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比想像中更靠近黑洞,而且是超大質量黑洞,地球危險嗎?

2020-11-28 姿勢分子knowledge

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這是物理學上眾所周知的基本規律之一。儘管你躺在床上、坐在椅子上或者葛優癱在沙發上,你也只是相對於地面沒有運動。從太空中看,你也會隨著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在不斷運動。

作為地球公轉的中心,太陽看似是太陽系中唯一不動的天體,實則不然。太陽也在自轉,並且在相對論所揭示的物理作用下,太陽也會受到行星引力的攝動而運動。更重要的是,太陽和圍繞在太陽周圍的整個太陽系,也在進行著公轉,那就是繞銀河系中心的公轉。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指出:在直徑15萬光年的銀河系中,我們的太陽系處於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的位置上,繞銀河系中心進行公轉,公轉速度約為每秒220公裡。即便這個速度已經非常驚人,由於尺度過大,太陽系需要整整2.5億年才能完成一個公轉周期,這個時間長度因此也被稱為「宇宙年」。

(圖片說明:太陽帶著八大行星繞銀河系公轉示意圖)

能夠吸引龐大的太陽系公轉,銀河系的中心肯定也是「有點東西」。

銀河系的中心

科學家指出,在銀河系的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那就是人馬座A*。我們知道,黑洞是宇宙中最恐怖的天體,擁有著極大的引力,連光都無法逃脫。而其中尤其恐怖的,就是超大質量黑洞,它們的質量通常可以達到太陽的100萬倍以上,甚至可以有數百億倍太陽質量。

人馬座A*就是其中之一,觀測結果表明,它的質量大約有太陽的400萬倍,史瓦西半徑達到了4400萬公裡。這個半徑,幾乎達到了太陽系最內側行星水星的公轉軌道了。

我們剛才所說的太陽系和銀河系中心的距離大約是2.6萬光年,基本上就是以人馬座A*為基準的。不過,最新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地球和它所在的太陽系,似乎離這個恐怖天體要比想像的更近。這倒不是因為我們被吸引過去了,而是源自於此前觀測結果的不準確。

天體距離測量史

我們曾經介紹過宇宙中天體距離的測量方法,在文章中我們也指出:很多測量也未必準確,科學家們也不得不持續更新出更準確的方法,然後推翻以前的理論。

11月26日的時候,我們剛剛分享文章介紹了一顆爆發於350年前的新星——狐狸座CK。在此之前,科學家一直認為它位於距離我們1630光年,而最新觀測數據將這個數字修正為10000光年,整整是此前的6倍。

還有10月19日我們也介紹過另一顆天體——參宿四,同樣也有距離數據的更新。此前科學家們認為參宿四距離地球約730光年,而現在的數據是500光年。而且,在得出730光年的結論之前,科學家們還得出過180光年、724光年等等數據。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我們肉眼看到的宇宙是二維的,根本無法直接探測出天體的距離,只能通過種種間接的方法來進行推測。由於目前的科技水平限制,有的時候推測出錯也是在所難免的。好在,科學家們也在不斷改進方法,讓我們的數據變得越來越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這次對人馬座A*的距離測量中,科學家們採用了甚長基線幹涉射電天體測量探索(VERA)的技術,利用日本列島的多個射電望遠鏡進行精準同步觀測,然後將它們的數據進行處理,就可以虛擬出一個等效口徑達2300公裡的巨型望遠鏡。這個原理此前也被使用過,那就是拍攝黑洞照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如今日本科學家利用這個技術來繪製銀河系地圖。

VERA項目最早開展於2000年,通過這個虛擬望遠鏡觀測到的天體視差來計算它們的距離。根據地球在公轉到不同位置觀測到某顆天體的角度變化,就可以利用三角函數計算出天體和我們的距離。

這種方法看起來也比較傳統了,因為最早期的天文學家就是這樣計算天體距離的。它有一個弱點,那就是由於角度必須大到足夠我們觀測,所以天體距離不能太遠,一般只適用於100光年以內的天體。

而VERA利用了甚長基線幹涉技術,可以獲得驚人的觀測精確度,其角解析度甚至可以達到令人震驚的千萬分之一角秒。這個解析度有多麼驚人呢?這麼說吧,地球上看木星只有一個光點,它的視直徑也有30-49角秒,可見VERA的解析度有多高。

(圖片說明:視差法測量天體距離原理示意圖)

最新數據

前不久,VERA項目發布了第一份包含了99顆天體的觀測名錄,還有一些其他相關的研究。通過這些數據,天文學家們繪製了一張這些天體的位置和速度圖像。憑藉這些研究,他們更正了地球與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距離。

在1985年的時候,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這個距離定義為27700光年。在去年的時候,GRAVITY合作組織進行了一次新的觀測,將這個距離更新為26673光年。

而VERA的數據告訴我們:我們比此前想像的要更靠近銀河系中心,這個距離大約是25800光年。由於距離的更新,相關的一些數據也需要改變,比如太陽系繞銀河系公轉的速度更新到了每秒227公裡,而不是此前官方宣布的220公裡。

誠然,和兩萬多光年相比,這不到一千光年的修正似乎不值一提,並且我們的太陽系也不會因此就墜入人馬座A*。但是,更精確的數字也更有利於我們觀測和研究銀河系中心黑洞及其周圍大量恆星的運動模式,以及它們所帶來的影響,這一點非常重要。

長期以來,包括歐洲航天局的蓋亞衛星在內的許多設備,都在致力於繪製最精確、完整的銀河系地圖。對於太陽系的家園,我們還有太多東西需要去了解。

(圖片說明:蓋亞衛星)

VERA的團隊也表示,他們希望未來能夠聯合東亞的其他射電望遠鏡,組成更大、更精確的設備,在更大尺度上提高我們對銀河系的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或許已經是過去了。身處銀河系中的我們,正在越來越了解宇宙中這座龐大的「孤島」。

相關閱讀:

相關焦點

  • 地球速度比想像中更快,更靠近銀河系的黑洞
    超大質量黑洞更近。,離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更近。然而,日本國家天文臺最新觀測結果表明(在第一本VERA天體測量目錄中強調),我們的星球距離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距離比之前認為的要近2000光年。而且,就如同在的太陽系中,離太陽近的行星比離太陽遠的行星運動得更快,地球和太陽現在的運動速度比我們知道的要快4英裡/秒(7公裡/秒)。
  • 新的銀河系地圖表明,地球更靠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看來地球已經放錯了地方。根據銀河系的新地圖,太陽系的位置不是我們想像中的位置。它不僅更接近銀河系中心,還更接近中心的超大質量的黑洞Sgr A *, 它的軌道處在一個更快旋轉速度的軌道上。沒什麼可擔心的。
  • 如果地球附近出黑洞或超大質量黑洞會是什麼樣?
    據天文學家觀測,宇宙中最危險的天體之一,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有104億光年,它就是超大質量的TON 618黑洞。一顆非常遙遠而明亮的類星體,位於獵犬星座附近。這顆類星體是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最大的黑洞。科學家估計,它的質量相當於660億個太陽的質量。打破了此前OJ287黑洞的180億倍太陽質量的記錄。可想而知人類在宇宙中是多麼的渺小。
  • 超大質量黑洞靠近太陽,將如何結束地球上的生命?
    它幾乎和宇宙一樣古老,有340億個太陽那麼大,以恆星為早餐……這個巨大而強大的黑洞有一個很吸引人的名字,J2157,如果它足夠接近我們的太陽系,它會以多快的速度毀滅我們?對我們的太陽來說,這一切會如何發生?確切地說,這個巨大的黑洞將如何結束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 黑洞威力超乎想像,地球是否存在危險?我們很快會被黑洞吞噬嗎?
    圖解:在巨大橢圓星系M87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大約是太陽70億倍,如事件視界望遠鏡發布的第一張圖片(2019年4月10日)所示。可見眉月形的光環和中心的陰影,這是在黑洞的事件視界光環和光子捕獲區引力的放大視覺影像。眉月形肇因於黑洞的自轉和相對論放射現象;陰影直徑大約是事件視界直徑的2.6倍。
  • 宇宙中的黑洞真的如此可怕嗎?超大質量黑洞在宇宙中扮演什麼角色
    宇宙中的黑洞真的如此可怕嗎?超大質量黑洞在宇宙中扮演什麼角色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天空,為了展現科技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在上期的文章中我們講到了如何去探索黑洞這樣可怕的怪物,還談到了銀河系的中心點,今天我們來繼續講一講銀河系的中心點,看看是什麼東西維持著巨大銀河系的運作。
  • 地球在靠近黑洞?距超大質量黑洞比以前近2000光年,每秒快7公裡
    多數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銀河系也不例外。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名為人馬座A*(Sagittarius A*),質量約為太陽的410萬倍,約每11分鐘自轉一圈。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於1985年公布的數據,地球距離人馬座A*黑洞約27700光年。
  • 超大質量黑洞在宇宙中並不罕見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學家們最近在臨近宇宙中的一片較為稀疏的區域中發現了一個破紀錄級的超大質量黑洞,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70億倍,說明這些怪獸一樣的天體可能比我們之前想像得更常見
  • 地球在靠近黑洞?距超大質量黑洞比以前要近2000光年,每秒快了7公裡!
    多數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銀河系也不例外。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名為人馬座A*(Sagittarius A*),質量約為太陽的410萬倍,約每11分鐘自轉一圈。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於1985年公布的數據,地球距離人馬座A*黑洞約27700光年。
  • 天文學家在「死亡」螺旋星系中發現了兩個超大質量黑洞
    美國一個天文學家團隊使用從哈勃太空望遠鏡獲得的圖像,在距離地球25億光年的碰撞過程中發現了兩個超大質量黑洞。 兩個黑洞將繼續彼此靠近,在時空中發出巨大的漣漪——可以在地球上探測到的引力波。這些黑洞的發現將幫助天文學家更好地了解這些巨大的漣漪。
  • 最巨大的5個超大質量黑洞!你知道嗎?
    跟最重量級的黑洞相比較的話,就連太陽都會像是一顆輕飄飄的網球一樣,你準備好要見識看看這些黑洞了嗎?歡迎來到濤濤隨記,我即將會實現各位的願望,那麼我們就開始吧。黑洞的種類。你有聽過黑洞的無毛定理嗎?也就是說要來說明黑洞的組成的話,只要知道它的質量、角動量以及電荷的資料就足夠了。而黑洞的大小是由其質量所決定的,因此人們也對黑洞的質量特別感興趣。
  • 星系霍姆伯格15A中到底有多少個超大質量黑洞?
    距地球約7.6億光年的是星系團Abell 85,這是一個由約500個星系組成的強大集合,它們彼此繞行。它的中心是巨大的橢圓星系霍姆伯格(Holmberg)15A,據估計,它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50萬億倍,是銀河系的數十倍。所有大星系的心中都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是太陽質量的數百萬或數十億倍。
  • 一個黑洞1000萬年後靠近地球,到時候地球的命運會如何?
    一個黑洞1000萬年後靠近地球,到時候地球的命運會如何?引言:黑洞是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發現的最神秘的天體,而且黑洞在宇宙中也是非常可怕的存在,畢竟黑洞能夠吞噬宇宙中的一切物質,黑洞在很早的時候就被科學家提出來了,但是科學家一直都沒有找到黑洞的存在,直到後來人類的科技發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我們才找到了黑洞的存在,我們的太陽系是沒有黑洞的,黑洞一般都在銀河系和其它的星系,在銀河系的中心有一個質量超級大的黑洞,這個黑洞的引力也是非常強大的
  • 如果有特大質量黑洞靠近地球,那會發生什麼?人類又將何去何從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網友提問:特大質量黑洞會造成地球的末日是合乎理論的嗎?圖解:上:藝術家描繪超大質量黑洞從鄰近的星體上抽走物質。 左下:超大質量黑洞的X光映像。 右下:超大質量黑洞的光學映像。
  • 古老的超大質量黑洞擁有指向地球的粒子束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它是我們目前所觀測到的最古老、也是最遙遠的黑洞,距離地球大約有130億光年,更為重要的是,該黑洞發出的明亮粒子束方向恰好指向地球。研究人員介紹,新發現的超大質量黑洞被命名為PSO J030947.49+271757.31,是迄今為止所觀測到的距離最遠的耀變體。科學家可以通過物體特徵波長的紅移來測量空間中發光光源的距離。耀變體是活躍星系核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 NASA繪製黑洞圖像 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高清版來襲
    還記得不久前轟動一時的新聞嗎?2019年4月10日,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發布,大家爭相傳閱。  這顆被拍攝到的黑洞為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它的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它清晰的描述了環繞黑洞的物質所發出的光會被黑洞自身質量產生的重力彎曲,於黑洞周圍形成光環。我們都知道,黑洞是空間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高的天體,連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但非專業人士很少能清晰了解圍繞超大質量黑洞內部的極端物理現象,NSA的驚豔模擬圖像則為我們提供了這一契機。
  • 超大質量黑洞會導致星系自轉嗎?
    因此,一個太陽質量大小黑洞的施瓦茨柴爾德半徑約為3千米。粗略估計,黑洞的廣義相對論效應在其施瓦茨柴爾德半徑的1000倍左右距離便可以基本忽略。對於太陽質量大小的黑洞,在距其3×1000千米=3千米其引力效應基本和太陽(太陽質量恆星)相同。這個距離要比太陽與地球間距離小的多,換句話說,這意味著即使太陽是個黑洞,地球也不會改變運行軌道。
  • 地球最終會被超大質量黑洞吞噬?黑洞的增長速度比銀河系還快
    這是一種質量介於100萬到1000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類型,而黑洞的增長速度,通常情況下又和星系的大小成正比。那麼,隨著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變得越來越大,我們的地球是否難逃被超大質量黑洞吞噬的命運?黑洞的增長速度-比黑洞所在的星系增長速度更快首先,我們需要了解這樣一個基本事實:當一個較大的星系中,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時候,該黑洞的增長速度會快於該星系本身的增長速度。
  • 與M87相比,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像個baby!
    銀河系的中心,是一顆名為「人馬座A(GRO J1655-40)」的超大質量黑洞,我們稱之為「銀心」,「銀心」作為銀河系的中心有著什麼樣的地位呢?人馬座A*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400萬倍,這個控制著銀河係數十萬光年的龐大存在,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肆無忌憚的遊走著,且據科學分析,銀河系將在四十億年後與鄰近的仙女座星系相撞,產生一個新的星系。那麼銀河系的中心就只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嗎?
  • 銀河系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有多遠?
    根據最新研究,地球距離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距離,要比之前測定的更接近,大約為25800光年,並且太陽系的運動速度也要比之前計算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