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擔任華夏移動互聯基金(QDII+A)的基金經理起,劉平開始橫跨A股、港股、美股三個市場進行全球投資。截至10月13日,該基金年化回報25.17%,在同類基金中排名第二。
劉平專注於TMT投研超13年,是國內最早一批TMT行業的買方研究員和基金經理,目前是市場上少數具全球視野的跨市場成長股基金經理。她總結的「三周期共振」投資框架、「五要素」選股法、「兩個核心盤+四個輪動盤」的配置策略,使她的投資組合兼具良好的穩定性和進攻性。
國際視野下的投資前瞻性
劉平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之前更多是基於興趣研究美股,管理華夏移動互聯基金後她能夠真正從投資組合的角度出發去研究美股。更多的海外視角,使她對科技領域的投資更加前瞻,也能洞悉好公司和壞公司之間的巨大差距。
「對我的影響是,我更加堅定自己去投資好公司的想法,不再去投一些商業模式一般的公司。」在找到產業方向後,劉平希望能投的是這個產業中最優質的公司。通過研究美股最優秀的公司,了解其技術投入方向與商業模式,就能知道這個領域真正優秀的企業是長什麼樣子的。
「我們會做大量的跨市場對比,例如,我們會參照海外優秀企業以提升對中國優秀科技型企業商業模式的理解,從而做到前瞻布局。」比如早在幾年前,劉平和她的團隊就敏銳發現了雲計算這個景氣向上的產業,而且在每一個細分領域都能找到龍頭企業。當時她還專門去美國矽谷調研,發現SaaS(軟體即服務)是整個雲計算領域增長最快的細分賽道。然後又通過研究海外的ServiceNow,Salesforce,Veeva等SaaS公司,他們很快就在港股和A股上找到並重倉了類似的企業,堅定持有到現在,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五要素模型」優選成長股
投資的關鍵是要選出好公司。通過十幾年投研積累,劉平摸索出一套「五要素選股模型」。這五個要素分別是:穩定的盈利模式、較高的護城河、定價權、優秀的管理層、大市值和小公司。
在成長股投資中,劉平最看重的就是盈利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這跟商業模式有很大關係。劉平有個「金字塔」理論,她會把公司根據商業模式分為四層,最底層的是項目制公司,過去大部分A股的科技型企業都在這裡;第二層是產品型公司;再上去是平臺型公司;最高的一層是生態型公司,這就是商業模式的金字塔,越往上商業模式越穩定、盈利可持續性更強。
劉平說,早期A股的科技公司,基本上都是項目制的模式,收入波動性很大,這類公司佔比可能在95%以上。她舉例說,海外的雲計算公司就具有穩定的商業模式。海外SaaS公司的續約率可以高達80%以上。客戶在同一個SaaS公司的平臺上,採購了財務管控服務後,又會採購人力資源服務,還會採購供應鏈和項目管理服務,把業務流、數據流和人流都沉澱下來。這意味著平臺的巨大粘性,帶來的商業模式穩定性超越了大部分其它的科技股。
第二個要素是「高護城河」,這個壁壘可以是技術壁壘、渠道壁壘,豐富的客戶資源;通過競爭優勢的建立而掌握對自己產品和服務的定價權,這就是第三個要素:定價權,這樣企業就能維持較高的ROE;第四、第五要素是優秀的管理層、大市場和小公司。如果公司處在很大的市場,滲透率還較低,並處於滲透率提高的過程中,那麼就更容易出現「Ten Bagger」(十倍股)。
圖說:商業模式「金字塔」 來源:華夏基金提供
平衡好組合的「穩」與「銳」
劉平通過對產業周期、政策周期與股票周期的三期共振的理解,建立了自己的擇股與擇時體系,以追求風險調整後可持續的回報。
她認為,除了政策周期,股票也有牛熊周期,在股票熊市的時候要迴避系統性風險,在牛市的時候要增加組合的彈性。
但是,最重要的是產業周期。作為投資者,需要判斷哪些產業周期處於向上的趨勢,在投資上做更多的倉位暴露。在她的投資框架中,產業周期是放在最底層、最核心的位置。在這個基礎之上,再去考慮A股特殊的政策周期和任何市場都需要考慮的股票周期。她說,過去A股科技基金經理的主要問題是,投資回報的波動性比較大,她希望通過這個體系並結合她積累的三種回撤控制手段,降低投資回報的波動性。
具體到組合構建上,劉平採取「兩個核心盤+四個輪動盤」的策略。
「兩個核心盤」分別指To B的產業網際網路和To C的移動網際網路,核心盤讓組合穩定。她指出,產業網際網路的機會未來主要是企業級的雲服務SaaS企業,移動網際網路的機會主要在用戶二次分發的垂直類企業。
「四個輪動盤」是指消費電子、醫療科技、智能新能源車、自主可控等幾大行業。每年細分子行業表現的差異比較大,劉平會把倉位放在看好的細分子行業中進行輪動,對看好的細分子行業進行充分暴露。通過這種輪動策略,能讓組合保持一定的銳度。劉平補充說,在輪動的時候,也是從Alpha視角出發,通過對於細分行業的超配和低配,讓組合能夠更加貼近當下的市場。即便看好一個方向,也不會組合裡面只有一個行業,要做到不相關資產的分散以降低組合波動性。
劉平是個典型的成長型選手,對成長股投資,她有個形象的比喻:就像走入了一個遊樂場,到底是玩「旋轉木馬」,還是「雲霄飛車」,她的投資框架會做出選擇。「『旋轉木馬』可以一遍遍坐,享受舒緩的音樂,這就像是我的核心盤。我大部分時間裡,會坐在『旋轉木馬』上享受美好的時光。同時,『雲霄飛車』也很刺激,就像是我的輪動盤,可能短期會出現業績的大幅度釋放,高爆發性也是科技股的魅力所在。」
劉平認為,新一輪科技周期已經到來,人類社會已經從農業經濟、工業經濟邁入數字經濟時代,所以在這個以科技創新驅動為經濟增長方式的時代,對科技股投資的時代意義,就是看好中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原標題:華夏基金劉平:具有全球視野的成長股獵手)
(責任編輯:DF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