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朱元璋能在濠州城站穩腳跟,受益於郭子興的賞識。郭子興死後,朱元璋並沒有暴露出野心,更沒有取而代之,可是郭子興的親信們,卻容不下朱元璋,他們太忌憚朱元璋的能力。
01
其實,朱元璋跟著郭子求發展,受到的束縛也很大,郭子興曾猜忌過他,甚至想除掉他。現在郭子興死了,朱元璋還是隱忍、退讓。
可是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就在那兒放著,這遮不住,也蓋不住,不由人不忌憚,特別是郭子興的長子郭天敘和妻弟張天祐兩人。
在和小明王合作的事上,郭天敘和張天祐就耍了小心眼。他們先是想借這事兒支走朱元璋,一舉將朱元璋架空。藉口也能拿得出手,說什麼既已決定跟小明王合作,肯定要有人去表達誠意,朱元璋威望高,正是合適人選。
朱元璋當然明白其中的險惡用意,他沒有直接回擊,只是暗示對方:我走開倒是可以,但你們能應付得了眼前的局勢嗎?
當時和州周邊局勢異常兇險,不僅「日與元戰」,而且剛撤出城外的孫德崖也正虎視眈眈。
郭天敘和張天祐一下就慫了,張天祐自己前往小明王所在的毫州表達誠意去了。很快,郭張二人借小明王打壓朱元璋,郭天敘被龍鳳政權任命為都元帥,張天祐為右副元帥,而朱元璋只得到了左副元帥。
這樣的任命當然是不公平的,但朱元璋還是以大局為重,沒有多說什麼,他只是在不停地向外進取。事實上,朱元璋此招不簡單,既有豪傑魄力,又有奸雄不著痕跡的狠毒。
02
至正十五年五月底,朱元璋向郭張二人提議,和州城小,非久居之地,應東渡長江,一展宏圖大業。
有人往前衝,拼命打天下,自己能坐收漁利,何樂而不為?郭張二人大力支持朱元璋的建議。
朱元璋率軍正準備渡江時,剛好巢湖水軍頭目李國勝來投,他便又畫餡餅又熬雞湯,說服了李國勝結伴渡江,共赴前程。
六月初一,朱元璋率水陸大軍乘風渡江,直達採石,元兵驚潰而逃,沿江堡壘,盡數被棄。
緊接著朱元璋又揮師太平城,很快太平城就被收入囊中。
從和州渡江,到攻取太平,巢湖水軍功不可沒,但在功成之時,巢湖水軍頭領李國勝卻被灌醉後捆死,丟進了江中。巢湖水軍失掉主將,群龍無首,只好全歸了朱元璋。
吞下巢湖水軍後,朱元璋改太平城為太平府,同時設立太平興國翼元帥府,他自任「太平興國翼大元帥」,這意味著朱元璋在事實上代替了郭子興的主帥之位。
03
攻下太平後,朱元璋又一連攻克溧水、溧陽,直指集慶。兩路元軍迅速向朱元璋撲過來,一路由元中丞蠻子海牙率水軍,封堵採石;另一路由「義兵元帥」陳埜先率領,進擊太平府。
朱元璋將矛頭對準了陳埜先,命徐達、鄧愈、湯和出兵姑熟之口,轉戰城北,與此同時,又命一支奇兵繞其背後。
陳埜先腹背受敵,很快被擊潰,他本人也被朱元璋生擒。
生擒陳埜先後,朱元璋並沒有斬殺,甚至羞辱他,而是放了他一條生路,這讓陳埜先蒙了頭。
陳埜先問朱元璋為何放過他,朱元璋回了句你是英雄豪傑連這都不懂?
朱元璋的回答高深莫測,陳埜先的腦袋更大了,他認為朱元璋是想吞併他的軍隊,便表示「願意」歸順,並立即寫信招集潰散的人馬。
陳埜先的那點花花腸子朱元璋能看不穿?但朱元璋卻沒有戳穿,只是象徵性地將陳埜先軟禁起來。
一個月後,朱元璋率軍進攻集慶,並帶上了被軟禁的陳埜先。
朱元璋此舉讓陳埜先暗中大喜,他趁機與假意投誠的部下密謀,要亂中取事。
此時的朱元璋,泂若觀火,卻大智若愚,他在陣前與陳埜先歃血為誓,相約攻取集慶,然後任其率軍離去。
心腹部將們都提醒朱元璋,這是放虎歸山,朱元璋卻笑而不語。
很快,郭天敘、張天祐遵照前約,率軍從溧陽、句容、官塘、方山一路對集慶發起了攻擊,陳埜先在板橋擺出合擊集慶的架式。
就在郭天敘、張天祐率軍與集慶守軍大戰時,陳埜先突然反戈一擊,聯合集慶守將對郭天敘、張天祐猛烈進攻。
郭天敘、張天祐皆戰死。
好一個戰死!朱元璋借的這一刀竟然沒有半點痕跡。
陳埜先擊敗郭天敘、張天祐,率軍追擊到溧陽時,被一夥「不明真相」的「義軍」設伏殺掉。
04
郭張二人死後,朱元璋找了個小的藉口,將郭子興的小兒子郭天爵以「怨望」、「謀叛」之罪殺掉。郭子興的小女兒,後來成了朱元璋的小妾。
從一個貧苦農民到逆襲成為帝王的艱險徵途中,朱元璋的隱忍和陰毒真是冠絕古今。
成千上萬人的生死榮枯,被我們一頁翻過,多少王侯將相在我們的指間輕輕滑去。歷史的魅力就在於,我們讀的是真實發生的"故事"。我們研究歷史,是為了傳承文化,更是為了做好自己。
聲明:文中圖片來自網絡,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小編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