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式輕機槍,非常熟悉,打過非止一次,屬於100發彈鏈供彈的輕機槍,但有一隻圓盤似的彈藥鐵盒子,彈鏈是圈在一起存放裡面的。
因此,有許多不明就裡的人,就以為56式輕機槍採用彈鼓供彈,非軍迷不仔細的話,與此後服役我軍的81式和95式班用機槍的彈鼓非常相似的。
56式輕機槍,是我軍歷史上裝備時間最久的一挺輕機槍,迄今為止,仍然有軍隊在使用,原因就是此後取代56式輕機槍的81班用機槍,取代81式班用機槍的95式班用機槍,火力持續性能、有效射程等輕機槍的硬性指標,都大大遜於56式輕機槍,可謂一挺不如一挺,這在全世界軍界都是獨一味,讓軍迷感到莫名其妙。
此槍仿製蘇軍的RPD輕機槍,與仿製AK-47自動步槍的56式衝鋒鎗,仿製SKS半自動步槍的56式半自動步槍,儘管槍械零配件都不能通用,但都發射7.62X39mm1956年式步槍彈,而被命名為「56式槍族」。
56式槍族,也是我軍步兵裝備中最著名的槍械,參與了62年西部、69年北部、79年南部的軍事衝突,具備豐富的實戰經驗,是三把好槍,本文作者都打過無數次,包括54式手槍,都是當年我軍大規模裝備的制式槍械。
56式輕機槍,是裝備步兵連的火力壓制武器,基本上每個班配備一挺,全槍長1.04米,空槍重7公斤,100發彈鏈鐵盒機匣下方供彈,與56式衝鋒鎗的30發彈匣不通用,火力持續性能比81/95式的75發彈鼓要強勁許多。
有可摺疊的兩腳架,有效射程1000m,不能打單發,只能打連發,扛在肩上行軍,一般男人都能承受,只是兩個彈盒掛在腰間的話,走起路來特別是跑步時,啪啪啪錘打身體,確實不方便也很心煩。
戰後發展的輕機槍,基本上都是不用更換槍管的,但卻普遍加重了槍管,對輕機槍的需求,事實上已經大大降低了,反正不需要長時間持續射擊,能自然冷卻就可以了,原因就是步兵裝備了30發彈匣供彈的自動步槍,單兵包括班組火力大大加強了,降低了對輕機槍的依賴性。
不似二戰時期,儘管有了一定數量的衝鋒鎗和半自動步槍,德軍甚至裝備了自動步槍,但步兵多數裝備的仍然是火力稀薄的5發手動步槍,由於單兵火力弱,步兵班對能更換槍管,採用20/30發彈匣供彈的輕機槍的依賴性就非常高。
況且,56式輕機槍發射的是7.62X39mm1956年式步槍彈,並非二戰時期的大裝藥量的步槍彈,而是中間威力步槍彈,也可稱為減裝藥步槍彈,彈丸發射時的膛壓,要大大低於二戰時發射全威力步槍彈的輕機槍,也是不用更換槍管的一個重要原因。
56式輕機槍,是我軍裝備時間最長、裝備量最大、且火力最猛的輕機槍,在軍中的口碑遠超此後取代它的81式以及95式班用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