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鬱食物除了水果和穀物類,沒想到這些肉類也可以改善抑鬱情緒

2020-11-22 騰訊網

黃帝內經裡有過一句話,「藥療不如食療,救治於後,不如攝養於先」。

這句話有兩層意思,其一它告訴你要養成良好健康的養生習慣,多吃健康食品,生病的可能就會大幅減少。其二並不是說食療一定比藥療好,如果已經生病了,還是先要用藥醫,再用食物來養,食療主要是起到平衡機體功能的作用。

這再次充分說明了食療的重要性。

而很多抑鬱症患者飲食方面都會些許不健康,要麼暴飲暴食,要麼厭食。

所以抑鬱症患者更要自己學會養成健康的生活與飲食習慣。

其實我們抗抑鬱的食物除了香蕉、蘋果、牛油果、蘆筍、南瓜、菠菜、糙米、高粱等水果和穀物類之外,萬萬沒想到這三種肉類也可以改善你的抑鬱情緒。

NO1.雞肉

萬萬沒想到雞肉除了營養美味之外,它還可以在抑鬱症中起到關鍵作用。

西方的「網絡醫學博士網」刊文總結了一批「有助於抗抑鬱的食物」,這其中就有雞肉。

他們發現雞肉中含有用來製造血清素的色氨酸。而血清素呢,屬於大腦內的一種化學物質,所以有研究者認為雞肉中在對抗抑鬱中起到關鍵作用。

NO2.深海魚

此外,他們還發現深海魚有助抗抑鬱症。研究發現深海魚中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歐米伽

3脂肪酸能影響與情緒相關的大腦物質。

其中金槍魚、大馬哈魚以及鯡魚,他們最為推薦。

推薦一款原味即食金槍魚,肉質緊實,微微泛紅,大塊魚肉。採用新鮮金槍魚製成,香味十足。口感細膩,內含豐富胺基酸以及多種人體所需元素。營養價值高,開胃下飯。方便攜帶,肉質細嫩,有彈性,低脂肪高蛋白,健身、減肥人士也都喜歡買來吃。

NO3.牛肉

一項調查研究發現,較高的牛肉和穀類食物攝入量,可能降低重度抑鬱症的風險。這項研究已發表在《mdeRxi》的預印本上。

研究人員收集並分析兩項大型調查,分別有45萬人和4萬多受訪者的數據,系統地研究了飲食習慣對重度抑鬱症風險的影響。最後他們得出結論,多吃牛肉和穀物主食的人,不容易患上重度抑鬱症。

所以,專家們推測,牛肉能起到保護作用,可能是因為其中含有鋅、鐵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

推薦一款進口原切牛排,分為三種,板腱牡蠣肉、肉眼及肩甲菲力牛排。牡蠣肉味道醇香,甲菲力濃香,肉眼汁水飽滿,滋味鮮美。脂肪含量低,肉香濃鬱。肉紋清晰,顏色鮮豔,肥瘦相間,口感良好。健康易食用,簡單營養價值高。

最後希望大家可以多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只有這樣,抑鬱症才會遠離你。

相關焦點

  • 10種抗抑鬱食物,常吃對身體好
    漿果(尤其是藍莓)中含有強力的抗氧化劑,如多酚和花青素,可以抵抗這些有害的自由基。此外,漿果含有高水平的維生素C,這對抗壓力非常有效。為了快速的抗壓治療,您可以用漿果沙拉開始新的一天。3巧克力最受歡迎的抗抑鬱食品之一。幸運的是,抗抑鬱症的能力是無可爭議的。當然,牛奶巧克力和黑巧克力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 抑鬱症的科學:抗抑鬱藥物如何對大腦起作用?
    2.其它的非SSRI類藥物其他的非SSRI類抗抑鬱藥物,作用目標要更加廣泛:它們中的一些會同時作用在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系統上;另一些則會同時作用在5-羥色胺和多巴胺系統上。準確地找到哪一類藥物對自己有最好的效果,其實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
  • 抗衰老研究速遞:NMN增強NAD+合成酶,改善抑鬱行為
    目前,藥物是治療抑鬱的主力軍,獲批的抗抑鬱藥包括下表幾類:這些藥物用於調節患者大腦紊亂的單胺類物質: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它們具有影響情緒、經歷,塑造世界觀的作用。照理說這些藥物夠「對症」了,然而臨床實戰結果卻是見效慢、易復發——這說明我們對抑鬱症的機制認識還不夠完善。
  • 哪些食物有助於改善情緒?
    俄斯科州心理醫生奧莉加·西沃爾達耶娃向衛星通訊社表示,能夠緩解焦慮並促進體內分泌可改善情緒的血清素的食物中最有效的當屬香蕉、核桃和菠菜。 AFP 2020 / PETER PARKS西沃爾達耶娃稱:「當血清素水平下降時會產生焦慮,因為血清素-多巴胺系統會失衡。
  • 拒絕抑鬱,快來激活你的「快樂因子」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抑鬱,是因為體內缺乏某種「快樂因子」。丹丹姐姐提醒;平時注意補充,一切或許還來得及。 抑鬱症的10個前兆: 一,幾乎每一天都情緒抑鬱,抑鬱情緒和泣不成聲都是抑鬱症症狀,然而很多抑鬱症患者感覺麻木並不傷心。
  • 柳葉刀子刊綜述:抗抑鬱藥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近年來,人們在理解抗抑鬱藥作用機制時,不僅聚焦於患者情感及社會行為方面的早期改變,同時將目光投向神經可塑性及神經認知心理學所扮演的角色。一篇1月30日在線發表於《柳葉刀·精神病學》的綜述中,來自牛津大學和耶魯大學的研究者回顧了現有抗抑鬱藥起效機制的兩大理論,並對如何整合這些理論以研發新的抗抑鬱手段進行了展望。
  • 最新研究發現:抑鬱了這麼吃,效果超級棒
    你曾經抑鬱嗎? 你是不是相信,吃糖、美食可以讓你快樂,改善抑鬱? 但是,這個最新的研究發現,多吃肉和好的脂肪,少吃糖,可以改善抑鬱,背後的原理雖然複雜,但是卻讓人信服。
  • 吃對食物能緩解壓力,對抗抑鬱!這樣吃,天然補充3種神經營養素
    心情好或不好,和飲食有關嗎?隨著年紀增加,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會比較弱,會有年紀大了越來越抑鬱的情況出現。但營養學、神經學的科學研究證實,情緒失調與飲食失調之間有其關聯性,飲食可以影響神經傳導物質,吃對食物,就能改善情緒。
  • 巧用食物掌控情緒 穀類蔬菜水果可使人開心
    食物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改變血液中某些神經遞質的濃度水平。所謂的神經遞質,是一些可以攜帶一定身體信息的化學「信使」,它們來往於神經細胞之間,傳遞各種各樣的情緒信息。當身體攝入一些營養素之後,通過加工,可以形成相應的神經遞質,從而影響它們在體內的濃度水平,最終影響人們的情緒。
  • 補充NAD+合成酶能「改善抑鬱」?深剖NMN的功效與作用
    目前,藥物是治療抑鬱的主力軍,獲批的抗抑鬱藥包括下表幾類: 這些藥物用於調節患者大腦紊亂的單胺類物質: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它們具有影響情緒、經歷,塑造世界觀的作用。
  • 星形膠質細胞釋放ATP有快速抗抑鬱作用
    「如今一線的抗抑鬱劑包括SSRI類藥物,如帕羅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蘭、氟伏沙明等,俗稱五朵金花。」但高天明說:「這些臨床藥物存在兩個大的問題,一是起效太慢,一般都需要三四個星期;另外也並非100%起效,大概有30%—40%的患者即使吃藥也沒有效果。」
  • 飲食中注意6種事項就可以抵制抑鬱
    根據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人員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簡單的飲食改變確實可以改善抑鬱症的症狀。這項研究分析了16項臨床試驗的數據,這些試驗檢驗了飲食幹預對抑鬱和焦慮症狀的影響。這項研究包括了來自近4.6萬人的數據,研究發現,即使在沒有診斷出抑鬱症的人群中,減肥、營養增加和減肥法都有助於改善情緒和減少抑鬱症狀。
  • 抗抑鬱症藥物副作用大?解優寧教你科學抗抑鬱
    以下5點建議可供借鑑:1、如果服用藥物出現了胃腸道相關的不良反應,不妨試試餐後服藥;2、如果出現白天昏昏欲睡,或者是晚上無法入睡的情況,可以將服藥時間改到起床時或者睡覺前;3、不要在喝酒後服用抗抑鬱藥物,因為酒精會影響抗抑鬱藥物的療效,甚至會加重病情;4、多與主治醫生溝通,聽取他們的建議,以獲得更好的服藥體驗;5、一般情況下,抑鬱症藥物治療要持續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 吃抗抑鬱藥最多的五大城市出爐 北京排名第三
    近一期的《新周刊》上有篇文章,《吃抗抑鬱藥最多的五個城市》。這五個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成都,杭州排第三。網上開始流傳這種說法,也有人質疑:杭州人真的消耗這麼多抗抑鬱藥,活得這麼抑鬱嗎?  《新周刊》講的抗抑鬱藥是百優解,美國禮來公司的產品,處方藥。
  • 從氯胺酮抗抑鬱新機制探討靶向離子通道的新藥研發
    圖一 新冠抑鬱症[2]目前一線抗抑鬱藥的作用機制,主要以增加單胺類神經遞質為主。比如大家熟知的百憂解,可以抑制血清素(5-HT)的重吸收,增加「快樂遞質」在突觸間的濃度,改善患者的情緒。但這些藥物普遍起效很慢,雖然患者服藥後大腦中單胺類神經遞質的水平會在幾小時內升高,但情緒的改善往往要到幾周之後才會發生。同時,有40%以上的患者對藥物不敏感,耐受性差[3]。那麼面對新冠疫情造成的突如其來的人生變故,有沒有能夠快速起效的抗「新冠抑鬱症」藥物呢?
  • 長期焦慮和抑鬱會引發帕金森?關鍵還是早發現早治療!
    除了病情本身的困擾,許多帕金森患者還深受抑鬱和焦慮的折磨,甚至有自殺傾向,所以及時發現帕金森患者的情緒改變,進行抗抑鬱治療尤為重要。帕金森患者為什麼會出現抑鬱帕金森其實會跟抑鬱共存,帕金森的非運動症狀裡常見的就是焦慮和抑鬱。
  • 主任分享:生活中這些食物都有抗抑鬱的效果哦!
    生活中抗抑鬱食物主要有以下幾種:一、多吃香蕉:這是目前一種公認的生活中抗抑鬱食物,因為就是因為香蕉中含有一種稱為生物礆的物質,可以振奮人的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維生素b6的來源,這些都可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通過飲食適量提高血清素含量能改善睡眠,讓人鎮靜,減少急躁情緒,帶來愉悅感和幸福感,帶給人更多快樂。
  • 科學家找到光療抗抑鬱的神經通路新機制
    光線確實會影響情緒,甚至還可以作為抑鬱症的「解藥」。如今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發現,不僅是季節性抑鬱患者,光療對重度抑鬱、產前產後抑鬱等非季節性抑鬱患者也有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   光究竟是如何調節情緒的?近日,來自暨南大學的研究者在小鼠腦內找到了一條從視網膜到大腦外側韁核的神經通路,為人們進一步理解光療的抗抑鬱作用機制提供了線索。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遷延不散的焦慮,都可以令人感到不愉快、不開心,甚至自責: 難以再像過去一樣輕鬆應對工作、人際和生活; 持續的緊張情緒和各種身體不舒服令人痛苦、難以忍受; 對症狀過分關注和擔憂,生出「我這麼焦慮,不可能做好別的事情」的信念,帶來絕望、自責;
  • 高脂飲食帶來肥胖和抑鬱,影響自己和後代,消油膩要靠肉桂
    當前,本星球的生產力大幅提高,除了亂搞或被封鎖的地方,食物來源和種類都得到了空前改善。咱這兒的百姓,也不再受供應限制,買肉不用票,肉比水果還便宜。放開猛吃一段後,體重上竄,腰圍暴增,超重和肥胖比率持續增長。高脂飲食,在其中起了有關鍵作用。