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或物質,都是錯覺

2021-01-15 慈誠羅珠堪布




《緣起贊 略釋》17




(接昨天)我們可以想一想,如果一張長方形的桌子是真實的物體,它就應該在任何情況、任何時間、任何空間都存在,但桌子的存在卻是有條件的,它必須存在於我們人類的普通感官之中。如果沒有人類感官的感知,它就不存在。用顯微鏡看它,是不存在的;以佛的智慧來看它,是不存在的;以天人、餓鬼、地獄道眾生的感覺器官來看它,也是不存在的;以八地菩薩的境界來看它,還是不存在。這就是有條件的存在。用佛教的語言來講,這叫做觀待而存在。


緣起性空的存在,不可能有真實的東西。緣起的標準是:首先,它不是單空;其次,它不是真實存在的,只是因為各種因緣的結合而產生的。桌子的存在,就是桌子本身的物質結構,與我們的眼識二者結合的產物。這種存在,叫做緣起的存在。


我們一直都認為,萬事萬物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就產生了唯物的觀點;有些人又認為精神是存在的,所以又產生了唯心的觀點。


唯物的觀點從何而來呢?是依靠感官而產生的,視覺只告訴我們這就是物質,不會告訴我們這是你的意識,所以就產生了唯物的觀點。


唯心的觀點又從何而來呢?就是由一個比較簡單的邏輯而產生的。在感官的基礎上,稍微進行了一點點思維,就誕生了唯心的觀點。


但從佛教的角度來講,這兩個都是不對的。無論精神也好,物質也好,都是錯覺。




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都是幻覺!

真正的佛,是心的本性、光明、如來藏

十二緣起完全停止,是在成佛的時候

佛陀示現像我們一樣生病和吃喝拉撒睡等的用意

沒有聞思,而想直接證悟空性,比登天還難



慈誠羅珠堪布慧燈之光系列

WeChat:cichengluozhu2015

慈誠羅珠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cichengluozhu 

慈誠羅珠堪布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ichengluozhu 

慈誠羅珠堪布慧燈之光網站

http://new.huidengzhiguang.com 

慈誠羅珠堪布喜馬拉雅電臺

搜索主播:慈誠羅珠堪布官方電臺

慈誠羅珠堪布官方法本流通

淘寶/微店:慧燈坊

TEL : 15828578609/15528038027




相關焦點

  • 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會促成優越錯覺
    許多人都有自我感覺良好的傾向。日本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發現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以及腦活動網絡的相互關係與這種「優越錯覺」相關。
  • M87星系的黑洞噴射出超光速物質?科學家:是錯覺
    M87星系的黑洞噴射出超光速物質?科學家:是錯覺  Connor Feng • 2020-01-10 17:57:51 來源:前瞻網 E3968
  • 你所認為正確的事情,其實99%以上都是錯覺
    經過四十多年的研究後,他得出結論,人們認為正確的事情,其實99%以上都是錯覺。 西田文郎並不是唯一發現這一現象的人。 在美國,不少心理學家已經研究發現大腦具有欺騙性,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 卡尼曼就系統地講解過大腦是如何被欺騙的。
  • 辯證唯物論者對精神到物質,物質到精神的經典論述,文化誦讀
    辯證唯物主義者,是從物質到精神的認識。而從精神到物質的認識是修佛修道信主者的修心意識。宇宙之主,或者說是上帝。老百姓說是老天爺爺。而對老天爺爺的認識,或說佛道神的修煉意識是從修心信主的精神到物質的認識的體現。整個世界當中,一直以來就存在著,唯物論與唯心論的相互矛盾的爭論。
  • 校長胡適2:物質與精神
    校長胡適2:物質與精神文/弧度度胡適:「我們深信,精神的文明必須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之上。
  • 意識是物質的特徵,物質和精神是一性
    量子力學認為在沒有測量之前,所有物體都是機率波,測量使得物體的機率波「倒塌」,成為觀測到的現實。那麼問題就出來了:如果意識是從物質中產生的,那麼從根本上講大腦也只是由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微觀粒子組成的機率波,大腦的機率波如何能夠使得被觀察物體的機率波「倒塌」呢?對於更大的宇宙的現實來說,這是不是意味著宇宙之外存在著具有意識的觀察者?
  • 國家禁毒辦權威發布毒品基礎知識(三):新精神活性物質
    精神症狀,表現為焦慮、緊張、驚恐、煩躁不安、瀕死感等。軀體症狀,心血管系統表現為心悸、氣急、大汗淋漓、血壓增加等;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為眼球震顫、肌肉僵硬強直、構音困難、共濟運動失調、對疼痛刺激反應降低等;嚴重者可出現高熱、抽搐發作、顱內出血、呼吸循環抑制,甚至死亡。意識障礙,表現為意識清晰度降低、定向障礙、行為紊亂、錯覺、幻覺、妄想等以譫妄為主的症狀;嚴重者可出現昏迷。
  • 關於錯覺與幻覺的區分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常常會見到這兩個詞:錯覺與幻覺,往往這兩個詞的在判斷題和判斷性質的選擇題中較多的出現,下面就這兩個概念來給大家做一下基本的區分幫助大家理解這兩個概念。一、錯覺錯覺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不正確的、歪曲的知覺。錯覺可以發生在視覺方面,也可以發生在其他知覺方面。
  • 不是錯誤都是壞的,錯覺就能幫你成功,你相信麼?
    說到這裡有的小夥伴提問道:照你這麼說,生活中到處都是錯覺了?你還別說,還真就是那麼回事。生活中看似理所當然的狀況,其實是都是暗藏著各種「錯覺」的。大家想想著名的「望梅止渴」是不是就是經典的錯覺?而且我還告訴你們:成功會垂青「欺騙」大腦的人的。這可不是我信口開河,而是一位在日本相當著名的人在他的著作中提出的。什麼?你們想知道這書名,大家別著急,謎底馬上揭曉!
  • 飛行員常見的的夢魘「飛行錯覺」
    探究飛行錯覺成因1. 對飛行狀態的感知。飛行中飛行員對飛機狀態的感知,是靠視覺及身體其它器官的感受來判斷的。人體的視覺神經、耳蝸平衡機能、骨骼肌肉受力和大腦協調功能,都影響對飛機狀態的判斷。人總是相信眼見為實(第一感覺),規避耳聽為虛(二手信息),實踐證明眼見未必是實,像魔術師的手法、騙子的伎倆都能讓你信以為真。飛行中千變萬化,一定條件下飛行員通過身體部分器官的感知,就可能是錯誤的。
  • 帶你了解新精神活性物質
    但新精神活性物質中不僅僅包括通過修改化學結構而形成的成癮物質,也包括一些植物,如恰特草,其本身為自然植物,只是因為被發現含有成癮物質而被列入管制範疇。  並非所有的新精神活性物質都是毒品,我國刑法規定了「毒品」的概念以及罪刑法定原則,毒品範疇和類型具有法定性,即只有一國法律將某種物質納入毒品管制範疇,該物質才能稱之為毒品。
  • 員工物質和精神幸福的內涵是什麼?
    稻盛和夫依靠的是他正面思維方式所形成的正確的經營哲學,即「在追求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同時,為人類和社會的進步發展做出貢獻」。那麼,員工物質和精神幸福的內涵是什麼?    首先,關於「物質」、「精神」、「幸福」以及「物質幸福」、「精神幸福」的含義,我們可以先從字面意思上來了解,進而可結合自身工作、經歷、生活體驗來理解。
  • 《狂人皮埃洛》精神與物質二元辯證的角力場
    作為一部自傳性格極高的電影,《狂人皮埃洛》中破碎、抽離及音畫分離的敘事結構,都暗示著現實中高達與其前妻凱莉娜鏡破釵分的婚姻關係。我們可以看到電影中費迪南及瑪莉安化約成一個二元對立的符號:純粹精神生活和現象世界的物質生活,他們在片中的結合、分離及告別都激起這樣二元辯證的火花。
  • 《信條》沒問的問題:時間流逝是錯覺嗎?
    這些分歧必定會向我們透露出某種人類意識感知賴以為基礎的深刻物理知識……物理學家兼作家保羅·戴維斯(Paul Davies)也寫過類似的話:時間在流動、在行進這一無法抵擋的印象(或許是通過精神「後門」產生的)是個極為深刻的謎。它與大腦中的量子過程有關嗎?它是否反映了在物質世界中時間就在「那兒」的客觀真實性質?只不過我們忽視了它?
  • 一組會欺騙大腦的視錯覺圖片,你全部都能看出來嗎?
    一、初級篇1、相同的桌面下圖中的兩張桌子的形狀其實是完全一樣的,換個方向再看就很明顯了,這是大腦自動補充景深形成的錯覺效果。8、會移動的球如果你看到圖中的立體球在往右移動的話,那麼你該好好休息了,精神越疲勞圖中的球滾動的效果就越明顯,如果精神狀態不錯的話這根本就沒動。
  • 神秘的錯覺,欺騙眼睛的視錯覺藝術
    一,錯覺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不正確的、歪曲的知覺。人容易被自己的視覺系統所欺騙。但當你嘗試轉向那個斑點時,它就會神奇的消失掉 )只有接近注視中心,才能看到物體的細節,越偏離視覺中心,對細節的分辨能力越差,到了視野的最外圍,甚至連辨別物體都困難。但現實生活中,人類習慣不斷的移動眼睛,使得產生各種清晰的錯覺。
  • 生活中這些「錯覺」,你都遇到過麼
    生活中這些錯覺,你都遇到過麼?考試時,對於沒有把握的科目,總覺得自己會掛科在路上開車遇到塞車時,總想往旁邊的空位開在排隊時,總覺得隔壁隊伍的速度更快不會遊泳的人,即使拿著救生圈也會不敢下水吃麻辣燙時不放辣椒總覺得缺少靈魂坐在沙發上,總想找一個自己最舒服的姿勢吃火鍋點菜時,總覺得不夠吃然後點很多在生活中,可能多多少少會遇到這些「錯覺
  • 實驗表明:感知錯覺與幻覺如何改變我們的自我認知
    因此,所有以為的你是誰,都取決於其它事實,包括你自娘胎裡掉下來的第一天起所面對與經歷的現實。離開了這一切事實,你是誰?什麼都不是!如果你所以為的這個事實是錯誤的,那麼你所基於這個錯誤事實基礎上的認知,在認知科學上稱為感知錯覺;如果你所以為的這個「事實」甚至是虛幻的,那麼你所基於這個虛幻事實基礎上的認知,在認知科學上稱為感知幻覺。
  • 唯心主義認為是精神,而唯物主義認為是物質
    唯心主義認為世界統一於精神,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精神活動的產物。二元論者否認世界的統一性,認為世界有兩個互相平行、各目獨立的本原,一個是精神,一個是物質。法國的笛卡兒就是二元論的典型代表,他認為世界有二個本原,一個是物,一個是心,物與心這兩個實體互相平行。最後,他又認為這兩個實體都是上帝創造的,這樣,最終還是統一到上帝那裡去了。可見,二元論的最終結局必定導致唯心論。
  • 別讓疑病症這個錯覺毀掉你
    有的病人都做三十多個心電圖,十幾個B超,十幾個CT,好幾個核磁共振,抽血化驗就不用說了。有些人照這病治,照那病治,都沒有效,即使偶爾有效,也是暫時的,再吃幾天就沒有效了。只要沒有效,就扔掉不吃了,再開其它藥物,凡是心理病人,家裡都要剩下一堆沒用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