155首古詩。

除了背古詩以外,沈女士還經常拿生字卡片給孩子識字,同時和孩子一起讀有拼音的讀本,現在她的孩子識字量已經有1000左右。

本來以為這樣的準備已經非常充分了,但是最近加了一個幼升小的家長群後,沈女士又開始焦慮了。群裡有的家長從孩子1歲就開始準備了,有的孩子才大班就已經認識3000個英語單詞,能夠自己讀哈利波特原著,還有的家長給孩子報了10個培訓班,孩子一天到晚都在上課。

群中某家長報料的民辦小學面談內容

她在群裡看到網友發的一份去年杭州某所民辦小學的面談題,拿來給孩子做,孩子竟然連題目也聽不懂。

試題是這樣的:「小貓拉車老鼠不坐;老虎拉車山羊不坐。請選擇下一句:1、我拉車大家不坐;2、黃鼠狼拉車小雞不坐;3、黃鼠狼拉車我不坐;4、爸爸拉車媽媽不坐。」

還有的題目連大人都很難回答上來,比如:

1、以下哪樣自身不會發光?A.太陽B.螢火蟲C.月亮

2、蝙蝠用什麼捕捉獵物?

3、孔雀為什麼開屏?

4、卡車從正面看有幾個輪子?

5、什麼花先開花再長葉子?

6、為什麼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

7、袋鼠尾巴的作用?

……

「我完全沒想到杭州讀民辦競爭這麼激烈。」 沈女士深深嘆了一口氣。

「其實一開始我心裡是很矛盾,我很不想讓孩子提前學這些知識,覺得這樣是拔苗助長,但是為了能讓孩子讀好一點的學校,不努力實在是不行啊。」沈女士說現在她已經能深切體會家長群裡常說的那句口號:「想要讀民辦,不『雞血』不行。」

為了給娃上名校,你花了多少錢?對於爸媽們的焦慮,你怎麼看?

本文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責任編輯:趙亞萍_NN9005

相關焦點

  • 砸700多萬讀名校 提前四年買學區房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砸700多萬讀名校提前四年買學區房 錢江晚報消息,昨天,記者感覺整個朋友圈都沉浸在終於把孩子送走了的喜悅中,即使堵車堵到懷疑人生,大家的臉上也還是洋溢著笑容 然而,也有例外,部分面臨孩子幼升小的家長們,進入新學期後愈發焦慮了。
  • 「拿扎、落咋、辣砸」……你的家鄉怎麼讀「哪吒」?
    隨之而火的就是這個史上最難讀的主人公的名字。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個名字應該讀「nezha」第二個是輕聲。可是,喜劇演員楊迪爆出他的母親說「哪吒」是「拿抓」,他笑噴了,然後糾正母親,可是,母親總是說不好這個名字,就像當年趙麗蓉演的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中那位母親,任憑侯耀華怎麼糾正,她都把「司馬光砸缸」說成「司馬缸砸缸,砸光。」她越是一本正經地說,大家越是笑得前仰後合。
  • 醉漢陽臺狠踹狗狗10腳,兒子哭求:爸爸不要打了!狗狗死了
    導讀:醉漢陽臺狠踹狗狗10腳,兒子哭求:爸爸不要打了!狗狗死了深圳一名男子回家一開門就看見「滿地屎尿」,再加上喝了酒,拿起一旁的棍子對狗狂砸,不只如此,還把毛孩踢到牆角,狠踹10幾腳;狗狗的哀嚎聲傳遍整個社區,一旁目睹全程的孩子哭喊著:「爸爸不要打了!狗狗死了」。
  • 高舉高打,杭州這所中英頂級名校合作開辦的學校迎來近700新生
    原標題:高舉高打,杭州這所中英頂級名校合作開辦的學校迎來近700新生 人大附中杭州學校家長見面會 創校首年,人大附中杭州學校迎來了近700名優秀學生和近150名中外籍教職工。
  • 「拿扎、落咋、辣砸」…你的家鄉怎麼讀「哪吒」?
    「拿抓」、「拉雜」、「挪炸」、「呢扎」、「鬧趙」……無奇不有,朋友圈大型搞笑現場就是他了!微博截圖成都人說「那抓」,廣東有人說「拿砸」,浙江人有人說是「挪扎」或者「拿扎」,江蘇人說「鬧趙」。還有「辣砸」「鵝扎」「落咋」「泥渣」「娜扎」「梨漬」等稀奇古怪的發音版本有個福建網友腦洞大開,「哪吒不是太乙真人用蓮藕擺成人形復活的嗎?咱們閩南話『蓮藕』的發音就是『哪吒』。」閩南話裡「哪吒」叫「蓮藕」?如果說前面一連串方言讀音起碼還能在文字上有跡可循,那「蓮藕」就真的要靠想像力了,只能說中國方言博大精深。
  • 黃渤6個問題扎了無數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線,我還能給孩子什麼?
    如果此刻孤單不妨抬頭看看月亮文 | 鏘鏘匠點上方綠標聽主播靜子朗讀音頻 尾曲:張靚穎《you are my sunshine》好端端又被《極限挑戰》給扎了個心。高考前,極限男人幫在上海崇明中學做了個特別節目。
  • 調查:杭州哪些新建學區房比較「靠譜」
    【2015年杭州學區房全搜索】  另一方面,花重金在自己項目附近引入一個名牌小學,已經成了各大開發商的「必殺技」,不少購房者都是衝著樓盤旁邊的「名校」去的,只是如今即便學區房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讀名校,相對來說,還有學區房是靠譜的嗎?
  • 【深讀】連續5年,我們追蹤杭州學軍小學2014屆六(1)班的這群孩子
    我說,你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女兒決定考美院附中,可當生活調味變成未來謀生之本,媽媽又開始擔心孩子能不能沉得下心、吃得起苦。2018年5月:女兒沉迷網上寫文畫畫,苦口婆心教導一番,答應戒網一個月,結果,又在練習本下發現了所謂收心後的創作——讀了附中,總要爭取上美院吧,家長這樣想。
  • 與讀武大的女兒「失聯」十天,媽媽慌了,知道實情後更扎心了
    後來終於得到了女兒的消息,媽媽卻感覺更扎心了,甚至感覺被女兒啪啪打臉。原來剛進入大學一個月,女兒就忘記了母親的「諄諄教誨」,很快就找到了男朋友,談戀愛了,對此還感到很滿意,因為同時有兩位男生向她表白,她還拒絕了一位。
  • 讓孩子上長沙「四大名校」的三大理由,元芳,你怎麼看?
    每年中考,長沙城區數萬學子都在為擠進「四大名校」的獨木橋而努力奮鬥,這是一場比高考還要緊張、激烈的戰鬥。2017年,長沙城區初中畢業生36919人,除直升生2033人外,參加中考34886人。同年 「四大名校」招收多少人呢?
  • 在爸爸的背上畫出孩子的夢幻海洋
    極地海洋公園的終極動漫PK  讓孩子們過了一把漫畫家癮  孩子作品展示  實習生 何曉晗 記者 孫磊 文  記者 胡冠華 王一 攝+視頻    昨天,由杭州極地海洋公園和本報聯袂舉辦的「爸爸的背,我的夢幻海洋」動漫繪畫大賽,在極地海洋公園內展開了終極PK!
  • 杭州某民辦小學一年級科學作業:觀察樹葉,寫12頁的調查報告!爸爸...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ud83d\udd3a以上為廣告 以下為正文\ud83d\udd3b觀察樹葉,做一份12頁的手寫調查報告,收集一棵樹不同時期的樹葉,測算一枚樹葉的周長……你猜這是幾年級的科學作業?
  • 【貓頭鷹聽吧】小羊爸爸中英文讀詩 |《夜 Night》
    夜 Night作者:馬克思·韋伯譯者:辜正坤朗讀:小羊爸爸一刻比一刻飄渺、晦暗、安寧,夜,來了。Version 1992)欄目介紹:「小羊爸爸中英文讀詩」——本欄目每周五更新。小羊爸爸精選最美英文詩歌,雙語朗讀,盡享詩歌之美。關於小羊爸爸小羊爸爸,資深英文朗讀者,在多家英文專業朗讀媒體上蟬聯榜首。名校英文專業畢業,發音標準,朗讀深情而溫暖,音色富有魅力,是小朋友的良師益友。
  • 只因父親一句重話,14歲孩子帶課本離家出走:有些話真不能說!
    文|心海一隅(爸媽精讀專欄作者)12月11日晚上8點多,浙江杭州的閒林派出所來了一對四十多歲的夫妻,妻子情緒激動地一直責怪丈夫,而丈夫紅著眼眶不知所措。民警一問才知道,原來是他們14歲的兒子小敏不見了。小敏一年前才來杭州跟父母一起生活,當天父母回家發現小敏不在家,打他的手機電話提示關機。
  • 一句「我的女兒不是植物人,是睡美人」,扎痛了多少心!
    一句「我的女兒不是植物人,是睡美人」的話語,卻扎痛了多少網友的心。人民網報導了一個視頻:四川成都的14歲女孩,因病常常陷入昏睡狀態,有時一睡就是三個月甚至半年。爸爸駱先生,12年來獨自一人邊擺攤邊照顧女兒。當有人說孩子是「植物人」時,駱先生有時含著淚糾正說「她是童話裡的睡美人,總有一天會醒的」!駱爸爸一句扎心的話,讓許多網友都淚奔了!
  • 杭州DNA親子鑑定業務2年增3倍 鑑定結果80%為親生
    鑑定結果:親生與非親生比例約4∶1  不久前,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首枚金牌得主江建,就是在「第三方檢測」——杭州迪安醫學檢驗中心的司法鑑定所裡,通過DNA比對,確認了失散22年的親人。  在杭州,迪安司法鑑定所、浙大司法鑑定中心和明皓司法鑑定所是三家做親子鑑定的權威機構。
  • 今年TA帶著名校「offer」來了
    按照這個比例估算,2020年高考,將有近600萬考生無緣本科,200多萬考生連專科都上不了!但由於疫情的原因,全體網課的狀況下,自覺按時聽課的能有多少?學習的效果會不會大打折扣?一切都是未知數。將目標定得這麼低,結果可能會比預期更低。家長們是否時常擔心「東莞高中學位緊缺?!無學籍回老家上學不放心?!
  • 五年級第六單元作文,《爸爸,我想對您說》,孩子終於說出心裡話
    五年級六單元的作文是以書信的形式,對爸爸媽媽說心裡話。一般情況下,孩子對媽媽說比較容易,而對爸爸說就比較難了,也比較少了。因為在孩子心裡,媽媽是溫柔的,可以無話不說;爸爸是威嚴的,父愛像座山。正因為如此,對爸爸說心裡話的作文,選材和角度不同,才比較新穎,更能引起讀者注意。一篇《爸爸,我想對您說》,孩子終於說出心裡話,當爸爸的看一下孩子想說什麼,小朋友們可以參考和借鑑怎樣寫好作文。
  • 兒子比同齡孩子長得矮,媽媽著急用偏方,結果孩子卻長這樣!
    公司同事的兒子,今年14歲,居然長得178,其他同事都紛紛問她,孩子是吃什麼長得這麼高的,結果同事笑了笑說,沒辦法是他爸爸基因好,這一句話簡直太扎心了!說一個身邊的真實例子。小陳說自己兒子如今都快18歲了,但是身高一直不見長高,看見兒子的同學一個個都比他高,嘴角都急得冒泡了。
  • 扎克伯格給孩子讀科普繪本,那些「高冷」的繪本該怎麼讀?
    孩子尚且未滿月,而這繪本的名字更是著實把大家嚇了一大跳——當我們都還在給孩子講小動物的時候,小扎同學竟然在給新生兒女兒讀「Quantum Physics for Babies」,翻譯過來就是「給寶寶的量子力學」。給低幼小朋友讀這麼高冷的科普書?許多國內父母感到迷惑了。其實,歐美國家在早教啟蒙方面,一直很重視科普,科普繪本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