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被稱為「第二大腦」!6個簡單方法,增加腸道益生菌

2021-01-12 王思露營養師

一提到「菌」,大家總是會「談菌色變」,其實而言完全不必如此,菌類物質有好有壞,身體的很多部位中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菌群物質,比如說您的「腸道」。人體中的腸道生存著數以億計的細菌物質,比如說您常聽說的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物質,它們是對於腸道健康有著積極作用的有益菌類物質,會給腸道帶去一定的有益價值,也能增強腸道的免疫調節能力。正因為如此,益生菌對於腸道健康有著靠譜的作用,大家在生活中更應該偏向「了解+補充」;如何做?怎樣補?科學對待益生菌,您各位應該如此作為。

提到微生物,提到菌類物質,大多數人其實對它們是害怕的,因為很多人總是認為菌類物質都是「壞」的,其實而言並非如此。腸道當中寄生著數以萬億計的微生物菌群,它們的總重量甚至可以達到2—3斤;對於腸道菌群來說,分類較多,意義不同。

腸道菌群可以分為幾種?

有益菌群:說到腸道菌群,先來說「有益菌群」,有益菌群是長期居住在腸道中的優勢菌群,而且也是身體當中不可缺少的那一部分物質,它們在身體中可以體現的是「營養及免疫調節作用」;這其中類似乳酸桿菌、雙歧桿菌都包含在其中。

條件致病菌(機會致病菌):這類菌群比較特殊,它們屬於是腸道非優勢菌群,比如腸桿菌、腸球菌等物質,這類微生物一般在腸道微生態平衡時是無害的,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就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致病菌群:這類菌群多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所以它們被稱之為過路菌,一般不會常住於腸道中,比如說假單胞菌、變形桿菌等菌群,對於身體有害。

益生菌對於身體(腸道)有哪些作用?

請您知曉一個問題,在正常的情況下,胃腸道中絕大多數的細菌物質對於人體是有益的。

可以抑制有害菌群的生成:益生菌,一種好的菌群物質,也是腸道當中的優勢菌群,它們可以和腸道黏膜結合構成防禦生物屏障,這樣一來就能夠阻擋致病菌進入人體,而且也能夠抑制條件致病菌物質過度生長,對於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有著積極的作用。

促進並激活身體的免疫力:腸道菌群,特別是有益菌群在被動防禦的過程中會刺激腸道當中的淋巴器官,從而可以增加免疫球蛋白在血漿和腸道黏膜中的水平,將您的免疫系統調節為一種活躍狀態,這樣可以更靠譜的抵禦外界入侵的病原菌。

為您的腸道提供營養物質:腸道菌群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物質,它們對於腸道來說有著營養與調節作用,益生菌物質經過代謝會產酸,從而就會降低腸道中的PH值,這樣一來就更有利於礦物質鈣鐵以及維生素D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程度;另外某些益生菌物質還能夠合成維生素B12等B族維生素,對於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代謝有著積極的作用。

抗菌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益生菌物質可以在身體當中生成細菌素等有些抗菌物質,這些物質在身體中能夠抑制所謂的致病菌的生長,並且還能夠降低它的毒性。

所以,您能夠看出,腸道有益菌群對於腸道健康,甚至身體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正因為如此,生活中我們更應該加以保護。

有些習慣會破壞腸道菌群的平衡:

吃的太過油膩,脂肪攝入過多;植物性食品攝入較少,特別是新鮮蔬果;飲食不夠安全衛生,總是食用被細菌汙染的食品;加工類食品進食過多,膳食纖維類物質攝入不足;存在喝酒、吸菸等不良生活習慣;運動不足,腸道蠕動能力不夠完美。怎樣靠譜給身體補充益生菌物質?

毋庸置疑,想要讓您的腸道中擁有更多的益生菌物質,首先應該改掉上述那些不靠譜的生活習慣;除此之外,生活中建議大家偏向食用一些食物來起到補充益生菌的作用;靠譜補充有益菌群,請您這樣選擇食物。

喝酸奶有一定的作用:對於正常人群來講,喝酸奶是補充益生菌物質的不錯方式。優質、新鮮的酸奶當中含有一些保加利亞乳桿菌、嗜熱鏈球菌等不能在腸道當中定植的菌群;另外還含有像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等保健作用較強的有益菌群。

當然,酸奶當中所含的有益菌群並沒有您各位想的那樣多,一般要達到百萬甚至憶以上才會體現足夠的保健活性,請您各位不要神話,科學看待即可。

選擇乳酸菌飲料:觀察市售含益生菌的食物,除了酸奶以外還有乳酸菌飲料;當然,對於這樣的飲料一般會要求很嚴格的冷鏈運輸和冷藏保存,很多售賣地點的儲存環境其實並沒有滿足,這也是菌群死亡率較高的一則原因。

另外,乳酸菌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類物質,從健康角度來說並不建議您多喝。

可以補充益生元物質:益生元是一類可以選擇性地刺激腸道內一種或者幾種有益菌群生長繁殖,而且也不會被宿主消化的物質,對於腸道菌群組成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對於益生元來說,常見的種類有低聚果糖、低聚異麥芽糖、低聚糖等物質。

食用富含果膠物質的水果:說到果膠物質,其根本是一種非澱粉多糖,它可以為腸道當中有益菌群提供能量,從而促進有益菌群的繁殖和生長;另外果膠在分解之後會產生一些短鏈脂肪酸,這種物質還可以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長。

言於此,建議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偏向食用香蕉、蘋果、山楂等水果。

適量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膳食纖維的食量攝入有助於有益菌群的生長,另外也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等腸道問題的發生。

所以,生活中建議大家可以適當增加粗雜糧、新鮮蔬菜的攝入量,燕麥、紅薯、蕎麥、雜豆類食品都是建議大家可以經常吃的;另外每日也應該保證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

按醫囑服藥,拒絕濫用抗生素藥物:抗生素的亂用、濫用會導致腸道內菌群失衡,抗生素不但會殺滅有害菌,同樣還會殺滅有益菌。

所以,請您按照醫囑服藥,按次、按量服用。

益生菌,毋庸置疑對於腸道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靠譜補充,拒絕殺滅有益菌群的壞習慣;願您腸道安康,願您身體健康。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益生菌對於腸道有哪些作用?專家:3招教您增加腸道益生菌
    人體腸道內生存著很多的有益細菌物質,這些有益菌對腸道的健康起著積極的作用,並給腸道帶來很多的有益價值。比如我們常見的益生菌,益生菌又被稱為腸道的「守護神」,要知道益生菌對於我們腸道的益處就不僅僅是一星半點的重要作用了。
  • 研究發現:腸道不健康或會誘發精神類疾病,腸道是人類第二大腦?
    後來我查閱文獻發現,在我們的腸道中有著數百萬神經元和複雜的腸道菌群,和我們的情緒以及思維能力密切相關。因此,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別名「腸腦」。2015年10月16日,《自然》雜誌又一次特別關注了腸道和大腦的關係,在一篇新聞特稿中特意用了這張魔性的圖:這腦殼裡,裝的像是大腦,仔細一看,居然是副大腸(還布滿調皮的微生物)!
  • 腸道:你的第二個大腦
    是的,你沒看錯,你還有「另一個大腦」。你的身體裡還有另一套獨立的神經系統。其機制實在太過複雜,因此常被人戲稱為「第二個大腦」。它擁有大約5億個神經元——差不過是大鼠大腦神經元的5倍之多;它大約有9米長,從你的食道一直延伸到你的肛門。或許正是這個大腦,讓你在承受壓力時更加渴望薯片、巧克力和餅乾。
  • 腦血管病、老年痴呆是腸道疾病誘發的?腸道和大腦有什麼聯繫?
    大家都知道,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負責指揮著全身各個系統和器官的正常運轉。但你不知道是,腸道也有著自己獨立的神經系統,甚至某些功能可以和大腦媲美,並且腸道和大腦的關係密切,甚至很多腦病的發生都和腸道有關。腸道是怎樣影響大腦的?
  • 腸道不好「連累」大腦!消化系統這樣影響全身健康……
    腸道與大腦間有條「高速公路」由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尼克·斯賓塞教授等人進行的新研究,從神經學角度詳細闡述了胃腸消化系統是如何影響大腦的,其原理被稱為「腦腸互動理論」。他們發現,人的腸壁布滿一種特殊神經元,其靠近脊髓,可直達大腦,腸道就是通過這些神經元與大腦進行交流的。
  • 了解益生菌關注腸道健康
    人體70%的淋巴免疫系統在腸道,適度補充腸道益生菌能調整微生態失調,防治腹瀉;益生菌具有整腸作用。益生菌活著進入人體腸道內,通過其生長及各種代謝作用促進腸內細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腸內腐敗物質產生,保持腸道機能的正常。對便秘等有治療及預防作用。同時,緩解乳糖不耐症狀,促進機體營養吸收;有助於營養物質在腸道內的消化。
  • 想要激活體內「第二大腦」,就用益生菌
    大腦的功能複雜,神經細胞密布,可以分泌激素,神經遞質等重要成分。腸道有著類似的構造,同樣具有神經叢密布區域,可以產生很多有關於消化的激素,甚至產生神經遞質來自主調節自身的活動,因此腸道常被稱為「第二大腦」。
  •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3步1個月改善腸道,提升免疫力
    其實,背後的原因在腸道,我們的腸道和大腦是有連接的,腸道是我們的「第二大腦」。 我們可以把IgA想像成一個個小保鏢,它們的存在就像是為我們的腸道建立了一個物理屏障,保護我們免受潛在傷害。 IgA還能夠通過調節自己的組成來控制微生物基因表達,增加微生物多樣性,來維護我們腸道菌群的平衡。
  • 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生長性能、腸道健康及腸道微...
    但是,目前關於早期丁酸鈉營養幹預及其與益生菌、酶製劑聯合應用對肉雞生長性能、腸道健康和腸道微生物組成的研究較少。因此,本試驗研究了早期添加丁酸鈉以及早期添加丁酸鈉,且全程添加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生長性能、腸道形態結構、腸道氧化應激反應、炎性因子和緊密連接蛋白基因表達以及腸道微生物組成的影響,以期為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在肉雞生產中的聯合應用提供參考。
  • ...微生物群|腸道菌群|過敏性|益生菌|細胞|丁酸|嬰兒|-健康界
    機會之窗被稱為「頭1000天」,在該機會之窗中,環境因素決定了個人對成年後發展為傳染性和非傳染性慢性疾病(包括過敏)的敏感性。這個時期從子宮內發育到生命的最初2年,在此期間,腸道菌群和免疫系統的發育受到環境因素的強烈影響。圖. 嬰兒腸道菌群組成和功能與多種環境因素有關
  • 如何保持腸道健康?5個方法保護你的腸道,人人都要看
    如何保持腸道健康?5個方法保護你的腸道,人人都要看1、給腸道足夠的休息時間為了保證腸道健康,每天一定要給它們充分休息的時間,比如兩餐儘量少吃東西,讓腸道的機能得到調整,能更好地消化食物。小腸在睡覺時也會進入休息狀態,所以晚餐應該在8點之前完成,否則可能會加重晚上的小腸胃部負擔,而且不要吃太多晚餐。
  • 焦慮或許也是腸道出了問題
    最好的方法就是脫下鞋子,把石頭倒出來,這才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思考焦慮問題,我們應該考慮的是最初導致焦慮的原因是什麼。即使焦慮是由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失衡引起的,那麼又是什麼導致了這些神經遞質失衡呢?它們不是無緣無故失去平衡的。
  • 匠心傳播益生菌健康法 養樂多冬季腸道健康沙龍圓滿舉行
    腸道被譽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它對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冬季又是腸道不適的多發季節,為了讓更多人關注自身的腸道健康,認識腸道健康以及冬季補充益生菌的重要性,近日,養樂多分別在上海和武漢針對準媽媽和媒體工作者開展了主題為「慧吃『腸』運動,益『菌』更健康」的冬季腸道健康沙龍活動。
  • 腸道是人的「第二大腦」,發起脾氣來影響50多種疾病……
    小腸約5-6米,主要負責吸收食物裡的營養,大腸約1.6米,負責吸收食物中剩餘的水分,濃縮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最後通過直腸經肛門排出體外。人的腸道很長並且千褶百皺,平均每隔3.5釐米就有一個彎折。若長時間排不出去(便秘),它們在腸道內乾結、腐敗、發酵,易形成毒素,破壞腸道菌群。長期如此,食物殘渣在體內變質、腐爛,會產生大量的腸毒。
  • 秋冬換季,打好腸道保衛戰
    換季時節,腸道為何總拖健康的後腿?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秋冬換季,打好腸道保衛戰秋冬換季,腸道易受傷秋末冬初,很多人做好了防流感、抗過敏的準備,卻不知道此時的腸道也需要好好呵護。秋冬換季,腸道為何容易受傷?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換季時節,冷空氣來襲,人著涼後容易出現消化不良,從而導致腹瀉。
  • 解密|腸道菌群與健康長壽|腸道菌群|微生物|益生菌|解密|長壽|疾病...
    同樣,這些特徵包括腸道菌群多樣性水平更高和幾個產短鏈脂肪酸菌豐度更高。., 2020; mSystems註:4個年齡組的腸道微生物組:11個年輕人 (22 - 48歲,young); 中年13人 (65 - 75歲,elderly);15名百歲老人 (99至104歲, centenarian);23名半超百歲(105至109歲,semisupercentenarian)
  • 大腦的健康,也受腸道通透性的影響
    病原微生物產生的毒素和免疫反應產生的局部炎症可增加腸道通透性。例如,艱難梭菌能在缺乏正常腸道菌群的情況下定植於腸道,產生一種腸毒素,通過破壞肌動蛋白絲的聚集損害上皮緊密連接,從而增加腸道通透性。保護腸道通透性的方式腸道微生物群能夠增強腸道屏障功能的另一種方式是通過保護和改善上皮緊密連接。大多數支持微生物群在腸道屏障正常功能中的作用的證據來自研究,這些研究表明,益生菌治療可以降低胃腸道疾病模型的腸道通透性。
  • 原來大腦不只自己下命令,還會聽腸道菌的話!
    腸道表面的神經元數量與大腦是同一個等級的,甚至有科學家把腸道視為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解剖和細胞生物學系主任麥克葛森提出這個位於腹腔的「腹腦」,指的就是腸胃的神經系統,擁有大約1000億個神經細胞,與大腦細胞數量相等,能夠像「大腦」一樣感受悲傷情緒。
  • 腸道是人的「第二大腦」,發起脾氣來影響50多種疾病
    受訪專家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姜 泊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蔣 絢 腸道是人的「第二大腦」
  • 最新研究:健康腸道菌群對於大腦健康很重要,調節大腦功能與情緒
    過去很多研究發現,腸道菌群與大腦一些疾病存在可能的關聯,比如老年痴呆症,並且發現主要通過腦腸軸來實現調控,因為腸道擁有人體第二多的神經細胞。最近,巴斯德研究所、CNRS和Inserm的一個科學家聯盟發現,慢性壓力引起的腸道菌群變化可以導致類似抑鬱的行為,特別是通過導致血液和大腦中的脂質代謝物(內源性大麻素)減少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